旅游心理学第二章课件_第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课件_第2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课件_第3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课件_第4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如何对旅游者鉴貌辨色(建议4课时)一、考试要求二、考点分析三、课堂探析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对旅游者的鉴貌辨色一、考试要求了解理解掌握了解良好观察的条件。1.理解感觉与知觉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2.理解观察的概念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掌握对旅游者进行鉴貌辨色的方法二、考点分析2009年2010年2011年考点总分考点总分考点总分1.感知觉的理解 (多选题)2. 培养良好观察力的基本途径 (填空题)51.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填空题)2.对旅游者的鉴貌辨色 (单选题)4鉴貌辨色的叙述 (多选题)3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规律 课堂探析(一)探

2、析问题1.感觉是什么?它是如何分类的?归纳总结:感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内脏器官状态 本体感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按照所接受刺激的来源) 3.感觉和知觉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归纳总结:(1)感觉是人对事物个别特性的直接反映。知觉是人对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2)感觉和知觉都是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产生的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放映。但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特性,而知觉则反映事物的整体。(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组成部分,但知觉不是许多感觉简单的总和,而是各种感觉的有机联系。

3、(4)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感觉更深入、更完整。归纳总结:感觉的变化规律是:适应作用、相互作用和生活实践作用。4.感觉变化的规律主要有哪些?归纳总结:(1)当某一事物以固定的强度持续地刺激感受器官时,人对这一事物的感觉能力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感觉的适应作用。(2)在微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对这种刺激的感觉能力会提高;而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对这种刺激的感觉能力会降低。(3)在适应作用的调节下,使人能够对一定的刺激物维持适度的感觉能力。5.什么是感觉的适应作用?刺激物的作用和人的感觉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归纳总结: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理

4、解性。7.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归纳总结:(1)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当前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大脑就可以产生该事物的清晰反映,而感知范围内的其他事物则成为模糊不清的背景。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选择性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主动选择知觉的对象。(3)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互换。(4)在众多的事物中,主动地选择出特定的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8.简要介绍知觉的选择性及其特征。(二)巩固练习1.单选题(1)内部感觉是指( )A.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 B.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内脏器官状态C.反

5、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D.肌肉的收缩、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和方向变化(2)人对大蒜的气味要 ( )分钟才能完全适应,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前和工作中不能吃大蒜、榴莲等气味浓烈的食物。A.2025 B.3035 C.4045 D.5055(3)“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反映的是( )A.视觉的适应作用 B.嗅觉的适应作用 C.味觉的适应作用 D.听觉的适应作用(4) 当我们看到大理石时,不用手去触摸它,就知道它是坚硬的、冷冰冰的。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B C B C2.多选题(1)以下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A.视觉

6、 B.味觉 C.触觉 D.嗅觉(2)属于感觉的相互作用的有( )A.黑色背景上的灰色比白色背景上的灰色浅且亮B.在绿色光照下人的听觉能力会提高C.摇动的视觉会影响人的本体感觉和内部感觉D.不经常用清水漱口的厨师做出的菜会越来越咸ABD ABC5.简答题(1)感觉变化的规律主要有哪些(2)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感觉的变化规律是:适应作用、相互作用和生活实践作用。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理解性。(三)课堂总结1.感觉的概念及分类2.知觉的概念及分类3.感觉与知觉的联系4.感觉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5.知觉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2.良好观察要有哪些条

7、件?归纳总结:(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要熟悉和积累有关知识;(3)要细心体察;(4)要整理和总结观察的结果。3.比较常用的观察力训练方法是那些?归纳总结:(1)比较异同(拿两个人或两类人来比较他们各方面的异同);(2)全面了解(较快地说出一个人尽可能多的特点);(3)观察入微(发现观察对象的最微小差别或变化);(4)学习经验(与具有良好观察能力的人一同观察)。4.从哪些方面对旅游者进行鉴貌辨色?归纳总结:(1)观察旅游者的衣冠服饰;(2)观察旅游者的体型、肤色、面部轮廓、发色和发型;(3)观察旅游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4)观察旅游者的身体语言;(5)听旅游者的语言特点;(6)观察旅游者

8、的随身物品;(7)观察旅游者的生活习惯。5.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语言特点对旅游者进行鉴貌辨色?归纳总结:一个人说话的内容、表达方式、语速、声调以及口音等,往往可以反映他的文化修养、身份地位、性格、职业、籍贯、情绪和需求等特点:(1)文化修养较高的人谈吐斯文,讲话喜欢引经据典,语言的逻辑性强;文化修养较低的人说话比较通俗,喜欢议论一些市井小事;(2)身份地位较高的人讲话严肃、简洁,经常以命令式口吻与人交谈;(3)“三句不离本行”,谈话中人们反复使用某行业的专门术语,可以表明讲话者可能是从事某个职业的;(4)有的人讲话中会带一些方言口音,通过这些口音也可以知道这些人的籍贯;(5)当一个人讲话的速度比较

9、急促,声调也比较大时,说明他的情绪激动或者有迫切需要。(二)巩固练习1.单选题(1)( ) 是了解人心理的第一步 。A.记忆 B.观察 C.注意 D.思维(2)能迅速察觉出易被忽略的细节变化是观察力 ( )的表现。A.一般 B.较低 C.较好 D.强 B D2.多项选择题(1)观察力的训练较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A.比较异同 B.全面了解 C.观察入微 D.学习经验(2)良好观察的条件包括( )A.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B.熟悉和积累有关知识 C.要细心观察 D.整理和总结观察的结果(3)关于旅游者的生活习惯分析正确的有( )A.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游客,每逢“斋月”,戒饮戒食,不希望被打扰B.欧

10、美国家的游客忌讳“13”,不愿住这个号码的楼层和房间C.港澳经商的游客喜“8”不喜“4”D.性格内向、年纪较大的游客喜欢安静(4)下面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结论错误的是( )A.喜欢佩戴佛珠的一定是信奉佛教的人士B.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喜欢新潮多变的发型C.当眼睛紧紧盯住别人时,表示感兴趣或有需求D.有客人在酒店向你打听电梯在什么地方时,使用“lift”单词的很可能不是美国人 ABCD ABCD ABCD AC3.辨析题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 ) 理由: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观察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进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的活动形式,是感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科学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了解人心理的第一步。(2)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