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双杂合子蓝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蓝B3紫:1蓝C1鲜红:1紫D1蓝:2紫:1鲜红参考答案:D 由分析可知:AaBb与aabb杂交,由于AaBb的个体能产生AB、Ab、aB、ab4种类型的配子,故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紫:鲜

2、红=1:2:12.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 Na B. 胰岛素 C. K D. CO2参考答案:C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是从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且耗ATP,属于主动运输。图甲中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A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B错误;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C正确;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

3、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乙图中物质运输的方法和方向,再根据甲图中四种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进行分析。3. 下列有关酶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化学消化B. 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C. 毕希纳认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D. 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后,认为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参考答案:D【分析】酶的发现过程:1.1773年意大利斯帕兰扎尼:鹰的胃液可以消化肉块;2.19世纪欧洲,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3.1857年法国巴斯德:发酵与活细

4、胞有关;起发酵作用的是整个酵母细胞;4. 1857年德国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5.19世纪中后期德国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6.1926年美国萨姆纳:从刀豆种子 提纯出来脲酶,并证明是一种蛋白质;7.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奥特曼: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详解】A.斯帕兰扎尼用一个金属笼子装肉后放入鹰的胃中,肉块不见了,证明化学消化存在,A正确;B.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

5、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因此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B正确;C. 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研磨,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最后该提取液能够将葡萄糖发酵为酒精,说明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作用,C正确;D. 萨母纳尔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后,并证明酶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D。【点睛】注意:生物发展史中著名经典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如酶的发现过程。4. 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染色体组成表示为:18+XX或18+XY。其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

6、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中少量的1就可以合成大量的SSU,原因是 。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推测该物质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4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其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则能催化其中某过程的物质3是 。(3)大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MM、XmXm、XmY等均视为纯合子)。用雌雄株大麻杂交,得到F1代共150株大麻,其中雄株50只。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大麻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F1代雌株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M、m)。(4)已知大麻抗病(B)对不抗病(b)、粗茎(C)对细

7、茎(c)、条形叶(D)对披针叶(d)为显性,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将纯合抗病粗茎条形叶雌株与纯合不抗病细茎披针叶雄株杂交产生F1,F1间杂交得到F2,F2中抗病细茎条形叶植株所占比例是 ,F2有 种基因型。(5)为获得优质的纤维,可在定苗时选留雄苗拔除雌苗,还可将雄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6)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粗茎大麻(突变型),该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判断该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参考答案:5.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8、,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参考答案:B解析:图a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新物种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6. 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

9、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的结果,而机体能量的来源是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故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A正确。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与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它们的分泌会增加;C正确。像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故D正确。7. 某科研小组研究小鼠毛色(A、a)的遗传,进行

10、了下表的实验,结果发现基因型为AA的小鼠胚胎期死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组别亲代子代第一组黑色黑色黑色第二组黄色黄色黄色黑色第三组黄色黑色黄色黑色A. 小鼠毛色中黄色是显性 B. 第一组亲代基因型都是aaC. 第二组子代中Aa占1/2 D. 第三组亲、子代黄色鼠基因型相同参考答案:C根据第二组分析可知,小鼠毛色中黄色是显性,A正确;黑色是隐性性状,而第一组亲代均为黑色,因此第一组亲代的基因型都是aa,B正确;第二组亲代的基因型均为Aa,即AaAa,则子代的情况为AA:Aa:aa=1:2:1,因为基因型为AA的小鼠胚胎期死亡,因此子代中Aa占2/3,C错误;因为基因型为AA的小鼠胚胎期死亡,因此第三

11、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黄色)aa(黑色),子代的基因型也为Aa(黄色)、aa(黑色),D正确。8. 如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B. 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C. X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D. 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参考答案:C图示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排出过程,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该过程随机囊泡的形成与融合,与生物膜上的脂质

12、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A项正确;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B项正确;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不含其它细胞器,C项错误;图中戊是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D项正确。9. 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抗体或者淋巴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常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B动物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D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不能继续发挥催化作用参考答案:A10. 下列生理过程中,都不需消耗ATP的组合是(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Na+外流 干种子吸水 C3

13、酸的还原 血浆与组织液间气体交换 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氨基酸脱水缩合 CO2固定 质壁分离A B C D参考答案:D11. 水平放置的幼苗,经过一段时间根向下弯曲生长,其原因是重力作用,背离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光线作用,靠近地面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根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 A B C D参考答案:D12.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植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A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D13.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14、.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根尖解离后即用醋酸洋红液染色B.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C. 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 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培养细菌参考答案:DA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根尖解离后先漂洗再用醋酸洋红液染色,A错误;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能产生CO2,所以不能通过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来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C错误;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人群随机调查,C错误;D将正常生长的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

15、苷酸的培养液中,如果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的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有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标记,即可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正确;答案选D。14. 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淋巴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B. 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C.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唯一液体环境D. 免疫活性物质均由淋巴细胞产生参考答案:A15. 在果蝇中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果蝇种群雌雄个体相等,位于随机交配的培养瓶中,每100只果蝇中只有1只是黑身的,则该瓶内灰身携带黑身基因的个体应占的比例为A.10% B.18% C.81% D.90%参考答案:B16. 下

16、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参考答案:C17.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D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平衡参考答案:D【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17、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解答】解:A、部分小分子也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如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B、性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和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正确;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一般是逆浓度运输,使膜内外浓度差增大,D错误故选:D18. 健康人由平静状态转为剧烈运动状态的过程中,有关描述正

18、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pH保持稳定不变B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pH的稳定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D大量出汗会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健康人由平静状态转为剧烈运动状态的过程中,由于有氧呼吸强度增强,产生二氧化碳量增多,再加上无氧呼吸生成大量乳酸,内环境中PH值开始下降,但由于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pH的稳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属于细胞内液;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易错警示】内环境的稳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相对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19. 下

19、表所列微生物与其特点、应用等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D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A错误;毛霉属于好氧菌,B错误;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C错误;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利用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原理进行泡菜的制作,D正确20. 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B. 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

20、传定律C. 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 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参考答案:C21. 生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多种,他们的用途有一定差异,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高能磷酸化合物ATPGTPUTPCTP主要用途能量通货蛋白质合成糖原合成脂质和磷脂的合成A. UTP 中的“U”是指尿嘧啶B. 在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均不能来自 ATPC. UTP 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 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 ATP 直接供能参考答案:D【分析】ATP的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

21、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详解】A、UTP中的“U”是指尿苷,由尿嘧啶和核糖组成,A错误;B、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也需要由ATP直接供能,B错误;C、脱氧核苷酸中没有尿嘧啶脱氧核苷酸,UTP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错误;D、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ATP水解直接供能,D正确。?故选D。2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A神经递质BCO2CNa+DO2参考答案:A【考

22、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故选:A23.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23、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 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

24、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点睛】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

25、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24.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参考答案:B解析: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分裂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中的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

26、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公用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DNA的一条链被标记,也就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B正确。25. 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能力B过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碍病毒等进入茎尖分生组织C、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脱分化D培养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参考答案:C【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取芽进行培养是因为芽具有较高的分裂和分化能力,经过热水处理脱毒效果好与阻碍病毒进入有一定的关系,图中

27、和为再分化过程【解答】解:A、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能力,A正确;B、过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碍病毒等进入茎尖分生组织,B正确;C、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再分化,C错误;D、培养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D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评讲时注重复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应用26. 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B处的碱基缺失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把此DNA放在含15N

28、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5%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AT)/(GC)的比例及其排列顺序上参考答案:C27. 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 神经细胞的树突B. 线粒体的嵴C. 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 叶绿体的基粒参考答案:A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神经细胞的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的功能,树突较多主要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线粒体的嵴及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叶绿体的基粒都可以增大膜的面积,有利于提高代谢效率。【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生物膜的功能。复习时注意比较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了解

2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8. 根与茎皮层结构的主要区别 A根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壁薄 B. 茎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壁薄 C根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大 D根具有内皮层参考答案:B29. 下列关于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上所有的碱基排列都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D染色体是人体细胞中DNA的唯一载体参考答案:A30. 小刘同学用双缩脲试剂对豆奶饮料中的某种成分进行检测,该成分是( )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核酸参考答案:A31. 下列物质中,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又是其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A.氨基酸

30、B.胆固醇 C.Na+ D.葡萄糖参考答案:D32. 某男孩的基因型为XAYA,正常情况下,其A基因不可能来自于A.外祖父 B外祖母 C祖父 D祖母参考答案:【知识点】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答案解析】D本题考查的实际上是男性XY染色体的来源,Y来自父方,再往上推,Y只能来自于祖父,二来自母方的X可能来自于外祖父母,因此选D。33.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对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参考答案:B34. 我省黔东南等地

31、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B. 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C. 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D. 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参考答案:D【分析】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2、,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详解】根据题意,红萍为水生植物,而生产者都应该位于食物链的起点,且鱼有多种,不一定位于一个营养级,因此“稻一红萍一鱼”构成的不是一条食物链,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D正确。 故选D。35. 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它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

33、后再将滤液加到膜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值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B质子通过扩散跨膜运动 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参考答案:答案:A36.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3:1B5:1C8:1D9:1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

34、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Bb占,则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Bb占、bb占,所以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推断出F2的基因型及比例;其次扣住关键词“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采用基因频率来答题,注意准确计算,避免不应该犯的错误37.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卡尔文以小球藻为材

35、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参考答案:C【分析】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林德曼用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

36、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详解】A.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以小球藻为材料,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A正确;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D正确。38. 如图所示的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个B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54

37、0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链D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不变,它也可构成多种蛋白质分子参考答案:D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有关解答:解:A、此多肽含有的O原子至少301+2=31,A错误;B、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301)18=522,B错误;C、第20位和第23位间形成的产物是二肽,因此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该链中的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三条多肽和一个二肽,C错误;D、肽盘曲折叠

38、的方式不同,构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可形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合成过程及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9. “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复杂结构,广泛地

39、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内质网增多了细胞内膜面积,膜上还附着了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内质网主要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有关,还有储存和运输物质的功能【解答】解:A、核糖体只能合成多肽,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A错误;B、内质网能对多肽进行加工,所以由“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可推知“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B正确;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C错误;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不能对多肽进行加工,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分子伴侣”为素材,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

40、合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对选项进行初步的判断,再结合题干信息“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判断分子伴侣主要存在部位40.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815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3 h和第0 h开始进行厌氧呼吸02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参考答

41、案:A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15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丁色素时呈紫色,含有丙色素时呈红色,无丙和丁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1)玉米也是遗传实验的好材料,玉米的杂交过程与豌豆的杂交过程相比不需要_步骤。(2)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红色籽粒植株,开花时发现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由此可知A、a与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该植株自交所结籽粒性状及分离比为_,任取其中一粒白色玉米籽粒,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3)现有一株由紫色的籽粒长

42、成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红色:紫色=1:0:3,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4)现已查明,B、b与D、d基因均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让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进行测交。如果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红色:紫色=1:1:0,请在右方框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如果它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是如你所画,则测交后植株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应为_。参考答案:白色:红色:紫色=1:0:1(不写红色也给分)。如果B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b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后代的表现型和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