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耳针(课件)_第1页
针灸耳针(课件)_第2页
针灸耳针(课件)_第3页
针灸耳针(课件)_第4页
针灸耳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灸耳针(课件)针灸耳针(课件)概念及特点概念 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特点 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奏效迅速。 易学易记,简便易行,经济适用。 副作用少,安全可靠。2020-12-092针灸耳针概念及特点概念2020-12-094针灸耳针耳与经络的关系 与耳有联系的经络 (据内经、奇经八脉考等) 手 太阳:“入耳中” 阳经 少阳:“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太阳:支者“至耳上角”十二经脉 足 少阳:“下耳后”,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阳明:“上耳前” 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上达于耳。经别:手厥阴:“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络脉 手阳明:“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

2、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中。”(素问缪刺论) 足太阳:“上结于完骨” 足少阳:“出太阳之前,循耳后”。经筋 足阳明:支者“结于耳前” 手太阳:“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 手少阳:“循耳前”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考) 阴、阳跷脉:下耳后 阳维脉:“上循耳后”,“循头入耳” 2020-12-093针灸耳针耳与经络的关系 与耳有耳与脏腑的关系心:“寄见于耳,荣华于耳。”(千金方)肾:“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 客”(证治准绳)肺:“肺主声,令耳闻声。”(难经四十难)肝:“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素问脏器法时论)

3、脾:“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玉机真脏论) 要 点指导思想:中医整体观,藏象学说。耳与五脏均有联系,其密切程度,肾为首,心次之。耳背五脏穴的来源 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生理: 气血滋养 耳 经络 脏腑 病候反应 借耳诊病 借耳防治疾病2020-12-094针灸耳针耳与脏腑的关系心:“寄见于耳,荣华于耳。”(千金方)20耳郭表面解剖 二轮:耳轮、对耳轮二 二屏:耳屏、对耳屏 二根:上耳根、下耳根三 三个切迹:屏上、屏间、屏轮 三个脚:耳轮脚、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四个凹窝:三角窝、耳舟、四 耳甲艇、耳甲腔 一个耳轮结节 四个一 一

4、个外耳道口 一个耳背沟 一个耳垂 二轮三脚四间窝, 二屏三切四分一。2020-12-095针灸耳针耳郭表面解剖 二轮:耳轮、对耳轮2020-12-097耳穴的分布规律 倒置的胎儿 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 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2020-12-096针灸耳针耳穴的分布规律 倒置的胎儿 2020-12-098针灸耳穴的部位2020-12-097针灸耳针耳穴的部位2020-12-099针灸耳针耳穴的临床应用 辅助诊断 防治疾病2020-12-098针灸耳针耳穴的临床应用 辅助诊断 防治疾病2020-12

5、-09辅 助 诊 断 通过观察耳穴的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来进行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简称耳诊。 耳诊的作用为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利于早期发现疾病;对不能叙述病史和症状,或因病情及条件不允许做特殊检查的患者,可提供 一定的参考;指导选穴治疗。 诊察方法肉眼观察法(视):变色、变形、丘疹、充血、脱屑等阳性反应。压痛点探查法(触):探寻压痛敏感点。由周围向中心,压力均匀。电测定法: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等电特性的变化,以电阻值降低,导电 量增加,形成良导点作为耳穴刺激点。2020-12-099针灸耳针辅 助 诊 断 通过观察耳穴的各种不同的病理变防 治 疾 病 适应范围 选穴原则2020-

6、12-0910针灸耳针防 治 疾 病 适应范围 选穴原则2020-12适 应 范 围1疼痛性病症2炎症性病症3功能紊乱性疾病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6传染病7各种慢性病 其他:针刺麻醉、妇科疾病、预防感冒、晕车、晕船、 输液反应、戒烟、减肥。2020-12-0911针灸耳针适 应 范 围1疼痛性病症2020-12-0913针选 穴 原 则 根据相应病变部位选穴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穴2020-12-0912针灸耳针选 穴 原 则 根据相应病变部位选穴2020-12-0操 作 方 法 体位:坐位术前准备 定穴、消毒:压痕、2步消毒 选针:2

7、830号,0.51寸 进针 左手:固定扶托 右手:持针刺入 速刺 插入 缓刺 捻入 角度:90度针刺 深度:刺入软骨,不穿透背面皮肤,23分 运针手法、刺激强度 单刺法:轻老、弱、久病、儿童 捻转法:中一般病症 提插法:重体强、急、实、瘀、痛。 留针:1530min,间隔行针12次。 出针 快速起针 捻转起针(加强刺激)消毒:碘酒毫针法2020-12-0913针灸耳针操 作 方 法 体位:坐位毫针法20操 作 方 法特点安全轻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有效、适应证广,尤适用于慢性病、老年、小儿、 惧痛的患者。不受条件限制,便于持续刺激。操作材料准备:籽、胶布、耳压板 消毒:酒精贴压 贴敷 按压:12min/穴嘱:35次/天,0.51min/次/穴 压丸法2020-12-0914针灸耳针操 作 方 法特点压丸法2020-12-0916针灸耳Dr.Feng2020-12-0915针灸耳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