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1.导语设计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同学们这可说的是哪儿啊,这么漂亮。难道是桃源的另一个地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里,看看这人间桃源一家悠闲自在的生活,品味他们的自在快乐!3. 课文阅读4.5.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6.词和词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7.茅檐低小,溪上
2、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ynmiow li png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bo清平乐 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yu 8.清平乐 村居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醉里 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无赖,溪头 卧剥莲蓬。 9. 作者简介10.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
3、美芹十论与九议,11.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12.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
4、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写作背景13. 清平乐村居词中哪几句写景,怎样的一幅图景?词人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从他们的行动及特点中你读到了什么?14.字词理解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翁媪:老翁、老妇。亡赖:同“无赖”,“亡”读w,这里指顽皮、淘气。15.16. 看图,你感到了什么? (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诗句理解1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檐:茅草盖的屋子。译义: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
5、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赏析: “茅檐”交代了地点,“溪上青青草”交代了时间在暮春初夏。短短两句把农村景色的清新美丽给表现出来: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屋子附近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的草儿一片青青之色。 18. 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 (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9.回首页 后 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译义: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醉:带着酒意。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意思。
6、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赏析: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茅屋前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是喝了一些酒,脸上红扑扑的,一副微醉的样子,正操着乡音在高兴地聊天。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里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20.回首页 后 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译义: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锄豆:把豆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除掉。赏析: 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大儿”锄豆,俨然一位懂事的大哥哥;“中儿”织鸡笼,正认真地学哥哥做事。21.(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里写大儿子和中儿子的勤
7、劳,是为了为下一句,小儿子的天真、活泼的形象埋下伏笔。)22.(4)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23.回首页 后 退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译义: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吃)。卧剥:身体伏着剥东西。无赖:顽皮。赏析: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只是那“小儿”顽皮好玩,在两个哥哥劳动的时候,躲在一旁,剥着莲蓬吃莲子。一个“卧”字传神地写出“小儿”活泼天真的面貌形态,情趣盎然
8、,读之便感到那顽皮小儿瞒人的举动,天真的心思实在逗人喜爱。24.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说一说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25. 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
9、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26.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27.清平乐村居,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28.小结 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
10、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29.改写清平乐村居朋友们,你们知道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吗?他写的诗词可以堆成一座“山”,或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可大作家总不能成天闷在家里呀,所以一天 可怕的暴风雨刚刚平息下来。乌云逐渐散开,天空飘浮着一朵朵白云。看!在那遥远的东边,冒出了一缕缕刺眼的橙光太阳升起来了,天边架起了一座七
11、彩的桥。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时,辛弃疾正愉快地在溪边散步,看着这一切动人的景象,辛弃疾不禁诗意大发。正要提笔写作,却被眼前的和谐景象给震住了。溪边有一户人家,一家五口就住在一间又旧又破又小的茅屋里。但能看出来,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快乐。 窗口映出了老翁和老妇。他们正用吴地的方言饮酒作乐。老翁老妇早已喝醉。老翁:“我说老伴儿,你看我们像小乐天派吗?”老妇:“还小乐天派呢!都成老乐天派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笑声从屋里漫出来了。 多无忧无虑的老人啊!30. 大儿子早已外出干活儿。天刚蒙蒙亮,鸡还没打鸣儿,大儿子就起来了。他没打扰大家,留了个便条儿,就独自一人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去小溪东边的豆地
12、里锄草了。屋外的空气清新。小溪旁长有许多嫩绿的草,小溪里长着碧绿的荷叶,有的还结了莲蓬。鸡在“咯咯”地叫,仿佛在说:“我们的房子在哪儿呀?”而二儿子正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编织鸡笼。织啊织,就差一点儿就织完了。鸡好像也知道二儿子正为它们织鸡笼,所以在二儿子身旁踱来踱去,有时还友好地啄一下二儿子的小脚丫。 在三个儿子中,诗人辛弃疾最喜欢的就是三儿子。喜欢他的年幼无知,喜欢他的天真活泼,还喜欢他顽皮的性格。三儿子此时正卧在溪边剥莲蓬呢!一边剥还唠叨着:“一颗,两颗,三颗” 看着这些和谐的、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动人场面,辛弃疾提笔写道: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
13、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31.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向远处流去。小溪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乐得弯下了腰。小溪旁,有一个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树长在茅屋的左边,给茅屋前洒下一片阴凉。屋后长着一片浓密的小竹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茅屋的主人是知道这句话的。围绕茅屋的篱笆旁长着几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双手握着拐杖,向前探着身子,用吴侬软语和老奶奶说笑,老奶奶一面缝着衣服,一面和老爷爷聊天。老爷爷笑着说:“今年真是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说:
14、“秋天,卖些粮食,扯些布给孩子们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们有说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小溪的东面,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锄着杂草,期盼着黄豆快快长大。他头上的草帽也挡不住太阳的热浪,汗水一个劲的向下流。二儿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编织鸡笼,他正神情专注的为小鸡们编织一个新家。最淘气的小儿子趴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一面望着满池盛开的荷花,一面剥着手中的莲蓬,把莲子放进嘴里. 32. 同学们 再 见33.诗句理解: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诗人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
15、背景。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溢胸中。 34.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35.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诗人眼前的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
16、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当然,这里也不乏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的愉悦之感。36.景物人物 小儿 中儿 大儿 翁媪 溪上 茅檐清平乐.村居低小 溪头卧剥莲蓬正织鸡笼 锄豆溪东吴音相媚好青青草描绘环境 各具情态世外桃源的乡村生活 悠然自得的农家情3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38.小结: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烧锅炉劳务合同
- 共享单车投放与运营维护合同
- 音响设备租赁合同
- 借款分期付款合同
- 废轮胎购销合同范本
- 绿网覆盖合同范本
- 2025年直播违约合同模板
- (7)-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50篇
- 租房返利合同范本
- 路边车位维修合同范本
- 2025年教师资格师德师风建设试题及答案
- 期中测试卷(1-5单元)(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 2025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2030便利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
- 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统计表
-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校长讲话:“2574”工作实施思路!即两大抓手五项重点任务七个落实环节四个质量目标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清理报废渔船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