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学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1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2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3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4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版可修改PPT课件(本科)大学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课件筑于形 贵于心大学语文玖本单元选编的文章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向我们揭示汉语的神奇美妙、汉字的博大精深。这些文章的作者均为现代著名作家(或诗人、学者),他们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切身感受,揭示了汉语、汉字的魅力。母语 汉字 文化壹谈朱自清的散文/朱德熙贰语言/北岛叁中国人还是应先学好中文/资中筠肆美丽的汉语/王安忆伍母语/梁小斌陆现代汉语再认识(节选)/韩少功柒字的研究/赵野谈朱自清的散文文本导读从作者的文章中可以领悟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不能忽视对语言细节的分析与品味,说话、作文,都要重视对词句的选择与推敲。这篇评论引用朱自清不同时期

2、的散文,对他的散文的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名家著作的独特范例。学习本文,要了解作者对朱自清散文特点的评价,学习将引述、分析和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的写法。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散文家,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尤其是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散文作品,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为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作为散文家,朱自清在创作上不仅态度严肃,执着地表现人生感受,而且特别讲究语言的运用。他的散文独特性和重要地位已被很多评论家所公认。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既不

3、流于晦涩,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去陈言固然不容易,要做到新鲜而自然则更难。作者简介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1939年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数学、英语基础都很好。一年后转入中文系,师从唐兰、闻一多学习研究古文字学。1945年毕业后在昆明中法大学中文系任教。1946年起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朱德熙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汉语语法研究、古文字研究及语文教育方面,并且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戛戛乎其难哉:困难的意思。戛(ji)。弗弗(ff):风急速的样子。诗经小雅蓼莪:“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注释朱自清散文“朴素自然”的语言特色,作者分析深入,品味精细,通过大量引用朱自清的原文,着力发掘词句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作者举了欧游杂记中描写胜利女神像:“那身子在摇晃着,在挺进着,一团胜利的喜悦的劲儿。”“摇晃”“挺进”两个动词,就把静止的雕像写得活灵活现。又如为了强调松堂的白皮松多而疏,不直接说“密”,而说“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不说“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而说“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作者不厌其烦,大量引证原文,给我们展示出:朱自清散文词语的运用,看似漫不经心

5、,信手拈来,实际上是苦心经营的结果。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文章评论的中心是什么?2.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3.运用“化静为动”“动静相衬”的写法试着描写一段景物。推荐书目1.梁仁:朱自清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2.朱自清:先生教你写文章:写作杂谈,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3.朱德熙:先生教你写文章:作文指导,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语言文本导读诗句揭示了不为人所知的语言本质,具有启人深思的艺术魅力。北岛诗歌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冷静和思辨相结合,隐喻和象征意象相结合。他的诗句中往往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这使得北岛的诗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作者漂泊

6、海外多年,他并未因为对语言的如此理性认识而否定对语言的依赖尤其是对母语的依恋。生活杂志的记者采访他,问:“在多年的漂泊之后,比对汉语的理解改变了多少?”他说:“我一直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富于诗意的语言。语言许多种语言在这世界上飞行碰撞,产生了火星有时是仇恨有时是爱情理性的大厦在无声地陷落竹篾般单薄的思想编成的篮子盛满盲目的毒蘑那些岩画上的走兽作者简介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北京人。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1978年和诗人芒克,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曾任教于加州戴维斯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人文学科讲座教授。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

7、歌手零度以上的风景线北岛诗歌集,中短篇小说集有波动,随笔集有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北岛独特的经历使他在诗中习惯揭示理性的异化、价值的颠覆和历史的畸变。本诗以语言为主题,并不着眼于语言为人类交流立下的丰功伟绩,或是汉语母语的抑扬顿挫特征,而是从语言整体的角度切入。诗歌的第一节表达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媒介,然而语言有了“许多种”以后,在这个世界上飞来飞去,不可避免地发生相互碰撞。理解与隔膜兼有,接近与疏远兼有;因此产生的仇恨和热爱,都是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掌控的。于是我们发现语言即是交流的凭借,或许也是沟通的障碍。诗歌的第二节意在说明,思想的匮乏和情感的盲目必将导致语言表达理性的陷落。诗歌的第三节

8、意在表达, 被残暴践踏的理想之花只能秘密地、悄悄地、偶然地播撒它的种子。诗歌最后一节,语言的产生并不能增加或减轻人类沉默的痛苦,是具有高度概括的悖论式句子。人类能言说却因不得不沉默而痛苦,对于这些,语言无所作为。诗句揭示了不为人所知的语言本质,具有启人深思的艺术魅力。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诗歌中的“毒蘑”“蒲公英”有何象征意蕴?2.朗诵北岛的回答和我不相信,体会其中的意象和感情。推荐书目1.王光明:诗歌的语言与形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2.北岛:北岛诗精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3.北岛:在天涯:诗选1989-200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4.戴尔卡耐基著,

9、 牧村译者:语言的艺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年版。中国人还是应先学好中文文本导读作者以亲身的观察和感受,追溯以往,感慨今朝,深深忧虑民族语言文化被遗落和忽视。文章言辞恳切、平实切要,有很强的说服力。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必修大学语文课,就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要提升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对当代大学生教育和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近年来在很多场合呼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这篇文章就是为此目的而写就的。中国人还是应先学好中文当前北京为迎奥运、上海为迎世博,正在掀起全民学外文“运动”。打开电视,在记者的诱导下,街头

10、各行各业的百姓似乎都在积极学外文,连在公园晨练的老大妈也说学了外文便于出国探亲云云。更有甚者,把这与“首都的形象”联系起来,非如此不足以成为“国际大都市”。作者简介资中筠(1930),女,原籍湖南耒阳人,生于上海。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之外旁涉中西历史文化。除学术著作和译著外,著有散文随笔集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斗室中的天下等。作者是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和学者,她的英文水平极高,但却强调,一个人的文化底蕴,首先在本国语言文字的修养。这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负责,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表现。作者从北京迎奥运、上海申世博,大街小巷人人狂热学英文的非

11、正常现象说起,引出了作者为中文地位而忧虑的想法。接下来想到中国文化在大陆地区的十年断裂,她沉痛地说,文化断裂之荼毒绝不止影响一代人。然后又想到应该加强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汉语、汉字学习应该完成的任务。接着批评了各类媒体汉语文水平低下的现象,诸如编辑乱改文章,电视篡改成语等等。最后作者提醒我们:优美、丰富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应该对它怀有敬畏之心,活到老,学到老。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经常出现由于对成语的不理解而乱用或错用成语的现象,请举例。2.你对媒体广告中“篡改成语”的用法是否赞同?为什么?3.你是否认同“中国人还是应先学好中文”的观点?为什么?推荐书目1.唐

12、弢:文章修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2.资中筠: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美丽的汉语文本导读作者不是从语言理论的角度谈论汉语的魅力,而是从一个著名作家读书、写作的真实感受来论汉语的美丽。作者把汉语的白话文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个类型。首先指出了书面语的精良品质:文雅、精致、端方。不失风趣,又体现了尊贵的大家教养。作者主要举了“五四”时期的大师鲁迅,还有萧红的语言风格,来说明书面语的优点。其次作者分析了散布在乡村里巷的用语。民间口语有着活跃泼辣的风气,有着灵变生动的特点,是另一种美丽,作者

13、以赵树理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古华芙蓉镇的语言风格为例。这两种语言风格如果都走向各自的极端,会适得其反,那么会失去各自的美丽;如果这两种语言融合得好,可以取长补短,取得神奇的效果。对于二者的成功结合,作者推荐了冯梦龙整理的挂枝儿山歌;尤其说红楼梦是上上品,书面语和口语之间,自如地进出和过渡,浑然天成。在此,我们看到作者对书面语和口语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论析。这对我们理解语言的奥妙很有启发。美丽的汉语汉语,我以为可分作两类,一类是书面语,一类是口语。前者是经历多少代文化人的锻炼、扬弃,具有了精良的品质。它文雅、精致、端方。它能够矜持地与所叙述的事实保持着距离,却不失风趣;使那对象毫厘毕露,又不失敦厚,体

14、现了尊贵的大家教养。作者简介王安忆(1954),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现代作家、文学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年本次列车的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我家的男子汉选入文汇报,后被摘录进初中教材。1985年小鲍庄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6年纪实与虚构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文学类。1996年发表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还著有散文集独语我读我看,论著故事和讲故事重建象牙塔心灵世界等。别:另外。见:同“现”。将养:休息和调养。莹澈:这里指清楚。郑康成:即郑玄,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刚

15、健,君子以天为法,所以自强不息。见论语宪问。意思是知道做不到却仍要去做。见老子第五十一章。意思是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起万物却不自恃自能。见老子第八十一章。意思是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见庄子齐物论。意思是天地万物都和我们同生于“无”,都同为一体。注释本文尽显作家本色和功底,所举的例证既有古代明清时的作品,也有“五四”时期的作家,还有当代的作家、作品。文中不乏生动形象的描述,也不乏准确精当的分析和概括。正如文中所说:有弹性,有塑造力,多面,既华美又素朴,既严正又活泼,有可能创作各色各样的小说。它的能量是极大的。这就是汉语的美丽。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作者认为

16、书面语具有文雅、精致、端方的品质,散布在乡村里巷的用语具有活跃泼辣、灵变生动的特点,一个伟大作家的成功作品,往往能将两类语言的优势同时运用得很好。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2.作者认为书面语和口语之间,自如地进出和过度,浑然天成,在小说当推红楼梦为上上品。从红楼梦中找一段,体会一下。3.鲁迅笔下乡村人物有很多,如闰土、祥林嫂、阿Q,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推荐书目1.王安忆:小说课堂,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2.蒋勋:蒋勋说唐诗(修订版),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3.叶嘉莹: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母语文本导读这首诗又名诗歌母语。显而易见,它写的是一位诗人对于

17、母语的感觉。诗人对语言、文字是异常敏感的。但是这种敏感借诗的语言表现出来,新颖别致而不易理解。诗歌开篇诗人用心体味来自母语的原初感动:“母语中出现土地森林/和最简单的火/有些字令我感动/但我读不出声。”这几句诗展示了汉字惊人的魅力,那就是巨大的“象形”性,强烈的画面感和触感。由“森林”和“火”我们可以想象茹毛饮血的原始的生命力,不仅“我读不出声”了,我们的母语和读音之间天然的联系也被诗人以一种审美的方式稍加阻隔,带来了很多最初的想象。作者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对于生僻字的识读是要认真加以默诵的,直到它自己发出声音为止,反之,永远都是生字。这如同斧头扔在刨花堆里,打家具的人催着我快把斧头拿来,这就

18、是我的一桩心事,直到我像递礼品一样向他递上斧头才算完结。木匠接过斧头后,那锋利的斧锋忽然向我扫了一眼,木匠师傅慌忙用拇指挡住它细细的光芒。这一切的确很美。但我要做一个拒绝给他拿斧头的人,斧头总在原地,我凝视它的时候长了,它说翻脸就要翻脸。这段自述表明诗人在长时间操持母语、推敲文字的过程中,为汉语的“字像”所吸引、所感动汉字确实仅从字形上就能给熟悉它的人以感触,以联想;但即令是再平常不过的字眼,也只有“读出声来”,让“它自己发出声音”,用它交流,那些象形的字样才会像斧头的锋刃一样锋芒闪烁、锋利。母语我用我们民族的母语写诗母语中出现土地、森林和最简单的火有些字令我感动但我读不出声我是一个见过两块大

19、陆和两种文字相互碰撞的诗人为了找水作者简介梁小斌(1954),安徽人。中国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人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开始创作诗歌。早期作品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作。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桂冠诗人。著有诗集少女军鼓队雪白的墙,散文集地主研究,哲学随笔集独自成俑梁小斌如是说。诗人为找寻新的世界、新的生命、新的水源,也曾奔向另一块大陆,探询另一种文字;在“两种文字相互碰撞”的文化冲突(自然也有交流)中流连,以致暂时忘却了母语,和母语文字的“图案”; “为了”这一句强调了曾经的自我迷失,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流亡的旅程。经过岁月的沉淀,经过自身的省悟。

20、诗人重新回归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重新指向那些象形文字”。诗人对自己与母语的关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是活在我们民族母语中的一个象形文字”,“我”命定生活于母语之中;而母语对于依赖她的孩子,永远不会遗弃。“我活着我写诗”,表达了作者只有用母语写作,才能给诗歌以生命。至此,诗人对母语生命、母语写作的意义的感悟更加深入,其表现也更深入一层。象形的汉字是记录我们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我们区分母语和非母语的最显著的外在标志和空间符号。诗人敏锐地体味和揭示了这一点,其吟咏的诗句“我是活在我们民族母语中的一个象形文字”广为流传。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朗读本诗,体会其中韵律和情感。2.你对汉字的声音和形状有哪

21、些独到的认识和体悟?推荐书目1.李瑞山:语文素养高级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陈众议:亲爱的母语,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3.芦苇岸:自然的母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现代汉语再认识(节选)文本导读韩少功是当代中国很有特色的作家,近年来他特别关注语言问题,发表了不少关于汉语的论述。本文是作者对现代汉语“再认识”的一部分。文中作者说“优质语言一是要有很强的解析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形容能力。前者支持人的智性活动,后者支持人的感性活动”,进而作者主张“创造优质的汉语”。这个主张表达了当今关心汉语发展的众多知识分子的心声。作者最后讲了一个故事,简短深刻。这个故事警醒我们,也

22、是作者在警醒我们:我们不要成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不要成为胡言乱语或有口难言的人。这句话顺其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现代汉语再认识(节选)希腊语中有一个词:barbro,既指野蛮人,也指不会说话的结巴。在希腊人眼里,语言是文明的标志我们如果没有优质的汉语,就根本谈不上中华文明。那么什么是优质的汉语?在我看来,一种优质语言并不等于强势语言,并不等于流行语言。作者简介韩少功(1953),湖南长沙人。作家。现任海南省文联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代表作有爸爸爸归去来马桥词典等。还著有散文集夜行者梦语心想海念灵魂的声音完美的假定等。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3、2007年,以长篇散文山南水北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同年11月该作品获全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的基本法之一。该宣言包括序言和30项条款,其中19项涉及公民和政治权利,6项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该宣言是战后联合国通过的第一个关于人权的专门性国际文件,是有组织的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和基本自由作出的郑重宣言,对于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失为世界人权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善:指依从善道,听从善言。服义:向往仁义。语出汉代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倜傥不羁: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超克

24、:在文中指超越和克服。感兴:有“即兴”的意思。注释作者认为我们的白话文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我们工作中的用词不免充斥着大话和空话;眼下还缺少语言的自觉,我们对汉语的理性认识还不够。汉语的语法理论很多都是照搬英语的语法。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汉语这只脚,并不完全适用英语语法这只鞋。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汉语研究还在削足适履的状态”。接着作者谈了汉语所独有的三个特点:排比和对偶、四声变化、成语典故。作者说“对汉语特性的讨论挂一漏万。”但作者从汉语的三个特性,让我们可以知道汉语不同于英语,不可能同于英语。因而“汉语迫切需要一种合身的理论描述,需要用一种新的理论创新来解放自己和发展自己”。从而唤起大家对“语言的自

25、觉”。作者还分析了汉语当前存在的危机:第一,外来语、民间语以及古汉语这三大块资源,经过近一个多世纪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以后,这三种资源是否有可能得到更优化的组合与利用?第二,电视、广播、手机、因特网、报刊图书,各种语言载体都在实现爆炸式的规模扩张,使人们的语言活动空前频繁和猛烈。是语言垃圾到处泛滥的时代。这些都是作者所担心的,因而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汉语表达是否算得上“优质”呢?举例说明。2.俗语说“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你是否出现过这种情况?试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推荐书目1.韩少功:韩少功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2.韩少功:为语言招魂:

26、韩少功序跋选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3.曹先擢:汉语汉字文化常谈,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4.韩敬体:语文应用漫谈,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字的研究文本导读赵野善于从汉语古典诗歌中寻找诗的意象、脉络和情绪。这首诗正如他所歌咏的汉字“质朴、优雅、气息如兰”。文字朴素自然,姿态从容高雅,含义深刻隽永,是一首充满古典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对汉字研读、描摹得是那么细致入微,他向我们一一道来:汉字像生龙活现的人,有手、脚、头发,一招一式,有超乎想象的表现力,令人炫目;它还能模仿人的劳作、能模仿作物开花结果、生长寂灭,生动无比;它还能道出我们心中的灵感和想象,还能赋予我们力量和信心,它是那么精确

27、;它又是那么威严和有序,我们的言说都在约定俗成中行进着,不可逾越;它也是那么沉着,有着生生不息的理想,坦然迎接着未来的挑战。体悟到此,诗人的感情升华到了顶点:它像花萼、像云岫、像敌人,像密友、像玫瑰、像星宿、像娇慵半醒的美人,让诗人凝视、钟爱、猜疑、激动。岂止是整整一个冬季,诗人在研读这些文字。这些文字与诗人的生命紧密相连,“现在它质朴、优雅、气息如兰决定了我的复活与死亡”诗人的生命就系于此。诗人坚定了理想:用汉字写诗,用古典汉语诗歌的灵魂去解救现代诗歌的复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整整一个冬季,我研读了这些文字默想它们的构成和愿望我把它们放在掌心,翻去覆来如摆弄水果和微微锃亮的刀子它们放出了一道道光华,我的眼前升起长剑、水波和摇曳的梅花蓝色的血管,纤美的脉络每一次暗示都指向真实作者简介赵野(1964),四川人。诗人。1982年联合发起“第三代人”诗歌运动;1983年组织“成都市大学生诗歌联合会”,主编第三代人诗歌民刊;1985年参加“四川省青年诗人协会”;1989年参与创办民刊象罔;2000年获作家杂志诗歌奖。著有诗集逝者如斯水银泻地的时候赵野诗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 : 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 : 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汉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