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_第1页
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_第2页
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_第3页
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_第4页
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 年)二一三年四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规划背景2第一节市域概况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3第三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第二章土地整治现状和潜力7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7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7第三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任务10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0第二节规划目标和任务12第四章土地整治分区15第一节土地整治综合分区15第二节农用地整治分区17第三节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分区18第四节土地复垦整治分区20第五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分区21第五章农用地整治23第一节大力推进节水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3i第二节稳步提高耕地质量建设28第三节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29第四节积极推进其

2、他农用地整治30第六章城镇建设用地整治31第一节积极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31第二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32第三节积极探索推广节约集约用地模式34第四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文化保护35第七章农村建设用地整治36第一节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36第二节有序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36第三节规范有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38第八章土地复垦42第一节积极推进生产损毁土地复垦42第二节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43第三节加强土地复垦监督管理43第四节规范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工作44第九章土地生态整治46第一节生态网络构建46第二节生态网络建设46第三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47第十章土

3、地整治重点项目49ii第一节重点项目遴选原则49第二节重点项目安排50第十一章土地整治资金与效益53第一节资金供需53第二节预期效益56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8第一节明确规划实施的共同责任58第二节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59第三节严格规划实施管理60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62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性工作63iii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要求, 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据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 年)、河北省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20 年)、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4、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编制沧州市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落实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环节, 是实施和深化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 是指导全市土地整治活动的政策性文件, 是统筹安排各类土地整治资金的重要依据, 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重要依据。规划主要阐明全市土地整治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 明确土地整治分区和整治重点区域, 突出了旱涝保收节水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城乡建设用地整治、 土地复垦和土地生态整治, 统筹安排了土

5、地整治重点项目, 进行了土地整治资金供需分析和预期效益评价,明确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范围为沧州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规划期限为2011-2020 年,近期目标年为2015 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 年。1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市域概况沧州市地处华北平原东部,位于东经11506至11708,北纬 3704至 3809之间。东临渤海,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北接北京、天津、廊坊,西靠石家庄、保定,南与山东省接壤。距首都北京 240 公里、天津 120 公里、省会石家庄 220 公里。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市区内穿过, 使沧州成为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同时,沧州还拥有约95.3 公里的大陆海

6、岸线,是华北地区陆上最近的出海口,具有“两环 ”(环京津、环渤海)的双重区位优势。2010 年末市域总人口730.89 万人,城镇化率为42.01%。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 GDP)完成2203 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省增速高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2.6 亿元,增长 6.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1117.1 亿元,增长 1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833.3 亿元,增长 17.4%;三次产业结构为 11.5:50.7:37.8。固定资产投资为 1448.09 亿元,同比增长 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116 元,

7、比上年增加 1597 元,增长 11%;农民人均纯收入 5528 元,比上年增加 573 元,增长 11.6%。2010 年市域粮食总产量475.7 万吨,比上年增长5.52%,2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率达到49.3%;油料总产量 9.76 万吨,下降4.6%;棉花总产量13.3 万吨,下降5.9%;蔬菜总产量467.1 万吨,增长6.14%,畜牧、蔬菜、棉花、果品生产稳步发展。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认真贯彻实施 沧州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20012010 年),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土地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全面

8、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规划目标基本实现20012010 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16432 公顷。上轮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目标为18200 公顷,完成规划目标的 90.29%,基本完成上轮规划目标。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 6555 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 2297 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 7580 公顷。上轮规划期间建设占用耕地 9696 公顷,补充耕地比建设占用多 6736 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二)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明显通过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土地整治, 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等级和单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粮食总产量比2000 年增长了 173.6 万吨

9、,连续七年实现丰产丰收,粮食亩均产值提3高 10%2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0 年增加了一倍。 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明显提升,经济效益显著。(三)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社会效益突出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明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建设, 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通过对田、水、路、林、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改善了村容村貌, 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生态效益良好通过土地整治,对土地进行改良,改善了土壤质量,土地生态环境明显改

10、善,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土地生态功能得到恢复,生态效益良好,生态屏障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五)土地整治内容不断丰富,资金保障机制基本建立规划实施以来, 土地整治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加大, 从农用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 逐步扩大到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从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发展到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农房改造、公益事业建设;土地整治投入不断加大,形成了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农业开发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4二、上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难度加大随着补充耕地潜力逐渐减少,后备土地

11、资源集中地区的地形、地貌、水热条件越来越差,土地整治难度不断加大。有些地方土地整治往往侧重于强调增加耕地数量,而补充耕地质量虽然能达到验收标准,但与被占用耕地相比,质量偏低。(二)部分项目规划设计不尽合理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编制过程中, 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外观设计美观,追求 “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 ”的效果,对项目区实地调查不够, 导致施工阶段出现不符合实际的现象, 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三)后期管护机制尚需健全虽然采取了土地整治项目后续管理措施,但 “重建设、轻管护 ”的现象仍在个别地区存在。有些项目竣工初期各项工程尚能发挥作用,时间一久,道路两旁防护林被损毁、水电设施被盗、沟渠堵塞、

12、 新增耕地撂荒等现象时有发生, 致使土地整治不能长期持续地造福当地百姓。第三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国家高度重视国家高度重视,土地整治面临重大机遇。当前,土地整治成5为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多次提出 “要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 ”、“要有序开展土地整治,继续增加农村土地整治投入 ”。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明确提出到 2015 年要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4 亿亩,土地整治面临重大机遇。二、补充耕地任务艰巨单纯的未利用地开发难以完成补充耕地的任务。 随着逐年未利

13、用地开发项目的实施, 我市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沧州西部和南部区域,几乎没有集中连片的未利用地。 而仅靠沧州东部实施的未利用地开发, 即使是能够达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但质量很难达到被占用耕地质量。因此,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既是确保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又是解决项目建设占补平衡之需。三、城乡发展客观需求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仅占 14.33%,农村居民点用地却高达 61.94%。村庄建设用地管理不足和村庄建设规划长期缺失以及农村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造成村庄用地布局杂乱、规模失控和建设无序的局面。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亟需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统筹

14、城乡土地利用。6第二章土地整治现状和潜力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2010 年,全市土地总面积1430426.7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88471.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12%;园地 91600.72 公顷,占 6.4%;林地 28949.55 公顷,占 2.02;草地 18363.07 公顷,占1.2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0799.3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5.44%,其中城镇建设用地30902.86 公顷,占2.16%;农村居民点用地133600.56 公顷,占 9.34%;采矿用地 51203.19 公顷,占 3.5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092.72 公顷,占 0.36%。交通运

15、输用地51666.77 公顷,占 3.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44701.75 公顷,占 10.12;其他土地 85874.3 公顷,占 6.0%。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一、农用地整治潜力农用地整治潜力包括新增耕地数量潜力、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和耕地产能提高潜力三个方面。全市可整治的农用地规模为645328.63 公顷,新增耕地潜力7为 17510.03 公顷,主要分布在任丘、河间、泊头、沧县等地。农用地整治的新增耕地数量潜力主要来源于田坎、 沟渠和零星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小。农用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高潜力是指整治后耕地的利用等别提高程度。 农用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高潜力主要是通过农用地整治,改善农田的

16、排灌系统,消除限制因素,包括灌溉保证率的提高和土层厚度、 排水条件的改善等。 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0 等,整治后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1 等,到 2020 年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 等。农用地整治的耕地产能提高潜力是指整治后耕地的粮食产量提高程度。 潜力来源主要包括耕种面积的增加和整治后耕地单产水平的提升。经测算,全市耕地产能提高潜力为2 万吨,占现状粮食总产能的 0.5%。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创造有利的土地条件,间接提高粮食产量。二、城镇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主要为低效、闲置、空闲土地。 2010 年,沧州市城镇建设用地为30902.8

17、6 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3.02 平方米,集约潜力为1159.93 公顷。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农村居民点为主要整治对象。废弃农村居民点和现有闲置、低效、散乱分布的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建设用8地整治潜力的主要来源。经测算,全市可整治的农村居民点规模为 62734.93 公顷,新增耕地约为 6894.75 公顷,主要分布在河间市、黄骅、沧县等地。四、土地复垦潜力全市土地复垦潜力主要来源于废弃砖瓦窑复垦。 全市待复垦区域面积为 7924.79 公顷,集中分布在河间、 献县、吴桥、东光、青县、沧县、黄骅、任丘等地。 经复垦可补充耕地 5532.84 公顷。五、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

18、发潜力开发潜力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技术条件可行为前提, 能够开发为耕地的集中连片分布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数量及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通过评价未利用地图斑面积、类型,确定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为农用地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未利用地数量,重点是集中连片, 具有规模开发价值的耕地后备资源。全市可开发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类型以盐碱地为主,其次是荒草地。全市全部可开发的未利用地规模为 29146.9 公顷,补充耕地为 23321.53 公顷。主要分布在黄骅市海兴、渤海新区、任丘。9第三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任务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19、发展观,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目标,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生态整治为重点任务, 全域科学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规范推进建设用地整治,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和农业生产能力提升,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为建设沿海强市、打造冀中南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提供保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坚守耕地红线, 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实行补充耕地与

20、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 加大补充耕地项目投资力度, 提升10补充耕地质量等级,严格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加强后期管护,确保补充耕地能够长期发挥作用。(二)坚持全域推进,重点突破坚持立足当前、 长远谋划, 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为重点,积极实施重点项目,优化农用地结构,有效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积极推进城镇工矿用地整治,大力盘活存量用地。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坚持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总量控制,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 促进城

21、乡一体化发展。(四)坚持公众参与,维护权益充分尊重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 认真听取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见, 依法开展土地整治, 确保相关收益返还农村。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做好土地确权登记,依法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五)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环境实施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生态管护相统一,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 加快损毁土地复垦。 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与方向,构建基础性土地生态网络。11(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以重点项目为主,统筹安排各类整治项目。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整治意愿等,统筹安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整治与建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第二节规划目标和任务一、规划目标(一)农用地整治成效显著通过农用地整治,到 2015 年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24.16 万公顷(362.4 万亩),到 2020 年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39.93 万公顷(599 万亩),整治后的基本农田利用等别平均提高 1 个等别, 粮食产量亩均提高 100 公斤,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 75以上,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 10 片以上。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二)补充耕地任务全面落实到 2015 年,

23、土地整治补充耕地5700 公顷,其中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 2280 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855 公顷,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补充耕地2565 公顷。到 2020 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0700 公顷,其中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4280 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 1605 公顷,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补充耕地4815 公顷。12(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有序推进到 2015 年整治农村建设用地0.11 万公顷( 1.65 万亩),到2020 年整治 0.31 万公顷( 4.65 万亩),通过整治,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不断优化,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不增加, 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进程加

24、快通过城镇闲置低效用地和“城中村 ”改造、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降低 31 %,土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土地整治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从制度、规划、措施、体制创新、监管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整治保障体系,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实施。二、主要任务(一)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 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项目, 按照 “田成方、 树成行、路相通、 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的标准, 以全市 91 个乡(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良培肥土壤,完善田间道路和水利设施,健全农田防护林体系,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25、(二)以实现补充耕地任务为目标, 大力提升耕地保护水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补平衡”规定,合理制定补充耕地方案,严格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审批,13严格按补充耕地项目设计组织施工,确保补充耕地项目工程质量,确保补充耕地任务落到实处。(三)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规范推进城镇村建设用地整治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调整城镇工业用地布局,加大对闲置、 空闲和低效用地整合力度, 推进旧城区、“城中村 ”治理改造,淘汰搬迁效益低、占地多、污染高产业。促进集约用地,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以村庄合并拆迁、 “空心村 ” 改造、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逐步推进农村

26、建设用地整治,优化乡村用地布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四)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加大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力度, 合理安排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规模和时序,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 35%。加大新损毁土地复垦力度, 新发生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 100%。及时做好大型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及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工作,确保及时恢复利用。(五)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明确各级政府、 部门的责任, 加强对土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加强和完善土地整治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制度、工程后期管护,建立土地整治

27、的激励机制,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加强公众参与,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推进科技进步和整治队伍建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14第四章土地整治分区第一节土地整治综合分区一、西北部现代高效农业整治区该区位于沧州市西北部,包括献县、肃宁、任丘、泊头、河间五个县(市)。该区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 是沧州市粮食主产区。 本区土地主要用于种植业等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蔬菜的生产。整治方向是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适度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 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扶持力度, 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28、兴修农田水利,提升道路硬化程度。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耕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度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废弃砖瓦窑和废弃土地整治,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确保耕地动态平衡。二、西南部综合农业整治区该区域位于沧州市西南部,包括吴桥、东光、南皮、盐山、15孟村五个县。该区地势平坦、土质较好,耕地破碎化程度明显,是沧州市粮食主产区 , 主要种植优质小麦、 玉米、大豆、山芋等。整治方向主要为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 同时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废弃土地复垦。 重点开展田块平整工程、

29、优化田块布局、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集中连片度,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促进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合理引导农村住宅相对集中, 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促进农村土地集约节约。积极开展土地复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三、中部多产业融合综合整治区本区域位于沧州市中部, 主要包括运河区、 新华区、开发区、高新区、沧县、青县等六个县(区) 。该区为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区。 整治方向为土地综合整治。 严格控制城镇及产业用地规模,积极开展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区、重

30、点城镇集中,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东部综合农业开发区本区域位于沧州市东部,包括黄骅、海兴、渤海新区三个县(市、区)。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低下,整治方向为稳步推进建设用地整治和适度开展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围绕发展海洋经16济,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稳步推进城镇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废弃工矿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盐碱地、荒草地,补充有效耕地面积。加大沿海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建设,构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系和居住用地之间有机联系的土地利用格局。限制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的各类土地开

31、发活动, 积极支持各类区域生态建设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不断提高沿海生态系统功能。第二节农用地整治分区按照全域整治、 重点突出的原则, 全市农用地整治分为重点区、限制区和一般区。一、农用地整治重点区该区是农用地整治资金投入的重点区,主要涉及91 个乡(镇),主要任务是以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进行田块平整,加强田间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田防护林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灌溉与排水设施,适度复垦工矿废弃地,科学引导耕地集中连片,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二、农用地整治限制区该区主要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以中心城区、各类开发17区(工业园区)为主的城乡建

32、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区域。该区域今后土地利用方向是城乡建设,为避免农用地整治资金的浪费,禁止开展大型农用地整治项目,重点是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现有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严禁非法占用和抛荒撂荒。三、农用地整治一般区该区为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和限制区以外的区域,涉及 109 个乡(镇)。在保障重点整治区资金投入的同时,县级土地整治资金要向该区域倾斜。土地整治的重点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围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田块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和农田防护林工程,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能力。第三节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分区城乡建设用地整治, 根据整治的重点和任务的不同,分为城镇工矿用地整治重点区、农

33、村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和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一般区。一、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该区涉及 36 个乡(镇),以建设用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为主导,重点推进旧城区、旧厂区及“城中村 ”改造,积极开展低效闲置土地整治。 通过拆迁土地储备, 切实提高城镇土地供应能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土地价值,改18善人居环境,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该区涉及 45 个乡(镇),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平台, 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按照 “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先易后难,逐步实施 ”的原则,优先在农村建

34、设用地整治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省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市)实施。整治的农村建设用地, 优先复垦为耕地, 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幸福乡村和新民居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用地, 其次用于支持城镇建设。 通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三、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一般区主要包括城镇工矿用地整治重点区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以外的 155 个乡(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布局和时序, 以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 统筹安排农村新民居和城镇低效土地再开发等土地整治

35、活动。通过中心村建设、村庄合并、空心村治理以及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价值。有序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合理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和建新区, 严格规划管控, 推动城乡建19设用地整治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四节土地复垦整治分区根据土地复垦潜力和资源特点,分为土地复垦重点区和一般区。一、土地复垦重点区根据全市工矿废弃地整治潜力和复垦调整利用情况, 全市土地复垦重点区涉及 69 个乡(镇)。该区为土地复垦费的重点投放区域。要充分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加大政府、企业对土地复垦资金的投入, 实施土地复垦重点工程, 大力开展砖瓦窑

36、和其他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 确保完成土地复垦补充耕地任务,促进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及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二、土地复垦一般区该区主要为土地复垦重点区以外的县(市) 。依据土地复垦资源类型,按照综合利用、复耕为主,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全面推进区域内工矿废弃地复垦, 对历史遗留废弃土地, 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的 “谁投资, 谁受益 ”的土地复垦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各方力量开展废弃地复垦。对新造成破坏的土地,由生产建设单位及时全面复垦。20第五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分区依据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和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将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分为重点区、禁止区、限制区和一般

37、区。一、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重点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重点区集中分布在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较大的 68 个乡(镇)。该区是实施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重点区域。在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项目,积极开发盐碱地、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补充有效耕地面积,为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提供保证。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禁止区为确保土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将海兴自然保护区、南大港自然保护区、 白洋淀自然保护区、 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小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杨埕水库、大浪淀水库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划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禁止区。该区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

38、为主,禁止未利用地开发活动,鼓励进行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建设,提高区域内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三、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限制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限制区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区限制未利用地开发活动,确需开发的,21要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经专家论证,确认开发活动采取相应措施后,不会对土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可批准立项开发。实行土地开发工程和生态防护工程同步设计、 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确保土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鼓励本区内大力植树,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生态防护效果。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一般区本区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重点区、限制区和禁止区以外的区域。在做好土地适宜

39、性评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实施成片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将现有耕地中零散的荒草地、盐碱地等开发整治为耕地,为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确保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实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保障。22第五章农用地整治第一节大力推进节水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建设目标2011-2015 年,沧州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16 万公顷( 362.4 万亩),到 2020 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9.93 万公顷(599万亩)。农用地利用等平均提高 1 个等别,粮食产量亩均提高 100 公斤,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 75以上。建设 10 片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二、建设标准与内

40、容建设标准是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 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不高于8%,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 年。土地平整工程标准是耕作层厚度25cm 以上。灌溉与排水工程标准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75%。旱作区 5 年一遇采取一日暴雨两日排除,水浇地、排涝治碱区10 年一遇采取三日暴雨五日排除的农田排涝标准。田间道路标准为田间道路路面一般选用碎石、 砂石、石灰,与当地粘性土掺和后铺成砂土路、 沙石路,有条件的地区可铺设23柏油路面,也可选用水泥硬化路面。盐碱较重地方,田间路铺设和路面硬化时,应作防盐碱处理。路基宽为4m7m,路面宽为4m 6m。生

41、产路宽一般宜为2m 4m,高出田面0.3m,路面宽不大于5m。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标准为农田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宜为15hm2 25hm2。农田防护林面积占耕地面积应控制在 3% 5%以内。田间路两侧植树,每一侧植树1 行 2 行,生产路两侧不宜植树。 生产路每侧植树1 行 2 行。一般田间路、生产路的林带应以乔木为主。田块长度200500 米,田块宽度50 200 米。田块面积大小应有利于机械作业、土地平整和土地权属的重新调整。依据田块的适宜长度和宽度,田块规模宜为8hm220hm2。重盐碱地分布区,应开挖或疏浚排涝、治碱、洗盐沟道,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防治土壤盐渍化,使重盐碱

42、地的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等别,达到中轻度盐化土壤标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要求。建设内容包括采取改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 降低土壤全盐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机耕道路和提高抗旱排涝能力。新增耕地中肥力状况较好的田块,要用养结合,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新增耕地中地力欠缺的,要进行培肥改良, 通过完善田间排灌系统、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三、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片区布局规划期内共建设10 个集中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片:24任丘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市西北部, 任丘市东南部地区,包括任丘市的于村乡、梁召镇、长丰镇、议论堡乡、吕公堡

43、镇和麻家务等乡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7090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5.11%。肃宁和献县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市最西部,包括肃宁县的河北乡、万里镇、窝北镇和梁家村镇等乡镇和献县的临河乡、段村乡、小平王乡及商林乡等乡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756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9.31%。泊头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中部偏西地区,主要包括泊头市营子乡、郝村镇、四营乡、富镇等乡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861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8.07%。河间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中部偏西地区,位于河间市的东部地区,主要包括河间市卧

44、佛堂镇、束城镇、米各庄镇、尊祖庄乡、沙河桥乡等乡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021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5.54%。沧县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中北部, 河间市东部和沧县西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河间市黎民居乡、故仙乡和沧县的杜生镇、大官厅乡、大褚村乡及崔尔庄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4131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5.69%。青县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西南部, 青县东25部和沧县北部地区, 包括青县的金牛镇、 上伍乡,沧县的兴济镇、薛官屯镇。 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5409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 7.45%。南皮高标准基本农田

45、保护示范片 :位于沧州东北部地区, 主要包括南皮县北部、泊头东南部、沧县南部地区,包括泊头市的文庙镇、齐桥镇;南皮县的冯家口镇、大浪淀乡;沧县的刘家庙乡、张官屯乡、纸房头乡。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874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 5.34%。东光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 :位于沧州中南部, 东光县西北部,包括东光县的于桥乡、灯明寺镇、南霞口镇等乡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854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 5.31%。吴桥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东南部, 主要包括吴桥县的梁家寺乡、东宋门乡、于集镇、安陵镇、铁城镇、何庄乡、曹洼乡等乡镇。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

46、面积4851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6.68%。盐孟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片:位于沧州市中南部, 包括孟村西南部和盐山县西部地区,包括孟村县的孟村镇、新县镇、宋庄子乡和盐山县的韩集镇、圣佛镇、小庄乡。片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5560 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4.90%。四、大力推广节水农业26通过采取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等措施,建设旱涝保收、节水高产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节水措施。主要采取渠道衬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微灌技术和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建设农田输水管网系统、配置现代喷灌微灌系统、改进地面灌溉条件,降低田间灌溉输水损耗率,提高灌溉用

47、水效率。农艺节水措施。通过优化灌溉制度、农田覆盖技术、耕作蓄水保墒技术、化控技术等,对作物实施适水灌溉、对农田实现覆盖减蒸、对土壤进行深耕深松蓄水保墒,以最少的田间水量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作物产量、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节水措施。根据作物需水规律,通过播期改变、密度调控、种植结构调整、轮作制度改进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的推广应用,改善作物群体蒸腾耗水,提高作物蒸腾用水比例和效率,实现减少田间耗水。管理节水措施。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根据实时灌溉预报模型,为农田提供不同类型灌溉特征的动态配水计划。通过在农田建设作物生理与土壤水分指标自动检测和采集系统,通过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信息发布指导灌溉或

48、田间自动系统进行自动灌溉,提高农田灌溉效率。27第二节稳步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积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以“沃土工程”为抓手,积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综合治理农田环境,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微区改土、疏浚排涝、治碱洗盐,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加强配套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要求,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二、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质量建设,综合采用还原表土、土壤培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改善农田生产条件,确保新增耕地的生产能力。农用地整治后的耕地要补划为基本农田,农村居民点和废弃砖瓦窑复垦成耕地后达到基本农田标准的应划为基本农田

49、。加强新增耕地的后期管护,强化宜耕土层建设,严格客土土源质量标准,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结合客土回填、秸秆还田、科学施肥、表土剥离再利用、种植绿肥等活动,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升耕地地力。进一步加强对新增耕地的监管,确保有效利用,防止抛荒和质量退化。整治新增耕地,应及时确权、登记、颁证。三、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和最新土地调查成果,依据28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定期开展系统性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更新耕地质量等级状况, 建立与土地调查相配套的耕地质量等级数据库,对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及时开展评价, 实现动态更新,定期公布耕地质量等级状

50、况。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对因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以及其他土地利用行为带来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及时开展评价,实现动态更新。四、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制度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和成果,对土地整治区域特别是建设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定位、 定量监测, 并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 “一张图” 和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耕地质量等级的综合监管。 充分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土壤保护和利用, 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态监测。第三节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宜耕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沧州东部地区,集中在海兴县、黄骅市和渤海新区。遵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依据土地利用条

51、件,有计划地推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补充有效耕地面积。重点选择水资源相对丰富、交通相对便捷等开发难度较小的区域,同时加强新增耕地质量管理。29第四节积极推进其他农用地整治一、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用地整治依托京津科技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开展以畜牧、果品、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为主的整治。建设一批集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环京津区域鲜活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建设以黄骅、 海兴、任丘为重点的高效生态设施渔业基地。二、积极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土地整治加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加快推进青县、河间、

52、任丘、肃宁、黄骅等地区的蔬菜、奶牛、毛皮、水产、花卉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积极实施土地整治,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用地质量。结合品种调整、更新换代, 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土地资源潜力,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优质特色产品生产能力。三、加强低效园、林地整治按照适地适树、 规模发展的原则, 严格限制在优质耕地内新建果园。 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理, 促进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建设优质金丝小枣、鲜冬枣、鸭梨果品基地。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实施沿海防护林、湿地保护、城镇村绿化等工程,扩大有林地面积。 加强低效林地的改造, 促进林业生产发展。30第六章城镇建设用地整治第一

53、节积极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积极推进旧城镇、 旧厂房改造,努力盘活城镇低效利用土地。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核心理念,以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落实历史文化保护为改造目标,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十二五 ”规划为引导,以 “结构升级、分类引导、整体开发、节约集约”为导向, 科学制订中长期改造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合理划定改造单元和安排改造时序。鼓励成片更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城市功能。加快中心城(镇)区旧城改造进程。重点对沧州市区、黄骅市、任丘市、 泊头市、河间市、沧县和青县等县 (市)进行改造。疏导不适合在旧城镇内发展的职能和产业, 合理安排中心城(镇)区老工业用地的土

54、地, 推进旧城区有机更新。 积极推进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和建筑容积率,逐步降低旧城区居住用地比例, 逐步向城市住宅小区过渡。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 加强绿化和市容建设, 提升旧城区综合环境品质和整体功能。 在逐步更新改造原有基础设施、 保持其传统街巷格局的同时,充分保护、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31创造高品位的城市人文景观,最大化挖掘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力度,对供而未用、供后闲置的土地进行全面清理,建立闲置土地常态化监察巡查机制。对认定为闲置土地的,按照造成闲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依法进行处置和合理利

55、用。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 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 20%征缴土地闲置费; 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 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因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动工开发延迟的闲置土地, 可以采取延长动工开发期限、 调整土地用途和规划条件、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等方式进行处置。对 “批而未征、征而未供 ”的土地要加大清理力度,切实提高土地供应率。第二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村民、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中村 ”改造,实行差异化的旧村改造模式。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管理,遏制“城中村” 现象的扩大。把村镇建设和发展纳入

56、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将“城中村”各项管理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体系,推进规划区内土地市场和土地管理一体化,促进现有“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规范 “城中村 ”改造主体和运作方式。“城中村 ”改造由政府主32导,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政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基础数据摸查、成本测算等改造前期工作,编制 “城中村 ”改造方案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城中村 ”自主改造项目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合作企业。 “城中村 ”改造方案、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实施计划以及股权合作、土地转性等重大事项决策应当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 充分保障村民

57、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加强“城中村”改造土地权属管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 严格按照民主程序确定改造模式和改造办法, 依法依规确定土地权属, 协调平衡各方利益, 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切实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加大“城中村”土地整治力度,完善“城中村”整治的配套政策,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在保持其传统街巷格局的同时,更新改造原有的基础设施, 完善文化体育和娱乐设施,开辟小块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推进居住用地建设。运河区整治主要对永安、 开元大道两侧城中村、 运河沿岸旧城旧村、沧州市新城范围内旧村进行开发改造。永安、开元大道两侧城中村改造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条件已经成熟, 前期工

58、作较充分的村庄,包括大和庄、大季屯;已经实施一期拆迁,需要进行二期拆迁的,包括通用二期、五七新村二期、后辛庄二期。三是待条件成熟,适时启动拆迁的,包括四合新村、前辛庄、许官屯新村、南陈屯村及黄河路北侧、张家坟新村、 安庄子、刘文庄、33大杨庄。运河沿岸旧城旧村改造主要是黄河路运河桥至渤海路运河桥段运河两岸强家坟、佟家花园、张家坟、南关、南川楼、白家口、代家园等 19 个旧片区和旧村的拆迁改造。沧州市新城范围内旧村的改造主要涉及有陶庄子、王辛庄、魏庄子、王庄子、官庄子 5 个村庄。新华区整治主要对“一线”和“两片”区域进行开发改造。“一线”即京沪铁路沿线。主要改造蔡庄子村、王御史村、三里庄村、祁

59、孟庄村 4 个城中村, 火车站区域、 泰和世家、 欣怡嘉苑、众和嘉苑、榕城世家、沧铁家园(铁路经适房) 、安馨家园二期等 7 个旧片区。“两片”即市区中心片区和市区东大门片区。市区中心片区以荷花池、鼓楼区域改造为核心,建设大型商场、精品商业步行街和高雅休闲场所。 市区东大门片区改造小赵庄西村及周围旧城区、 小赵庄东村及周围旧城区、 刘表庄村等 3 个城中村,鑫石嘉苑、利民小区等 2 个旧片区。第三节积极探索推广节约集约用地模式积极推行节地型更新改造,在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发展,适度提高城镇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提高

60、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住宅应以多层、高层为主;商服企业应以联建或合建的方式,34向高层和地下深层发展;工业企业推行建多层标准化厂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建综合办公楼,严格控制独门独院建设。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现有工业用地,通过加层改造、空闲场地建设,提高建筑容积率的,可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积极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地下空间权、使用权出让试点,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加强节地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节能省地住宅用地模式、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和后续利用的运行机制,开展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土地“三维”范围的权利界定,评估和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