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_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_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_第3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_第4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3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钱塘湖春行教材分析钱塘湖春行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钱塘湖)的写景诗。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移步换景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制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首联,云水生春意。在孤山寺到贾公亭之间的这一片湖面上,春水初涨,水面平堤,微波荡漾;空中白云朵朵,因着春天空气的湿润,也低低地浮挂着,远远地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这里面的山、寺、亭、水、堤、云,高低错落,远近配合,构成了一幅平阔旷远的立体湖景图。颔联,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

2、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新到谁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颈联,花草竞春荣。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野花开的开,发的发,摇曳在春风中,渐迷人眼;俯视身下,绿绿茸茸的春草还不够深,骑马走过,刚刚能遮没马蹄花草都处在竞相荣发滋长之中。可以想见,过后不久,西湖将开出一个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绚丽春天。尾联,诗人赞春情。诗人骑马扬鞭,指点春色:这绿柳成阴的白沙堤,是我最留连喜爱的地方啊!这是诗人看到面前的美景,内心发出的

3、由衷赞叹。其实,诗人在这无边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尝没有融入其中,成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风景呢!【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诵读诗歌,想象诗歌中的画面,领略诗歌韵律之美。赏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2.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想象和联想法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的热爱,进而培养热爱自然、祖 国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教学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课前预习指导: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白居易的资料。老师收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背景音乐等,制成 PPT等。【教学过程】一、引诗步入诗境(导入语)钱塘湖是

4、西湖的别名,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游览后用诗句来描绘西湖美景。看到这两幅图片,同学们能想起苏轼描写西湖的哪两句诗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再看到这满眼的荷叶和盛放的荷花,又会想到的哪两句名句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将学习唐朝诗人白居易描写西湖美景的代表作钱塘湖春行,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感受游春湖的喜悦之情。(板书课题)补充:“诗魔”诵读至“口舌生疮”地步 “诗王”一生创作近 4000首诗二、读诗感知诗韵1欣赏名家范读。并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学生读、学生评价后再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以接龙的形式读诗,齐读。三、懂诗理

5、解诗义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合作探究。1老师引导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圈画出疑难字词,师生共同释疑。如:云脚:指低垂的云。暖树:向阳的树。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2诗中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片断,诗人是如何把它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的? 明确:游踪。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首联与尾联)四、赏诗品析妙联1诗之画句式:“从.中,我看到了.”“从.中,我想到了.”明确:水面初平云脚低(早春时节,湖水初涨,湖面与岸平齐。天上和湖上连成一片,好一派水波浩淼的气象。)颔联仰视所见禽鸟,颈联俯视所见花草。几处早莺争暖树(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的歌唱。因为早春,空气中还透露些寒意呢。

6、)谁家新燕啄春泥(刚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安家落户!) 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各样的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草才能没马蹄(草儿钻出地面不久,那么嫩,那么绿,刚刚能没过马蹄。)一问:诗中“几处”与“谁家”能否换成“处处”与“家家”?明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果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 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 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

7、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2.诗之情投影: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一问: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为何呢?明确:白堤中贯钱塘湖,可总览全湖盛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神怡。绿杨阴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除了诗中作者看到的这些景色,还可能有哪些美景呢?课下请同学们运用恰当修辞手法,补写出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 学生自由活动后交流。如:上有蓝天白云,下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还有春花、春草、春风.还有络绎不绝的老少游人.有的人席地而坐,饮酒赏景;有的人谈诗论文,吟诗作画.好不快活!二

8、问:诗人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西湖美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了早春西湖的明媚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其实本首诗不仅具有情景交融之美,还具有韵律美。那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呢?低、泥、蹄、堤。本诗中间两联尤其对仗工整,格律严谨。假如我们把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拆开来对诗,应该是怎样的? 3.诗之韵全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字数相等。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常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假如我们把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拆开来对诗,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后回答(由简到繁):莺-燕,早莺-新燕,争-啄,争暖树-啄春泥;早莺争树-新燕啄泥,莺争暖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