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消除学生 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 ”3、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 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规矩。4、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内忧外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亘使直更,且知方也。”5、孔子对子路治国理念的态度“夫子哂之。”6、冉有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7、冉有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8、赤在回答中说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9、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为了消除曾皙的顾虑回答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0、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 而归。”11、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 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雪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 o12、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以后追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3、孔

3、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 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日”可以看出。冉有比拟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 壬。”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日能之,愿学焉。”中可以看出。曾皙沉着洒脱而又谦恭, 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中可以看出。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2、杜牧阿房宫赋中善于运用比喻和比拟结合的句式,极写

4、秦朝统治者的豪奢,如说“使负栋之柱” 竟然“多于南亩之农夫 ”,而“直栏横槛”竟然“多于九土之城郭,无不令人震惊。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 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却 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镭铢,用之如泥沙?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8.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9.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1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

5、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六国论.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 , 的 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宿哉?,说明燕国灭亡原 因的句子是“,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 明确表达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 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J,以趋于亡。,用六国破灭的教训挖苦北宋赂辽。.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

6、说中“孔子曰:三人行,苏洵 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 , 。.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非秦也;,非天下也”, 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才,并力西向,”,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中“想当年,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方法,此举会让对 方寝食难安。.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 秦事件:, o.

7、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 。”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说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o.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o答案,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暴霜露,斩荆棘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那么必有我师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4,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弊在赂秦10.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赂秦之地

8、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弊在赂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也.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比照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 。.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 , , 。.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O.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 ”的结论。.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

9、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a,, 9 o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o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o.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 o.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 o.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o.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999 o.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 o

1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 o11.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守天下不同是因为做法不同的句子7H : , ; , 。.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o.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 o.谏太宗十思疏用反问语句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两句是:,?.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O.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自谦的口吻,强调明智之人(帝王)比自己更懂得不积德义不 可能安定国家的句子是: ,?.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

11、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o.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堵源求泉流远的 句子:,O.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人们会各尽其才的句子, o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O2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答案.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那么纵情以傲物;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12、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将有作,那么思知止以安人8.诚能见可欲,那么思知足以自戒9.念高危,那么思谦冲而自牧;10.惧满溢,那么思江海下百川1L乐盘游,那么思三驱以为度12.忧懈怠,那么思慎始而敬终1213.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那么思无以怒而滥刑。14.虑壅蔽,那么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那么思正身以黜恶.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那么纵情以傲物;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凡百元首,承天景命19.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2.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13、,而况于明哲乎?.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那么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7.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答司马谏议书.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 句子是:,O.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 句子是:, o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 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O4、, ,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5、作

14、者以“,”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 驳斥,说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6、,,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 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 o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 ,, O9、“,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那么,也是历史上一切 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 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说明态 度:“, , ”

15、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而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13答案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5、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说明自己坚持 变法的立场。6、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7、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8、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

16、的行事准那么,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 种概括。10、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那么非某之所敢知。145、杜牧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后人哀之而 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 百余里,隔离天日” o7、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 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o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

17、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9、文中描写阿房宫结局的语句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0、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廊腰缰回,檐牙高啄” o1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 帝临幸。12、阿房宫赋在描写阿房宫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后,紧接着分别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宫 殿之多的两句是“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六国论1、在六国论中,苏洵就“弊在赂秦”的观点可能引发的疑问而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六国论中,苏洵在指出六国赂秦导致灭亡的原因之前,先

18、从反面指出六国的灭亡“非兵不利,战 不善”。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中没有赂秦的国家是因为赂秦者而灭亡的,他的理由“盖失强援,不 能独完” o4、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紧接着从赂秦者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 的句子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o5、苏洵在六国论中比拟了秦获得土地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后,得出了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 患”,本来就不在于战的结论。6、苏洵六国论中表示,哪怕是尺寸之地,也是先祖们经过“暴霜露,斩荆棘”获得的,极其不易。7、苏洵在六国论指出“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所以诸侯奉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对诸 侯的侵犯就越厉害。8、在六国论中,

19、苏洵引用古人之语指出,以地事秦的行为就像抱着柴草来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o9、在六国论中,苏洵指出诸侯的子孙对先辈辛苦开辟的土地毫不珍惜,将之“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o10、苏洵六国论中具体表现秦对诸侯之地贪婪无厌的句子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1、苏洵认为战国时燕国的灭亡与其采用的刺秦策略有很大关系,他在六国论中说“至丹以荆卿为 计,始速祸焉” o12、苏洵六国论认为,齐国采用“与赢而不助五国的错误策略,五国灭亡后,“齐亦不免房”。13、苏洵六国论中论证赂秦之弊时引用古人之语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如果柴草烧不完, 火就不会熄灭。14、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燕国不以地赂秦,因此“虽小国而

20、后亡 ”,后因太子丹采用了刺秦 的错误策略,“始速祸焉”。15、苏洵六国论认为,燕赵处在其它诸侯国几乎全部被消灭的时候,智谋和国力孤危,因此两国“战 败而亡,诚不得已” o16、苏洵六国论中假设,六国假设都能采取正确的策略,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 相较或许还不可轻易估量。17、在六国论中,苏洵感慨道,六国假设能用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事秦之心“礼天下 之奇才”,合力抗秦,那么秦国也会担忧地吃饭也难以下咽。18、苏洵在六国论中假设,六国假设能采用正确策略合力抗秦,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他为六国有这样好的形势,却“为秦人及威之所劫”,导致国力日渐削弱乃至灭亡而悲叹。19、

21、在六国论的结尾,苏洵用假设的方式警告宋朝统治者“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那就连六国都不如了。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两句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沁园春长沙中写远看群山的两句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3、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描写的两句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4、俯仰结合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5、总结橘子洲头秋景的一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6、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蛛岁月稠。7、写同学们风华正茂的两句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8、写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9、以

22、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短歌行.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 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 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中运用诗经 郑风 子衿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

23、吟至今。.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M 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越陌度阡,枉 用相存。.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 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望,心念旧恩。.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 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

24、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蔑视权贵(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 O2、梦游天姥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o3、以夸张、比拟、衬托的手法,写出天姥山天姥山巍峨、挺拔,为下文的梦游作铺垫的诗句是:天姥连 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O4、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判溪o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

25、谢公宿处今尚在,源水荡漾清猿啼。6、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 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7、诗人艰难地攀登,不知不觉送走白天,夜幕降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o8、诗人耳畔传来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 层巅。9、诗人在阴森恐怖的夜景中,忽然转入仙境气氛一下子变得迷蒙宁静起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 生烟o10、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 车”令人叹为观止。11、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

26、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o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 是: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登高1、由高到低,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渲染秋江景物特点,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 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写远望所见,仰望落叶萧索,俯视江水长流,写秋天衰败景象,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o3、从时间

27、和空间着笔,情景交融、意境旷达,表现诗人客居他乡、年老体衰、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句 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4、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 限悲凉难以排遣,也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念奴娇赤壁怀古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化静为动,写出陡峭山崖的句子是“乱 石穿空”,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骇浪搏击江岸的句子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O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承上启下,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

28、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的两 句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o3、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装扮显现人物的儒雅风度的一句是“羽扇纶巾” o5、描写周瑜轻松沉着大败曹军的诗句是“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6、由对英雄的追慕转向对自身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嗟叹的诗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o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经过比照,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消极地慨叹“A 生如梦”;转而旷达,“一尊还酹江月”,借此举表现对古代英雄的祭奠。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尊还酹江月”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29、表达自己的情感;白 居易琵琶行中,“往往取酒还独倾”写诗人被贬后单独饮酒,借酒消愁。赤壁赋用“醐酒临江” 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杯家万里” 一句,借酒抒发 思乡之情。劝学1、劝学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说明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是“学不可以升 ”。2、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是“故木 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3、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那么 知明而行无过矣4.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论述了学和思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 也有一句

30、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o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说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 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缺乏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o6、劝学中,作者用“风雨”来形象论述积累十分重要的两句话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下步,无以至千里。”8、劝学中,用马正面设喻,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两句是:鸳马十驾,功在不舍o锲而不舍,金石可9、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

31、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10、劝学中用蚯蚓设喻,说明先天条件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写蚯蚓先天条件的语句是蚓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o锲而不舍,金石可11、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O师说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O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师说中用反问语气,说明从师的必要性的两句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3、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o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5、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

32、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o6、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师说篇中指出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观点是相同的。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8、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9、师说中表达写作目的的两句是: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 扶掖之心。赤壁赋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

33、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3、表现洞箫声婉转悠长,如同延绵不断的细丝的诗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o4、用蛟龙、鳌妇听箫声的感受来侧面烘托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感妇o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触胪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 下的军容之盛。6、形象地勾勒出一代枭雄志得意满、不可一世,饮酒赋诗的诗句是: 醐酒临江,横槊赋诗o7、辛弃疾曾有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历史慨叹,赤壁赋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固一 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寄蜉蟾于天地,渺 沧

34、海之一粟。9、诗人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2、写诗人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13、西方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赤壁赋中表现出相同道理的句子是:盖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o14、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 尽也o15、文中告诉我们人生应该知足常乐,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o16、写清风与明月等自然馈赠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o【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35、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咏而归。”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 地说出各自志向:“,毋吾以也。居那么日: , , ?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 ,加之以师旅,,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4、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缺乏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 说 “,。”5、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6、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

36、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消除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o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o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拟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o , ,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沉着洒脱而又谦恭,从“,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答案1、风乎舞雪答案1、风乎舞雪2、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愿为小相焉3、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馍 且知方也4、端章甫愿为小相焉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6、浴乎沂风乎舞零 咏而归75、为国以礼8、夫子哂之。9、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1、率尔而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