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货币银行学(第一、二章)_第1页
易纲货币银行学(第一、二章)_第2页
易纲货币银行学(第一、二章)_第3页
易纲货币银行学(第一、二章)_第4页
易纲货币银行学(第一、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银行学(易纲)第1章 导论学习目的: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日子了;我们要通过学习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理论来达到能够理解、分析、感悟身边的货币金融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什么是金融?若央行宣布将要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比如说直接增加投放货币1000亿元。贷款利率会如何?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如何?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如何?章节安排第一篇:讨论货币、利率以及资产选择的基本概念。(2、3、4章)第二篇:研究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5、6、7、8、9章)第三篇:研究货币的供给、需求及其利率水平的决定。(10、11、12章)第四篇:讨论货币与经济的关系。(13

2、、14、15章)第五篇:讨论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6、17、18、19、20章)第六篇:介绍货币政策。(21、22、23章)第2章 货币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了解货币的定义和度量;了解货币层次的划分;理解货币的职能;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掌握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计划经济中的票证。一、货币的起源1.货币出现与商品交换紧密相连商品交换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 通过媒介的交换 2.货币产生后,出现了很多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其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

3、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的被另一种物品表现出来即:1只绵羊=2把石斧 (价值)(使用价值)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可有许多商品表现出来即: 2把石斧 或1件上衣1只绵羊 = 或15公斤茶叶 或一定数量的其它商品(价值) (使用价值)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即: 2把石斧 或1件上衣或15公斤茶叶 =1只绵羊或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4.货币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

4、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时(主要是金或银)即: 2把石斧或 1件上衣 或15公斤茶叶 =1克黄金或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价值) (使用价值)2.1 货币的定义与度量货币的定义 在经济学家看来,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广泛接受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叫货币。 流通中的现金 支票存款 信用卡(使用过程、转账卡(借记卡) 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现金与支票的优缺点现金优点:灵活方便,人人接受。现金在小额的日 常商品交换中成为最理想的支付手段。 缺点:不宜作大额交易。大笔交易都不用现金。支票优点:具备信誉,解决数钱难的问题。便于监 督,有利于执行经济法规和税收制度。 缺点:难以对个人信誉

5、进行调查。支票未能进 入中国普通家庭。2.2 货币层次的划分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M2=M1+储蓄存款(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M0=流动中现金2.3 货币的职能货币产生后,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即为货币的职能。主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即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三、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

6、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借贷、上缴税款、发放工资,收取租金等活动中,货币发挥的也是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充当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四、贮藏手段货币的财富贮藏职能是指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了的职能。五、世界货币当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上述四个职能时,就在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2.4 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1.商品货币(1)实物货币(世界上最早货币形态)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

7、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如:贝壳 牛羊 烟草 可可豆) 实物货币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弊端,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实物货币不易分割、(无法满足小额商品交换的需要)2)实物货币不易保管;3)实物货币不便携带。(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金、银金属货币虽然克服了实物货币自身的一系列弊端,优点:易于分割 易于保管 易于携带但其自身存在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弊端,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金属货币的数量多少受制于金属的贮量和开采量,无法伴随商品交换数量的增长而增长。铸币: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足值货币: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既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

8、价值相等。贝实物货币铸币称量货币代用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四川交子布币 刀币 铜贝鬼脸钱铜范图2 货币的种类及演变作为货币的理想材料应具备的特性第一,容易标准化第二,做货币的材料必须是可分的第三,做货币的材料应携带方便第四,做货币的材料必须稳定,不容易变质法币的优点:统一性,便于携带,政府信任 缺点:不可兑换 可造成恶性通货膨胀2.5 货币与经济 货币与千家万户的小日子 收入 与 货币 流量 存量 货币与通货膨胀我们以10年前后的货币购买力的比较来看物价动态。通货膨胀即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的上涨。它对经济社会各个主体都有较大影响。有结论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货币与经济起伏循

9、环(周期) US资料:19811982年间,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下降,失业人数高达1000万人,超过劳动力的10%,有2.5万家企业倒闭。随后经济迅速扩张,但到了1990年经济又一次下滑,失业率上升到7%以上。考察商业周期的重要性。证据表明,在20世纪的每次衰退之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降的,即货币的变化可能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但并非每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一次衰退。 货币与财政赤字 当政府的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时,政府的第一个办法是向国内或国外借款,如果靠借款还不够,政府只好向银行透支,也就是说用印钞票的办法来弥补缺口。2.6 计划经济中的票证票证不是计划经济的发明,但是市场经济中使用票证的范围小,时间短,多半是由于战争或济贫的需要。使票证普遍化、固定化的是计划经济。票证制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光大居民在低水平上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一种保障城市居民基本平均分配短缺资源的方式。票证的缺点第一,票证配给制通常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第二,票证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