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_第1页
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_第2页
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_第3页
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_第4页
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l=JIncrease the commodity Internet adaptability摘要:本文根据我国2007至2012年的网民数以及零售市场规模来分析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 结合网络营销的优势、网络营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来探讨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的方法。 关键字: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网络营销 发展现状影响因素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form 2007 to 2012 and the size of the retail m

2、arket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etwork marketing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effect, condi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network marketing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commodity Internet adaptability.Keywords: commodity Internet adaptability network market

3、ing development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s一、引言201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 (扣除价格 因素实际增长12.1%),其中网络零售规模达到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由此可以看 出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们可以在线方 便购买很多商品和服务,如日常生活用品、图书、服装、化妆品、电脑配件等商品,以及在 线订火车票、在线订飞机票等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在网上销售,例如:水果 和蔬菜、家装建材和汽车等。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像家乐福以及沃尔玛那样的鼠标

4、加水 泥型的公司,实体店面经营的商品品种十分齐全,从日用百货、服装、化妆品及洗浴用品、 食品水果和蔬菜、电子和电器等数万种产品,而其在线销售的产品只有数百种,种类远远小 于实体店面的商品种类。面对越来越发达的网上零售规模和种类不全的线上零售商品的矛 盾,我们思索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种现象?本文认为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是导致出现这种情 况的根本原因。那么对于不同的商品来说其互联网适用性差别是什么?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 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二、网络营销的含义及优势网络营销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 销方式。网络营销的实质是利用互联

5、网对产品的销前、销中和销后各个环节进行介入,包括 网上市场调查、客户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络产品和服务策略、网络价格营销策 略、网络渠道选择、网络促销、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内容。网络营销以现代电子和通信技 术的应用为技术基础,以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普及为环境基础,以消费者价值观的变革为观 念基础,相对于传统营销,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得到了广泛传播,因此与传 统销售相比网络销售在信息方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网络营销可以向客户提供2 4小时全天 的全球服务,使买卖双方的交流超越时空限制。2、更加具有人性化。在实体店面,推销员通常试图向

6、消费者介绍她们的商品,即使这 个商品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然而在网上购物时消费者却没有这样的困扰,消费者可以按照 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商品,所以说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更具有人性化。3、具有经济高效性。在网上销售可以节省店面租金费用、水电费人工费印刷费用,而 且利用互联网可以随时更改广告内容,节省广告费用,还可以查询更准确的信息,方便买卖 双方沟通。4、更具有针对性。不同的网站往往会提供不同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一般都是针对性的。5、周期快变更较易。网络营销的周期可以自由定制,并且可以更具市场反馈快速修正 方案进行下一轮的营销行动。6、实现了买卖双方的良好互动。网络营销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形式发布信息,也

7、可 以提供数据接口方便客户查询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调查、处理用户留言、即 时通话等活动,从而实现交易双方的在线互动,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更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 实现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三、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迅捷方便的信息 沟通渠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网络营销发展迅猛。截止到2012年12 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N)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 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攻击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较2011 年底提升3.8%。其中网络零售规模达

8、到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在经济发展趋缓背 景下,中国网购市场发展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中国网民规模和互暇网晋及率一网民数互邮童FZ KX, N E!法讯网2Q07-20i:2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图表编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址:B2B. TOOCLE. COM四、商品适合于网络营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姚黄提出的商品适应于网络营销的条件:商品属性及网络功能属性和网民的特征相符 合;具有交易弱点可被网络的优势所弥补;具有可避免或弥补网络弱点的属性;具有利用网 络效益优势可行性条件。由其观点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五类最适合做网络营销的产品:1、一般日用消费品。日常的衣食住行所用到的一些产品。

9、服装服饰类,居家类等。2、服务等无形产品。主要包括:宾馆预订、鲜花预定、机票预订和各类咨询服务等。3、电脑软硬件。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是网上消费者的消费趋势,能成为网上交易的 一个永不停息的增长点。4、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或不便现实咨询的产品。运用信息、图像、声音等数字化的展 示模式使得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可直观展示其产品特性及内容,能有效的吸引消费者。还有一 些现实中不便咨询的产品,如涉及到个人隐私方面的,心理医生等。5、个性化程度高、创新创意性产品。与传统营销相比,个性化的产品能补充市场及满 足不同的消费群体。且大部分网上消费者在35岁以下,个性化需求高,线下无法满足的需 求在线上可以得到满足。

10、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信息的网络传播性因素。通过网络媒介,产品信息越容易传播,客户就越能够充分 了解产品或服务的各方面信息,从而做出性价比高低的判断,成交的可能性自然增大。2、价格因素。不考虑另外两个因素,价格低的商品容易达成交易。但是并不意味着价 格低就有优势。价格高往往伴随着复杂的交易过程和较高的风险。而低价商品在互联网上销 售往往盈利性不足。例如,在线销售几块钱的东西却要高于价格本身二倍的邮费,消费者一 般不希望把价钱花到运费上。3、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对于某一特定交易,如果客户风险偏好程度高,即使信息 不太充分或者价格较高,他也可能做出购买决策。我认为物流配

11、送的速度和安全保障也是影 响商品网上销售的因素之一。对于一些易碎的物品,如果物流配送过程中不能保证商品的完 整性,也很难完成交易。4、信誉度因素。在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构面研究一文中,董大海等人又提出 了信誉度因素,文中写道:理性的顾客在追求购买物超所值的商品的同时,总是在尽量地规 避着购买风险。商家建立信誉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的这种需求,如淘宝和eBay 都建立了完善的基于交易评价的信誉体系。5、口碑因素。具有较好口碑的商品会容易实现交易。五、如何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第一,从顾客搜寻阶段来看,信息表达性强的商品比较适合于网络营销。也就是说商家 可以通过网络把商品的内在属性信息描述

12、出来。尽可能的把商品的基本结构、特点、内容和 功能描述出来以便于消费者搜寻。第二,商家可以通过对商品进行标准化、提高商家信誉度和提高品牌知名度来满足消费 者对商品信息认知的需求。所谓标准化就是产品外观、规格与功能的标准化,以及产品质量 能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当一些商品很难通过网络来描述它的信息化,也不能将其标准化, 可以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来转移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第三,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用性。比如说选择 一家可信度高的物流公司,让消费者可以不必担心物流配送过程中能够放心。目前,我国第 三方物流并不是太完善,现在物流配送成本较高,而且很多物流公司都存在损坏,如果物流 配送过程中能减少损坏,降低物流成本,也将会有效的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六、结语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飞速的今天,研究商品网络营销的适应性问题是很有现 实意义的。要想在网络营销中更好的实现交易,提高商品的互联网适应性是第一要素。本文 通过分析网络营销的优势,结合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得出了商品互联网的适应性的条 件和影响因素,从而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