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题七种问答模式-完整版PPT_第1页
古诗鉴赏题七种问答模式-完整版PPT_第2页
古诗鉴赏题七种问答模式-完整版PPT_第3页
古诗鉴赏题七种问答模式-完整版PPT_第4页
古诗鉴赏题七种问答模式-完整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二轮专题 1、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

2、哲理诗创作分类文人诗民间诗形式分类诗词曲古体诗 近体诗题材分类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山水诗政治诗时间分类古代诗现代诗诗的分类格律诗自由体诗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咏物言

3、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3、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

4、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二、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形象类

5、”答题步骤:(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什么图景;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根据诗歌情境氛

6、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参考答案:这

7、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情感主旨类”题目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8、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参考答案: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悲故乡”三字确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早行路上所见之景,月冷霜寒、叶落花明,既写出凄冷,也反衬出始行之“早”;尾联诗人避直就曲,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

9、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三)。最后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四)。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寄托物寓理等。 描写手法主要:(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动与静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即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另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表达技巧类”题目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什

10、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 赏析表达方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赏析表现手法: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3、陈与义早行诗中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清静寂寥(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 例4、阅读韩愈早春

11、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分析诗人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早春草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参考答案】首先该诗从视角的变化写草的有无。远远望去,隐隐泛着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来。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其次,把“烟柳”和“春草”进行对比,突出具有朦胧之美的早春草色。 “语言炼字类”题目解题格式 品味关键词句:词句含义(色彩、情味)手法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析炼字: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该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 分析语言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例6、品评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长干曲四首

13、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寥寥二十字中,诗人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一、评价题型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二:题画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08年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

15、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

16、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

17、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古诗鉴赏题:七种问答模式七种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18、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释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 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作者对风声中自己内心的感受进行描摹渲染,创造了一种清远孤寂的意境,请结合诗句对其中的感受和意境作具体说明。(5分)答案:作者借“暮”“故人”“苔”“埃”等意味深沉的事物渲染环境气氛的清远孤寂(2分);从诗句看,作者内心所想屡

19、屡因风而变,心无所适;“疑是故人来”、“为拂绿琴埃”等句含蓄而又凝重地表达出作者想念、期待友人而又未得相见的内心孤寂(3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20、和托物言志寄托物寓理等。 描写手法主要:(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动与静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即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另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船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 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岭表:今两广地区。词人在此为官一年左右,后遭

21、谗罢官北归。(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具体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4分) 答案“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是写月夜洞庭的景色,也是作者心迹的写照。作者用“表里俱澄澈”的美景来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品质,其高洁人格、高尚气节、高远胸襟完全融入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皎洁清朗、通体透明的艺术境界之中,一个高风亮节、超尘拔俗的形象跃然纸上。答题要点:a.这几句词手法上的特点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b.景表现月夜洞庭风平浪静、明净光洁的美景。c.抒发的是内心澄澈之情,即如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表里如一,肝胆照人,等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

22、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

23、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在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苏幕遮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

24、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名。周邦彦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答案:王国维的评价恰如其分,“叶上”三句确实写出了溽暑时节的清晨,雨后放晴之际荷花的神韵。这三句描写准确,刻画生动,一个“举”字尤其传神。词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旭日的照耀下,在晨风的吹拂中,荷叶上面昨夜的雨水已经不见踪影,片片绿叶洁净圆润,个个昂首挺立在水面上,精神抖擞,丰姿绰约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

25、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字对表现诗中主要对象的作用;(2)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3)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葛溪驿 王安石残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话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树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尾联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第六种模式:观点不同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