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3000字_第1页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3000字_第2页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3000字_第3页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3000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3000字一读后感大全教育的100种可能记录了李镇西老师和他36名学生成长 的故事。教育公平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借用这个 理解,我认为教育的100种可能也有以下三个方面。教育起点的100种可能:影响人身心开展的因素有遗传、环 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个体之间 在出生就会在如性别、外貌、身体状况、智力类型等方面有所不 同。所以,教育者在刚开始就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目 标。教育过程的100种可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的 开展轨迹、受用的教学方法不同,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正因为学 生的开展有无数的可能,教育者就要用开展的眼

2、光看学生,因为 每个孩子或早或晚都会发光。教育结果的100种可能:每个人能接受教育之后的结果是不 同的,不必再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他可以是牛顿、爱迪 生、博导、空姐、火锅店品牌创始人、甚至是公交车司机这 样考试就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目 标。“优生”的培养一追求卓越李老师的学生中,不乏卓越之人。对这些优等生的培养,就 不仅仅是分数。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导 “优生”树立志向,让他们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 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起就要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并推荐名人 传记给他们,使“优生”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 认识自己的使命。二

3、是让“优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全 面开展的个性。三是训练“优生”受挫心理,对待“优生”应与 其他同学一样一视同仁,不要使优生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并 且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失败,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和意想不 到的打击。最后要培养“优生”的创造力,在应试教育下高分低 能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要鼓励“优生”敢于冲破思想的牢笼,具 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普通学生一平凡且坚守一个班上优生只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只是普通的学生。成绩 很一般,各方面表现很一般,纪律操行一般,个子中等,长相中 等李老师的学生中公交车司机刘春华就是这类学生的代表。他 高考落榜,到乐山市技工学校,学驾驶专业。经历复杂,却没有 沉沦

4、。收入不高,相对稳定。每天走过同样的路线,做着同样的 事,看着同样的景色,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公交路线上,没有 什么令人“意外”的故事,也没有什么值得”挖掘”的细节,刘 春华的每一天、每一趟,都是这样平淡而沉着,温馨而舒适。这 是他生活的常态,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寻常的日子。以前我想那些日复一日站在车站的保安,那些超市的收银员, 公交车司机,那些站在图书馆门前的阿姨,那些收发快递的小哥, 就连辅导员那繁琐的工作,要一年年,一天天坚持下去,那该多 么煎熬。可,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这才是芸芸众生最真实的生 活状态。能够成为“全国劳模”、省市先进的毕竟是个别,而千 千万万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才是中

5、国前进的推动者,我们绝大 多数人,假设干年后正是这样的劳动者。公交车司机很多,可像刘春华那样乘客为了坐他的公交车而甘愿等待半小时的公交车司机 却是少数。也许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态 度,简单机械枯燥的工作也能在有心人手中开出花来。就像路遥说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 使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后进生”的转化一爱心与机智我想每个班上的”后进生“是最让老师头疼的吧!李老师班 上也有几个这样的同学,其中李老师和万同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万同盗窃后李老师并没有在自己的心中给他设定一个坏孩子 的形象,也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偏见,而是首先从他的家庭情况开 始了

6、解,注意保护万同的自尊心。马卡连科说:”要尽可能多的 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在教育方法上,马卡连科的集体主义教育原那么,是德育的重 要原那么,也是德育的重要模式。李老师让万同在集体目光的关注 下进步。把万同置于全班的监督之中,让每一位同学有意识地关 注万同的表现。让万同真正主动地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获得自 身的进步。对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 曲折、反复的过程。万同当清洁委员后带着全班,使全班卫生得 到年纪的最高分。但后来他课堂纪律糟糕,引燃了许多同学对他 的愤怒之火。他上课不听课还扰乱课堂秩序,李老师就让他上课 抄小说烈火金刚。后来他再次作弊,李老

7、师又对他进行教导。 在他学习进步之后,成为学校“纠察小分队”的队长,可是又恃 强凌弱违反校纪。后来终于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万同成为了国 旗下的讲话者。在最后他成为了一名军人。教师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也要有足够的方法,耐心去帮 助一个孩子成长。让一个后进生回头真的是需要极大的耐心,爱 心,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极大的教育智慧与艺术。命运坎坷的学生一带着镣铐跳舞在众多学生中,有一种学生让人心疼,也让老师们感到骄傲, 并时刻牵挂他们的命运。其中宁玮的故事让我最为印象深刻。宁玮是一个很善良、勤 劳、正直、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女孩。她因为缺乏足够物质条件而 无缘上大学,她也想补习一年继续考大学,但是因为家庭经济

8、困 难,她打工资助弟弟上学,在酒店做得风声水起之时她又遭遇一 些意外。明知道飞旋的盘子会砸伤人,她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扑上 去;面对邪恶,她没有躲避更没有同流合污,而是勇敢地迎了上 去;茫茫人海中,宁玮在为自己的理想而不停地奔波着。不管怎样,她还是没有忘记高中第一天坐在教室里,看到那 黑板上方的一行大字:“团结、善良、正直、向上。”在黑暗的 现实里,这始终是她坚守的光明。没有上大学是宁玮的遗憾,我也替她惋惜。可是,她却始终 记住了老师的教育,正直、善良,她还是那个她。有时候恰恰是 这些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人,才真正明白受教育的目的,才更 加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才会始终铭记和践行受教育时老师交给她 的

9、东西。我们接受教育,最终又是为何?接受教育,我们又成了 一个什么样的人?接受教育,我们成了畏手畏脚的人,我们成了 小镇刷题家,二流机器人?接受教育我们成为了一个患得患失的 人?接受教育我们成了焦虑的人?接受教育我们成了时刻处于竞 争中的人?读了故事后,一直牵挂着宁玮的命运。后来知道她现在过得 很幸福。幸福与否,和接受教育程度也许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 我们记住了多少教育交给我们的,我们又以何种态度去坚守内心 的道德准那么。还有与李老师通信的远方学生杨守丰。那个生活在山东一个 小村里身患疾病的姑娘。她有着不幸的家庭:母亲有精神病、家 中有四个弟妹,祖父母年高健在,父亲借钱供她上学。她身体多 病:病退学回家,在医院也不忘复习;她强忍着痛苦上课,手都 溃疡了还依旧握笔写字。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告诉同学重要的 不是名牌大学,而是更多要学习的知识。可是最终,那个如此珍 惜生命的、乐观向上的她还是没有能够等到录取通知书而离开了 我们。我不禁为她们的遭遇而感到心疼,我也忍受不了一个善良、 坚强活着的人遭受磨难。之前看剧有一位医生说的话让我印象深 刻:“当医生最大的无力感就是当你拼尽全力也依旧敌不过那个 叫命运的东西。”是啊,人生的境遇是复杂的,可是有的时候我 们做一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