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试卷第 =page 6 6页,共 =sectionpages 6 6页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分q( )xn( )服chi( )散dn( )下霎时( )水波粼粼( )嫩芽( )熬过(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 (1)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_(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各得其所:_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B后来发生了分歧:

2、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C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母亲”“妻子”是名词。B“瘦”“胖”用的是本义。C“自然”是多义词,这里是“理所当然”的意思。D“整个世界”中“世界”用的是本义。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

3、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高新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双向首发成功。B为减少和预防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派出所民警在社区开展了防电信诈骗主题宣传活动。C当地时间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大约近20人死亡。D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中国邮政7月1日发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摄影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自然些。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都仔细看过。C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她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D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4、。三、综合性学习7学完本课后,班委会在班内做了一项课堂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全班人数每年父母为孩子过生日的学生数知道父母生日的学生数544812(1)上表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_(2)每年父母为你过生日时,你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_(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妈妈的生日,请你编写一条短信发给他(或她),为他(或她)献上生日的祝福。(50字以内)_8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各有一处错误,请在横线上加以改正。(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_(2)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_四、语言表达9请结合语境,选用本文中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终于到了。已经70岁的奶奶又_了

5、一个_。周日,我们一家人为去公园还是动物园产生了_。我说,我要去动物园里喂天鹅,还可以欣赏_的湖面,多美呀;奶奶却想去公园看老年人打太极拳,可以一边看,一边学。爸爸说,我们分成两伙,我和你奶奶去公园,你和妈妈去动物园,这样_。我和奶奶都_地点了点头。五、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捞月亮的母亲石兵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

6、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

7、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

8、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9、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

10、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10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_“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_11请简要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13联系全文,请

11、简要分析第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14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阅读散步,完成问题。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

12、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13、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16阅读第段,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17指出第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18阅读第段,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19阅读第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14、 = sectionpages 2 2页答案第 = page 2 2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参考答案:1 歧 信 拆 蹲 sh ln nn o2 (1)相信并接受。 (2)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3C4D5D6C7 (1) 示例:说明孩子对父母关心得太少。(言之有理即可) (2) 示例: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等。(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爸爸(或妈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为辛勤的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生日快乐!8 (1)将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2)将冒号改为破折号。9 熬过 严冬 分歧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信服10 “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

15、,遇到母子俩; “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 “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1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作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12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13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14“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15本文通过描写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里散步的生活场景(平凡小事),生动地展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