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形态课件_第1页
审美形态课件_第2页
审美形态课件_第3页
审美形态课件_第4页
审美形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或审美范畴首先是对审美体验的反思,其次,是对这种反思加以逻辑上的归类和总结 西方有西方的审美形态,中国有中国的审美形态。西方的审美形态有优美、崇高、悲剧和喜剧,这是比较古老的经典的审美形态,丑和荒诞是晚近才获得公认的,可以说是现代性的产物。中国的审美形态有气韵和意境,自古有之,但现在仍然被人们所信奉。 第二章 优美和崇高第一节 优美优美: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狭义美,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优美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中国美学史对于优美的主要观点:中国美学史常将美与和谐、一致、阴柔相联系,并认为美首先应体现“和”。美学史对于优西方美的主要观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任何美的

2、感性形式中都存在一定数的比例关系,即和谐。中世纪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美的精华是秀雅合适的动作。英国政治家博克认为优美是比较小、光滑;各部分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彼此融成一片;身材较弱、颜色鲜明,但不刺眼。优美的主要美学特征: 优美是一种静态式的美。优美在感性形式上完全体现形式美的原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富节奏韵律,多样统一。优美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 自然界的优美,侧重于优美的形式,并以这种和谐形式造成的优美的浓郁氛围以及情景交融的优美境界,是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艺术中的优美,是优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完整的统一。西方美学史

3、对崇高的主要观点:毕达哥拉斯:最先区分了崇高与优美。从音乐层面把美分为粗犷英武的男子美和温柔甜蜜的女性美。西塞罗:明确直接地把美分为“男性美”和“女性美”。博克:第一次阐释了崇高与美的区别。美以小巧为特征,而崇高则是巨大的、丑陋的。“美感以快感为基础”,崇高感是“以痛感为基础”。康德:认为美的愉快是跟质相连,而崇高主要涉及量。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一类是数量的无限巨大的崇高,如崇山峻岭、大海、天空。一类是力量的无限巨大的崇 高,火山的爆发、暴风骤雨 。黑格尔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型艺术联系起来。象征型艺术的特点就是内容压倒形式,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从而造成了艺术形象的变形与歪曲

4、。崇高的主要美学特征:崇高在外在形式上往往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巨大、雄壮、险峻、恐怖、凹凸、瘦硬崇高的感性形式都是对美的形式原则的破坏。崇高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的是恐惧、惊慌、动荡和痛苦。崇高感的最终获得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在观照崇高对象时,面对强大险峻的感性形式,深感自身的渺小。第二阶段:人的内心深处压抑痛苦的感情受到崇高客体的强烈刺激,转化为对心灵的极大震动,激起内心的巨大潜能,最终产生了一种战胜强敌的自豪与快感。社会生活的崇高。社会先进力量取得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显示了崇高精神。德拉克罗瓦的自由神引导人民走上街垒艺术崇高。艺术崇高是现实生活里崇高的能动反映。第二节 悲剧与

5、喜剧一、悲剧作为美学范畴或美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亦可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狭义上的悲剧是指戏剧的一种。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崇高中更为深刻、更为具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与喜剧相对。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很难采取审美观照的态度,只有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才能作为审美对象。悲剧与日常所说的悲惨、悲哀或偶然性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不幸也不相同,只有当它们显示出人格的伟大和高尚时才具有美学意义。悲剧作为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引发人们在同情和悲愤中探索追求,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奋发向上的审美对象。西方美学史对于悲剧的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悲

6、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恩格斯:认为悲剧的本质便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人民意志的正义和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杰出代表,是那种既符合真又体现善的崇高势力。“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邪恶、歪风、黑暗暂时占优势,阻止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理想、信念的实现与追求,并使它们遭受暂时的挫折、失败、覆

7、灭。中国美学对于悲剧的认识 中国古代一般认为,悲剧的实质在于传达“人间苦情”。王国维:他认为悲剧起源于欲望,因为欲望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他认为悲剧是最壮美的艺术形式,可以给人带来审美愉悦。鲁迅曾有过著名的论断:“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悲剧论断客观上是对恩格斯关于悲剧本质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悲剧的真正审美价值不只在于让人们体验到人生的苦难、生命的艰难,更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真善的胜利与生命的永恒。这才是悲剧作为一种崇高美的真正本质。悲剧的核心精神应该是一种伟大奋进的人生崇高信念的高扬。悲剧的分类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传统分类:命运悲剧(也称英雄悲剧,主要指古希腊悲剧)灾难悲剧(主要指中世纪反

8、映基督受难一类的悲剧)性格悲剧(主要指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物性格冲突的悲剧)社会悲剧(主要指19世纪以来反映社会问题的悲剧)二、喜剧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亦可称为喜、喜剧性或滑稽。 狭义的喜剧是指戏剧的一种类型,是滑稽最集中的表现形态。 广义的喜剧是与悲剧相对的一种美的独特表现形态,泛指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艺术中一切荒谬背理、滑稽可笑的事物。喜剧以笑为标志。喜的笑不等同于美的愉悦。喜的笑是主体与客体在性质上不平等的结果,主体明显地觉得对象低于自己,是自己笑的对象。西方美学史对于喜剧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最早将喜剧视为审美范畴,他对喜剧的性质作了论述: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

9、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康德认为喜剧是主观理性对喜剧对象的一种自由轻松的嘲弄。康德从主体的感受出发来研究喜剧的效果笑。 “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黑格尔认为喜剧是感性形式压倒内容(外表压倒内在本质),展示理性的空虚和无价值。在黑格尔看来,喜剧的实质就在于指出和嘲弄一个人或一件事如何在自命不凡中暴露出自己的空虚可笑。喜剧的表现形式: 真压倒了善,丑以美的形式凌辱、戏弄了审美主体,但实质上是善压倒了真,主体用笑对丑恶事物进行轻松的揭露和批判,获得一种理性战胜形式的喜悦轻松的审美愉快。喜剧的外在形式: 喜剧对象是荒

10、诞、谬误、可笑、自诩、炫耀、道貌岸然、牵强附会、做作地自信、表里不一、名不符实、以假充真的丑态。喜剧艺术的共同特征:一是笑,二是“寓庄于谐”。 “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要达到“寓庄于谐”,艺术家必须做到两点:首先,尽管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然而喜剧艺术要在倒错(形式与内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其次,用夸张来表现喜剧艺术。第三节 丑与怪诞一、丑中国美学史对于丑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丑的认识基本上是一种伦理学的认识,正如把美大体上理解为一种道德的善一样,中国古代也把丑理解为一种道德的恶。所以作为正面道德,美善相通;作为负面

11、道德,丑恶同训。西方美学史对于丑的认识: 在西方美学史上,古希腊的一些美学家认为,美在于物的形式和谐,有秩序,有一定比例,多样统一;而不和谐,不合比例,呆板无变化就是丑。德国美学家沃尔夫认为:“产生快感的叫做美,产生不快感的叫做丑。”英国艺术理论家荷迦兹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恰当地混合产生了美,相反则产生丑。到了19世纪,首先是以雨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在美之外,提出了对丑的呼唤。创作态度与浪漫主义不同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把丑作为他们描写的重要题材。法国雕塑家罗丹也有相近的 主张,他认为艺术必须表现 性格才是美的,自然中的丑 往往比美更能暴露性格。到了20世纪,

12、丑从各个方面渗进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艺术。丑与荒诞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丑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时期。丑以怪诞凶恶的面貌出现,但在当时并不认为是丑,而认为是美,美丑混杂。古典时期。从古希腊到19世纪,高唱美的赞歌,美丑分明。现代主义时期。一方面回到美丑不分的原始时期;一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地发现丑,表现丑,把丑当作美,因而丑成了美。关于丑的本质:丑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在自然物理世界还是在人的世界、文化世界都客观地存在着丑。形式的丑表现为畸形、片面、虚假、腐朽、肮脏、毁损、芜杂、缺陷、粗糙、裂痕、混乱、灰暗、阴森、冷怖、瘦陋等。丑与崇高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 博克

13、首次把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引入美学时,就开始注意到丑与崇高的关系。 康德接受了这一观点,他对于崇高感的对象采用了“丑陋”一词,说明他把崇高当作一种丑并与美对立起来。丑可以在艺术中转化为艺术美,获得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可以通过美与丑的对比衬托,使美更突出、更鲜明。二、怪诞怪,指表现比较奇特而异乎寻常的事物和现象。它使现实的某些现象的个别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大量的现象和方面,而被理解为某种出人意外或不同寻常。怪是对正常的物的尺度的一种变形,即不是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是以一种不可能有的变了形的面貌出现,这种变形不是集中化、典型化、概括化、简括化、甚至抽象化。变形有几种情况:事物的变形,绘画上的人面蛇身,雕塑上的千手观音,小说和电影中的各类怪物。事物关系的变形,阿里斯托芬和平中人骑甲虫上天,鬼神故事中的人神之变。整个世界图景的变形,如西游记中神魔人互联的世界。怪诞的美学特征: “变形”是其共同的形象结构特征。怪诞或诡奇是扭曲变形的自然形式与人的自觉或非自觉的精神感觉或幻觉的非和谐性结合,透露着怪异、荒诞、諔诡、离奇、畸形、惊怖、抗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