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_第1页
常见的天气系统_第2页
常见的天气系统_第3页
常见的天气系统_第4页
常见的天气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清原高中教师:董英教学设计与策略(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本课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新理念、新思想要求 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基于主体性教育思想,通过预测学情,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学 生为主体”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实践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 系,所以本课是在

2、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天 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是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 对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内容时,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 为中心”,采用“思疑释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教 学设计应重学习过程、重能力培养、重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展示思维过程、掌握方法、发展 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功能。课本中的“活动”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又是 指导学生识读简易天气图的主要手段。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分 析判断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出天气预报。(三)

3、教学媒介本节知识可由学生通过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来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达成目标, 组织教学时,要设计一个易于认知的逻辑顺序,易于感知的发生过程;易于推知的规律结论。 鉴于以上想法,本节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多媒体动画显示锋面及低压、高压系统的天气 过程。学生可在直观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类比,掌握规律。此间最重要的是分析天气的 动态发展过程,掌握天气过程的一般规律,然后再利用气象资料,进行书面和口头的天气预 报,达到知识应用的能力要求。导学案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变化过程及其形成原因;学会识读简易地面天气 形势图。能力目标:(1)自主感知地理事物发生过程,提高

4、研究性学习的能力。(2)构建相关天气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开展天气预报活动,提高地理知识迁移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大气环境的侧面感知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养成学生 热爱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教材的重点是锋面系统和低压高压系统天气变化的形成过程;难点是知识迁移,开展实际应用,进行天气预报。(三)学法点拨通读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节课常见天气系统,完成导学案,在预习中注意本节课的重点和 难点,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用地理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然后把预习中出现的疑惑问 题,用地理语言提出问题,写在“我的疑问”中。课上认真研讨,听师生解读疑问。(四

5、)知识的整理知识点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清原地区气候怎样 ,今天晚上在19: 30分时收听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描述清原地区的明天天气怎样。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 。天气的现象是指 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系,常见的天气系统有。我的疑问:。知识点二:锋与天气1气团是指。2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项一个倾斜的交界 面,叫做。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一般把 和 统称为锋。锋面自 地面向高空 一侧倾斜。3.锋面的分类与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特征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我的疑问:知识点三: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是对同一 的不同

6、描述。低气压与气压,是指 而言的;高压与反气旋,是才 而言的。2运用以上方法完成低压(气旋),并与高压(反气旋)进行比较。气流状况气压状况气水平方向亍流运动方向垂直方向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气旋反气旋我的疑问:(五)基础自测掌握教材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线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风差别很大大风天气)B.暖气团的控制下D.高气压的中心地区)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2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区处在(A.冷气团的控制下C.冷暖气团的交界面3关于锋面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冷锋过境有降水,暖锋过境没有降水B冷锋过境没有降水,暖锋过境有降水C冷锋降水在锋前D暖锋降水在

7、锋前4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雨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D .没有地转偏向力()5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全年高温多雨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6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六)巩固提高一重难突破(此内容在课上及课后完成)1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B.降水都降在锋前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D.都属于气候系统下列天气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暴发的

8、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常受冷高压控制,以阴雨大雪天气为主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图为清原县气象站2009年11月29日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清原地区的天气 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C.气旋D.反气旋4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A.B.C.D.5.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是。图中两处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称为, ;如果 此图所示范围在南半球,则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为,; 若就气压分布而言,又分别被为, 。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图中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原因是。图中MN两

9、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且为.锋面。该锋面过境时,一般常出现 天气。6试做天气预报员:看图预报清原地区的未来两天的天气情况2009年12月6日8时地面天气 读图回答:来自西伯利亚的空气前锋已经移到蒙古国中部,以及我国的 一带。未来两天内,冷空气将继续向 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清原地区未来两天将出现 天气,气温也将明显。(七)预习体会:三教学过程(一)魅力导课引生入境教师多媒体展示画面:清原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炎热多雨。中央电视台隔夜的天气形势分析及天气预报(部分)老师问:1、描述清原地区的气候。2、简单描述清原地区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预测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怎样?3、天气预报员

10、是根据什么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学生:看大屏幕,小组讨论并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同时倾听他人的回答,理解气候和天气 的区别,掌握清原地区的气候,初步了解有关影响天气的因素。(通过本环节:增强对本节知识的感性认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 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导课:同学们: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间大气的平均概况,而天气描述的是大气的短时间 的大气状况,而央视的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根据天气形势图分析的结论。如何从天气图上 分析天气形势呢?我们能否做到呢?这正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板书: 2.3常见天气系统(二)小组交流探究生疑教师:1检查导学案、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回答个别小组问题,了解学

11、情2组织学生对学案问题进行答案交流3指导学生小组整理“我的疑问”学生:1小组交流导学案知识点答案2对导学案中“我的疑问”进行交流和整理。(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小组讨论培养积 极动脑的好习惯。)教师:1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问,并汇总学生提出的疑问,写在黑板上。2根据学生的疑问是否涵盖了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然后补充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 式提出。3组织学生再讨论黑板上的疑问,并加以解答学生:1派小组代表提出本组“我的疑问”,并倾听他人的疑问。2积极动脑,讨论“我的疑问”和“教师疑问”,并发挥小组的优势,解决简单的疑 问。(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小组

12、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三)教师主导魅力精释教师板书(一)锋面系统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锋面如图所示教师精讲:从画面中引出冷空气和暖空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41,并比较冷气团和暖气 团的性质。(主要比较其温度、气压、湿度等物理性质)以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为例,讲述: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和暖锋形成的天气现象通过分析 得出结论,如表格所示:类型冷锋暖锋气团运动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图示冷P锋面符号过境时天阴天、刮风、卜南、降温务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天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 转晴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降水时间

13、时间短,强度大时间长,强度小降水位置主要在锋后锋前学生:认真听讲,仔细看表格,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教师设疑引导:锋面过境时,为什么会出现复杂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根据暖气团的性质分析。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怎样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述:我国的降水及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而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冷篷天气过程。教师展示画面:录像片断寒潮天气。教师展示如下画面:学生进行应用训练,并得出正确答案。(1)判断冷暖锋;(2)画出雨区的范围。教师提示:注意降水的区域分布及降水的特征。课件在同一画面上比较两种锋面系统,要求 学生注意观察其区别。教师承转:从画面中我们还看到

14、,引起天气变化的还有低压、高压系统。板书:(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教师:层层设疑引导:地面气压分布状况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冷热不均)气压分布状况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大气水平运动)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因素有哪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如何?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分两组分别作图研究分析南北半球的低压区和高压区气流状况。教师:指导学生研究学习,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教师:选择两组作品让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并指出:低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高气压 的气流运动状况为反气旋。教师进一步设疑: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中大气的垂直

15、运动特征如何?带来什么样的 天气系统呢?并展示课件画面。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平 面示意 图(北半 球)T国啊 -庄肆度方风向A汽任瞰为空间示意 图zz/Zz/zxZ/zzy/zxzzz下障 )1( 77/ / /77zz/7/ /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 现的台风天气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 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学生:分小组比较总结,气旋和反气旋天气形成过程得出结论。教师陈述:在我国东部地区,常出现的热带气旋(台风)和伏旱天气分别是气旋、反气旋天气 的具体表现。教师:展示课件录像片断台风画面,拓宽视野。小结本课:教师启发学生回忆本课学到了什么知识,简单做以总结.(

16、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并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四)巩固练习协作交流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自测题答案。并给出正确答案。练习2:教师出题展示画面:清原地区2009年11月29日,下了第一场雪,(学生回忆), 请同学们用本课学习的理论,分析18日、19日、20日影响我们清原地区天气系统的情况? 学生:很有兴趣的结合前几天的实际天气情况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答案。练习3:指导学生做“巩固提高一重难突破”学生:做题。教师:巡视指导,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做本课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影响天气的常见天气系统,同时也学 会了分析简单的天

17、气预报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能更多的收看天气预报,锻炼自己预报天气 的能力,但要进行完整、准确的天气预报,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有志于参加这项工作 的同学,可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学习,希望你们当中的同学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工作者。(通过本环节:加深巩固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把本课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通过做气象预报员,可以争强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学习 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地理学科学习积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能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并且尽可能的热爱地理专业,有志于地理气象事业的服务。)板书完成本节简明知识结构:游锋面系统 暖锋 常见天气系统 f 天

18、气预报低压 皿)、高压(反气旅)系统四教学反思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应该说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 展,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转变课堂教学 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 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地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同时积极 参与我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大潮中。我们地理组积极参与“思疑释练”教学模式,这种教 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我们在教学过 程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 习,力争使自己的课堂形成“四求”的课堂,注重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 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