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_第1页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_第2页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_第3页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_第4页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教学设计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方法细那么、步骤和安排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等把?后羿射日?这篇课文读正确、流利。2.了解后裔与怪禽猛兽等斗争的过程中的神勇无比。了解祖先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3.积累,背诵?后裔射日?教学难点:了解后裔的神勇无比,了解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课文。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新课:前面我

2、们学习了?淮南子?中的秦西巴纵麑,谁来背诵给大家听。指名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交流?淮南子?里面不仅收集了许多带有哲理性的小故事,而且还有许多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后羿射日?课件出示2.学习新课:1听老师读,你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同时注意老师在哪个地方停顿。2刚刚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老师发现这些字很难读,老师把它拿出来,大家再读一读。课件出示3生字读熟了,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熟,自读3遍,找同学起来读。指名读4小组合作读准字音。展示读。5课文读熟练了,尧之时,发生了什么事?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那你知道文中的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是什么吗?交流对,它们是一些危害人类

3、的东西,来咱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6当这些怪禽猛兽危害百姓的生活时,尧是怎样做的?谁来读有关的句子。7后羿为人类做了那么多,你想对他说什么?交流8这个故事发生在上古时期,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时候,那时候科技不兴旺,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便赋予他神话色彩!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和智慧!9让我们带着读祖先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课文!3、积累、背诵课文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能背诵。交流展示。教学设计方案 篇2、认识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师:“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结:肯定学生的梦想,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5、板书,完成课题、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接读课文,纠正字音。、重点理解以下词语: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颠簸:上下震荡。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通过记叙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

6、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表达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决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出示非洲孩子的生活资料。录像、图片及文字。、引读课文,尝试答复上面的问题: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决,“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段话与

7、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工程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块钱时的表现形成了比照: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决,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决态度是不可动摇的。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谢不尽

8、;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冲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表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煽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鼓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决执著地为到达梦想的此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谢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六、拓展,深化主题、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

9、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如果你现在就是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位,你会对瑞恩说些什么?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你以后应该怎样做?、资料展示: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年,在加拿大国际开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年月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参加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

10、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年月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阔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

11、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同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二、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五、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六、教学设计快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这篇课文按事情开展的顺序分为以下四局部:第一局部、:讲曹操借箭的起因。第二局部、:讲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

12、第三局部:讲草船借箭的经过。第四局部: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在理清文章脉络的根底上,默读课文,借助周瑜的话,概括出诸葛亮的特点。随着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诸葛亮 神机妙算逐段精读课文,自主探讨,说一说诸葛亮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可做一些适当的引导如第一局部:诸葛亮为什么敢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第二局部:为什么跟鲁肃借船,而又不让告诉周瑜?第三局部: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为什么把船连起来,排成“一字儿?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先船头朝西后船头朝东?学生弄清这么多为什么后,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会有所领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在熟读课文的

13、根底上,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在小组讨论的根底上,教师可相机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在大家交流的根底上,帮助学生把内容梳理清楚。)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知人心板书:知人心即对身边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周瑜: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当周瑜提出请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时,他已看透了周瑜意欲加害的用心,因为十天无论如何也“造不出十万支箭。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周瑜大喜过望,以为阴谋得逞,实际上诸葛亮早有妙计在胸;他也清楚周瑜聪明过人,所以借船之事,不让鲁

14、肃告诉周瑜。鲁肃:诸葛亮深知鲁肃忠厚老实,因此特向他借船并且让他保密。曹操:诸葛亮也清楚曹操用兵谨慎小心,看不清虚实,绝不会轻易派兵出动,因而雾夜大张旗鼓佯攻曹营。有丰富的知识板书:懂知识当周瑜提出请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时,他敢于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这是他知道第三天的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有天文方面的知识;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箭取到手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要追也来不及了。精通地理有胆量板书:有胆量面对强大的曹敌,诸葛亮敢带着个军士亲自去取箭。以上这三方面都是草船借箭的原

15、因,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产生敬佩之情。画简笔画,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出现了四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各具特点。周瑜的阴险狡猾,诸葛亮的沉着镇定、胸有成竹,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都表达得很充分。要通过朗读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如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就很能反映两人的个性特点和内心活动。要读出周瑜外表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沉着镇定,胸有成竹。有感情朗读的根底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把这一局部内容演一演。复述课文。本课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强,可按“思考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首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在熟读课文的根底上,给学生比

16、拟充裕的时间练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通过合作复述、接龙复述等形式,练习复述课文。课后作业。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局部。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一、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三、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过程:一、 导入了解学生重回母校的情况,结合学生再次离开母校时的感受导入新课。去年的这个季节,大家离开了伴随你六年的母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了附中,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家有没有从她的大门前经过或者利用假日重回母校去看看?当你再次离

17、开她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语来描述。生交流感受.师引入:诗人徐志摩在辞别自己的大学母校康桥时,他的感情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再别康桥?,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他的感情。板题二、 解题,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读注释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从注释中的哪句话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康桥的深情?1、 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理解;2、 老师点拨,总结:再一次辞别康桥或又一首辞别康桥的诗。两次重返母校。三、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生自读诗歌,画出重点词语。2、 联系注释、运用工具书,小组交流,掌握其读音和含义。3、 个别质疑,老师点拨,强调:浮藻 沉淀? 长篙

18、? 漫溯 斑斓 笙箫4、 再读诗歌:1自由读;2个别读,其他同学点评,强调;3齐读。四、 理解体会,朗诵诗歌。1、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对康桥怎样的感情?2、 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请任选一节,从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五个方面设计朗读脚本,并进行朗诵。1 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老师点拨:依恋眷恋之情。2 老师示范设计一节朗读脚本,并进行范读。3 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进行朗诵,其他同学点评补充,再读本节诗。4 老师示范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景物,感受诗人的感情。五、 品味语言,赏析诗歌。1、老师任选词句进行赏析示范;2、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赏析;3、个别质疑,师生共同探究解惑。六、

19、小组竞赛,协作背诵。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创造性的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对母校的深情。1、 学生动笔写作;2、 小组代表交流,师生共同点评。八、总结本课,学有收获。1、学生交流;2、老师补充,并以一首小诗结束本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3、能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

20、、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板示:秋风来到_,在那儿_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

21、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板示:秋风飘到_,_。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5、引导学生交流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淘气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淘气、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

22、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你!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2、指名朗读。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上下错落,颜色清楚,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

23、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局部内容。配乐?秋日的私

24、语?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的方法,能够通过比拟快的阅读,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写的主 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点。2、摘抄、默诵文章的优美句段,积累课文语言。教学重难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教学过程:一、用情景法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

25、的三山五岳,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旅游一下!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课件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顶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

26、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三、根据“阅读提示快速浏览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理解内容。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2、引导阅读: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

27、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泼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阔。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衬托它的幽静。以林间“只

28、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4朗读四自然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颜色;“赛八寸的玛瑙盘面积大;“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花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3、背诵自己喜欢的字

29、词和句子。五、拓展训练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

30、,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六、总结天山美丽如卷,大家从文字上就可以欣赏到天山的美,犹如漫步天山,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七、作业1.朗读课文2.积累优美词句教学反思1、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天山之美,通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开展。2、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略读课教学的把握还有些欠缺。略读课教学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在师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朗读和背诵积累上,和文章的写作方法上。而对于天山景物有什么特点,可以简单

31、处理,而不必在景物特点上花费太多时间。这样做学生和老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方雪峰的特点是高、大、白,溪流的特点是快、清、活,森林那么是绿、密、幽,野花是高、多、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做过边疆的热爱和名族自豪感。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1、会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2、会比拟形近字,并用形近字组词。3、会仿照“ABB“AABB两种组词形式写词语。4、会体会感慨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5、会用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只要就“写句子。6、会独立给一篇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独立运用提出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难点:理解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的不同之处;比拟正确地提出问题,连接问题答案,概括段落大意。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第1题。1、比赛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2、写出带点字的读音。3、联系课文中的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