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_第1页
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_第2页
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_第3页
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_第4页
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9/9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古诗词因为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消失的应用场景所以绵延至今,好的产品也需要合适不变的应用场景才能存活、延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寒江雪,孤舟蓑笠翁。 这些古诗词,相信各位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了吧? 从小就被老师、父母或利诱或威逼的倒背如流,甚至依靠于此,让自己成了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之技。 可至于

2、这诗词到底好在哪儿?有什么用? 或者根本不知道,又或者从来就没在乎过。 反正我是如此。 太简单的东西,我一般均不会太在意;太熟悉的东西,我更不会去仔细观察,甚至洞察个中意义。 直到做产品一段时间,随着“场景”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的我的工作中、生活里,再回头去读、去看、去细细品尝,方才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于是就有了此文。 好了,进入今日正题,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什么是场景?场景与古诗词的“藕断丝连”?场景对产品工作有何用?一、什么是场景? 百度百科对场景的定义是: 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情景。 而我更喜欢梁宁老师给其下的一个定义: 场景=场+景。 场是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空间,

3、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去停留、消费。 而景是情景和互动,就是用户在某个时间停留在某个空间内,要有情景和互动,可以触发其情绪,并裹挟用户的意见。 这就是场景。 从中我们提取出一个场景的模型: 场景=3个核心因素(用户、时间、空间)+1个关键节点(情绪触发)+1个结果(互动/行动) 举个例子,比如中午跟同事一起去吃饭,正在犹豫吃什么之时,路过一家快餐店(用户、时间、空间齐备),有人提议“要不咱们就吃这家吧”(情绪触发),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就走进了快餐店(行动)。 快餐店就是一个典型的吃饭场景。二、场景与古诗词的“藕断丝连” 几天前,恰逢中秋节前后的某晚上10点多钟,我站在窗户前,关了灯,准备入睡

4、。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撒到地上,顺带三两树影婆娑。 此情此景,我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离开场景谈需求就是耍流氓 这里我们就拿李白的静夜思做例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有月光洒下来,就像地上披上了一层霜一样;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不由暗自心伤,想起了自己身处异地他乡,此时是无比的想念故乡。 我们来看看这个场景,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上半句描述作者所处的整个场景:人即作者本人,时间是晚上,空间是有窗户的床前(一说是院子里的井口边);下半句则描述由景所触发的人物情感思乡情,即由夜深人静、明月高悬所触发。 假如没有上半句的场

5、景铺垫,也就不会有下半句的情绪触发。 所以,离开场景谈需求就是耍流氓。一首好诗词就是一个好产品 如果把诗人/词人比作产品经理,那其一首一首的诗词,就像他们的产品。 诗词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其所描述的场景是否可以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存在? 如果可以,则其将会成为一个好“产品”。存在的时空越长越广,其“产品”则越有价值,类同于现如今的“网络效应”。 好比静夜思、锄禾等诗词,距今已过去上千年,却依然为我们所熟悉、使用,究其根本就是其所写之场景,我们现在依然经常碰见;其所触发的情感,我们如今依然不变。 那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一款好产品一定是找到了一个好场景;且场景的普适性越广,则产品价值会越高。场景

6、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则越不容易被时间所淘汰。 因此,当你面对没有需求时,或不知道需求是否要做时,或不知道哪个需求更重要时。 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三个问题:此需求的场景是否存在?此需求所描述的场景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是特例场景?此需求所描述的场景是否接近事物的本质?三、场景对产品工作有何用? 产品工作中,你是否碰到类似这样的需求:我们直播课的聊天中,是否可以支持发送图片、视频、文件?我们为什么不做xxx功能,xx产品都做了?可以给我们做一个删除xx的功能吗?我们为什么不做学生的Mac版,但却费时费力的给教师做? 在那个当下,我们可能会觉得业务提的需求太无脑,直接与其“开撕”;或者我们苦口婆心的给业务解

7、释说,“balabalabala,所以我们不做”,业务方再“balabalabala,所以我们需要用”,开启了与业务方的一番唇枪舌剑。最终无果,只能下次继续讨论。 再或者我们忍气吞声说“回去考虑一下”,刚回来就忘了,或者故意“忘了”,几天后又被业务方追问结果。 但是,如果你懂得利用场景“三步曲”的话,相信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步:通过场景式提问,找到需求的落脚点。 比如: “学生在什么场景下会需要发送图片、视频、文件?” “我们在什么场景下会需要xx功能?” “删除功能会使用在什么场景下?”等等。 第二步:利用假设场景,让业务融入到现实中,剔除想当然的需求。 比如: “假如您是学生,正在上直播课,您会怎么用图片/视频/文件聊天或提问呢?且您期待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假如您是老师,正在上直播课,看到某同学发了一个文件,您会怎么处理?同时,其他同学又会有怎么样的心理?” 第三步:根据场景的出现频次,拒绝合理,但频次、优先级均不高的需求。 比如: “好,我理解你意思,但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多少次呢?比如1000堂课中,会出现多少次这种场景。” 特别说明:由于本人目前主要集中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