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结构和演替_第1页
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结构和演替_第2页
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结构和演替_第3页
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结构和演替_第4页
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结构和演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7/17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019高三生物二轮知能达标练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知能达标训练真题演练1、(2017海南单科)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远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

2、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高升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解析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然以致企鹅数量减少;22范围内,随环境温度高升,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2、(2017全国)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以下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拥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拥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拥有分层现象解析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拥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

3、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答案A3、(2017山东基本能力)自然界中不同样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以下存在共生关系的是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解析亲鸟与其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豆科植物与链球菌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没有组成共生关系;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也没有组成共生关系;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供应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胃中的纤维素。答案D4、(2017安徽理综)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旺盛,风景优美。

4、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岛屿不同样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表达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依照不同样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必然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解析该岛屿不同样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表达;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其最初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旅游时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该岛屿上发生的初生演替为漫长的演替过程。答案B5、(2017海南单科)关于群落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

5、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解析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答案D6、(2017重庆理综)为研究食品同样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加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以下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同样):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基层分别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各组中每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组1中

6、,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和_决定;假设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那么第40节气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近似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品同样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周边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近似,其分布表达生物群落的_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品同样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近似。解析(1)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由甲种与乙种动物单独培养和混杂培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推知甲与乙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应该是C,那么第40节气600只乙

7、种的种群密度为20mL30只/mL。两种鱼分别分布在同一河流底部的不同样地址,表达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这两种鱼属于“共存发展”的竞争关系,其种群数量变化应表现“S”型曲线,但底栖鱼类处于较高营养级,其种间关系近似图中曲线D和E。玻璃温室中的这两种食品同样的传粉昆虫,属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其种间关系近似图中的B和F。答案(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地址可互换)30只/mL(2)D和E水平B和F限时检测(限时45分钟总分值8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以手下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

8、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解析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强抢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是一种生物生计下来,而另一种生物逐渐消亡,D项两种绿藻为竞争关系。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因此而免遭天敌瓢虫的捕食,这是互利共生关系;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的食品不同样,不是竞争关系,细菌和噬菌体是寄生关系。答案D2、以下相关生物群落结构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B、森林中鸟类拥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品种类相关C、依照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D、利用不同样

9、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样,将两种高矮不同样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样层次的光能解析此题观察对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理解。群落拥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光照影响,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食品影响。依照群落的垂直结构,为了让不同样的植物充分利用不同样层次的光能,应该合理套种。答案C3、以下相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群落有空间特色(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色B、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相关C、种群密度能正确反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差异不同样群落的重要特色解析A项中,种群和群落都有空间特色,种群的空间特色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三种。B项中,森林动

10、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品相关。C项中,种群密度反响某一地区种群数量的多少,不能够反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反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D项中,不同样的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同样,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差异不同样群落的重要特色,D项正确。答案D4、相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步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进步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差异是初步条件不同样解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向来没有植物,也许是土壤中原有条

11、件被破坏后形成的,应为初生演替;而弃耕的农田上仍保留原有土壤条件,这种为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过程中会存在竞争,如苔藓被灌木取代的过程中,灌木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次生演替中同样存在竞争。次生演替的环境拥有较好的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所需时间短;初生演替时间较长,是由于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原有植被被完好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条件差。答案B5、某一地区,从未被任何生物群落据有过,最后发展成为山毛榉群落。和此地区演替情况不同样的是A、完好没有植被,并且没有任何植物生殖体存在的原生荒原B、过分砍伐的森林C、冰川进步行的演替D、豌豆集体中,高茎豌豆简单生计解析从未被任何生物群落据有过的地区发展为山毛榉群落

12、,是初生演替。A项和C项中的演替也是初生演替。D项中,豌豆集体是种群,不属于群落,不进行演替。答案B6、(2017承德模拟)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差异是A、连续时间不同样B、初始条件不同样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样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样解析从看法的含义能够知道两各种类的演替结果都是出现新的群落,可是二者的初始条件不同样,初生演替的初始条件是没有生物,就连生物印迹都没有;次生演替的初始条件是有少量的生物也许有生物印迹。答案B7、(2018济南一模)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向系统。以下相关群落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

13、率不会发生变化C、在森林受到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D、人类活动经常使群落依照不同样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析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群落的过程。因演替的起点不同样而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要发生突化,故种群基因频率也要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均产生影响。答案B8、(2017山东烟台质检)以下相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够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人类活动能够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够改变方向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根源因在于群落内部,不

14、受外面环境的影响解析群落演替会由于人类活动改变其方向;群落中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和外面环境的共同影响。答案A9、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括假设干种群,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碰到大规模虫害侵袭时,哪个群落不易碰到影响A、群落甲B、群落乙C、群落丙D、群落丁解析由图解析四群落中,甲有4个种群,乙、丙、丁都有6个种群,但乙、丙各有一个优势种群,而丁各种群间数量差异不明显,一种群碰到害虫侵袭,其他种群可替之,因此最不易受影响。答案D10、(2017海南卷)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相关该地群落变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

15、是年数植物物种14152540类数别量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此题观察群落演替方面的知识,意在观察考生对群落演替的理解及对表格的解析能力。从表格中的信息不难看出,该地区开始有草本植物存在,随着时间推移,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更加完满,从而提高了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该群落的演替是发生在弃耕的农田上,因此该地区进行的是次生演替。答案B11、(2018江苏苏北四市联考一)以下图显示某一规

16、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以下解析错误的选项是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加,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据有优势解析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由于人工选择,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据有优势。答案B12、(2017海南三亚一模)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若是要研究不同样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B

17、、检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平时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收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采用样方法检查种群密度,检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答案B【二】综合题(共3小题,总分值44分)13、(14分)(研究创新题)某草原主要的食草动物是一种食品性特别广的兔,这种兔喜欢捕食草原上的优势草。如图表示兔与这个草原中草类种数的关系,请解析此图,回答以下问题:在AB之间,随着兔密度的增加,草类种数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兔把竞争力_的植物种吃掉,能够使竞争力_的种生计,因此草类种数提高。(2)BC之间,草类种数随着兔密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_

18、。若是兔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_出现AB这段曲线。(填“会”或“不会”)生态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品、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以下哪一种关系A、竞争B、捕食C、寄生D、互利共生关于每一种生物来说,它周围的所有下于它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无机环境。以下不属于一只兔的生活环境的是A、草B、其他的兔C、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D、狼解析(1)兔捕食优势物种,关于处于劣势的其他草本物种有发展的机遇。一旦兔的密度过大,以不喜欢的劣势物种为食时,草原的草的种类就会下降,生态位相似,强抢食品、栖息地等,这属于竞争。草、其他的兔、狼是这只兔的生

19、物因素,草和狼与这只兔组成了种间关系,其他的兔与这只兔组成了种内关系。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兔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属于内环境,不属于兔生活的外面环境。答案(1)强弱兔密度过大时,喜食的优势草相对缺乏,必定采食其他非优势草,造成草类种数减少不会(4)A(5)C14、(15分)(2018湖南高中重点联考)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依照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检查时间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检查项目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

20、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类属于_,从数据解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统计说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请在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以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的统计图,据图你能够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检查时,能够采用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检查,同时注意检查不同样物种_情况,以获取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该地区生物群落演替是在拥有必然植物体的空地进步行的植被演替,因此为次生演替。从光能的截获率能够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高升。绘图时要注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并连线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