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学期(中图版)3.4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练习)一、选择题读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因素B地形因素C气候因素D河流因素2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先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回答下列题。3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D农业生产4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B商业落后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下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题。5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

2、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 气候 河流 交通ABCD6该游客发现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A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D它记录的信息有研究价值7城市与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建筑外貌B人口数量C建筑材料D自然环境条件8下图是该地一种典型的民居,可以看出该民居特别注重( )防寒保暖性 通风散热性 防潮防湿性 防沙防风性ABCD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如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回答下列题。9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

3、出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湿润多雪B低温少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10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A高空作业B减少出行C播种小麦D晾晒衣服11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有关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A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B葡萄牙斗牛C日本和服”D威尼斯-“水城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高脚的木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 200 米。读图完成下题。 12下列说法与形成当地这种民居结构形式无关的是( )A气候湿热B人口稠密C抵御毒虫、猛兽D抵御酷寒13下列最可能有该种民居分布的是( )A西亚B东南亚C北

4、亚D中亚下图为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4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15图中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二、综合题16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聚落的常见形式有_和_两种,图中a、b、c、d四处聚落都属于_聚落。(2)a、b、d三处聚落的选址有一个共同点,都是_而建。(3)四处聚落都有可能发展成为_聚落,而最优先发起来的是_地,理由是_。(至少写出三条)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出,受河流因素影响,乡村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其形

5、态多为条带状。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答案】A【解析】从图中看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甲地,因为甲地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交通便捷,靠近水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且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故选A。4【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故A正确;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故B错误;该地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小,水流平稳,故C错误;该地区地处河南开封,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降水少,故D错误

6、。5【答案】D【解析】读图可得,图中聚落分布在山谷地带且沿公路线分布,所以说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交通。D正确。6【答案】D【解析】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意义重大,故D正确。7【答案】D8【答案】B【解析】从图中看出,该地典型的民居是高脚屋,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分两层,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散热性,防潮防湿性极好,非常适宜于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B正确。9【答案】A【解析】从图文材料可知,北欧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说明森林资源丰富,该地气候湿润;民居屋顶

7、坡度大,说明北欧地区冬季多雪,屋脊坡度大是为了使积雪迅速滑落。故A正确,BCD错误。10【答案】A【解析】选项A表示的是雷阵雨,雷阵雨天气高空作业容易受雷击;选项B表示的是沙尘暴,此时应减少出行;选项C表示的是中雪,气温较低,不适合播种小麦;选项D表示的是大雨,不能晾晒衣服。故B正确,ACD错误。11【答案】B【解析】因纽特人居住在北冰洋沿岸,该区域气候寒冷,当地人坐在冰层上捕鱼;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之一;威尼斯水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ACD正确;西班牙的传统项目是斗牛,B错误,符合题意。 12【答案】D【解析】印度尼西亚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人口

8、稠密,高脚屋能够通风散热、抵御毒虫、猛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13【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高脚屋通风散热、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东南亚地区,西亚地区气候干燥、中亚地区降水少,北亚地区气候寒冷,B对,ACD错。14【答案】D【解析】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交通等。读图可知,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并且沿着河流分布的。因为河流为聚落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水源,河流也成为聚落对外界联系的水运通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由左图到右图,聚落用地规模变大,故A正确;聚落规模不断变大,人口数量自然越来越多,故B正确;由左图到右图,公路线增多,故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故D正确;由左图到右图聚落不但沿河流扩展,而且沿公路线扩展,故C错误,符合题意。16【答案】(1)城市;乡村;乡村(2)沿河(3)城市;d;d地地形平坦,距水源近,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解析】(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从图中看出a、b、c、d四处聚落,规模比较小,都属于乡村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