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青山不老》魏童花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青山不老》魏童花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青山不老》魏童花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青山不老》魏童花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山不老成都市龙潭小学校 魏童花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通过阅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能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课文写作背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了解背景。1、学

2、生利用平板出示山西地图,认识晋西北的位置。2、出示我国晋西北土地沙漠化的图片。黄沙漫天、飞沙走石、土地沙漠化等。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通过图片了解土地沙漠化的大西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孩子们更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回顾课文:自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来归纳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板的背景下整体感悟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老人的无私奉献和创造的奇迹。(二)小组合作,感悟奇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拨。(1)老人创造的奇迹: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叶间闪着

3、粼粼的波光。(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师:一亩约六百六十七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六十平方米,那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谈谈你的感受。(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凭一己之力,绿化面积竟如此广阔!)带着对老人的敬佩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了不起的奇迹!杨树、柳树,如臂如股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体会树的茁壮、顽强、勇敢。)(2)老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体会大环境的险恶。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第2自然段)师1: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

4、环境的险恶。(大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风吹沙起、逆吹牛马使倒行)体会小环境的艰苦。(第3自然段)师:说说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条件怎么样。(生活条件简陋,生活简朴、单调,吃住简单。)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孩子们体会在恶劣环境下老人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里。三、再读课文,领悟青山不老。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如今这位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看着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设计

5、意图:升华情感让孩子们知道了老人的默默奉献造福子孙的精神值得我们感动和赞颂。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造福子孙 奇迹 小环境:艰苦 精神永存教学反思:今天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老师们与我交流了教学经验我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我这节课的得与失。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

6、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五、存在不足1.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2.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