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_第1页
“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_第2页
“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_第3页
“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_第4页
“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立四是从横向对于“诗言志的使用范围进展了拓展。“言志说最早只是针对“诗而言的,后来逐渐向其他文学体裁和艺术种类拓展。从文学体裁方面看,骚,朱彝尊?九歌草堂诗集序?说:“?骚?也者,继诗而言志者也;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体物写志也。刘熙载?艺概赋概?也说,“余谓赋无往而非言志也;词,沈祥龙?论词随笔?说,“诗言志,词亦贵乎言志;文,刘熙载?艺概文概?说,“志者,文之总持。文不同而志那么一;小说,冯梦龙?情史序?说,“?情史?,余志也。从艺术种类方面来看,音乐,?礼记乐记?云:“志微,噍杀之音作。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说:“志感丝簧,气变金石;又?文心雕龙

2、明诗?说:“民生而志,咏歌所含。舞蹈,?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缺乏,那么咏歌之;“咏歌之缺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戏曲,汤显祖?董解元西厢题辞?运用“诗言志说评价?西厢记?时说,“志也者,情也。董以董之情,而索崔、张之情於花月彷徨之间;余亦以余之情,而索董之情於笔墨烟波之际。书法,刘熙载?艺概书概?说:“写字者,写志也。绘画,郭熙?林泉高致?说:“画之志思,须百虑不干,神盘意豁。总之,诗言志,骚言志,赋言志,词言志,文言志,小说言志,音乐言志,舞蹈言志,戏曲言志,书法言志,绘画言志,等等。可以说,这是“言志说由诗学向文学和艺术学领域横向拓展的结果,或者说是“转换的结果。因此,“言志说也

3、由一种经典的诗学思想,演变成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提升为一种表现形态的中国美学理论。最后,谈“转换的方面。正因为“诗言志有“转的一方面,又有“换的一方面,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才从古代走到了近代,构成了其古代转换史。在“诗言志的古代转换过程中,形成了4种经典,即?尚书尧典?、?乐记?、?礼记?和?毛诗序?。?尚书尧典?是最初的元典,大概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诗言志说。?乐记?对于“诗言志有出色的奉献,就是从艺术创作主体的表现心理层面,对于“诗言志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经典阐述。其?乐象篇?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师乙篇?说“故歌之为言也,

4、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缺乏故长言之,长言之缺乏故嗟叹之,嗟叹之缺乏,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两段话成为?毛诗序?的理论基矗?礼记?的奉献是提出了“五至说,即?孔子闲居篇?所说的:“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毛诗序?除了传承?乐记?的思想外,主要有两个创新点:一是提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观点,对“诗言志作了权威解释;二是提出“志之所之的观点,将“诗言志看作是“志的运动过程,即由内到外、由心到言和由志到诗的运动过程。由于?乐记?关于“诗言志的内容被收入?礼记?之中,所以也可以看作三个经典。这三个经典就成为后世学者祖述和不断引用的原

5、典。根据贾文昭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类编?和?中国近代文论类编?所寻诗言志条目统计,引用?尚书尧典?27次,引用?毛诗序?23次,引用?礼记?8次。有些是只引用其中的一个经典,有些是两个经典同时引用,有些是三个经典同时引用。这些根本上反映了三个经典对于后世的详细影响程度。二、“诗言志的现代转换“诗言志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的“开山纲领和经典命题,并没有随着古代史的终结而终结。它不仅被现代学者传承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开展。就是说,“诗言志已经被“转换到现代诗学和文论的知识体系中了。从“转的方面看,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对于?尚书尧典?、?乐记?和?毛诗序?等经典中的“诗言志说予以引用。现代诗学论著一旦涉及

6、传统诗学,或者议论诗的本质问题时,都会引用“诗言志说。谢文利、曹长青的?诗的技巧?1984一书,曾先后屡次引用?尚书尧典?和?毛诗序?中的“诗言志说。吴思敬的?诗歌根本原理?1987第一编也引用了“诗言志的有关资料。同时,在现代文学理论教材中,诸如以群主编的?文学的根本原理?1979年修订本、十四院校合编的?文学理论基捶1985年修订本和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1992等都引用了“诗言志说;另一种是,通过对“诗言志的专题研究来传承它,如朱自清的专著?诗言志辨?1947和蔡育曙的?中国诗论的开山之纲诗言志?1982、吴奔星的?“诗言志新探?1986及古风的?建构“诗言志的理论体系?1997等

7、专题论文;还有一种是,在对中国古代诗学、文学、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从各学科的角度引用和研究“诗言志,并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它。诸如,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1992,顾易生、蒋凡的?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1990,郁沅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1986,朱恩彬、周波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1997等。总之,“诗言志成为现代学者研究古代诗学、文学、美学和文艺心理学时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转贴于论文联盟.ll.从“换的方面看,现代学者从各自所处的学术语境出发,运用当下比拟流行的理论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于“诗言志说进展了新的阐释、开发和拓展。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种观点:一、训诂说。1939年

8、,闻一多先生撰写?歌与诗?一文,从文字训诂的角度对“诗言志作了新的阐释,认为“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志“本义是停顿在心上,停在心上亦可说是藏在心里。他通过文字训诂,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认为,从中国古代诗歌源头上看,“当时所谓诗在本质上乃是史;二是认为,“诗言志的定义,无论以志为意或为情,这观念只有歌与诗合流才能产生。2这对“诗言志的本义是一种权威的阐释,被学者们援引不绝。三、史观说。1932年,周作人先生在辅仁大学的系列讲演中指出,由于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所以“在文学的领域内马上又有了两种不同的潮流:甲诗言志言志派,乙文以载道载道派。“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造成

9、了中国的文学史。我们以这样的观点去看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自然也比拟容易看得清楚。5这种观点在当时就引起了学界的讨论,朱自清、朱光潜和傅庚生等人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这个讨论一直延续到1940年代中期,甚至为后来的学者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四、文艺说。1946年,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指出,诗言志说“以为文学的功用只在言志,释志为心之所之,因此言志包涵表现一切心灵敏动在内。言志是为文艺而文艺。“美是文学与其他艺术所必具的特质。6按我的理解,朱光潜先生所谓的“为文艺而文艺,就是把文艺作为文艺的惟一目的,在文艺之外没有其他目的。这与周作人先生所说的“文学只有感情没有目的同前引的观点是根本上接近的

10、。这是一种“纯文学观念,或者说是“美文学观念。七、人民说。1984年,谢文利、曹长青在其合著的?诗的技巧?一书中,结合当时的学术语境,对“诗言志作了新的诠释。认为,“一切优秀的诗歌作品,都应该是时代的产物;一切优秀的诗人,都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深入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当时的时代精神,这是诗言志的一个根本要求。其关键所在是诗歌不仅要言“小我之志,而且要“言人民之志。所谓“言人民之志,就是要表达“广阔人民群众所普遍具有的反映了历史开展进程的感情、要求、意志和理想10。其实,这个思想与唐人孔颖达?毛诗序正义?中所说的意思根本接近。孔颖达说:“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诗人览

11、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不过谢、曹二人所言是仍有时代新意的。八、体系说。这个观点是由笔者提出来的。1989年,笔者撰写了?“诗言志的历史魅力与当代意义?一文认为,诗言志,“这是三个内容异常丰厚的沉甸甸的诗学术语;这是一个提醒诗歌创作过程由志而言而诗的简明公式;这是一部将诗歌创作过程中三个重要阶段的丰富内容高度浓缩的诗学著作。1993年,笔者又撰写了?建构“诗言志的理论体系?一文,从“诗言志三字中开发出了“发生论、本质论、创作论、构成论、形态论、鉴赏论和功能论的内容,建构了“诗言志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本身就是我的一大发现。因此,在当前的文学理论建立中,如何处理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的关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建立中,通过几代学人的艰辛探究和尝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