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_第1页
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_第2页
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_第3页
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_第4页
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页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机制抗感染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特异性免疫(取得性免疫) /沈阳沈大性病医院/bj/包茎/bpgc/包皮过长/cgal/成功案例/fgy/附睾炎/gty/龟头炎/jkzc/健康自查/jkzs/健康知识/jny/精囊炎/lb/淋病/lylx/来院路线/mtbd/媒体报道/ndy/尿道炎/nxby/男性不育/pgy/膀胱炎/pz/疱疹/qlxa前列腺癌/qlxjb/前列腺疾病/qlxnz/前列腺囊肿/qlxy/前列腺炎/qlxzs/前列腺增生/rjz/弱精症/shaojz/少精症/sjz/死精症/sjza/射精障碍/sy

2、/湿疣/szgr/生殖感染/szzx/生殖整形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页非特异性免疫特点:1. 遗传取得,人人皆有 2. 没有针对性,非特异性 3. 包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正常体液和组织免疫成份。特异性免疫特点:(略)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3页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1. 皮肤与黏膜屏障作用2. 血脑屏障3. 胎盘屏障/szzx/bp/bj/yjyc/yjzc/bpss/qlxjb/jxqlxy/qlxt/mxqlxy/qlxzs/qlxjb/qlxgh/szgrjb/bpgty/ndy/gwy/jny/mngr/bgy/yny/fgy/xcbjb/xcbjb/ys/xbbk/

3、szqpz/xbbk/rxg/xbbk/jrsy/xbbk/lb/xbbk/md/xgnzajb/bqgnza/yw/zx/xydx/xgnzg/gdsy/sjyc/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4页BACK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5页(二)吞噬作用 大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小吞噬细胞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6页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7页1. 吞噬和杀菌过程(1)趋化 (2)接触 (3)吞入 吞噬 形成吞噬体 吞饮 形成吞饮体(4)杀灭与消化 形成吞噬溶酶体杀死病原体深入由蛋白酶、核酸酶、酯酶等降解、消化,不能被消化残渣排至吞噬细胞外。/baojing/baopig

4、uochang/boqiyichang/dichongbing/feilin/fugaoyan/gaojingshebei/gongyishiye/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8页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9页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0页2. 杀伤机制 人类中性粒细胞分为依氧杀菌机制和非依氧杀菌机制(1)依氧杀菌机制: 需分子氧参加主要因吞噬引发呼吸暴发。ROI、RNI依赖机制髓过氧化物酶(MPO)介导杀伤机制 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1页(2)非依氧杀菌机制 不需分子氧参加酸性作用杀菌、抑菌;为各种水解酶提供了最适作用条件 溶酶体酶和杀菌性蛋白作用直接对细菌发挥杀伤、消化或分解作用抗感染免疫专

5、题知识讲座第12页3.吞噬作用后果(1)完全吞噬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中被杀灭和消化,未消化残渣被排出胞外。(2)不完全吞噬 只被吞噬却不被杀死,对机体不利(3)组织损伤 吞噬过程中释放各种水解酶能造成邻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3页(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略)(四)体液原因1. 补体2. 溶菌酶 一个碱性蛋白,作用G+菌胞壁肽聚糖3. 防御素 一类富含精氨酸小分子多肽。主要作用于胞外菌,杀菌机制是破坏细菌细胞膜完整性。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4页二、特异性免疫效应机制(一)体液免疫 主要由B细胞介导 抗胞外寄生菌感染(二)细胞免疫 CTL和CD4+T细胞 抗胞内

6、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三)黏膜免疫 局部免疫作用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5页第二节 抗菌免疫胞外菌:借居在宿主细胞外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细菌。主要引发局部化脓性炎症。抗胞外菌感染主要目标:杀灭细菌,中和毒素;抗体起主要作用。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6页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7页中和毒素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8页抗体调理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19页胞内菌: 主要寄生在细胞内。分为 兼性胞内菌 专性胞内菌常致慢性感染(主要免疫病理性损伤)抗胞内菌感染主要目标:杀灭胞内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为主。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0页抗菌免疫 胞外菌 胞内菌 吞噬细胞(中粒) 吞噬细胞(单核巨

7、噬) 抗体和补体(主) 细胞免疫(主) 细胞免疫(一些) 局部黏膜免疫(辅助)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1页第三节 抗病毒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一)干扰素(IFN)概念: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一类分泌性蛋白,含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整等各种生物学活性。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2页 种类和性质:(1)种类干扰素 人白细胞产生 型干扰素 人成纤维细胞产生干扰素 由T细胞产生 型型干扰素抗病毒作用较免疫调整作用强,型干扰素免疫调整作用比抗病毒作用强。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3页编码人型干扰素( IFN 、)基因 第9对染色体短臂;编码人型干扰素(IFN )基因 第12对染

8、色体长臂。(2)性质: 分子量小,对热比较稳定,56C被灭活;可被蛋白酶破坏;干扰素有抗原性。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4页作用:1. 抗病毒活性: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经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效应。(1)过程干扰素 干扰素受体(敏感细胞) 触发信号传递等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 激活细胞内基因合成各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5页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6页抗病毒蛋白主要有2-5腺嘌呤核苷合成酶(2-5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2-5合成酶可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可抑制病毒多肽链合成。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7页(2)特点发挥作用快速。抗病毒作用含

9、有广谱性。干扰素作用受种属特异性限制。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8页2. 免疫调整活性及抗肿瘤活性干扰素可激活巨噬细胞、活化NK细胞,促进细胞MHC抗原表示,还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二)NK细胞 非特异性杀伤受病毒感染细胞。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29页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 抗体1. 病毒中和抗体 (消除病毒感染能力)2.血凝抑制抗体(血凝素 血抑抗体)3. 补体结合抗体 ( 病毒内部抗原或病毒表面非中和抗原诱发,不能中和病毒感染性)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30页(二)细胞免疫1. CTL 经过抗原受体识别病毒感染靶细胞,杀伤之。经过分泌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2.CD4+Th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诱发炎症反应,促进CTL增殖和分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专题知识讲座第31页三、抗病毒免疫连续时间1.有病毒血症全身性病毒感染 病后往往免疫较为牢靠,且连续时间较长2. 只有单一血清型病毒感染病后有牢靠性免疫,连续时间长3.易发生抗原变异病毒感染 病后只产生短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