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_第1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_第2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_第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_第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方案1 教学目标1、了解背景,识记作者,诵读积累;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学习和体会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精神。2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阅读能力,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形成,学习本课已具 有一定的基础。3 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2、学习和体会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精神。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播放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师生共同演唱,营造一种送别气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王勃,一起 去聆听他的送别心曲。活动 2【讲授】1 /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三、课前热身: (先结合课下注释和利用 工具书自己掌握,然后默写在学案上。)1、走进作者:王勃,字,代诗人,他与、 并称“”。本诗选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城阙()五津()宦游人()歧路()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之任辅宦游人海内比邻无为歧路4、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与“送别”有关的完整诗句:四、课堂导学(课前独学 20 分钟,理解并背诵全诗。上课组长组

3、织对学和群学,组内小展示,并准备班内大展示。)(一)自主学习:1、诵读全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思的你一定能理解此 诗,掌握得很好。)2、翻译古诗,体会诗意,将诗句的意思写在下面,需要助学的 用红笔标注:诗句理解: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 / 53、展示讲解。(相信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风采,你也是一位 很棒的老师。)(二)问题探究:(课前独学 15 分钟完成下列问题,课上小组交流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班级大展示,注:在同学展示准备期间,其他同学先背诵全 诗)1、按原文填空:(1)点明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的句子是。(2)写出诗人与友人相同际遇、相同感受的句子。(3)诗中流传千古的送别名句是。2、

4、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好在哪里?(三)巩固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 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好在哪里?活动 3【练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达标测评:(10 分)(对子互考、互判。)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代诗人。(2 分)2、诗文默写填空:(4 分)(1),风烟望五津。(2)与君离别意,。3、解释加点词:(1 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 54、朋友即将转学,送别之际,请你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一句话来安慰他活动 4【作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积累有关送别的古诗。 教学总结:我在教学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充

5、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作用,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反思。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体会到了每首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不同表现,学生的学习 情感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 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教学反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反思。3、学法指导与情感的熏陶也做得比较成功,拓展让学生写写自 己的离别经历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优美的过渡语也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教学环节过渡同样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当然,本节课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长安和五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4 / 5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王勃和杜少府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