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材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实施细则检测依据: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评定标准: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1991 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 低碳热轧圆盘条 GB/T701-1997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 冷轧扭钢筋 JC 3046-1998三、试验目的:用拉伸力将试样拉至断裂测定其力学性能。四、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五、仪器设备:1、试验机能满足标准测定力学性能的要求。(1)WA-100KN液压万能试验机 测量范围 0100KN WA-1000KN液压万能试验机 测量范围 0
2、1000KN(2)试验机测力示值误差不大于1。(5)试验机及其夹持装置应保证试样轴向受力。(6)加卸荷平稳。(7)试验机应备有调速指示装置,试验时能在标准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活调节。2、根据试样尺寸测量精度的要求选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仪器,(1)游标卡尺: 0100mm ,精确度0.02 mm(2)钢板尺: 025 mm, 精确度1 mm(3)打标机。满标法 标点间距1cm。3、试验机及测量工具或仪器必须由计量部门定期检定。六、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的取样和数量(一)数量规定: 1、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厂家、同一炉罐号、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批、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组成。2、热轧
3、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低碳热轧圆盘条每60t为一批,不足 60t仍按一批计。每批取试样一组。3、冷轧带肋钢筋每批不大于60t,每批取试样一组。4、冷轧扭钢筋验收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尺寸、同一台轧机、同一台班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10t,不足10 t按一批计。每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件数量: 钢筋种类试件数量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热轧带肋钢筋2个2个热轧光圆钢筋2个2个低碳热轧圆盘条1个2个冷轧带肋钢筋每盘1个每批2个冷轧扭钢筋每批 2个每批1个(二) 取样规定:1、凡取2个试件的(低碳热轧圆盘条冷弯试件除外)均从任意两根(或两盘)中分别切取 ,即在每根钢筋上切取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2、低
4、碳热轧圆盘条冷弯试件须取自同盘的两端。3、试件在切取时,在钢筋或盘条的任意一端截取50cm后切取。4、冷轧扭钢筋的试样由验收批钢筋中随即抽取。取样部位距钢筋端部不小于50cm。试样长度取偶数倍节距,且不小于4倍节距,同时不小于50cm。5、试件长度:拉伸试件标称标距250mm300mm弯曲试件 标称标距150 mm 同时还须考虑材料试验机的有关参数确定其长度。七、钢材力学性能主要试验项目及技术指标:试验项目1、拉力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2、冷弯试验技术指标(1)应力:试验过程中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商。(2)原始标距:L0施力前试样标距。(3)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4)
5、屈服点 s 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上屈服强度:ReH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 下屈服强度:ReL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5)抗拉强度R m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6)断后伸长率(A):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7)断裂总伸长率(At)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8)最大力伸长率 :试样拉到最大力时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应区分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Agt)和非比例伸长率(Ag)。(9)屈服点延伸率(Ae):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
6、屈服开始至均匀加工硬化开始之间引伸计标距的延伸与引伸标距(Le)之比的百分率。(10)断面收缩率 (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SO)之比的百分率。八、试验条件:(一)试验速度试样拉伸速度可根据试验机特点及试样材质、尺寸及试验目的来确定,但需保证所测性能的准确性。拉伸速度规定为: 1、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在不影响试样性能的情况下,允许采用10-30 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2、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的移动速度为不大0.5L/min。必须平稳而无冲击地施荷。(二)试验温度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于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试验,试验温度为23土5。
7、九、钢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试验室温度、湿度,并准确记录。2、试验前,先用游标卡尺复核钢筋的直径。(1)热轧光圆钢筋直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2)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3)带肋钢筋肋高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的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度,精确到0.1mm。(4)带肋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测取钢筋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精确到0.1mm。(5)冷轧扭钢筋尺寸测量轧扁厚度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在试样两端量取。每端分别测量其截面两边缘和中央部位厚度,
8、取其算术平均值为一端厚度。再取两端的算术平均值为冷轧扭钢筋横截面轧扁厚度。菱形截面测其两端横截面短向对角线尺寸,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菱形截面的轧扁厚度。节距用直尺精度(1.0mm)量取不少于5个整节距长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节距l1。(6)冷轧带肋钢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每列横肋高度取其平均值;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间距的方法,即侧取同一列横肋第一个与第十一个横肋的中心距离,后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的平均值。尺寸测量精度精确到0.02mm。3、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光圆试样横截面直径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得横截面中最小值,横截面积按下式
9、计算,并至少保留四位有效数字。So =1/4 d02d0 三处测得横截面积中最小值。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测量原始横截面积应准确到0.5,量度或测量装置的分辨率对于横截尺寸2.010mm的,不大于0.01mm,对于横截面尺寸10.0mm的分辨率不大于0.05mm。4、试验步骤(1) 根据试件的直径大小,选择适合的试验机。(2)接通电源,开机,按仪表面板的电源开关,电源开关指示灯亮。(3)按下“启动油泵”开关,启动油泵电机,通过手动控制盒上的按钮控制升降电机,带动丝杠移动下横梁于适当位置,调好夹持空间后,按手动控制盒上的按钮控制上夹头的“紧”按钮将试样夹紧。(依据试样的直径和宽度,选择适当的
10、钳口,不可用大试样的钳口夹持小试样。钳口夹持试样的长度,应不小于钳口总长的2/3。否则造成横梁的钳口部位卷边损坏。)(4)清零和数据输入。(5)将引伸计安装在试样上,定位、夹持好后,变形、负荷清零,将下夹头加紧。此时不可再清零,否则会引起测量误差。试验过程:关闭回油阀,监视速率显示,开始送油阀进行加荷,使速率显示基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此时试样的负荷值、变形量及试验速率分别在负荷、变形、速率显示器上显示,直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按手动控制盒上、下夹头的“松”按钮,取下试样。再按开启回油阀,关闭送油阀,按“油泵停止”开关停运油泵电机,使试台停止移动。5、试样首先用点或细划线标出原始标距。用锉或小钢
11、锯在试样上标记原始标距,从试样的中点,向两边分别打标。钢材不同种类牌号标距不同。Q235 标距为10倍钢筋直径 HPB235 、HRB335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6、屈服点的测定: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按标准要求的加荷速度连续均匀而无冲击地施加荷载。1)屈服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实验数据区的S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屈服强度,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2)上屈服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实验数据区的SU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上屈服点,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3)下屈服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实验数据区的SI 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下屈服点,再按一次,键上指
12、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读取数据并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屈服强度。屈服点和上.下屈服点强度计算公式:s=Fs/ So Fs 屈服应力(N);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s屈服强度(MPa); ReH=FsU/ So FsU 上屈服应力(N);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ReH上屈服强度(MPa);ReL=FsL/ So FsL 下屈服应力(N);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ReL下屈服强度(MPa);7、抗拉强度的测定:在不影响试样性能的情况下,采用10-30 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将试样平稳而无冲击地连续施荷直至拉断,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工作,打开回
13、油阀卸荷。 抗拉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试验数据区的b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抗拉强度,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b=Fb/ So式中: Fb试样拉断后最大荷载值(N );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b抗拉强度(MPa )。8、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拉断后标距部分长度L1的测量:取下断裂的试件,将试样断裂部分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1)直测法: 一般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有效。读取试验实测数据
14、并记录。(2)移位法:为了避免由于试样断裂位置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而必须报废试样,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试验前将原始标距LO细分为N等分。试验后,以符号X表示断裂后试样短段的标记,以符号Y表示断裂试样长段的等分标记,此标记与断裂处的距离最接近于断裂处至标距标记X的距离。如X与Y之间的分格数为n按如下测定断后伸长率:a. 如Nn为偶数测量X与Y之间的距离,和测量从Y至距离为1/2(Nn)个分格的Z标记之间的距离。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 A(XY+2YZ-Lo)/ Lo100b. 如Nn为奇数,测量X与Y之间的距离,和测量从Y至距离1/2(Nn)和1/2(Nn+1)分格的z和Z标记之间的距离。按下式计
15、算断后伸长率: A(XY+YZ+YZ-L)/ LO100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伸长率()是试样在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L1-Lo)/Lo100式中 伸长率()L1试样原标距长度(mm)Lo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mm)十、试验评定:(一) 热轧光圆钢筋1、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尺寸测量:钢筋直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2)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820mm.(3)公称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公称直径mm公称截面面积 mm2公称重量kg/m850.270.3951078.540.61712113.10.88814153.91.2116201.11.5818254.52
16、.0020314.22.47(4)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应符合:公称直径直径允许偏差不圆度不大于 20 0.400.40(5)重量允许偏差公称直径 mm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812714205重量偏差测量: 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验数量不少于10支,试样总长度不小于60m, 长度逐支测量,精确到10 mm。试样总重量不大于100kg时,精确到1kg。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100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2、热轧光圆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GB13013-1991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s (Mp
17、a)屈服点b (Mpa)s()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光圆HPB2358-2023537025180d=a3、热轧光圆钢筋试验结果评定(1)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均符和相应标准规定的指标。(2)作拉力试验的2根试件中,如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即为拉伸性能不合格。取双倍数量复检;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性能试验项目判定不合格,即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二) 热轧带肋钢筋1、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50mm。(2)公称横截面积与理论重量
18、公称直径mm公称横截面面积mm2理论重量kg/m628.270.222850.270.3951078.540.61712113.10.88814153.91.2116201.11.5818254.52.0020314.22.4722380.12.9825490.93.8528615.84.8332804.26.313610187.994012579.8750196415.42(3)重量允许偏差应符合重量偏差的测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数量不小于10支,试样总长度不小于60 m。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0 mm。试样总重量不大于100kg。试样总重量大于100 kg时,精确到1kg。钢筋实际
19、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100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公称直径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612714205225042、热轧带肋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GB1499-1998 牌号公称直径s (Mpa)b (Mpa)s()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HRB33562528-5033549016180d=3a180d=4aHRB400625285040057014180d=4a180d=5aHRB500625285050063012180d=6a180d=7a注:335 、400 、500分别为各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钢筋的
20、力学性能、工艺性能须符合上表规定。按表规定的弯心直径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生裂纹。3、反复弯曲性能根据需方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反向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相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先正向弯曲45,后反向弯曲23。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不得产生裂纹。4、热轧带肋钢筋试验结果评定1)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均符和相应标准规定的指标。2)作拉力试验的2根试件中,如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即为拉伸性能不合格。取双倍数量复检;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性能试验
21、项目判定不合格,即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三)低碳热轧圆盘条 1、低碳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牌号力学性能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屈服点s(Mpa)抗拉强度b伸长率10(Mpa)()不小于Q21521537527d=0Q23523541023d=0.5a 2、表面质量盘条的截面不能有分层及夹杂。盘条表面须光滑,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 。3、 低碳热轧圆盘条评定结果(1)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均符和相应标准规定的指标。(2)作拉力试验的1根试件中,如试件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即为拉伸性能不合格。取双倍数量复检;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
22、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性能试验项目判定不合格,即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四)冷轧带肋钢筋1、冷轧带肋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CRB550钢筋的工程直径范围为412mm.。CRB650及以上牌号钢筋的公称直径为4、5、6mm。长度 CRB550钢筋按直条交货。弯曲度 直条钢筋的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的0.4。2、表面质量(1)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油污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2)钢筋表面可有浮锈,但不得有锈皮及目视可见的麻坑等腐蚀现象。(3)重量盘卷钢筋的重量不小于100kg。每盘有一根钢筋组成,CRB650及以上牌号钢筋不得
23、有焊接接头。重量偏差的测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长度测量精确到1 mm,重量测定精确到1g钢筋重量偏差按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100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4)冷轧带肋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788-2000牌号b MPa不小于伸长率,%不小于弯曲试验180反复弯曲次数松弛率初始应力初始应力con=0.7101001000h,%不大于10h,%不大于CRB55055080-D=3d-CRB650650-40-385CRB800800-40-385注 表中D为弯心直径, d为钢筋公称直径反复弯曲试验的弯曲半径 mm钢筋公称直径4
24、56弯曲半径101515(5)冷轧带肋结果评定(1)屈服点 、抗拉强度、伸长率均符和相应标准规定的指标。(2)作拉力试验的2根试件中,如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即为拉伸性能不合格。取双倍数量复检;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性能试验项目判定不合格,即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五) 冷轧扭钢筋(1)冷轧扭钢筋外观质量冷轧扭钢筋表面不能有影响钢筋力学性能的裂纹、折叠、结疤、机械损伤或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2)冷轧扭钢筋定尺长度用钢卷尺精度1.0mm测量。(3)冷轧扭钢筋的轧扁厚度、节距的规定类
25、型标志直径d轧扁厚度 t节距l t不大于型6.581012143.74.25.36.28.07595110150170型128.0145(4)冷轧扭的钢筋公称横截面面积和公称重量规定类 型标志直径dmm公称横截面面积As mm2公称重量G kg/m型6.5810121429.545.368.393.3132.7232356536733042型1297.80.768(5)冷轧扭钢筋定尺长度允许偏差单根长度大于8m时为15mm;单根长度不大于8m时为10mm。(6)重量测量及偏差冷轧扭钢筋实际重量和公称重量的负偏差不大于5。测量冷轧扭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重量偏差按下式计算:重
26、量偏差 G”LG 100LG 式中: G公称重量kg/mm;G”实测重量kgL 试样长度m2、冷轧扭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JG3046-1998抗拉强度bN/mm2伸长率10冷弯180(弯心直径=3d)5804.5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1) d为冷轧扭钢筋标志直径。(2)为以标距为10倍标志直径的试样拉断伸长率。3、冷轧扭钢筋拉伸试验方法:(1)试验应在经过计量部门标定合格的3级以上试验机上进行。(2)试验时加荷速度不大于2KN/min。(3)对伸长率测定,试件标点间距取10mm。拉断后挑选与断口处成对称的标点间长度(取原始标距为10倍标志直径的标隔数)作为断后标距长度。(4)试样的夹持,应使冷轧扭钢筋在上下夹具中截面位置保持一致。(5)试验结果对于伸长率的测定,当断口位置与夹口之间距离不大于2d(d为试样标志直径)时,试验结果无效。4、冷轧扭钢筋结果评定(1)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冷弯试验均符和相应标准规定。判定为合格。(2)当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冷弯试验中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则从同一批钢筋中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若试样复检后合格,钢筋可判为合格。否则根据不同项目按下列规则判定:a.当抗拉强度、拉伸、冷弯试验不合格,或重量负偏差大于时,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医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溶剂型色浆项目合作计划书
-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练一练 教案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 2024年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选聘教师真题
- 2025年柳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TFT-LCD用偏光片项目建议书
- 吉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2025年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航空用玻璃系列项目建议书
- 枣庄滕州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防火防爆培训要点
- 法院辅警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实验室管理员聘用合同书
- 民办学校托管合同协议
- 景区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大全
- Unit1知识梳理鲁教版(五四制)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2030中国多西他赛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化肿瘤科管理平台建设
- 客户受电工程竣工检验意见书
- 2025-2030中国艾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