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和山东省地方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编制。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三、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采用中型回弹仪检测和推定山东地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结构或构件中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新建混凝土结构和一般建(构)筑物,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和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2、B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按本细则进行检测: (1)混凝土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2)对混凝土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或混凝土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 (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既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在进行下列可靠性鉴定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1)静力安全鉴定及危房鉴定; (2)抗震鉴定; (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4)房屋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专门鉴定
3、。本细则适合下列条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材料、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且粗骨料为碎石;(2)不掺引气型外加剂;(3)采用普通成型工艺;(4)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规定的钢模、木模及其他材料制作的模板;(5)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6)龄期为141100天;(7)抗压强度为1060MPa。当混凝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能按本细则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混凝土表面严重不平整或混凝处于非常潮湿状态;(2)测试部位表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3)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
4、灾、高温损伤。当混凝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按本细则中的公式计算测区混凝土强度,但可通过试验进行修正:(1)粗集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2)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3)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mm;(4)长期处于高温、潮湿或浸水环境的混凝土。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时,除应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四、操作人员凡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经专门培训方可进行测试。五、回弹仪1、仪器要求1.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式的中型混凝土回弹仪;1.2回弹仪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1)回弹仪水平弹击时的冲击能量应为2.2070.100J;(2)刻度
5、尺上“100”刻线,应与机壳刻度槽“100”刻线重合;(3)指针长度应为20.00.2mm;(4)指针摩擦力应为0.650.15N;(5)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应为25.01.0mm;(6)弹击拉簧刚度应为785.040.0N/m;(7)弹击拉簧工作长度应为61.50.3mm;(8)弹击锤冲击长度应为75.00.3mm;(9)弹击锤起跳位置应在刻度尺“0”处;(10)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1.3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2、仪器检验2.1回弹仪应每半年或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送校准机构校准一次,2.2在工程检测前后和检测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均应
6、对回弹仪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率定试验数据应记录在砼回弹仪出入库登记台帐(LYCX01-B03)或回弹记录上。2.3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宜在室温为20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弹击杆应旋转四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回弹值的平均值为率定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应在802范围内。六、检测技术1、必备资料和检测方式1.1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名称; (2)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3)水泥品种、用量、厂名、出厂日期及强度、安定
7、型检验报告,砂石品种、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以及混凝土配合比情况等; (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注和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6)检测原因或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1.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抗压强度可采用两种方式:(1)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柱、梁、墙、基础等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其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范围。(2)按批抽样检测:适用于同一检测批构件的检测。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不应少于9个,否则,应按单个构件检测。 (3)大型结构按施工顺序可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独立构件,根据检测区域数量,可选择按
8、单个构件检测,也可选择按批抽样检测。1.3按批进行检测,应采取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A规定: 表A 随机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91516252650519091150抽测构件最小数量58132032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151280281500500120012013200320110000抽测构件最小数量50801252003152、测区和测点2.1测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总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按批抽样检测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
9、构件类型和受力特征布置测区,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测区数量不得少于3个;(3)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1m;(4)测区宜优先选取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取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及浇注顶面或底面;(5)测区宜选在混凝土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6)测区面积宜控制在0.04m2。(7)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应避开蜂窝、麻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装饰层、疏松层、浮浆、
10、油垢,否则要将装饰层、疏松层和杂物清除,并将残留的粉末和碎屑清理干净;(8)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构件和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2.2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进行检测时,检测批、测区及测点的布置可由有关方协商确定。3、试验步骤3.1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用蜡笔或粉笔标明测区并明确标明测区编号,必要时在记录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并填写构件外观质量情况。3.2每个测区内均匀布置16个测点,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布置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每一测区应记录16个回弹值。3.3在每一测点上,缓慢施压,快速复位,读数精确至1。测试过程中
11、,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受测混凝土表面,且不得移位。3.4选择不少于30测区数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量时用锤、钻在回弹测点表明凿成深度大约10 mm的孔洞,然后用洗耳球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立即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除时,再用碳化深度测量尺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多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若同一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mm时,应对每一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分别测量。七、数据分析1、从每个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算术平
12、均值,以表示。2、每个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区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表示,精确至0.5mm。平均碳化深度如小于或等于0.4mm,则按0mm处理,如等于或大于6mm,则平均碳化深度值按6mm计算。3、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精确至0.1MPa; 第i个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mm),精确至0.5mm;第i个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MPa。4、由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当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还应计算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按下
13、列公式计算:式中: 被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平均值,精确至0.1MPa;单个构件检测,取被测单个构件的测区数;按批抽样检测的构件,取被抽取构件测区数之和;被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标准差,精确至0.1MPa;被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变异系数,精确至0.01。5、当按单个结构或构件检测时,以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作为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6、同一检测批中异常数据的检出和剔除,采用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GB488385)中规定的格拉布斯检验法。 将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计算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取检出水平为5,剔除水平为1,按双侧情形检验,从表B中
14、查得检出水平对应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剔除水平对应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B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测区数量测区数量测区数量51.7151.764373.0033.343693.2523.61761.8871.973383.0143.356703.2573.62272.0202.139393.0253.369713.2623.62782.1262.274403.0363.381723.2673.63392.2152.387413.0463.393733.2723.638102.2902.482423.0573.404743.2783.643112.3552.564433.0673.415753.28
15、23.648122.4122.636443.0753.425763.2873.654132.4622.699453.0853.435773.2913.658142.5072.755463.0943.445783.2973.663152.5492.806473.1033.455793.3013.669162.5852.852483.1113.464803.3053.673172.6202.894493.1203.474813.3093.677182.6512.932503.1283.483823.3153.682192.6812.968513.1363.491833.3193.687202.70
16、93.001523.1433.500843.3233.691212.7333.031533.1513.507853.3273.695222.7583.060543.1583.516863.3313.699232.7813.087553.1663.524873.3353.704242.8023.112563.1723.531883.3393.708252.8223.135573.1803.539893.3433.712262.8413.157583.1863.546903.3473.716272.8593.178593.1933.553913.3503.720282.8763.199603.19
17、93.560923.3553.725292.8933.218613.2053.566933.3583.728302.9083.236623.2123.573943.3623.732312.9243.253633.2183.579953.3653.736322.9383.270643.2243.586963.3693.739332.9523.286653.2303.592973.3723.744342.9653.301663.2353.598983.3773.747352.9793.316673.2413.605993.3803.750362.9913.330683.2463.6101003.3
18、833.754 注:当测区数量大于100时,可按测区数量为100取值。若,且,则判断为异常值,否则,判断没有异常值。若,且,则判断为高度异常值,可考虑剔除。若,且,则判断为异常值,否则,判断没有异常值。若,且,则判断为高度异常值,可考虑剔除。分析异常值出现原因,判断异常值是否舍弃。不得随意舍去异常值,应检查异常值出现是否系材料或施工质量变化等原因导致。若检出了一个异常值,对除去已检出异常值后余下的数值继续用格拉布斯检验法检验,直到不能检出异常值为止。剔除异常值后,重新计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按批抽样检测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超出下表范围时,应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测区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限值测区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25MPa2550MPa50MPa变异系数0.200.150.12(1)分析施工条件及检测结果,重新划分检测批。(2)增加测区的数量。(3)若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或不具备条件采取上述措施时,可按单个构件检测评定。八、强度推定1、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按下列公式确定:1.1当按单个结构或构件检测时,以最小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作为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模拟试卷:英语跨文化交际实际运用试题
- 社区获得性肺炎精准诊断和病情分型的新型代谢生物标记物研究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消防法律法规试题试卷
- 2025年初中地理模拟试卷:地图制作与地理要素识别
- 新学期数学教学策略与计划
- 基于拓扑骨架子结构的节点优化设计与3D打印研究
-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两种鸢尾属植物繁殖生态学特性研究
- 中医科临床研究的职责与规范
- 核电厂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多媒体教学计划
- 《寻找消失的分数》期中考试分析班会课件
- 辽宁沈阳国有资产托管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哮病中医特色护理查房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核心素养评估卷有答案
- 2025-2030中国浮吊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31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高二期末家长会-家校携手凝共识齐心协力创辉煌
- 职场人士健身与锻炼技巧
- 918勿忘国耻铭记历史课件-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
- 船舶英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2023-练习版
- 烟草公司办公楼物业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