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疫学概论新员工培训免疫概况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免疫防治主要内容:免疫(immunity)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过程。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适应性免疫特异性 耐受性 记忆性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分子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抗原的种类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型抗原自身抗原独特型抗原非特异性抗原刺激剂超抗原佐剂丝裂原佐剂(adjuvant)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佐剂的种类生物性佐剂:卡介苗(
2、BCG)无机化合物:氢氧化铝人工合成物有机物:矿物油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抗体(antibody,Ab)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g)。抗体的结构抗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链条完全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形成的“Y”型单体。参与免疫的其他系统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的功能产生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提呈抗原免疫调节功能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
3、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抗原的加工和提呈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过程,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皮肤黏膜屏障体内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血脑屏障血
4、胎屏障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样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DC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T细胞B1细胞补体系统细胞因子其他抗菌物质抗菌肽溶菌酶乙型溶素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无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迅速发挥免疫效应,无需克隆分化及扩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全过程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免疫记忆,不发生再次应答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协助效应T细胞进入感染或肿瘤发生部位协同效应T细胞和抗体发生免疫效应超敏反应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
5、适应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的分类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体液免疫介导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介导型超敏反应变应原特点临床常见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食物变应原某些酶类物质由IgE介导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全身过敏性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局部过敏性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型型型型介导物IgEIgG、IgMIgG、IgM、IgATh1、CTLTh2抗原可溶性细胞性可溶性可溶性/细胞性可溶性效应机制变应原与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并交联,使
6、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使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黏膜腺体分泌增加抗体与抗原结合,通过激活补体和ADCC破坏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组织,通过活化补体、中性粒细胞集聚和活化血小板导致炎症性组织损伤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活化CTL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局部组织损伤;CTL也可直接识别和杀伤靶细胞Th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趋化和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细胞毒性因子和炎性介质,致组织炎性损伤临床常见病药物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症湿疹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等类Arthus反应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接触性皮炎结核性损伤慢性哮喘慢性变应性鼻炎其他了解的只是自身免
7、疫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防治免疫术语人工主动免疫(direct recognition):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主动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措施。人工被动免疫(indirect recognition):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等制剂,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或细胞因子的制剂,是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疫苗(vaccine):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类的统称。疫苗的基本要求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第一代疫苗)概念:又称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
8、方法灭活制成。缺点:主要诱生特异性Ab,需多次接种;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较重;免疫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举例: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乙脑病毒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第一代疫苗)概念: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优点:免疫效果良好、持久;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点:存在回复突变的危险(罕见),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接种活疫苗。举例:脊髓灰质病毒、卡介苗、麻疹病毒疫苗是常用的减毒活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类毒素(toxoid):(第一代疫苗)概念: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
9、处理制成。特点:因其已失去外毒素的毒性,但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第二代疫苗)概念:去除病原体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或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优点:不含活的病原体或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举例: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疫苗、重组口蹄疫疫苗、重组莱姆病疫苗等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第二代疫苗)概念:将细菌荚膜多糖成分连接于其他抗原类毒素,为其提供蛋白质载体,使其成为TD-Ag。优点:引起T、B细胞联合识别,B细胞产生IgG类抗体,明显提高免疫效果。
10、举例: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DNA疫苗(DNA vaccine):(第三代疫苗)概念: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成重组体,注入机体后,重组质粒可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能诱导有效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优点:在体内可持续表达,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维持时间长。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第三代疫苗)概念: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载体(减毒的病毒或细菌)基因组中,接种后,随疫苗株在体内的增殖,大量表达所需的抗原。优点:可将多种病原体的有关基因插入
11、载体,成为可表达多种保护性抗原的多价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其他新型疫苗:合成肽疫苗、食用疫苗、粘膜疫苗、透皮疫苗、治疗性疫苗疫苗的应用抗感染计划免疫: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有计划的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终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计划免疫程序表疫苗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备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0、1、6月龄3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第1、2剂间隔28天卡介苗出生时1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2、3、4月龄,4岁4第1、2剂,第2、3剂间隔28天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4第1、2剂,第2、3剂间隔28天白喉-破伤风(白破)联合疫苗6岁1麻疹-风疹(麻风)联合疫苗8月龄1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腮风)联合疫苗1824月龄1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岁2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618月龄2第1、2剂间隔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