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柳州柳城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动物中,具有双重呼吸的是()。 A乌龟B壁虎C家鸽D家兔 答案:C解析:只有鸟类可以通过气囊和肺进行呼吸,称为双重呼吸,家鸽属于鸟类,故选C。 2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不变B.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群落数量的最大值C.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C解析:知识点:种群和群落的知识。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有关,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项正确。A
2、项: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环境容纳量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的是( )。A.花粉管通道法B.分子杂交技术C.抗原一抗体杂交D.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 答案:A解析:知识点: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包括分子杂交技术、抗原一抗体杂交、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B、C、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花粉管
3、通道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A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4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A解析: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可从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直接观察到叶绿体,叶绿体且呈绿色。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线粒体和细胞核,本身不具有颜色,需经过特殊染色处理后,才能够观察到。 5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
4、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答案:C解析: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A项正确。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患者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应比正常人体内的少,B项正确。炎性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因此机体细胞代谢快。患者机体产热增加,但散热也会相应增加,机体产热量等于散
5、热量,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D项正确。故本题选C。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答案:D解析:循环系统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其中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动脉的管壁较厚,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管壁较薄,管内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易于物质进行充分的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本题选D。 7王老师马上要接手一个新班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顺利开展教学,王老师查阅
6、了该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档案。王老师采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谈话法B.观察法C.调查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 答案:D解析:书面材料分析法,即教师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是一种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的方法。王老师查阅了该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档案,这属于书面材料分析法。D项当选。A项,谈话法,即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是一种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B项,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C项,调查法,即教师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问卷、座
7、谈等,是一种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8使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重要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精B细胞培养C胚胎分割移植D显微注射技术 答案:C解析: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可能的原因是采用了胚胎分割移植技术。胚胎分割的特点是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9在“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鸟类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的照片接着出示挂图讲解鸟卵的结构,随后让学生观察鸡卵,并选出学生代表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和讲解鸡卵的结构,最后讨论和总
8、结鸟类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这个教学片段体现的主要教学技能是()。 A提问技能B变化技能C强化技能D演示技能 答案:D解析:本题中,教师通过展示多种多样的相关照片、图片、鸡卵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助于说明抽象原理,使用的是演示技能中的展示法。因此答案选D。10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雁南飞”体现了生物能改变环境B.“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C.“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答案:D解析:“北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万物生长靠太阳”“鱼儿离不开水”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
9、生存离不开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可以改变环境。故本题选D。 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A自然选择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答案: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故答案选C。 12关于人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及所含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相同,消化酶种类有差异B染色体不同,消化酶种类有差异C染色体相同,消化酶种类无差异D染色体不同,消化酶种类无差异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与细胞种类的区别。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由于细胞分化而
10、呈现不同的功能。但是均为体细胞,故含有相同的一整套染色体,而两者分泌的酶有所不同。胰腺细胞分泌的特有消化酶包括胰蛋白酶,唾液腺细胞分泌的特有消化酶包括唾液淀粉酶。故本题选择A选项。 13符合中心法则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是()。 A蛋白质RNADNABRNA蛋白质DNACDNARNA蛋白质DDNA蛋白质RNA 答案:C解析:遗传信息在不同的大分子之间的转移都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只能从DNA到RNA(转录),从RNA到蛋白质(翻译),故答案只能选C。 14对于睾丸和卵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分泌性激素和产生生殖细胞B.分泌物进入导管C.都属于内分泌腺D.都是人体的器官 答案:B解析:人
11、体的腺体分为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如性腺、垂体、甲状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汗腺、胃腺、肠腺等。睾丸和卵巢是内分泌腺,分别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还可以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都是人体的器官。故本题选B。 15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D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答案:D解析: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故错误的是D项。答案选D。 16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学生对花有一定的认识,
12、但是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关于花的相关知识。某同学在刚学完“花的基本结构”后,制作了如下概念图。造成该同学产生错误概念的原因可能是( )。 生活经验的影响前后知识的干扰本质特征的混淆学生智力水平有待提高 A.B.C.D. 答案:A解析:错误概念阻碍着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造成学生产生错误概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生活经验的影响;思维能力的障碍,其中包括分析能力的欠缺、前后知识的干扰、本质特征的混淆、思维定势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该概念图中出现概念归属错误、概念缺失等问题。“花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对花有一定的认识”体现了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影响。同时,概念归属、缺失等问题也反映出学生对概念本质特征的
13、混淆。“学生之前没有学习过关于花的相关知识”说明没有前后知识的干扰。属于干扰项。 17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问到“你同意这位同学的回答吗,为什么 ”该类型的提问属于()。 A理解提问B分析提问C综合提问D评价提问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提问技能的类型。评价提问的表达形式通常如“你同意 为什么 ”“你认为 为什么 ”“你相信 为什么 ”等形式。故选D。理解提问:一般说来,理解提问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于某个概念或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的结束;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分析提问:分析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
14、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对分析提问的回答,教师要不断地给予指导、提示和帮助。综合提问:这类问题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综合提问的回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有利于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学生有分析综合的能力,即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18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
15、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9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答案:B解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细胞外液也称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织胺通过血液的传送,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
16、使人体呈现出过敏反应,因此组织胺的作用属于体液调节。因此答案选B。 20在讲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教师分析了DNA能作为警方寻找犯罪嫌疑的重要材料后,提出问题“DNA的什么特点能让其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属于()。 A.综合型提问B.运用型提问C.分析型提问D.评价型提问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提问的类型。 【答案】A。 【解析】综合型提问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综合型提问的回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有利于能力的培养。题干中的问题属于综合型提问。 21人体平静呼气时()。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17、B.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呼吸运动的过程中胸廓、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 【答案】B。【解析】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呼气过程可概括为: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使肺内气
18、体排出肺泡。故选B。 22在学习“特异性免疫”时。教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话题“HINI甲流”,并将流感疫苗说明书拿到课堂中供大家研究,从而引入新课。这属于哪种导人方式() A.悬念导入B.直观导入C.事例导入D.故事导入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中的导入技能。 【答案】C。 23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B.膜内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膜外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相反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答案】B。 【解析】膜内电
19、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24生活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生物入侵B.退耕还林还草C.乱扔废旧电池D.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答案】B。【解析】A项。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D项,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容易形成酸雨,会破坏植被进而破坏生态环境。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B项,耕地一
20、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题意。故选B。 25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能进行异养的生物不一定是动物A.B.C.D. 答案:C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也具有细胞壁,错误;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单个蓝藻就是一个个体,错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这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正确;真菌是异养生物,正确。 26用显微镜观
21、察同一标本,若仅转换物镜和调节准焦螺旋所观察到的物像如图1所示。则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 ABC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操作。显微镜高倍镜和低倍镜转换关系如下表所示: 故本题选择C选项。 27图3所示的选择题的评价层次属于( )。 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 答案:A解析:生物知识的评价表如下: 其中,识记水平的评价教学要求是记住知识的要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能够在有关情况中识别它们,与题意相符,故答案选A。 28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长;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
22、.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s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T2时持续增加饲料的投放,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将不断增大D.T2和T4时,该草鱼的种群密度一样大 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T2T5时间段内种群呈S型增长,T2T3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度不断加快;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度减慢,但是种群数量仍然增加,A项错误。T3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说明此时的限,因此即使T2时持续增加饲料的投放,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也不会持续性增大,C项错误。由图可知,T2T4时间段内,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T4时的种群密度大于T2时的种群密度,D项错误。故本题选B。 29为避免硝酸盐还原菌还原硝酸盐给农业生产
23、带来危害,农田经常()。 A施肥B松土C浇水D遮阳 答案:B解析:硝酸盐还原菌是厌氧型生物,通过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减少还原作用的产生。故答案选B。 二、问答题30图3表示膝跳反射时,神经支配同侧下肢屈肌和伸肌之间协调作用。 问题: (1)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_个神经元构成,效应器为_。(6分) (2)图中传入神经受到刺激时,该神经纤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的原因是_。(3分) (3)若B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则神经元D上_(有、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6分) 解析:(1)4;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伸肌、屈肌 (2)Na+内流 (3)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解析:(1
24、)图中有3个突触,应是由4个神经元构成,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 (2)传入神经是A,因为其上有神经节,受到刺激后由于Na+内流会使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如果B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在D上不能引发膜电位变化,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31材料: 在“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活动中,某教师拟参照下列各项给予学生评价: (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3)能否按照试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的进行实验 (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
25、成实验 (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 问题: (1)结合材料,从评价内容的角度,分析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10分) (2)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应注意些什么 (10分) 解析:(1)该探究活动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采用“档案夹”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遵义医科大学《产品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四诊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东方学院《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代理记账公司的利润计算
- 入党积极分子民主表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男装制版与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题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焦作大学《新闻评论与体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抽样设计与推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结构化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阴道镜检查临床医学知识及操作方法讲解培训PPT
- AI09人工智能-多智能体
- 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咨询费收费计算表
- 行为矫正技术-课件
-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的护理查房
- 5.0Mt-a炼焦煤选煤厂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 美术高考色彩备考教学策略
- 2023智联招聘行测题库
- 中国工笔花鸟画
- T型广告牌预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