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4页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232019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根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别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根本的一个规律。下面是查字典生物网整理的遗传的根本规律专项练习题 ,请考生及时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5分 ,共50分)1. 2019江西名校联盟摸底孟德尔遗传定律有许多适应条件 ,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来说要表现为完全显性B. 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C. 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别离定律 ,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基因别离定律的细胞学根底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分子根底是等位基因别离解析:显性基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 ,才能符合孟德尔遗传

2、定律 ,A正确;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其行为与染色体行为一致 ,B、D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 ,C不正确。答案:C2. 2019湖南衡阳联考假设一植物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 ,且粉红花一定为杂合子 ,一白花种群出现了一粉红花植株A ,植株A自交 ,后代表现型为粉红花与白花植株。那么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DDB. 植株A的后代可能存在纯合致死C. 该花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 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别离比可能为21解析: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定律的应用。依题意 ,控制花色的基因可能为不完全显性 ,那么可

3、能白花为DD ,粉红花为Dd ,红花为dd ,Dd自交后代只有粉红花和白花 ,那么可能是红花dd致死 ,别离比为粉红花白花等于21 ,A、B、C说法正确;该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别离定律 ,C说法错误。答案:C3. 2019福建漳州七校联考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 ,得F1后 ,F1自交得F2 ,再将F2自交得F3 ,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A. 323 B. 343C. 525 D. 121解析: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定律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据题意 ,F1的基因型为Aa ,F1自交得F2(1AA、2Aa、1aa) ,F2自交后代中Aa占1/4 ,AA和aa各占3/8 ,所以F3

4、中AAAaaa=323。答案:A4. 2019江西上饶六校联考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 ,请选择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方案()A. 观察该粒黄色玉米 ,化验其化学成分B. 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 ,观察F1的果穗C. 让其进行自花授粉 ,观察F1的果穗D. 进行同株异花传粉 ,观察F1的果穗解析:外表观察该籽粒 ,化验化学成分都不能知道其基因型 ,要判断基因型常采用的方法是自交法和测交法 ,题意中要求保持其遗传特性 ,测交会改变该玉米的遗传特性 ,所以不能用测交法;要用自交法 ,而玉米是雌雄异花植物 ,不可能自花传粉 ,所以只能同株异花传粉 ,然后观察F1的果穗玉米

5、籽粒颜色。答案:D5. 2019东北三省模拟以下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 ,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 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 ,表达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解析:孟德尔选材成功的原因是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豌豆具有容易区分的性状 ,A正确;孟德尔在总结数据、分析数据时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B正确;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了验证 ,C正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D错误。答案:

6、D6. 2019陕西教学质检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 ,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A.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 ,比例为1111B. F1表现显性性状 ,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 ,比例是9331C. F1形成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别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 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 ,且雌雄配子结合时机相等解析:此题考查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理解。A项属于演绎推理过程;B项为杂交实验的结果;C项是假说的内容 ,D项中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不相等的

7、 ,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 ,故D错误 ,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7. 2019天津十二所重点中学联考以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 ,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B. 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M、N、P分别代表16、9、3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别离比为1111解析:从图可知 ,在过程中发生了减数分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发生了交叉互换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未别离 ,向一极移动 ,等位基因别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正确;过程是受精作用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8、由于各有4种类型配子 ,所以有16种组合方式 ,根据组合的结果可知 ,有9种基因型 ,3种表现型 ,B、C正确;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别离比为112 ,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8. 2019广东广州阶段模拟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 ,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A. 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 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 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D. 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

9、凸耳=31解析:根据第一组F2代出现两种性状且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 ,可推知 ,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设由A/a和B/b)控制的 ,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非凸耳基因型为aabb ,A正确;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 ,F1都是只有一种表现型 ,F1自交得F2 ,由其比值可知 ,甲是双显性 ,乙和丙为单显单隐 ,且都是纯合子 ,B正确;甲是双显性纯合 ,乙为单显单隐纯合 ,所以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一定有显性基因 ,即一定是凸耳 ,C正确;乙和丙为单显单隐纯合 ,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 ,F2有两种表现型 ,凸耳非凸耳=151 ,D错误。答案:D9. 2019山东模拟某种

10、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 ,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 ,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 ,F1代有两种表现型 ,黄色鹦鹉占50% ,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 ,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 ,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 ,那么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 aaBBAAbb B. aaBbAAbbC. AABbaabb D. AaBbAabb解析:由题意可知 ,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又知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11、,且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 ,后代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 ,因此可以猜测 ,后代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理论上应该是A_B_aaB_A_bbaabb=9331 ,其中A_BB和aaBB个体致死 ,导致出现了6321 ,所以F1中的红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又由题意知 ,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 ,F1代有两种表现型 ,黄色鹦鹉占50% ,红色鹦鹉占50% ,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绿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 ,纯合黄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答案:B10. 2019湖北襄阳四中模拟以下图1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2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

12、谱图 ,其中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图1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四种可能B. 根据图2判断 ,4患白化病 ,7患色盲病C. 假设10和12结婚 ,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D. 假设9染色体组成为XXY ,不考虑基因突变 ,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解析:根据图1可知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图1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aB、ab ,其中a和b都属于致病基因 ,所以产生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3种可能 ,A项错误;根据题干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

13、传病 ,由图2遗传系谱图5和6都无病但生了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儿11 ,可推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即图中阴影为竖线的个体为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 ,进而可知图中阴影为斜线的7为色盲患者 ,B项正确;根据二者的遗传方式 ,首先由9为两病兼患的个体(基因型为aaXbY) ,可推出3的基因型为AaXBXb ,4的基因型为aaXBY ,进而可推出10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然而由11为白化病患者可知5和6关于肤色这一性状的基因型全为Aa ,进而可推出12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最后根据单性状分析法 ,关于肤色这一性状 ,10(Aa)和12(1/3

14、AA、2/3Aa)所生后代白化的概率为2/31/4=1/6 ,肤色正常的概率为1-1/6=5/6;关于色觉这一性状10(1/2XBXB、1/2XBXb)和12(XBY) ,后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 ,色觉正常的概率为1-1/8=7/8;那么后代中完全正常的概率为5/67/8=35/48 ,后代中患者的概率为1-35/48=13/48;C项错误;9为色盲患者 ,假设其染色体组成为XXY ,那么其基因型为XbXbY ,根据其双亲的基因型3为XBXb ,4为XBY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Xb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故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母亲 ,D项错误。答案:B11. 2019山东滨州模

15、拟)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 ,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其代谢过程如图: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 ,F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 ,F1自交获得F2 ,那么()A.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B. F2中性状别离比为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C. 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D. 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参加含氰葡萄糖苷 ,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解析: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 ,子代为DdHh ,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 ,如果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 ,那么子代会出现不含氰的品种 ,A错误

16、; F1为DdHh ,F2为9D_H_3D_hh3ddH_1ddhh ,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97 ,B错误;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液泡中 ,C错误; F2不含氰的品种有:3D_hh3ddH_1ddhh ,品种ddH_不能产生葡萄糖苷 ,但是参加含氰葡萄糖苷能产生氰 ,比例为3/7 ,D正确。答案:D12. 2019杭州地区联考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 ,统计数据如下表:性别 只患甲病 只患乙病 患甲病和乙病 不患病 男(个) 291 150 10 4549 女(个) 287 13 2 4698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 ,

17、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 甲病和乙病的遗传肯定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假设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 ,且控制甲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那么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3.89%D. 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 ,患病人数和不患病人数相比很少 ,说明患病很可能是隐性 ,A错误;甲病男性与女性根本相等 ,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 ,乙病男性多于女性 ,乙病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甲病和乙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错误 ,D正确;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可知 ,其他甲病患者应为杂合子 ,故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 ,患甲病的人共有2

18、91+10+287+2=590(个) ,共含有致病基因2019+(590-200)=790(个) ,调查总人数为291+150+10+4549+287+13+2+4698=10000(个) ,因此致病基因的频率为790(210000)100%=3.95% ,C错误。答案:D13. 2019浙江宁波质检一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 ,如生女孩 ,那么100%患病 ,如生男孩 ,那么100%正常 ,这种遗传病属于()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据题意 ,该患者后代患病情况明显与性别有关 ,应属于伴性遗传 ,由于后

19、代女孩患病 ,而男孩不患病 ,所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C14. 2019宁夏模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 ,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性状别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A. 一项 B. 两项C. 三项 D. 四项解析:此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相关知识。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 ,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正确;具有一对相对性

20、状的纯种亲本杂交 ,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错误;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性状别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错误;女儿的性染色体为XX ,其中一条必定来自父亲 ,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可以控制性别 ,如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 ,错误;性别受性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的控制 ,错误;综上分析选B。答案:B15. 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 ,关于此现象的分析 ,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孩子不患色盲 ,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B. 假设孩子患色盲 ,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C.

21、假设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 ,那么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D. 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解析:此题考查伴性遗传与减数分裂的知识 ,主要涉及染色体别离异常原因的分析。假设孩子不色盲 ,那么可能是父亲产生了XY的精子 ,也可能是母亲产生了XX的卵细胞 ,A错误;假设该孩子色盲 ,那么其基因型为XbXbY ,由于双亲正常 ,所以Xb只能来自于母亲 ,一定是母亲产生了XbXb的异常卵细胞 , B正确;含XXY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有XX、Y或X、XY ,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为3/4 ,C错误;四分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 ,骨髓造血干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不会出现四分体 ,

22、D错误。答案:B16. 鸡的性染色体为Z和W ,其中母鸡为ZW。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 ,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决定;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 ,鸡表现为非芦花 ,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一般的 ,母鸡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一定是ZB. 正常情况下 ,公鸡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含有4条Z染色体C. 非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 ,后代公鸡全为非芦花 ,母鸡全为芦花D. 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 ,后代出现非芦花鸡一定是公鸡解析:母鸡(ZW)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Z或者W;正常情况下 ,公鸡体细胞(ZZ)有丝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 ,含有4条Z染色

23、体;非芦花公鸡(ZbZb)和芦花母鸡(ZBW)杂交 ,后代公鸡基因型为ZBZb ,全为芦花鸡 ,母鸡基因型为ZbW ,全为非芦花鸡;芦花公鸡(ZBZb或ZBZB)和芦花母鸡杂交 ,后代出现非芦花鸡的基因型是ZbW ,一定是母鸡。答案:B17. 2019厦门质检猫类中有一种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表现型有红色(XA_)、黑色(Xa_) ,花斑色XAXa ,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 ,所生母猫均为花斑色B. 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 ,均可生出红色母猫C. 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 ,所生公猫一定不是黑色D. 黑色母猫生出花斑母猫和黑色公猫 ,小猫的父亲

24、一定不是同一只公猫解析: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 ,即:XaXaXAY ,子代为XaY(黑色公猫)和XAXa(花斑色母猫) ,故A正确。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 ,即:XAXaXAY ,子代母猫为XAXA和XAXa ,表现为红色和花斑色;花斑母猫与黑色公猫交配 ,即:XAXaXaY ,子代母猫为XAXa(花斑色)和XaXa(黑色) ,故B错。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或黑色公猫交配 ,子代公猫为XAY(红色)和XaY(黑色) ,故C错。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 ,即:XaXaXAY ,子代为XaY(黑色公猫)和XAXa(花斑色母猫) ,父亲为同一只公猫 ,故D错。答案:A18. 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

25、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 ,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黄色无纹黄色无纹黄色无纹黄色有纹31 黄色无纹绿色有纹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1111 绿色有纹绿色有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21 A. 仅根据第1组的实验结果即可确定黄色、有纹为显性性状B. 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2种类型的卵细胞C. 出现第3组杂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D. 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 ,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解析:根据第1组 ,双亲无纹 ,后代出现有纹和无纹两种表现型 ,可判断无纹为显性性

26、状 ,依据第3组可判断绿色为显性性状 ,A项错误;根据第2组中后代的表现型和亲代表现型可判断 ,黄色无纹个体为杂合子 ,基因型为aaBb ,其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其基因型为aB或ab;根据第3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可判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 ,后代应出现绿色有纹黄色有纹=31 ,可能是存在致死效应 ,且最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其自由交配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 ,后代应该出现9绿色无纹3黄色无纹3绿色有纹1黄色有纹 ,但由于AA_ _个体致死 ,所以后代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答案:D19. 2019济南模拟与果

27、蝇眼色有关色素的合成受基因D控制 ,基因E使眼色呈紫色 ,基因e使眼色呈红色 ,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两个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ddXeYB. F1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C. F2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D. 假设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 ,其子代红眼白眼=81解析:此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等知识。依题意 ,假设两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那么紫色基因型为D_E_ ,红色基因型为D_ee ,白色基因型为dd_ _ ,根据F1中紫色为雌蝇 ,而红眼为雄蝇 ,判断D、d位于常染色体上 ,而E、e位于X染色体上 ,故亲本的基

28、因型为DDXeXe、ddXEY ,A错误。F1中紫眼基因型为DDXEXe一种 ,B错误;F2中白眼果蝇有ddXEXe、ddXEY、ddXeXe、ddXeY ,四种 ,雌雄都有 ,C错误;F2中红眼果蝇为1DDXeXe、2DdXeXe、1DDXeY、2DdXeY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 ,后代只有dd才会表现白眼 ,d雌雄配子的概率为1/3 ,故dd白眼个体占1/9 ,红眼为8/9 ,D正确。答案:D20. 2019广东中山内部调研以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不在性染色体同源区段) ,4无致病基因。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该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

29、体隐性遗传C. 3与正常男性结婚 ,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D. 1和2、3和4生一个患该病的孩子的概率相同解析:图中3患病 ,1正常 ,不符合父病女必病 ,说明该病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 ,3患病 ,4和5均正常 ,不符合母病子必病 ,说明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 ,3患病 ,4无致病基因 ,但3患病 ,说明该病不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A和B均不正确;3的基因型为Aa ,与正常男性(aa)结婚 ,生一个患该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2=1/4 ,C正确;由题意可知 ,3的基因型为Aa ,而2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并不确定 ,因此1和2、3和4生

30、一个患该病的孩子的概率不一定相同 ,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 (共50分)21. (9分)2019山东潍坊模拟某植物的花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性状 ,且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五个纯合品系的紫花(AABBdd)、红花(aaBBdd)、白花甲(aabbdd)、白花乙(aabbDD)和白花丙(aaBBDD)植株假设干 ,四组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杂交1杂交2P紫花红花 紫花白花甲F1 紫花紫花F2紫花红花 紫花红花 白花3/41/49/163/164/16杂交3杂交4P红花白花乙紫花白花丙F1 白花白花F2 红花白花 紫花红花白花3/1613/163/161/1612/16请根据杂交

31、实验结果答复:(1)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_。(2)请参照下表中白花基因型的书写格式 ,写出四组杂交组合中紫花和红花的基因型。表现型 白花 紫花 红花 基因型 aabbddA_bbdd_ _ _ _D_ _ _ (3)在杂交3中 ,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种 ,出现几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4)某红花的自交后代中出现一白花植株。分析认为 ,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中可能有:杂合子的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只涉及一个基因)。为探索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上述哪一种 ,用已有白花甲(aabbdd)与之杂交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如果F1的花全为_ ,可知待测白

32、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 ,那么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如果F1的白花与红花比为_ ,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那么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解析:此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属于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要求。(1)分析各杂交组合中F2的比例判断 ,花色遗传符合基因别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杂交1紫花基因型为AABBdd ,红花为aaBBdd ,F1紫花基因型为AaBBdd。由杂交2得出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dd。(3)杂交3为aaBBddaabbDDaaBbDd ,F2中共有9种基因型 ,其中红花基因型为aaB_dd,2种 ,那么白花基因型有7种。其中aaBb

33、Dd出现比例最高 ,占F2的9/16。(4)假设是原因 ,那么亲代红花的基因型均为aaBbdd ,得到的白花基因型为aabbdd ,与白花甲杂交 ,后代均为白花。假设是原因 ,那么亲代红花基因型为aaBBdd ,突变得到的白花个体为aaBBDd ,与白花甲aabbdd杂交 ,后代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答案: (1)基因的别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A_B_dd aaB_dd(3)7 aaBbDd(4)白花 aabbdd 11 aaBBDd22. (12分)2019江西新余二模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

34、时 ,植株开两性花 ,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 ,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 ,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 ,植物就表现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答复以下问题:(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_条染色体 ,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个四分体。(2)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 ,应选择_做母本 ,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3)BbEe个体自花传粉 ,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 ,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4)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有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实验步骤:_;_。结果预测:如果_ ,那么该植株为纯合子;如果_ ,那么该植株

35、为杂合子。解析:(1)该植株为雌雄同株 ,体内无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分 ,故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只需测5条染色体即可。该植物减前期可形成5个四分体。(2)bbEE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 ,只能做母本 ,F1的基因型为BbEE ,表现为两性花 ,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EE(野生型)BbEE(野生型)bbEE(双雌蕊)=121 ,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双雌蕊=31。(3)BbEe个体自花传粉 ,只有ee个体不育 ,占1/4 ,可育个体占3/4 ,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4)双雌蕊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为bbEE或bbEe ,且只能做母本 ,应选可作为父本的野生型植株与之杂交 ,来判断其是

36、否为纯合子 ,用假说演绎法 ,杂交子一代看不出差异 ,应通过观察子二代来判断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 ,如果子二代中出现败育植株 ,那么该植物为杂合子 ,否那么为纯合子。答案:(1)5 5(2)bbEE 野生型双雌蕊=31(3)3/4 BBEE和bbEE(4)让该双雌蕊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 ,得到F1 让F1自交 ,得到F2, 观察并统计F2 表现性 F2中没有败育植株出现 F2中有败育植株出现(其他正确结论也可) 23. (10分)2019吉林二模水稻(2n=24 ,雌雄同株 ,花多而小 ,两性花)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

37、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的水稻的核基因组中 ,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虫水稻。请答复以下问题:(1)从化学成分看 , 染色体主要由_组成 ,研究人员为获取水稻更多的遗传信息 ,决定进行基因组测序 ,那么需要测_条染色体。(2)选用上述抗螟虫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虫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 ,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 ,F2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现型 抗螟虫非糯性 抗螟虫糯性 不抗螟虫非糯性 不抗螟虫糯性 个体数 142 48 50 1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 ,所选用F1植株的表现型为_。亲本中抗螟虫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_种。(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

38、虫水稻 ,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最正确检验过程(基因用B、b表示) ,并作简要说明。(4)上表中的抗螟虫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 ,请简要分析可能原因。_。解析:此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由于水稻为雌雄同株 ,没有性染色体 ,所以测序只需测定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即可 ,即12条。(2)分析图表中数据 ,抗病不抗病=31 ,非糯性糯性=31 ,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 ,所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为双杂合子 ,表现为抗螟虫非糯性。由于是选取一株自交得出的结果 ,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39、AABB、AaBb、AaBB或AABb四种。(3)检验某个体是否为纯合子 ,水稻为自花授粉 ,所以最正确检验方法是自交。(4)假设抗螟虫水稻均抗病 ,那么可能的原因是选择的F1这株个体是抗病纯合子 ,还有一种可能是抗螟虫基因与抗病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 (1)DNA和蛋白质(缺一不可) 12(2)非同源(两对) 抗螟虫非糯性 4(3)图解P: BB抗螟虫Bb抗螟虫F1BB BBBbbb121抗螟虫 抗螟虫不抗螟虫=31说明:假设F1均抗螟虫 ,那么该水稻为纯合子 ,否那么为杂合子。(或者:后代出现性状别离 ,该水稻是杂合子 ,否那么是纯合子)(4)选取的F1是抗稻瘟病纯合子;抗螟虫

40、基因与抗稻瘟病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24. (10分)2019河南焦作一模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一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 ,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 ,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就此结果 ,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 ,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根本定律。请答复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 ,B、b ,D、d来表示相关基因):(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选项是_。(2)持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 ,遵循的遗传定律有_。(3)持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 ,即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是_ ,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 ,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条形叶个体进行_ ,如果后代出现圆形叶条形叶=_ ,那么观点二有可能正确。解析:(1)根据题中圆形叶圆形叶圆形叶条形叶=133 ,属于自由组合定律中F2代表现型9331的变形 ,所以观点三明显错误。(2)根据观点一 ,因为后代发生性状别离 ,其表现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 ,其双亲均为双杂合个体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持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