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课标要求】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2、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感受列宁名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创建布尔什维克 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节,归纳列宁的早期活动?(1)出生:1870年出生于俄国的辛比尔斯克(2)中学时代:成绩优异,性格坚毅,有强烈的责任感。(3)大学时代:(4)流放一年后: 开始
2、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被学校开除,进而逮捕、流放。 开始研究资本论,不久加入喀山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创建布尔什维克 2、列宁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了哪些组织和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1895 年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1900年创办火星报3、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会议的内容有哪些?会议形成了哪两个派别?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此次会议有何意义? 流亡生活 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 1、1905年,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2、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驱逐
3、了孟什维克,建立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这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组织上和理论上的准备。3、在流亡瑞士期间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号召各国无产阶级打倒本国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1916年,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5、1917年4月,四月提纲,指明斗争方向6、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列宁完成国家与革命,论证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的重要思想。 1.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 20世纪初,俄国进入垄断阶段落后
4、 俄国社会矛盾尖锐,一战又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主观条件: 无产阶级力量较强大; 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列宁主义的指导十月革命的必然性想一想忆一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2、归纳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2)四月提纲指方向(3)七月流血抛幻想(4)十月革命现曙光 问题1:二月革命的结果怎样?性质是什么? 问题2: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问题3:七月流血事件说明了什么? 十月革命的胜利 3、 十月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人类历史发展新纪元,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前提。(2)为国
5、际无产阶级树立斗争榜样,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4、十月革命的特点(特殊性)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胜利;过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道路: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这些特点十月革命的胜利 合作探究探究1:你认为俄国在一年内接连发生两场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探究2: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探究3: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贡献?课堂训练材料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6、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分别指什么理论?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剩余价值学说课堂训练材料二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
7、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举例说明列宁在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列宁结合俄国社会实际,提出“一国胜利论”,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一切为了前线 1、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1)仍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3)国内各种反动势力联合进行武装叛乱。 2、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哪些措施? (1)外交:签定
8、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2)政治: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 立起来。(3)军事:组建红军,参加卫国战争。(4)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切为了前线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影响:积极: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 消极: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极大不满;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 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为什么要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商业
9、方面:分配制度: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部 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自由贸易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 工资制。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3、有何作用?实质(特点)是什么? 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质(特点):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配给制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影响 积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争取军事斗争
10、胜利; 消极:存在弊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固定的粮食税恢复私人小企业,实行租让(借)制(国家资本主义)允许自由贸易工资级别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生产经济恢复、政权巩固;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伟人的告别 1、列宁的逝世 2、在病重期间,仍然关注党的事业和苏维埃政权的前途,口授了一批重要的信件和文章。思考:这些信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重要意义? (1)党的团结问题;(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3)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1924,1,21如何评价列宁 贡献:总评:合作探究 缔造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
11、国家;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实行共产主义政策等措施,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大政策103页“材料阅读与思考”答:列宁之所以将十月革命称为“第三次俄国革命”,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1905年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相提并论。1905年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尽管最后失败,但它锻炼了俄国民众,因此列宁称1905年革命是十月革命的“总演习”。1917年的“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既是1905年革命的继续,也为十月革命做
12、了准备。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来。” 苏联兴亡史思考:据材料一,“冲击的办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答(1)“冲击的办法”指的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失败”是因为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
13、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思考:据材料二: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答:(1)特点: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节和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2)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下列关于四月提纲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B、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C、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D、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周密计划2、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
14、积极领导革命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对外战争4、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BCCD5、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D、
15、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6、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时,首先应该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成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向社会主义过渡DA7、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 ) A、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B、保证了军事上胜利 C、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 D、列宁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的剩余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9、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二步”这表明
16、列宁认为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C俄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ACC10、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一战”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 D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1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的是: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12、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 A. 退出大战B得到喘息机会 C维持国内和平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3、一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苏俄的政策体现了: A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买卖合同范文
- 上海市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猪场租赁合同中二零二五年消毒室改造条款
- 公司租车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班级环保活动的实践方案计划
- 公司退伙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新版高级经理聘请合同书
- 军工电源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农村商铺租赁合同协议
- 传授厨艺合同标准文本
- 高值医用耗材自查报告
- 英国海德公园
-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一章-课件
- 2025年辽宁中考语文复习:写作(含解析及范文)
-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DL∕T 748.2-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 YYT 0606.5-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 第5部分:基质及支架的性能和测试
- 2024年湖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重点题型专项练习及答案【易错题】
- 2024届高考化学精英模拟卷 【山东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