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人类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人类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人类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人类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第一节 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 一、宇宙中的地球 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物质世界。第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成为开展现代宇宙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遥远的星体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整个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逾遥远的星体远离我们而退行的速度逾快,也即是星体背离地球逃离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 第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哈勃定律” 提出的依据

2、: “多谱勒效应”一切波都具有与观察者距离越近频率越高,距离越远频率越低的现象。 测定宇宙中恒星的光谱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红移现象”。第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产生于150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空间和物质都是从这个时刻开始发展演化的。 第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关于宇宙的未来: 无始无终,反复膨胀收缩,永无止境; 有始有终,膨胀到极点会出现“大坍塌”,宇宙“暴缩”至复归于无; 有始无终,将无限膨胀下去(斯蒂芬霍金的观点)。第6页,共53页,2022

3、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2、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 (1)太阳 是能自行发光的一颗中等规模的恒星,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9%,以它为中心形成太阳系这一天体系统。 第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图1.1.3 太阳的分层结构第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2)大行星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第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

4、12点9分,星期日 (3)太阳系其他星体 小行星。已发现数以万计的小行星。 除水星、金星外,已发现大行星的卫星达68颗。 彗星。已发现彗星约1600颗,其中最著名的为公转周期76年的哈雷彗星。 流星体。太阳系中的一些微小物质颗粒,当其闯入地球大气层时因摩擦而燃烧发光,这就是平常所见的流星现象。 第1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4)太阳系的起源 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的特征: 共面性:行星绕太阳运动和卫星绕行星运动,都在一个扁平的轨道平面上。 同向性: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大致朝同一方向运动,太阳和行星(除金星和天王星外)的自转方向基本一致。 近圆性:行星轨道形状都接

5、近圆形。 第1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 “星云假说”。 宇宙大爆炸的星云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首先在银河系星云中分离出太阳星云,然后太阳星云逐渐演变成星云盘,最后在星云盘中产生太阳和行星。 星云说是目前科学认识水平下最具有说服力的一种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理论。 第1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二、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1、地球的形状 古人相信“天圆地方”; 16世纪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7世纪末,牛顿从理论上推测地球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第13页,共53页

6、,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地球的形成演化 : 地球起源于太阳星云。在大约46亿年前,在形成太阳的星云物质中分化出原始地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原始地球继续吸积星云物质,其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温度逐步升高,内部物质呈现一定的塑性;在重力作用下,经过轻重物质对流产生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坚固的地壳。 第1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2、地球的内部圈层 人们根据震波传播速度和穿透能力随深度而变化的规律,推断出地球内部物质的一些特征变化,将地球划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第1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3、地球的

7、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各外部圈层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特别在地表附近,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交错。第1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图1.1.6 地球的外部圈层第1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三、地球表层 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的高空和内部的区域空间。在这个区域空间里所有影响人类生存及活动的事物整体,称为地球表层环境或地球表层自然环境。 第1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1地球表层的环境要素 从地球表层环境的

8、构成要素上看,有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五大要素,这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特殊的地球环境。第1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2、地球表层的环境特征 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其原因在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自转周期、地球上水圈和大气圈的保温作用。 合适的大气。大气是地球的保护伞,对地球生命的存在起着不同的作用。第2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首先,地球表层是太阳能量最为集中的区域。 其次,地球表层环境中,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共存。第2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

9、,星期日 第二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1、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从无机分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多分子体系的形成原始生命的诞生。 原始生命的演变:非细胞形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单细胞多细胞。第2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年龄为37亿年。 最早生命是出现于南非境内的、距今约32亿年的一种蓝藻类化石。 距今6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次生命大爆发:海洋中大量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以后又出现了鱼类。 第2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在距今4亿年前,一些绿色植物开始弃水登陆。 至2

10、.5亿年前后,两栖动物、爬行类动物(如恐龙)开始涉足陆地。 到6500万年前后,哺乳类动物开始主宰地球。 直到240万年前后,人类才在地表环境中诞生出来。 第2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2、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总是通过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交换与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第2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无机环境; 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11、)。第2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生态平衡理论: 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互适应性; 生物的种类构成和数量构成上都没有明显的变动; 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也接近平衡。第2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二、从猿到人 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和猿具有一定的近亲关系,无论在外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血液的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其相似的特征。 在生理结构、语言和社会性三个方面,人和猿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 第2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距今200

12、0万3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 新生代第三纪中期以后,随着气候变化和森林的消失,一部分古猿迁移到新的森林中,逐渐进化成现代猿类;另一支古猿留在原地被迫从树栖转为地面生活,其中一支发展成为南方古猿。第2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图1.2.1 基于人类化石证据的进化树第3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三、人类发展的基本阶段 早期猿人(250100万年前),主要在亚、非两地发现,如坦桑尼亚的能人、中国的元谋人等; 直立人(20020万年前), 旧称猿人,主要代表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等; 第3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

13、日,12点9分,星期日 早期智人(254万年前),即古人,主要代表为德国的尼安特人、中国广东韶关的马坝人等; 晚期智人(51万年前),即新人,基本与现代人相似,主要代表为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克罗马农人、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等。第3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拓展思考: 1.除了地球生命之外,宇宙中还有其他生命体存在吗? 2.假如有其他宇宙生命存在,你认为其发展水平与地球生命相比如何? 3.假如存在着高于地球发展水平的外星生命,我们人类将如何自处?第3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第三节 人类的发展 一、 现代人的起源问题 现代人的起源

14、指的是早期人类怎样演变成不同种族人的问题,是整个人类进化历史的一个局部。 第3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欧洲非洲亚洲现代人现代人现代人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南方古猿(阿尔法种)直立人早期猿人直立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欧洲非洲亚洲现代人现代人现代人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南方古猿(阿尔法种)直立人早期猿人直立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图1.3.1 现代人起源示意图左:非洲起源学说 右:多起源学说第3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关于中国人的起源问题,我国考古学家们根据多年的研究及发现,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由当地古代人进化而来的,这在我国古人类化石上得到

15、证实。 第3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二 、人口的发展、分布和迁移 (一)世界人口发展概况 人口发展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但增长过程呈现出跳跃式增长的态势,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对人口的快速增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3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据估算,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 当时人口增长的特征: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第3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农业革命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使人口总量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 原因在于:农业社会能提供更多

16、的食物,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农业社会使人的寿命增加,降低死亡率,最终促使人口的增长。 第3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工业革命爆发后,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卫生服务条件的完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二是人口出生率先升后降(工业化初期欧洲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但从19世纪后半期出生率开始逐渐下降)。第4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世界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1999年10月2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回顾人类60亿人口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

17、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据世界银行的预测,至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2.17亿。 第4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放前我国人口发展一直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状态中。 解放后,虽然人口发展有过波动,但人口总数却一直在大幅增长之中。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3.39亿,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 第4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某一区

18、域内的人口密集程度。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第4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1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90%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第4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 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 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和在各大洲(或地区)内部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第45页,共53页,2022年,5月

19、20日,12点9分,星期日 2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 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极为稀疏; 人口分布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 高原和高山人口稀少。 第4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三)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是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 暂时或永久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一般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永久性迁移和季节性迁移等。 第4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2点9分,星期日 1国际人口的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前者指移民改变了自己的国籍或成为侨民(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