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么增产玉米增产关键技术_第1页
玉米怎么增产玉米增产关键技术_第2页
玉米怎么增产玉米增产关键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玉米怎么增产,玉米增产关键技术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然而,许多地区玉米产量不高,严峻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深化分析介绍了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供农户们参考。 1、玉米产量形成 1.1 玉米的产量形成要素 玉米的产量形成要素有许多,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环节,诸如种子质量,播种方法、田间管理都可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1.2 提高玉米产量的几种方法 1.2.1 地膜掩盖方法 在积温不足的、无霜期短的地区,种植玉米要进行地膜掩盖的栽培方式,由于地膜 掩盖可以增加地温,引种当地不能种植的高产、优质、偏晚熟品种,比一般

2、常规栽培的玉米增产幅度大。 1.2.2 坐水催芽种植方法 在德惠市十年九春旱,坐水催芽种子可以提高出苗率,确保玉米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1.2.3 立体栽培方法 实行玉米、大豆轮作的方法,即在同一块田地上,将不同作物在肯定时间内,按肯定的挨次循环种植,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整土壤肥力,有利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为害,是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耕作方法。 1.2.4 合理密植方法 玉米产量是一个群体效应,只有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才能得到高产的回报,因此,建议农夫尽量选用耐密品种,每公顷保苗在6万株左右,提高玉米产量。 2、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 2.1 选用良种 品种的选择是

3、搞好玉米生产的第一步,选择了一个优良玉米品种,就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大程度地克服常年易发生的病害,如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倒伏等一些生产中常见的障碍因素,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同时,讨论表明在诸多的增产措施中,品种因素在玉米增产中科技贡献率在40%以上,因此,对玉米品种选择是玉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精细整地 保住墒情、深耕细整地,制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确保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是保证丰产的基础。最好是秋翻秋整地,秋天收获后,结合施用底肥进行秋翻,耕深18-25厘米,耕后准时耙地,做到无漏耕,无立伐、土块细碎,春季待土壤化冻5厘米时,进行耙、耢、压、整平土地。 2.

4、3 种子处理 2.3.1 晒种 晒种是利用太阳光紫外线将种子表面的细菌杀死,改善种皮的通气性,有利于种子内部渗性养分物质的形成,促进酶的活性,排出二氧化碳及种种废物,从而增加种子活力,打破休眠,提高种子发芽势,并可提早出苗1-2天。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连续晒2-3天,并要常常翻动,晚上收回,防止受潮,经晾晒的种子要通过筛选,去小粒,秕粒,残粒,病粒和杂粒。 2.3.2 种子包衣处理 玉米的种子包衣处理主要有机械包衣法和人工包衣法二种,机械包衣法是有条件的种业集团用包衣机进行包衣,种子包衣后出售给农夫。人工包衣方法是把备用的2个大小相同的塑料袋套在一起,取肯定数量的种子和相应数量的种衣剂装在里层

5、的塑料袋内,扎好袋口,然后用双手快速揉搓,直到拌匀为止,倒出备用。 2.4 合理密度 严格根据品种的栽培介绍进行种植,最大限度地保障种植密度。近几年,我市广阔农夫盲目增加密度,特殊是今年造成大面积倒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2.5 科学管理 玉米从种到收大致经受三个时期:苗期、穗期、花粒期。玉米的苗期是指玉米出苗至拔节前的一段时期。苗期是以长根为中心,根系生长较快,地上部分缓慢的养分生长期。苗期是管理可以保证苗全、苗齐和苗壮,是打算每公顷株数,并为穗大粒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穗期是根、茎、叶养分器官旺盛生长,雌雄穗分化发育,养分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快,也是地上部干物质增长最快的时期,穗期要求充分的养分和水分。穗期是打算穗数和粒数的重要时期,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掌握植株养分生长,使其不过旺,促进茎秆粗大和果穗发育,争取穗大粒多。 花粒期是指玉米从抽雄开花至果穗灌浆成熟的时期,是打算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到位能防止茎早衰,促进开花授粉,灌浆,提高牢固粒数和粒重。 2.6 病虫害的防治 德惠市为害玉米的地上害虫有玉米螟、黏虫、蚜虫、玉米旋心虫等,每年都有发生,为害程度不尽相同。主要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主要防治方法有:(1)农业防治;通过翻地处理越冬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