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经济学知识_第1页
战略管理经济学知识_第2页
战略管理经济学知识_第3页
战略管理经济学知识_第4页
战略管理经济学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治理推举序:治理是一门学科(包政)经常被人问起,如何才能弄明白“治理学”?本人的经验或建议是,读德鲁克的治理使命、责任、实践(1974年)。至于如何才能读明白治理?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多读几遍,同时带着问题,随时翻阅。治理是一本经典之作,是治理学科的奠基之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用心体会。德鲁克撰写治理的目的,是要建立一门学科,一门治理学科,一门“经世济民”的学科。这原本是“经济学”的任务,现在差不多历史地落到了“治理学”的肩上。德鲁克认为,现代社会的前途系于“治理”,系于组织机构在治理上的有效性。依靠治理的功能,维系组织机体的存在,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这是历史给予“治理”的一项任务,给予“治理

2、学”的一项使命。也只有治理、以及治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才有可能处理复杂的组织过程,确保现代组织机构和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行。德鲁克认为,战后的25年,一股治理热潮席卷了全球,这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那个事件意味着“治理”正成为现代组织机构不可或缺的“功能”;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而伴随我们左右。“组织和治理”差不多成为我们那个时代最核心的命题。在人们的观念中,应该是由“经济学”来承担这项使命和任务。所谓“经济学”,顾名思义,确实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现代经济学发端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他的国富论(1776年),奠定了经济学科的基础,开启了工业化、进而现代

3、社会的大门,让世人倍感震惊或智力上的启迪。后来的经济学,要紧是指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追求“科学理性”和“学术规范”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尊敬的理论形态;却舍去了人类社会中最关键的命题,即“组织与人”。偏离了亚当斯密的轨道,背离了古典经济学的初衷。亚当斯密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贴近社会实践,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社会进展的图景,以及图景中的关键命题,即揭示了财宝的本质。他认为真正的财宝是“物质财宝”,是可供人们消费的物质或商品,而不是重商主义认定的“贵金属货币”。物质财宝是靠劳动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单纯的商业贸易或交换获得的。扩大国民财宝的关键是,在商品交换基础上,深化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这确实是古典经

4、济学闻名的“分工理论”的来源。自亚当斯密之后,西方世界在“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化分工,继而动力、机器和技术的应用,以及资本的集聚和集中,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了财宝的制造。反过来,推动着企业或组织之间“社会分工体系”的深化,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体系”的深化。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有一个绕只是去的命题,即“企业组织”。经济学要想占据指导社会实践的主导地位,成为“治理学”的理论基础,必须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组织理论”。因为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在“组织实体”中进行的;通过企业组织的有效运作或治理,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制造物质财宝。但是,亚当斯密认为,

5、“企业组织”只是人们追求生产效率的一种结果。这是一个模糊其辞的错误论断,导致“经济学”和“治理学”产生分歧,也导致古典经济学的终结。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终结者,他主张通过专业化分工、扩大规模,提高效率,来制造财宝。强调“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或资源配置方式”在财宝制造中的绝对作用。进而,制造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来调解供求关系,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实现资源在“生产者之间”的合理配置。这本身并没有错,马歇尔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把“企业组织”当作一个“功能实体”,在于他虚化了“企业组织”的存在;无视“企业组织及其治理”在培养人才,传授知识

6、和技能,深化分工协作体系、协调人际关系和系统创新等方面,对物质财宝制造的作用。而在马歇尔那儿,“企业组织”是抽象的,抽象掉了“组织与人”的存在形式和内容;企业组织被定义为一种“协调机制”,一种在“思维观念”上存在着的空泛概念,或者是一种资源要素;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要素配置在一起,发挥协调的作用。由于马歇尔在“分工理论”上的片面进展,使主流经济学在观念上摆脱了“组织实体”的约束,摆脱了社会实践的约束。把“企业组织”抽象为“生产者”,把“组织中的人”抽象为“劳动力”,逐渐把经济学的研究重心移向“资源配置”领域,并按照西方科学研究的标准或规范,导入数学分析的方法,进行逻辑实证研究;使经济

7、学的外观形态,变得专门像自然科学甚至数学,像自然科学那样严密、规范而不容置疑。罗宾斯据此明确界定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即按照人们的目的,把“给定的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用途上;并断言这是人类社会真正的经济问题(L. Robbins,1935)。然而,在那些关注社会命运的学者看来,在博尔丁(Kenneth Boulding)看来,主流经济学差不多蜕变成为一门“见物不见人”的“纯学问”,不关怀人的社会行为,只关怀商品的交易行为。企业并非是虚拟的,企业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按照科斯的观点,假如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企业就没有必要存在。因此,企业存在的理由确实是,依靠治理实现组织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个不可否

8、认的事实是,社会再生产循环并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而是在“企业组织”之间进行的。社会资源实际上操纵在企业或企业家,以及经理人员手里。萨伊(J.B.Say,17671832)和熊彼得认为,企业家的有组织努力,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环节,是财宝制造的关键环节。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来源于组织,来源于组织起来的力量,来源于企业家的组织治理才能和系统创新能力。与主流经济学相对立,治理学家强调“分工理论”中更为本质的命题,强调“组织的功能”,强调“企业组织”在财宝制造中的作用。钞票德勒的研究表明,企业的效率是制造财宝的源泉,企业效率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同,来源于治理的有效性,而不单纯来源于资源配置

9、的方式或专业化分工。“协同”涉及到人的主观意愿、自由意志和情感诉求,这是企业组织的本质,也是“治理”的核心命题。依靠治理实现有效协同,是组织或组织起来的力量源泉,是财宝制造的内在秘密。为此,钞票德勒把自己的理论,冠名为“看得见的手”,以强调治理功能的重要性,强调建立治理学科、去指导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德鲁克从年轻的时候起,就一直关注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专门早就意识到经济学无法承担起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他强调自己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自己也成不了一个经济学家。言下之意,他要创立一门“非经济学”的理论。著有经济人的终结(1939年)和工业人的以后(1942年),以表达自己的“非经济学”主张。也确实是

10、那个时候,德鲁克开始意识到“组织理论”的缺失,意识到那个部分“画面”的缺失,使我们无法在思维中形成一幅“和谐社会”的完整图像。决心从企业组织的内部展开研究,这确实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德鲁克在那儿进行了18个月的研究,写成公司的概念(1946年),形成了“现代组织理论”,为“治理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组织理论的概念,并非德鲁克的自创。在他着手研究“企业组织”之前,象巴纳德、穆尼和蒂德这些人的著作,都差不多极大地丰富了组织理论。具有完整形态和的“组织理论”,应该首推巴纳德(C.I. Barnard,18861961)的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这是一本传世之作,具有“哲学特征”。巴纳德认为

11、组织是人们寻求合作的一个自然的结果;人们为了突破个人在“资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标,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合作的途径,建立协同关系。当这种协同关系有了“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性协调规则”时,协同关系就逐渐稳定下来,转变为稳定的协同体系,这确实是“正式组织”。巴纳德把“组织”定义为“人的协同行为关系”。认为假如个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满足个人的欲望或动机,就不需要借助于组织的力量;协同就可不能发生,组织也就可不能产生。由于个人的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欲望是有生命的;因此,寻求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就会经常发生,协同机会和组织行为就成为常态。一个组织要想存在下去,

12、需要建立相应的条件,包括共同的目标、贡献的意愿和信息的沟通;并依靠“社会性规范”,去协调或维持组织成员之间的协同。假如协同不存在了,组织也就瓦解了。建立社会性规范,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是治理的任务,是经理人的职能。西蒙看到了巴纳德理论的价值,应用经济学的学术规范,对巴纳德的“组织理论”进行了改造,确立了具有“经济学特征”的组织理论,这确实是治理行为(H.A.Simon,1948)。该书得到了经济学界的推崇,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待遇如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1937年)。这表明经济学界差不多意识到了缺少“组织理论”,经济学科是不完整的。但是科斯和西蒙怎么讲不是主流经济学家,甚至不是经济学

13、家。西蒙的著作有一个副标题,“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以表明他对组织的差不多理解,即组织力量,一个组织区不于另一个组织的力量的来源,不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依靠治理行为,使组织成员对共同目标所做出的真心实意的承诺。西蒙认为,生命的法则是“均衡”,是保持生命体的内在平衡。维持一个组织的生命,关键是保持“价值和贡献”的均衡。包括组织向职员提供“价值”,提供地位、权力、资源、信息、机会、名誉和酬劳收入;职员为组织做出“贡献”,贡献出绩效、知识、经验、技术、方法、热情、信念、智慧和思想观念。“价值”来源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贡献”来源于职员目标的实现,来源于职员的利益动机和情感动机的满足。保

14、持“价值和贡献”的均衡,就能维持组织的存在。后来,人们把这思想概括为“价值制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并认为这是企业组织中的核心命题。保持组织均衡的关键是,确立并实现共同的目标,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确立和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这是一件专门困难的情况。因为,我们无法基于“事实”、只能基于“价值”,对有关“企业命运的整体目标”做出选择;而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有着各自的“价值立场”。共同的目标,需要共同的决策前提,需要共同决策的“价值前提”。换言之,组织成员只能依据共同的“价值前提”,做出共同的目标选择,并情愿为共同目标做出承诺和做出贡献。离开了共同的价值前提,组织成员无法达成共识,无法真心

15、实意做出承诺为共同目标作贡献,组织随之失去力量,表现为治理的脆弱。后来人们把价值前提称作为“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建立“价值前提”需要时刻和过程,需要治理者的介入,需要治理行为的介入。只有通过治理阶层的持续努力,才能逐渐发育出共同决策的“价值前提”,才能使一个组织形成真正的内在力量。德鲁克本质上是一个关注“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家,同时具有像亚当斯密揭示“财宝本质”那样的思维力。他有能力并有兴趣从纷杂的现象中发觉关键命题,形成核心概念,这确实是通过揭示“组织的本质及其治理”,为现代社会的进展指明方向。他发觉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织机构组成的,所谓“机构型社会”;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各类组织机构之

16、间进行的,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现代组织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所谓“职员型社会”;组织成员确实是社会成员,组织确实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他的这一发觉差不多成为不争的事实。德鲁克基于那个发觉,对巴纳德等人的“组织理论”,进行了“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改造,主张“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协同关系;“组织”还必须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因此,如同一个组织的“共同目标”,不是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简单加总一样,社会共同的目标也不是各类组织机构目标的简单加总。如同一个组织共同目标的确立一样,社会的共同目标的确立,也不是基于事实的,而是基于价值的。当一个组织在确立共同目

17、标的时候,必须合乎社会的正义,满足社会的需求;就像个人服从组织一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一个百年企业,往往是一个道义集团,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利益集团。组织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和表现,必须受到社会机体的约束并满足于社会机体的客观要求,必须按照社会的需要组织起来。至少每一个组织机构必须回答,要使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有如何样的表现,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否则,组织就没有存在下去的价值和理由。这种来自于社会及相关组织机构的责任,是先于任何一个组织而客观存在的,组织能够对此做出选择,而不能够忽略。从那个意义上讲,代表社会机体存在的工商企业,是先验的,应社会的需要而生;企业组织不

18、能只关怀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企业组织发挥社会功能、履行社会责任之后的一个必定结果。不能把企业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公司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或社区的治理者。德鲁克特不强调应该把现在的“商学院”更名为“治理学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治理的对象应该是,职员的成长、组织的机能、企业的价值,或事业的基础;而不是商务、交易或买卖。一个组织能否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转变为组织的行为,发挥组织的社会功能,关键在于把组织中的人或工作者,当作组织的一个成员,当作一个职工,而不是劳动力或雇工。并按照一个社会的差不

19、多信仰和道德准则,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使组织成员能够依托各自服务的组织机构,获得社会的身份和地位,履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发挥个人的天赋和才能,提升自身的价值和成就。只有通过那个过程,一个组织才能为社会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品质作贡献,使社会责任落到实处。以往大规模生产的“组织和治理”实践告诉我们,忽略组织的那个差不多性质,忽略工作者的存在,以及他们做人的尊严、归属感、社会身份、社会地位或公民的权力,是企业组织和产业社会内大规模冲突的全然缘故。德鲁克确信自己的“组织理论”是有价值的,为了把组织理论和价值主张,落到组织形态上去,转化为组织的治理实践,他进行了长达30年的努力,写成治理一书。治理的问

20、世,表明德鲁克差不多完成了对社会问题的系统考虑,他心目中一个和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图像差不多表达出来。从那个意义上讲,德鲁克的治理,是构建在社会进展的蓝图之上的,至少能够讲,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之上的。治理的问世,也表明德鲁克差不多把“组织理论”融合到系统的“治理学科”之中,使治理学领域,包括治理的方法、手段和技术,以及有关组织“行政、人事、打算、财务和商务知识”融合在一起,获得了“统一性”。应该讲他所奠基的治理学科及其治理知识范畴,更加接近治理世界的真相,更加合乎现代组织的进展趋势,更加具有指导“现实和以后”社会实践的意义。德鲁克专门清晰,治理作为一门学科还专门年轻,只能算作一门“新兴学科”,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正等着人们去探究。然而,理论界大概对此存有疑虑,按照理论界的科学标准,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