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4篇_第1页
2023年最新的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4篇_第2页
2023年最新的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4篇_第3页
2023年最新的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4篇_第4页
2023年最新的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30 页 共 NUMPAGES30 页2023年最新的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4篇余秋雨作品欣赏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

2、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从总体来说,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

3、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 因此,在综述的前提下,我们现着重从他的文体模式的创新、主题的创新、表达方式的灵活、语言的特色等四个细节略谈一下。 今天很认真的看了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其实以前就简单的看过,由于不够认真,所以觉得杂乱。可是今天的感受却很不同,“道士塔”批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昧和无知,导致国内大量文物的流失,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有多少断送在如此无知愚昧的人身上,可是就是这样的人掌管着“敦煌”那时期的大量文物。也就是这样的人用几块银元就奉送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有多少

4、的价值连城,有多少的文化瑰宝,有多少考古人的梦,有多少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就这样被那个时期愚昧的政府所断送。中国!地大物博,却在那个时期怎么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觉醒,我们更要保持时刻清醒的头脑去认知这个时代的文明,失去什么,不该失去尊严,断送什么,也不能断送了灵魂。被讥笑的无知,被嘲讽的愚昧,我们能忘记吗?希望这样的耻辱能时刻鞭策着我们的头脑,醒醒吧!中国人,我们的愚昧早已经过去,看看吧!中国人,我们该怎么继续强大。 看着人家橱窗里本属于自己的食物. 你的心中是否有愤怒. 看着祖先的遗留被葬送.你的脸上是否挂着羞愧 泯灭尊严的行径. 愚昧且无知的灵魂. 经受着多少后人的践

5、踏和唾弃.你是否也有了悔意. 几百年前,我们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几百年前我们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国力. 几百年后, 我们骄傲为龙的子孙.几百年后,我们追寻着祖先的足迹.几百年后.我们一定会更强大.今天那橱窗里的食物让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道士塔时强烈的感受到中国人的无耻与无奈!前者是指那些自栩风雅实是败类的文官,后者是那为讨生活的无知道士。另外那些外国人你能说什 呢?先人之所为后代的有识之士又能如何?但是第二次再看道士塔时却认为代表了中国社会中的几个层级:穷苦卑微的王道士为了生活而将先人的文化结晶分批出售代表了芸芸众生的无知与无奈,高官的礼品与故做高雅的玩赏并不代表着他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讲

6、好听的是附庸风雅,讲难听的却是以这些东西做为升官发财与加官晋爵的老本。至于外国人随着列强的入侵而发现此一宝藏,利用了中国人的贫困与无知轻易的大量的将这些无价的艺术宝藏运回其所在的国家加以研究,进而赞叹中华文化的伟大,而这些宝藏或许也意外的获得妥善的保存,不至于成为高官们的玩物而至于飞灰湮灭。所以这种结果可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但也可说是中华民族以致于全世界的幸运,让这批无价的宝藏能够为世人所认识与保存。第三类则是则是作者本身与那些与会却哑口无言的后世中国学者,他们参加这场国际性的研讨会而主题却是本属自己土地上的东西啊,再面对外国人赞叹伟大,其内心的感受应该是很复杂的呀!最后吾等认为无论这事儿是真

7、是假,不但说出当时暨现时的中国,对于今日的台湾而言未尝不是相当贴切的一个比喻。表面上台湾的经济水准是优于昔日,教育水准也显着的提高,但文化价值观念却并未完全随之提升,在昔日所谓的强人政治下所打造的表象能否经由开放后的民主真正予以落实暨改善,仍有待观察不过在文物保存的工作上来看,如何从样板到真正落实于民间仍是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更因为台湾历史上的特殊性使得这一方面的工作特别不易进行,住民的短视近利与相关工作者的过于理想性忽视所有权人的利益,事使得此一工作的推行更为不易。再加上民主政治并未常态的发展,除非有利可图,否则如王道士者众,纵使高官不是狗官,也是无能为力呀!更何况传统的价值观念中除了无形的观

8、念是守旧与保守外,物质上的除旧布新确是穷困的大众所追求的啊! 2余先生站在莫高窟的大門前,所引發的悲愴情懷,和蔣勳在久違了,故人中對於我國文物留亡在外的深層悲痛,有著相同的情結。 只是在道士塔中,能隨著時空的交替,身歷其境的看那中國的瘡疤,固然生動,卻更難平息心深處的悸動!莫高窟是中國珍貴的藝術寶庫,在歷史上所閃爍的騰然金光,輕易地掩沒在王道士的無知下,那永久性的學問在他眼中也顯得微不足道,他正用已被中國心血染紅的刷子,將我們的文化記憶刷得慘白,我不禁和作者同聲吶喊:等一等!但這場戲劇似乎沒有停止,且更令人觸目驚心!此時,外國車隊帶著不解,順利地將中國瑰寶運離國土,千佛躍動,震撼著你我,我要問

9、:那面容是否依然安詳?希望一切只是排演,我要你停止啊!不過諷刺的是,連滿清末年的官場文化,也是保存古蹟的最大敵人,我又再次掉入充滿恨的情境中,連中國的專家也是強忍著屈辱,加緊鑽研敦煌文化,在沒有太大的激動下,默默地離開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這才是最大的無奈和悲痛。在余先生的妙筆下,歷史故事已被影象化,我彷彿是過去歷史的當事者。 然而屬於中國的遺跡竟無法安然長久保存,令我無限的感慨,如先生所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悲劇,身為中國人卻不能阻止歷史,隨著無知及莫高窟前兩道深遠的車轍,文明的璀璨變成了暗淡,淚雨真誠,為了中國的悲哀啊! 這一切怎一個恨字了得! 3道士塔这篇文章讲

10、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首,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的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同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遭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的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的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则直截了当地抓这一切的

11、罪魁祸首。那么,这个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还是其时的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暗昧“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的“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的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的文物们,只好让强大的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想想“落后就要爱挨打”这铁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的心。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的身上,其震痛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然而时光即逝,往事不再;亦无法缉拿真凶,将其正法。我们所能做的,惟

12、有无奈,无奈地历数罪恶,无奈地遗憾惋惜,无奈地遥望历史,无奈地幽幽痛惜,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让它氤氲地定格在那一个个耻辱之日、罪恶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阴霾,眼睁睁看着老实憨厚的王道士在毕恭毕敬地带路,看着洋人们在莫高窟洞开的一刹那惊诧瞪大的双眼,看着一箱箱文献、一尊尊泥塑、一车车诗卷、一幅幅壁画被运走。这样奇耻大辱,哪个国人还能坐视不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这样写道:“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激荡人心的语言,道出了每位中国人的心声。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在作无谓的对峙与较劲从而无法统一:看看,现在中国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继续沦为洋人的奴隶;有一些人忘掉了耻辱,忘

13、掉了历史;有一些人在伦敦、东京等地的博物馆买下中国文物的胶卷,回国后对着相片作空头研究;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地回购国宝,大海捞针,劳神费财;还有一些人在呐喊中吼出愤怒,却永远只是呐喊,无法付诸实践。无奈。还是无奈。只有无奈。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时至今日,不少人认识了这个名字:王圆箓。我在想,如果让他知道了国宝的价值,让他知道了他的所为的严重性,他会怎么做?依然赚取蝇头小利?又或者,转作了更大的买卖?还是改邪归正,捍卫国宝?无从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这次的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4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流淌了五千年,莫高窟就是中国文

14、化的一个港口,载满了历史的可爱,然而一下子这里的文化不属于中国了,被一个叫王圆篆的王道士统统卖给了洋人:现在的中国,正在发展,然而,又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排挤,市场经济的冲击,被打倒的危险也许更强大。中国正在发展,需要的正是人才,我不希望中国再出现一个王道士,或者再转入病态。 理想与现实 扼腕的同时,余秋雨先生想到了“假如”。假如让作者生在那时,又恰恰在西方人就要将国宝运走的刹那站在他们面前“然后怎么办呢?”爱国的理想是好的,可是作者在这里向我们设置了一个艺术创作里的“未知结构”,提出了一个“两难悖反”:衷心希望留下,留下的结果是“送京”,“送京”的命运是“零零落落”;万分痛心“掠走”,“掠走”

15、的命运是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被拦住的车队,究竟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然后大哭一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压抑、悲痛交织在一起。 “道士塔”早已淹埋在历史的风尘中,但余秋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却还在我们面前回荡。面对过去,我们能挺直腰杆批判无知的“王道士”,可是今天,不是仍然有人把祖宗的文化遗产当作“大盘菜”毫不吝惜地大吃大嚼吗?“住手!”谁在心底痛苦地呼喊? 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2) 华美中国文学苏轼专题 教师:Joy Jiang 2023年10月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一 1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

16、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跟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

17、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2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3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

18、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4于是我还是去了。 5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6 但是,事情

19、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7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8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

20、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9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二 10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

21、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14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15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

22、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6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17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

23、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与李端叔书) 18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

24、的原始意味。 19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节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20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

25、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21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节选自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会l998年版 回答问题: 1、第1段“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 _ _ 2、第3段“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这句话中的“争论是指什么”余秋雨对这样的争论持怎样的态度和观点? _ _ _ 3、余秋雨笔下的黄州赤壁是怎样的景象?

26、_ _ _ 4、第4段“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如何理解这句话? _ _ _ 5、第7段“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连三个为什么让文章气势磅礴也让我好奇不已,试找找出“为什么”的答案和原因? _ _ _ _ _ _ 6、 第12段“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作者初读上面这段话时为什么感到震动? _ _ _ _ 7、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遭遇了什么? _ _ _ _ 8、第14段“此信看后烧毁”一句,苏轼为什么在写

27、完前面的话后要在最后加上这句话,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样的心理感受? _ _ _ _ 9、你如何理解第17段“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举个例子 _ _ _ _ 10、第19段为什么余秋雨说“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_ _ _ _ 11、第20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段文字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处,请让它成为你笔下的文字,试抄写一遍并谈谈你看过这段文字的感想。 抄写: _ _

28、_ _ 感想: _ _ _ _ 余秋雨黄州突围原文欣赏(3)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简评 一 一日,有个朋友与我聊起余秋雨,说余如何有文采,文章写得如何好,我不以为然。因为我刚读过西方朔先生评余秋雨所写的泰州望海楼新记一文。余文短短三四百字,不文不白,狗屁不通,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最可笑的是,余秋雨在文后缀一七言诗:“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泰州。”不仅词意卑琐,而且不讲格律,通篇平仄混乱,押韵竟连用两个“楼”字,连入韵为平不入韵为仄这一旧体诗最起码的规矩都不懂,真是给文化人丢脸! 朋友说,这篇泰州望海楼新记可能是泰州有关部门慕名来求,大师推托不掉,于是敷衍成文,糊弄

29、一下那些文盲罢了。他建议我认真读读余大师的苏东坡突围,说这一篇写得真的很好,可算是余大师写的最好的文化散文。 好奇之下,在网上一搜,果然找到了苏东坡突围。看了第一段,我便忍俊不禁。余秋雨在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 大师住进了“半山居所”,不是来休养,就是来写作,肯定不会在这里长住的。按说,作家是应该耐得住寂寞的,否则怎么能潜心读书、安心写作?何况又不是在这里长住。可是,大作家在“深更半夜”竟然耐不住“寂寞

30、”了,竟然在屋子里转起了圈子,而且盼望有人深更半夜地来电话这猴急状可真够痛苦的,让人看了也痛苦。 接下来,真是心想事成,电话竟真的响了,是一位不相识的台湾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 台湾与大陆任何一个省区的时差,总不会差上半天吧!这位与大作家“素昧平生”的台湾女记者在深更半夜将电话打到余大师的隐居地,而且打的是座机,也真够神通广大的!难道台湾记者有深更半夜打电话采访名人的工作习惯?读到这里,怎不令人啧啧称奇! 如果余大师这样写:正当他在深更半夜寂寞得六神无主正在房中团团打转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开门后,只见

31、月光下站着一位貌若天仙妩媚可人的女子,仿佛是美丽多情的狐仙,又像是婀娜多姿的花魅。一问才知,竟是不远万里前来采访的台湾女记者那岂不更有诗意?岂不更富有传奇色彩?岂不更有蒲松龄先生笔下的浪漫情致? 女记者第一句话,就称赞余大师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当然,我们不要以为女记者不是出版界人士就不知道图书的销售情况了,更不要理解成余大师借女记者之口来一番“王婆卖瓜”,记者在采访之前先“实事求是”地恭维一下余大师也在情理之中,对不对?不过接下来女记者的采访令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年前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问余大作家的“出身”。据说,在“史无前例”的时代,人走在街上随时都会被拦住问“家庭

32、出身”;人们填各种表格,“出身”一栏是必填项目。甚至时到如今,有些表格上面还印着“出身”一栏。余大师是“文革”写作班子“石一歌”的成员,是鼎鼎大名的“无产阶级笔杆子”,当然对“出身”二字有着很深的“阶级感情”,所以,身在台北的女记者竟也投其所好,采访时先问“出身”,读到这“出身”二字,又怎不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女记者问得很细,居然“无一遗漏”,也不知怎么才算是“无一遗漏”?唉,仅余大师的第一段就评了这么多,有点避重就轻,还是让我们看看他笔下的苏东坡是如何“突围”的吧。 二 苏东坡突围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虽然苏东坡大名鼎鼎,但对“乌台诗案”,恐怕知之者不多。 “乌台诗案”是北宋一起著

33、名的文字狱,苏轼,号东坡居士,因其政敌们诬陷他写诗“谤讪朝政”,遂被宋神宗下令逮系御史台监狱。“乌台”二字是什么意思呢?余大师在文中没提,笔者不妨在此解释一下:汉哀帝时,御史台衙门前的柏树上,常有很多乌鸦栖息,朝飞暮至,人们称之为“朝夕乌”。所以,当时人们就把御史台叫做“乌台”。到后来,乌台就成了御史台的代名词。故而,苏轼入御史台监狱受审之事便在历史上被称为“乌台诗案”。南宋的陆游、朋万九曾分别将这一事件的资料汇集起来编成一书,题为乌台诗案和东坡乌台诗案。 在分析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对苏东坡群起而攻之的原因时,余大师写道:“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

34、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总而言之,余大师认为,苏东坡入狱,是因为别人嫉妒他。 联想到这些年来不断有文人学者撰文指出余大师文章中的文史错误,余大师不仅不认错,反而说这是别人在“嫉妒”他,那么,我们对余大师将“乌台诗案”的成因简单地归结为文人的“嫉妒”,也就可以理解了。 看来,李定罗织罪名的水平就是与何御史、舒御史不一般,没有列举苏轼具体的罪状,而是从宏观上指出了苏轼的主要罪行和对社会的危害,摆出一副替国家前途着想的样子,实欲置苏轼

35、于死地。 李定固然是“新党”成员,但他对苏轼的攻击,还夹杂着与苏轼的个人恩怨。 事情是这样的,李定在母亲死后“不持母服”(即说李定在其母死后不穿孝服守孝),士大夫们都以其“不孝”而认为此人“不可用”,但王安石因李定赞同变法而重用之,李定遂成为“变法派”的重要成员。 与李定的“不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寿昌小时与母亲离散,做官后为示孝心,竟辞官遍游全国寻母,终于在同州与母亲相会。苏轼闻讯感慨不已,写诗给朱寿昌云:“感君离合我酸心,此事今无古或闻。” 苏轼虽然没在诗中批评李定“不孝”,但李定心中有鬼,认为苏轼的诗明着赞扬朱寿昌,暗中是在讽刺自己“不孝”,竟深恨苏轼。 之后,又有李宜之等人跳出来凑热

36、闹,随和李定、何大正、舒亶指责苏轼“谤讪国政”。这么多人步调一致,估计可能是“变法派”为了打击“保守派”而设下的阴谋。 六月,神宗皇帝见多人弹劾苏轼,便下诏令御史台立案审查,由李定负责审问。 可见,李定之流陷害苏轼,并非是余秋雨所总结的因为他们嫉妒苏轼的“文才”。李定、何大正、舒亶等人,并不因诗文著名,严格地讲,他们算不上是余秋雨所说的“文人”,他们只是朝中的官僚。嫉妒苏轼的文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因为在苏轼生活的时代,是个大家辈出的时代,如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苏辙、柳永、秦观、曾巩就算扼杀一百个苏轼,在文坛根本不入流的李定之流也成不了当代文豪,他们有什么资格嫉妒大文学家苏轼呢?

37、余大师为了证明他的论点正确,还特意引用了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辙此言,出自宋人刘安世的元城先生语录:“子由(苏辙字子由)曰:今东坡亦无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余秋雨不知是否看到了元城先生语录,竟莫名其妙地将“与朝廷争胜耳”省略了。东坡名高不要紧,但他自恃名声反对朝廷的路线方针政策,比那些没有名气的反对派的影响更大,所以宋神宗和朝中的“变法派”们就难以容忍了。可见,苏辙此语的重心不在于东坡名高,而在于他“与朝廷争胜”。 所以说,李定向苏轼发难固然有挟怨报复的成分,而“变法派”利用文字之过来打击政敌,才是苏轼入狱的根本原因。 三 其实,宋神宗也爱惜苏轼之才,并不

38、想严惩苏轼,但他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这个可以将“保守派”一举赶出中央的机会。 元丰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元1080年1月25日),宋神宗下诏,贬苏轼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一带)团练副使,相当于黄州军分区的副司令。这是一个闲职,应该算是对苏轼的宽大处理了。 更重要的是,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苏辙、黄庭坚、王巩、王诜、李清臣、张安道、范镇、陈襄、曾巩、钱藻、孙觉、李常、刘攽、刘挚等二十九人,因为与苏轼有诗文往来,也受到了“牵连”,或被贬官,或受斥责。这二十九人,全被指为反对变法的“旧党”。后来,这些反对变法的人被称为“元祐党人”,崇宁三年,对宋神宗颇为崇拜的宋徽宗下令在朝廷的端礼门竖起一块“元祐党人碑”,将

39、司马光、苏轼、秦观、王珪等615人的名字刻入石碑,道是“永为万世子孙之戒”。可见,“乌台诗案”只是“新党”打击“旧党”的一个借口,与文人间的嫉妒实在扯不上干系。 余大师在文章中只字不提朝中两派的斗争这一前提,如果不是对这一段历史的无知,便是对历史的故意歪曲。作为文人的余大师不认真研究史料,满脑子是“文人相轻”,以其人之心度他人之腹,得出错误结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余大师认为,苏轼被宋神宗释放后,来到了黄州,终于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圈”,所以此文题为“苏东坡突围”。他写道:“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

40、,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读到这里,便令人感到,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已经“成熟”了,“觉悟”了,而且成熟得不算晚,前途顿时柳暗花明,“今后还大有可为”,“真是好命”! 那么,经历此次磨难后的苏东坡,真的像余秋雨兴高采烈地写的那样,从此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圈”了吗?苏东坡以后是怎样“

41、大有可为”的呢?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死,反对变法的宣仁太后执政,被贬黜的守旧派大臣又纷纷被召回中央。苏轼也被召回,任礼部郎中。不久,又被擢为翰林学士。如果余秋雨读史只读到这里的话,完全可以得出他文中的结论。可惜好景不长。御史赵挺之见苏轼成了翰林学士,立即上书攻击苏轼:“苏轼学术,本出战国策纵横揣摩之说。近日学士院策试廖正一馆职,乃以王莽、董卓、曹操篡汉之术为问。使轼得志,将无所不为矣!”王觌、韩川等人也趁火打劫,上书弹劾苏轼,苏轼不得不请求补外,出知杭州。这已是苏轼第三次被赶出中央政府了。 没过几年,元祐六年(1091年),苏东坡被召回中央任吏部尚书(相当于中央组织部长,算是高级

42、干部了)。是年八月,台谏官贾易又跳出来攻击苏轼,说苏轼在元丰八年五月一日神宗去世时写了一首诗表示庆幸,还说苏轼在草拟“吕大防制”中写有“民亦劳止”之词,并引用周厉王时诗以比熙宁、元丰之政。贾易还指责苏辙“早应制科,试文缪不及格,幸而滥进,与轼皆诽怨先帝,无人臣礼”。于是苏轼又被贬为颖州知州。 这一时期,虽然宣仁太后支持“旧党”,但年轻的宋哲宗却支持“新党”,两党的明争暗斗仍很激烈。 元祐八年(1103年),“旧党”保护神宣仁太后去世,支持变法的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变法派”,打击“保守派”,史称“元祐更化”。变法派人物章惇被哲宗任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郎,成为“宰相”之一。苏轼曾赠给章惇一首诗,章

43、惇却认为诗中含有挖苦、讽刺意味,遂怀恨在心。 此时,赵挺之再次跳出来,仍以苏轼在吕惠卿“制词”中引用的“民亦劳止”一词,硬说苏轼是“谤讪先帝”。御史来之邵在朝中与赵挺之一唱一和,要求处分苏轼,章惇便将苏轼罢为知英州军州事,撤销苏轼的端明、翰林二学士衔。这是苏轼第五次被贬,借口仍是文字之过。 苏轼还未赶到英州赴任,朝廷的贬官令又至:撤销其左承议郎之职,改任宁远节度副使,责令其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居住。 在惠州,苏轼曾咏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枝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表现得非常达观。 大概章惇等人认为苏轼在惠州日日吃荔枝,日子太舒服,又以苏轼在一篇训词中有“诬诋”字

44、句为由,于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之为琼州(亦名儋州,今海南岛)别驾,令其至岛上的昌化军中居住。这是苏轼的第七次被贬,也是最后一次。 章惇等人还指示琼州的地方官:不得赁房子给苏轼住。苏轼只好买地造屋。岛上的土著居民都很勤劳善良,纷纷来帮忙。于是,苏轼与小儿子苏过就在这里安下家来,此时,苏轼已入花甲之年,垂垂老矣。 东坡曾写了二十四个字概括了自己饱经坎坷、备受流离之苦的一生:“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琼州住了三年后,至元符三年(1101年),宋哲宗赵煦病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被召北还。当他行至常州时,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他一生都没逃

45、脱小人们的不断迫害,谈何“突围”?这难道就是余大师所说的“苏东坡真是好命”? 四 看来,余大师不仅对“乌台诗案”的成因一知半解,对此后苏轼的命运更是茫然无知。很可能他只找来一些苏东坡入狱的资料,看到苏东坡被贬黄州为止,以后的史实就不去管他了。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苏轼是什么时候才取号“东坡居士”的。 余大师在文章中称苏轼为苏东坡,并无不可,但苏轼在被贬黄州之前,还没给自己取“东坡居士”这个雅号,他是被贬到黄州后,在当地的百姓的帮助下筑室于山间东坡,才自号“东坡居士”的。 而余大师在写到苏轼入御史台狱时,已经被人称作“苏东坡”了。如余大师写王珪对皇帝说:“苏东坡对皇上确实有二心。”写太

46、皇太后为苏轼讲情:“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吴充对宋神宗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东坡呢?”李定对同僚说:“苏东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诗文,审问起来都记得清清楚楚!”其实,当时的苏轼本人还不知道自己叫“苏东坡”呢!余秋雨可以称苏轼为“苏东坡”,但不能在苏轼还没给自己取号“东坡居士”的时候,就通过王珪、太皇太后、吴充、李定等人之口称他为“苏东坡”。 这就如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太皇太后自称“我孝庄”一样,“孝庄”是其死后康熙帝为之加的谥号,她生前怎么知道她的谥号是“孝庄”呢? 在文章的最后,余大师以其特有的“大文化散文”笔调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怎么读起来令人总感到有些词不达意呢?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