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二十七章 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知识与技能】1.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物体的高度.2.在具体情景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在具体的情景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2、通过积极参加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2.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建模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质疑,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高度测量问题.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导入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及相似比?(2)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些?(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导入二:胡夫金字塔是埃

3、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边长约为230米.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原高146.59米,但由于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被风化吹蚀,所以高度有所降低.在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叫泰勒斯.一天,希腊国王阿马西斯对他说:“听说你什么都知道,那就请你测量一下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吧!”这在当时条件下是个大难题,因为是很难爬到塔顶的.你知道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大金字塔的高度的吗?【师生活动】学生欣赏金字塔图片,大胆联想泰勒斯是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初步了解本节课内容.教师展示图片,通过泰勒斯测量金字

4、塔的高度问题引入课题.设计意图以旧引新,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借助古代难题,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应用的意义. 过渡语泰勒斯到底用什么方法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一、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如何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思路一【思考】(1)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有什么关系?(2)在操场上竖立一根长1米的标杆,画出同一时刻旗杆和木杆的影长.(太阳光线看作是平行的)(3)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你能得到旗杆的高度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画出图形,小组内交流测量旗杆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如图,测得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A

5、B=a,标杆的影长为EF=b.由题意可得B=F=90,ACDE,A=E,ABCEFD,=,BC=米.【归纳】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比例.【追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求旗杆的高度吗?思路二【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方法,画出图形,小组代表根据图形叙述测量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归纳测量的方法.(1)升降旗杆上有绳子,测量升降旗杆上的绳子长度算出旗杆的高度.(2)因为太阳光线平行,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相等,所以在同一时刻测出旗杆和标杆的影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旗杆的高度.(3)在旗杆和人之间放一面镜子,移动镜子的位置,使人能看到

6、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旗杆的高度.(4)将视点、标杆顶端、旗杆顶端置于同一直线上,测出视点与标杆及旗杆底部的距离及标杆高度,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旗杆的高.用三角形相似可以求旗杆的高度,常用的方法有:【课件展示】(1)如图,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构成直角三角形.(2)如图,利用平面镜构造直角三角形.(3)如图,观察者视线与标杆顶端、旗杆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计意图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求旗杆的高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思路一是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建立相似三角形模型,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然后归纳结论. 思路二是提出结论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小组

7、合作交流,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例题讲解过渡语我们用多种方法可以求操场上旗杆的高度,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求出金字塔的高度呢?据传说,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如图,木杆EF长2 m,它的影长FD为3 m,测得OA为201 m,求金字塔的高度BO.【教师引导分析】(1)太阳光线与物体及其影子组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由太阳光线平行得BAO=EDF,又AOB=DFE=90,得三角形相似)(2)如何求OA的长?(金

8、字塔的影子是等腰三角形,则OA等于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高与金字塔底面边长一半的和)(3)写出你的求解过程.【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回答,独立完成证明过程,学生板书,教师点评.解: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因此BAO=EDF.又AOB=DFE=90,ABODEF.=,BO=134(m).因此金字塔的高度为134 m.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Q和S,使点P,Q,S共线且直线PS与河岸垂直,接着在过点S且与PS垂直的直线a上选择适当的点T,确定PT与过点Q且垂直PS的直线b的交点R.已知测得QS=45 m,ST=90 m,QR=60 m,请根据这些数据求河

9、宽PQ.解析(1)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不是相似三角形?(由PQR=PST=90,P=P可得PQRPST)(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能不能得到关于河宽PQ的比例线段?(3)能不能用方程思想解出PQ的值?=,即PQ90=(PQ+45)60,可解得PQ的值【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再完成解答过程,然后小组交流答案,学生代表板书过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板书点评,规范解答过程.解:PQR=PST=90,P=P,PQRPST.=,即=,=,PQ90=(PQ+45)60.解得PQ=90(m).因此,河宽大约为90 m.【追问】你还有其他的测量河宽的方法吗?【师生活动】

10、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其他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只要合理都可以.如下图也可以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河宽.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和宽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建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知识拓展利用相似三角形进行测量的一般步骤:利用平行线、标杆等构成相似三角形;测量与表示未知量的线段相对应的线段的长,以及另外任意一组对应边的长度;画出示意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以上包括未知量在内的四个量的比例式,解出未知量;检验

11、并得出答案. 1.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通常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解决.2.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间的距离:通常构造直角三角形相似求解.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求旗杆的高度2.例题讲解例1例2 一、教材作业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丽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5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5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A.1.5米B.2.3米C.3.2米D.7.8米2.如图,身高1.6 m的某学生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BA由B向A走去,当走到C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测得BC=3.2 m,CA=0.8 m,则树的高度为()A

12、.4.8 mB.6.4 mC.8 mD.10 m3.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 m,CD=5 m,点P到CD的距离是3 m,则P到AB的距离是()A. mB. mC. mD. m4.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小明通过下列方法测出了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量出MN的长为12 m,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有关他这次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AB=24 mB.MNABC.CMNCABD.CMMA=125.如图,已知小明在打网球时,要使球C恰好能打过网DE,而且落在离网5米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

13、的高度h应为m.6.如图,已知零件的外径为25 mm,现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OC=OD)量零件的内孔直径AB.若OCOA=12,量得CD=10 mm,则零件的厚度x=mm.7.如图,为了测量一个大峡谷的宽度AO,地质勘探人员在对面的岩石上观察到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点O,再在他们所在的这一侧选点A,B,D,使ABAO,DBAB,然后确定DO和AB的交点C,测得AC=120 m,CB=60 m,BD=50 m,请你帮助他们算出峡谷的宽AO.【能力提升】8.一高1 m的油桶内有一定量的油,为了测出桶内油的深度,用一根长1.2 m的木棒从桶盖小口斜插入桶内,一端到桶底,另一端正好到小

14、口,抽出棒,量得棒上浸油部分长0.45 m,则桶内油的深度为.9.如图,已知有两堵墙AB,CD,AB墙高2米,两墙之间的距离BC为8米,小明将一架木梯放在距B点3米的E处靠向墙AB时,木梯有很多露出墙外.将木梯绕点E旋转90靠向墙CD时,木梯刚好到达墙的顶端,则墙CD的高为.10.王芳同学利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如图,在旗杆的底部B引一条直线BM,在这条直线适当的位置E处放一面镜子,当她沿着这条直线走到点D处时恰好在镜子中看到旗杆的顶端A,又测得BE=18米,ED=2.4米,已知王芳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CD=1.6米,求旗杆AB的高.【拓展探究】11.将ABC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使点B

15、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AB=AC=6,BC=8.(1)求ABC的周长;(2)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BF的长.【答案与解析】1.C解析:设树高为x米.因为=,所以=,解得x=3.2.故选C.2.C解析:因为人和树均垂直于地面,所以和光线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设树高x m,则=,即=,x=8.故选C.3.C解析:ABCD,PABPCD,ABCD=P到AB的距离P到CD的距离.25=P到AB的距离3,P到AB的距离为 m.故选C.4.D解析: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NAB,MN=AB,故选项B正确.MN=12 m,AB=2MN=212=24(m)

16、,故选项A正确.MNAB,CMNCAB,故选项C正确.M是AC的中点,CM=MA.CMMA=11,故选项D错误.故选D.5.2.7解析:如图,DEBC,ADEACB,即=,则=,h=2.7(m).6.2.5解析: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OC=OD,OA=OB.OCOA=12,ODOB=OCOA=12.COD=AOB,AOBCOD,CDAB=OCOA=12.CD=10 mm,AB=20 mm,2x+20=25,x=2.5.解:ABAO,DBAB,A=B=90.又ACO=BCD,ACOBCD,=.AC=120 m,BC=60 m,BD=50 m,=,解得AO=100(m),即峡谷的宽AO是100

17、m.8. m解析:如图,CDBE,ACDABE,=,=,=,解得DE=(m).9.7.5米解析:AED=90,AEB+DEC=90.又AB和CD都垂直于BC,ABC=C=90,DEC+D=90,则AEB=D,ABEECD,=,即=,解得CD=7.5(米).10.解:如图,过点E作镜面的垂线EF.由光学原理得AEF=CEF.DEC=90-CEF,BEA=90-AEF,DEC=BEA.又CDE=ABE=90,CDEABE,=,即=,解得AB=12(米).答:旗杆AB高为12米.11.解:(1)AB=AC=6,BC=8,ABC的周长为AB+AC+BC=20.(2)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BFCABC,BFAB=FCBC,即BF6=(8-BF)8,解得BF=.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FBCABC,BFAB=FCAC,即BF6=(8-BF)6,解得BF=4.综上所述,BF的长为或4. 本节课在富有故事性的情景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从我们身边的测量旗杆的高度、河的宽度的问题出发,注重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身边生活实际,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创造者.在探究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