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1页
3《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2页
3《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3页
3《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4页
3《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现代诗二首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正确理解“归巢、芦苇”等词语。3、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4、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

2、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重点1、识字、解词。2、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难点 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几句关于秋天的诗句呢? 2、出示关于秋天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现

3、代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4、板书课题:3、现代诗二首指名回答指名读齐读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出关于秋的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cho wi lu min b zhn巢 苇 罗 眠 霸 占指名认读,相机正音。(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4)图片认读生字归巢 芦苇(5)古文识字罗,甲骨文(网,捕鸟的罩具)(隹,鸟雀),表示小鸟

4、被罩在网罩里。造字本义:动词,用网罩捕鸟。占,甲骨文(骨块)(卜,魔杖,降神道具)(口,巫师的解说),表示用兽骨刻录巫师的解说。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卜问,观察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6)多音字归巢的鸟儿,尽(jn)管是倦了。尽(jn)力,山穷水尽(jn)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水边,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以编席,也可以造纸。根状茎可入药。也叫苇子。(借助图片加深理解)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偷渡:1、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 2、偷越关隘或国境。 本课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

5、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简介刘大白,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花牛歌徐志摩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6、。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1)读完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看到了(倦鸟归巢),(驮着斜阳)凌江飞渡,江边的(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2)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三、品读感悟学习秋晚的江上(一)学习第一小节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一小节。(2)交流探讨:第一节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一小节: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7、。3、画面: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出示图片欣赏)4、关联词:尽管还5、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6、“驮”字突出了什么?(1)“驮”字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渲染景致和绮丽的想象。(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在夕阳下归巢时的情景写得更加形象。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读出对倦鸟的怜惜之情。(二)学习第二小节1、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互相朗读课文第二小节。(2)交流探讨:第二节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二小节: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3、画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4、红颜:特

8、指女人美丽的容颜。5、出示句子: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1)从“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6、出示句子: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写出了夕阳的光辉洒在芦苇丛中的景象。(2)出示芦苇由“头白”到“红颜”的图片(3)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一丝生气。(4)想象: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憨厚的大地,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活泼的溪水,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读出对大自然

9、的喜爱之情。(三)知识梳理倦鸟归巢 斜阳景色迷人,画面美丽抖落 芦苇“头白”妆“红颜”(四)小结秋江的晚上展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面,色彩鲜明,画面感非常强。 (五)知识拓展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学习花牛歌(一)学习第一小节1、女生读第一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想象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一小节:花牛

10、/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3、画面: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4、了解剪秋罗花:剪秋罗,多年生草本,产于我国,常生于低山疏林下、灌丛草甸阴湿地。大花剪秋罗喜阳,凉爽,高燥,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6-7月,果期8-9月。5、压扁了剪秋萝,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特点?可以看出花牛的无拘无束。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读出花牛的无拘无束。(二)学习第二小节1、男生读第二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想一想: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是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二小节: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3、画面: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11、。4、从“霸占”可以体会到什么?花牛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无拘无束。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读出花牛的无拘无束。(三)学习第三小节1、齐读第三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三小节: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3、画面:花牛甩着尾巴走在在草地上。4、想象:花牛走路时是什么样子的?(借助图片想象)5、从甩得滴溜溜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我感受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和快乐。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读出花牛的自由自在。(四)学习第四小节1、老师读第四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四小节: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

12、了西山的青峰。3、画面: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4、为什么说做梦,不说睡觉呢?这里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做梦可以梦到很多东西,可以引发我们更多的想象。5、想象一下:花牛会梦到什么?青草真美味啊!明天我要逮只蛐蛐给我弹琴听。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带着无限的遐想。(五)总结1、读着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2、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3、花牛歌这首诗表面上写

13、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辜负青春。(六)知识梳理花牛坐 压剪秋萝花牛眠 云下眠花牛走 甩尾图花牛梦 梦中见夕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向往自由(七)拓展阅读阔的海徐志摩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我只要一条缝,像一个小孩爬伏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这首诗构思很巧妙。开头的“不需要”和“不想”与下文的三个“一”形成强烈对比,把的追求衬托得更加可怜。表面的“无怨”中隐藏着对海阔天空而不可得的“怨”,比直抒“怨”更引人同情。此外,用“小孩”纯洁、渴望

14、自由的天性比喻诗人的人格和追求纯洁无暇的感情也是颇具匠心的。四、课堂练习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2、“霸占”的“占”的读音是“zhn”。()3、花牛歌这首诗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4、花牛歌的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是徐志摩。()自读课文指名读要求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组词开火车读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生了解古文学生理解词意生了解相关资料分自然段读开火车读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同桌合作学习交流探讨指名读指名说欣赏图片造句理解词语交

15、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指名读指名说理解词语指名读交流指名读指名回答借助图片理解集体交流想象说话有感情地朗读梳理知识齐读指名读赏析女生齐读交流探讨指名读指名说欣赏图片了解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男生齐读交流探讨指名读指名说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齐读交流探讨指名读指名说欣赏图片了解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探讨指名读指名说集体交流想象说话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交流指名说知识梳理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赏析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认读游戏及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

16、会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赏析古诗和现代诗,加深对本节课所学诗歌的理解;第四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堂小结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

17、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板书3、现代诗两首秋晚的江上倦鸟归巢 斜阳景色迷人,画面美丽抖落 芦苇“头白”妆“红颜”花牛歌花牛坐 压剪秋萝花牛眠 云下眠花牛走 甩尾图花牛梦 梦中见夕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第3课 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同步练习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gu cho tu zh l wi shu min b zhn ( ) ( ) ( ) ( ) ( )二、加粗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鸟巢(co)睡眠(min) B芦苇(wi)学霸(b)C罗列(l)

18、压扁(bin) D占领(zn)斜阳(xi)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鸟儿 ( )的芦苇 ( )的青峰( )着斜阳 双翅一( ) ( )得滴溜溜四、连一连。花牛在草地里坐,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眠,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在草地里走,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然后再回答问题。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然后再写一句话。( )是倦了,( )驮着斜阳回去。 。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试着写一句同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六、阅读理解。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

19、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_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_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

20、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第3课 现代诗二首一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一、根据拼音写词语。归巢 驮着 芦苇 睡眠 霸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生字的掌握和书写情况。二、加粗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字音的掌握情况。A鸟巢(cho)C罗列(lu )D占领(zhn)三、填上合适的词语。归巢 头白 西山 驮 翻 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课中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四、连一连。花牛在草地里坐,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眠,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在草地里走,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压

21、扁了一穗剪秋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花牛歌课文的掌握情况。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然后再回答问题。1、尽管 还尽管今天下着大雨,同学们还是按时到达了学校。2、 拟人 给全诗增添了情趣和生气。 烛光快乐地舞蹈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主要句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六、阅读理解。1、夜的静谧、美丽。2、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3、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

22、静的心境。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现代诗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件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一课时3*、现代诗二首新知导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自读课文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cho wi lu min b zhn 巢 苇 罗 眠 霸 占识字解词我会读(1)根据拼音读一读(2)开火车认读生字识字解词认读生字 睡眠 苇秆 芦苇 鸟巢巢穴 星罗棋布

23、 罗列 我 来 组 词识字解词巢 苇 罗 霸占 霸王眠 霸 占霸占 占领 识字解词认读生字归 巢 cho芦 苇wi识字解词古文识字(罗)网,捕鸟的罩具隹,鸟雀用网罩捕鸟。识字解词古文识字(占)骨块魔杖,降神道具巫师卜问,观察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巫师的解说识字解词多音字尽jn(尽管) jn(尽力 山穷水尽)识字解词理解词语芦苇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水边,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以编席,也可以造纸。根状茎可入药。也叫苇子。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偷渡:1、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 2、偷越关隘或国境。本课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识字解词借助语境理解词语简介

24、 刘大白,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简介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朗读课文要求: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 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完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花牛歌为我们讲述了一只什么样的花牛?朗读课文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

25、成/一瞬的/红颜了。秋晚的江上刘大白朗读课文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歌徐志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讨论交流:读完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 ),( )凌江飞渡,江边的( )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读完了花牛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只( )的花牛。倦鸟归巢驮着斜阳芦苇淘气可爱朗读课文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秋晚的江上刘大白新知讲解学习第

26、一小节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2、交流探讨:第一节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画面: 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新知讲解关联词:尽管还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尽管老师一再强调要仔细审题,他还是看错了一道题。新知讲解“驮”字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渲染景致和绮丽的想象。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驮”字突出了什么?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在夕阳下归巢时的情景写得更加形象。新知讲解学习第二小节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27、。 2、交流探讨:第二节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画面: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红颜: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新知讲解 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从“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新知讲解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头白”“红颜”“妆红颜”拟人 写出了夕阳的光辉洒在芦苇丛中的景象。新知讲解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28、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想象: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知识梳理秋江的晚上展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面,色彩鲜明,画面感非常强。秋 晚的江上倦鸟归巢抖落斜阳 景色迷人画面美丽芦苇“头白”妆“红颜” 拓展阅读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拓展阅读 暮江吟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朗读

29、课文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歌徐志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新知讲解学习第一小节 女生读第一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想象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画面: 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知识链接 剪秋罗,多年生草本,产于我国,常生于低山疏林下、灌丛草甸阴湿地。大花剪秋罗喜阳,凉爽,高燥,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6-7月,果期8-9月。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

30、一穗剪秋萝。花牛的无拘无束新知讲解学习第二小节 男生读第二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想一想: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是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画面: 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从“霸占”可以体会到花牛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无拘无束。新知讲解学习第三小节 齐读第三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 从甩得滴溜溜这个动作,体会到花牛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画面: 花牛甩着尾巴走在在草地上。新知讲解学习第四小节 老师读第四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 这里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做梦可以梦到很多东西,可以引发我们更多的想象。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画面: 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 青草真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