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4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同步测试二一单项选择题:B 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AT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B 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圣支学艺术 汉字史学典籍科学技术A. B. C. D. C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AT开放性B. 多样性 C. 包容性 D. 区域性A 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AT统一的汉字B. 相同的服饰 C. 共同的信仰 D.共有的道德规范D 5、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是A.史记B. 战国策 C.

2、资治通鉴D.春秋C 6、中华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AT科学技术 B. 园林艺术 C. 文学艺术 D. 天文历法B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A.多样性、复杂性 B.实用性、整体性 C.开放性、多样性 D.多样性、实用性D 8、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 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的是A.灵渠 B. 大运河 C.万里长城D. 都江堰A 9、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语言等诸而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处华东的是A.吴越文化 B.中原文化C.荆楚文化 D. 滇黔

3、文化B 10、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属于藏族民族文学的是A.荷马史诗 B.格萨尔王传C.江格尔D. 玛纳斯著名作家王蒙指出: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 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据此回答11-12题。C 11、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及英语是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汉字拉丁化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引进的成分越

4、少越好A.B . C . D .D 12、针对上述现象,王蒙之所以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是因为A.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B.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C.每个汉字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A 13、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 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 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C.中国古代科技具

5、有整体性的特点D .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A_14、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 “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 深远而I。“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 B .阶级性 C .民族性 D .地域性C 15、“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AJ文化的源远流长B .文化的博大精深 C .文化的区域特征 D .文化的包容性A 1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因为中华文化中的看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丰富而绚丽的内涵A. B .C . D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D 17、以下关于我

6、国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J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B .近代以来,逐步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C.我国古代的科技没有实用性,传播到国外后,才起到作用,如火药、指南针等D.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苍穹、草原、毡包、骏 马、牧歌构成了一道奇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 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 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据此回答18-19题。A 18、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这表明A.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使中华

7、文化绚丽多彩B .草原文化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北方文化主要是指草原文化D .北方草原文化最富有地方特色C 19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奇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这主要体 现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是中华生态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D .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 .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观的重要理念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A.B . C .D 20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 .推陈出新 C .博大精深D

8、.源远流长A 21 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 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A.B . C . D .A 22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日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 、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C 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中华文化像其他民族一样,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汉字的演变与使用史书典籍的传承中华文化与其他文

9、化之间求同存异、兼容并蓄A、B 、 C 、 D 、B_ 24、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 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 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B 、C 、 D 、工2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字 史学典籍 邮票 瓷器A.B . C . D .C 2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 独特丽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 B .世界至尊 C .博大精深 D .居于世界前列

10、C 27、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 文化的A.差异性 B .民族性 C .地域性 D .包容性B 28、2008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 化使而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 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 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A.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B.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C.汉字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_29、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

11、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 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 .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D .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C 30、2008年3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 140名来自深 港澳需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

12、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二、简析题:31、材料一:经专家鉴定: 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纪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按演变顺序,其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 体,即草书和行书。材料二: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这使他们能够把大量的事实记载下来。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试加以说明。答: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

13、,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 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记录了中华文字的字体发展演 变,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答: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 谓

14、“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32、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辽 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杰出的满族大作家曹雪芹的 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孜族的玛纳斯被誉为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彝族的阿诗玛也是誉满中外的叙事诗。同时,早在唐朝,白族张胜温绘出的梵画长卷,长达十丈, 共有628个菩萨像

15、,工细生动,辉煌精致,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绘画精品。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或道理?答:(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古代思想家各有所 尊,互不相害;在中国古代, 各种宗教可以并行流传, 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文化 和谐相处并在求同存异中得以发展。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 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本土宗教文化和外来宗教文化的交融会通,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得以发展。33、“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

16、的重要标识。”这个观点对吗?请分析。答:(1)认为“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错误的。文字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 “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科学技术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且古代科技知识中的很大部分也是通过汉字流传后世的。汉字文化更是

17、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34、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 无勇也”(论语为政)的道德思想, 孟子提出了 “吾养吾之浩然正气”, 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 今天,我们社 会仍然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 小说,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 2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 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是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答:材料一中的孔孟思想到今天两千多年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