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空间分区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系列讲座2021-3-25提出背景空间规划科学性的要求任何空间规划都涉及到空间分区,任何空间分区都需要以空间评价为基础。空间分区和空间评价的理论、方法、技术是规划决策科学化的关键。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强化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空间规划的任务:管控空间用途。分区划定。实现过程:以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提出背景三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线:生态保护红线、双评价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区三线”的性质“三类空间”对应的是功能区的概念功能+空间=功能区功能:在系统空间:
2、承载这境中)发挥的作用能的具体的空间地域功能 (territorial function):地域功能是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功能地域 (territory):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承载特定功能的一个具体空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球表层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类要素按照一定秩序所组织起来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三种基本地域功能:生态功能、农业功能、功能三种基本地域功能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区三线”的性质“三条控制线”对应的是用途的概念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中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行最高,因此需要采取最严格保护措施的范围。基本农田是基于粮食安全的客观需求,在农业空间中选取出的质量最优
3、良的耕地,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城镇开发边界是基于刚性保护约束和城镇发展需要综合确定出的未来城镇空间扩张边界。“三区三线”的划定“三区三线”划定的科学原理划定功能区(三区)的过程在地理学中被称为“区划”(regionalization/zoning),需要以科学的分析评价为依据,再通过各种技术出来。将特定的功能区从系统中识别划定线(三线)的过程除了以评价结果为依据以外,还涉及诸多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三区三线”划定的三个过程评价:从客观世界中得出功能空间分异状况的过程集成:将评价结果转换成可供决策的信息的过程划定:决策的过程“双评价”根据国家空间规划局的要求,空间规划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空间开
4、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双评价”可以理解为各自开展两项分析评价,或者在一个评价(即功能适宜性评价)中同时包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中,支撑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空间综合评价即为两价合一的综合评价。在由10个指标项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表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4个指标项。但严格的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乃至功能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作用各不相同。“双评价”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目标是揭示空间在“开发和保护”这一组相对关系中的适宜性差异。该评价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往往选取对开发适宜性和保护适宜性有特定表征意义的因
5、子:开发适宜性: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等保护适宜性: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等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开发适宜性高,则保护适宜性低;开发适宜性低,则保护适宜性高。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两个方面:承载主体(承载对象):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承载客体(承载体):包括资源环境等在内的自然界物质系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即承载客体达到量值。阈值时,其所对应的承载对象的最大规模体承载客体(自然界)的性质决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水平承载主体(人类活动)的差异会直接导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生差异。同一承载客体针对不同的承载对
6、象体现出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体现承载体实现承载作用的不同作用机制:自然资源的承载性: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等。环境容量的承载性: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安全性:自然度、生态脆弱性等。承载主体的作用通过构建不同的评价模型来体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形式: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是一个值:适宜、较适宜、不适宜等承载力评价结果是一组值:包含阈值(总量)、超载情况(现状与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动趋势等。功能适宜性评价功能适宜性评价的目标是揭示空间针对特定地域功能的适宜性差异。该评价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针对不同的地域功能选取相应的
7、因子:生态功能适宜性: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等农业功能适宜性:耕地资源质量、耕地地力、地形条件等功能适宜性:集聚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自然境容量等性、环该评价的指标体系中也包含表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但目的是评价特定功能的适宜性。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项的评价方法构建指标项算法:根据因子的作用机制例:耕地单产潜力指标项的算法构建过程YL Q f Q f T f W f S YQ f T f W f S YT f W f S YW f S YL代表土地生产潜力,Q代表总辐射,f(Q)代表光合有效系数,YQ代表光合生产潜力,f(T)代表温度有效系数,YT代
8、表光温生产潜力, f(W) 代表水分有效系数,YW代表气候生产潜力,f(S)代表土壤有效系数。指标项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得分的分级标准:作用:体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客观的定量值得出更准确的定性值;同时,可以将不同因子的评价结果归一化。阈值(threshold) 可以将连续的评价结果归并为离散的标准值。分级标准的选择应该是有意义的。沙漠化脆弱性的分级标准脆弱性指标不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高度脆弱极脆弱湿润指数0.650.5-0.650.20-0.500.05-0.200.05冬春季大于6m/s大风的天数60土壤质地基岩粘质砾质壤质沙质植被覆盖(冬春)茂密适中较少稀疏地分级赋值(D)13579分级
9、标准(DS)1.0-2.02.1-4.04.1-6.06.1-8.08.0指标项的评价方法各类指标的评价方法涉及非常多的专业知识,可参见:上学期城市地理学课程的课件;国家环保规程R,. 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 2002. 功能区划在中小尺度空间规划中的应用M. 2018.。: 东南大学,评价的模型:由指标价值转换成评价结果的过程法:特点:每个指标都对最终结果有影响,影响程度由权重决定缺点:每个指标对最终结果的影响都有限权重的科学性难以保证结果又是连续值,需要再次分级4SS j C(i, j)Wii14Cii1SSj 4评价的模型:由指标极值法:特点:取所有指标评价结果的最大(小)值作为最终评价
10、结果,体现“木桶原理”。例如根据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得出生态功能适宜性的过程:Ci maxu1i ,u2i 价值转换成评价结果的过程评价的模型:由指标价值转换成评价结果的过程主导法:在不同类型功能区形成过程中起到决定意义的被称为“主导主导”。法就是按照主导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根据主导的评价结果作为划分不同类型功能区的主要依据。“主导”体现了区划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与“综合性原则相对”。主导法能体现功能区的发生学原理,划分功能区的依据更加直接。主导原则运用到极致,可以实现“一票否决”的作用。评价结果集成评价结果的集成:评价结果集成就是将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转化为功能区备选方案的过程,这也是识别
11、“三区三线”的重要依据。评价集成以生态功能、农业功能、评价分级为基本依据。功能的适宜性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应,但根据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可能造成或空白,所以需要进行判别。评价结果集成评价结果集成矩阵判定法评价结果集成矩阵判定法矩阵判定的注意事项:先判定功能适宜性高的空间,后判定功能适宜性中低的空间。判定功能适宜性高的空间时,按照适宜性高的功能种类由少到多的顺序进行判定:即只有一种适宜性高的先判定,多种功能性都高的后判定。确定图底叠加关系:即当多种功能适宜性都高的时候,应当优先判定为哪种功能。通常生态最优先,农业次之,城镇最后。评价结果集成矩阵判定法矩阵判定原则举例假设:生态功能适宜性、农业功能适
12、宜市化功能适宜性的评价结果均分为高、中、低三级。第一步:判定适宜性为“高”的空间只要生态适宜性为“高” ,则为生态空间备选方案。余下空间中,农业适宜性为“高”的为农业空间备选方案。再余下空间中,功能适宜性为“高”的为城镇空间备选方案。第二步:判定适宜性为“中”、“低”的空间只要生态适宜性为“中” ,则为生态空间备选方案。余下空间中若为“中-低”组合,则判定为适宜性较高的功能空间备选方案。余下三种功能适宜性都为“低”或生态适宜性“低”而农业、城镇化适宜性都为“中”的空间,按照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分别划入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化空间的备选方案。划定“三区三线”划定“三线”先刚性后弹性:即先划定生态
13、保护红线、再划定本农田、最后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基发挥主导原则: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总量规模控制:针对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相关规划对接:一些空间可以直接纳入,并作为校验划定范围的依据。划定“三区三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导:生态重要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性,确定为生态极重要区,划入红线。生态敏感性(脆弱性):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等脆弱性,确定为生态极敏感区,划入红线。相关规划中确定的刚性区直接划入,校验划定范围: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开发区域。各相关部门确定的保护区,如各级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蓄滞洪区、公益林
14、区、水源保护地等。根据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或保护要求进行命名。划定“三区三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三区三线”划定基本农田基本原则:总量控制,占补平衡。明确基本农田规模总量(分解)以目前已经划定的基本农田为基础:确定划出部分:生态退耕、重点建设项目统计划出部分的数量和质量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原则,在已划定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以外划入同量同质的基本农田划入范围的遴选以农业适宜性评价为依据,考虑空间连续原则。划定“三区三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原则:总量控制,刚性约束,柔性调整。明确控制性要素根据适宜性评价等确定不可开发的刚性范围。根据承载力评价确定规模上限。在控制性要素约束范围内,根据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确定开发规模需求及扩张系数,确定城镇开发边界的总用地规模。在适宜开发的范围内,根据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和空间结构优化原则,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三区三线”划定“三区三线”划定“三区”以根据功能适宜性评价的三类空间备选方案为基础。边界校核和调整:校核生态保护红线是否全部在生态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融资合同
- 2024壬癸双方关于农业现代化项目的合同
- 2024年城市绿化苗木购销协议
- 2024宿舍居民膳食安排与服务协议
- 2024天然气运输环保要求合同
- 2024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限地价)
- 钢结构课程设计梯形屋面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广告投放合同-广告公司为商家投放广告
- 2023年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风味火锅我设计--(15张)ppt
- 基本函数的导数表
- 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知识(课堂PPT)
- 挂牌仪式流程方案
- 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答案 燕庆明
- 四川省特种车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申请表
- 20200310公园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华中科技大学官方信纸
- WI-QA-02-034A0 灯具成品检验标准
-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5 地理信息系统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