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究_第1页
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究_第2页
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究_第3页
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究_第4页
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17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讨提要胭脂鱼为我国特有鱼类,已知仅分布于长江和闽江。目前胭脂鱼在长江水系中的资源量明显减少,数量已较国家一类水生野生爱护动物中华鲟和达氏鲟为少;闽江胭脂鱼种群几近绝迹。造成胭脂鱼资源下降的缘故要紧与其自身生殖力低,发育时刻长,以及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因素有关。人工放流是恢复长江胭脂鱼资源的重要手段。关键词胭脂鱼;资源现状;致危缘故;资源恢复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属鲤形目 (Cypriniformes) 胭脂鱼科或称亚口鱼科 (Catostomidae)。现知全世界约有该科鱼类 13 属 68 种1,

2、其中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北美洲,仅亚口鱼 (Catostomus catostomus)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和北美洲西北部;胭脂鱼分布于我国的长江和闽江,为我国也是亚洲特有种。因此,该鱼在鱼类系统分类和动物地理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也由于其体型大,最大体重可达 40kg、体长 100cm 以上,以往在长江上游的数量较多,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我国胭脂鱼由 Bleeker(1864) 定名。之后进行研究的有 Nichols(1925、1943)、Kimura(1934)、Nelson(1948)2,以及我国鱼类学家张春霖 (1929、1930、1931、1933、1944)、方炳文 (1934)

3、3、易伯鲁 (1949)、刘成汉 (1964)、伍献文等 (1979)、熊全沫和夏盛林 (1985)、丁瑞华 (1994) 等。由于胭脂鱼幼鱼和成鱼在体形和体色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又因其自然独立分布于长江和闽江两大水系,曾被定为不同的亚种。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我国的胭脂鱼为一个单型种,没有种或亚种的分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阻碍力越来越大,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对在自然状态下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众多生物物种的生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阻碍,造成专门多物种的资源量下降,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胭脂鱼的资源变化确实是一个典型例证。胭脂鱼曾在长江

4、和闽江有过广泛的分布,并有较大的产量,但近年来资源量急遽下降,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类水生野生爱护动物。以往有关我国胭脂鱼的研究多集中在形态分类方面,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工养殖工作的报道,但有关资源评价的研究还专门少见有专门报道。为了使胭脂鱼这一珍稀鱼类资源得以专门好的爱护和恢复,我们开展了该项研究工作。1 要紧工作方法工作区域要紧在四川省宜宾市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上游江段,以及区域内一些要紧支流。该区域为历史上胭脂鱼要紧分布区。在区域内设置了 8 个长期观测点:湖北省荆州、宜昌,重庆直辖市的万州、涪陵、巴南区,四川省泸州、合江、宜宾等江段。它们差不多涵盖了由宜宾至宜昌近千公里的江段和附属的要紧支流

5、。记录研究范围内 1997 年 4 月至 1998 年 10 月胭脂鱼误捕情况。同时,还沿江进行了标本采集,收集了区域内胭脂鱼渔业历年统计和记录资料。1997 年 4 月和 1998 年 4 月,在重庆直辖市的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对胭脂鱼胚胎发育过程和耗氧量进行了观看、比较和分析。2 研究结果2.1 胭脂鱼的分布及资源现状经实地调查和通信联系,胭脂鱼在闽江已多年没有采集记录。在长江水系,19971998 年度区域内各观测点共记录误捕胭脂鱼 16 尾(表 1),其中葛洲坝以上江段 9 尾,以下江段 7 尾。在葛洲坝以上江段误捕的 9 尾中,有宜宾江段 3 尾、泸州江段 2 尾、重庆市区江段 2 尾、

6、重庆市木洞江段 2 尾。上述统计反映出目前胭脂鱼在长江上游要紧在重庆木洞至宜宾江段活动,而木洞至葛洲坝以上江段未见有胭脂鱼误捕记录。葛洲坝以下江段误捕的 7 尾胭脂鱼,要紧捕自宜昌的大江船厂、二江及古老背一带。表 11997-1998 年度胭脂鱼误捕统计记录Table 1 Catch record of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by accident during 1997 to 1998地点所属江段误捕尾数误捕时刻体重 (kg)全长 (cm)宜宾市宜宾江段31997-04-1591997-04-27231997-06-1140泸州市白沙丁石岩江段11

7、997-05-0425127合江陈家湾江段11984-04-2719.2123.5重庆市木洞江段21997-04191997-05-2320重庆市江段21998-10211201998-1027.5130涪陵区涪陵江段无万州区万州江段无宜昌市葛洲坝下游71997-02-275721997-03-13680199703-2211.51071997-04-186.5811997-04-165731998-03-1725125 历史上,胭脂鱼曾为区域内较大型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据四川省宜宾市渔业社 1958 年的统计,胭脂鱼在岷江曾占渔获总量的 13% 以上4;60 年

8、代在宜宾扁窗子库区,胭脂鱼的渔获量还占 13%。但到 70 年代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往常,胭脂鱼资源量就已明显减少,70 年代中期已降至 2%5,现今只有零星误捕报道。从目前记录的误捕量、出现频度和分布情况看,胭脂鱼在长江已处于特不濒危的程度,特不是上游误捕的胭脂鱼要紧为体型较大的性成熟个体,又几乎全部在生殖季节捕获。据泸州、宜宾两市渔政部门的统计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96 年监测报告6:19841993 年在泸州江段共误捕达氏鲟 124 尾、白鲟 63 尾、胭脂鱼 90 尾;19941997 年在宜宾江段误捕达氏鲟 27 尾、白鲟 17 尾、胭脂鱼 36 尾;1996 年在宜昌江段误

9、捕中华鲟 76 尾,19951996 两年误捕胭脂鱼 21 尾。由上述统计数据能够看出,尽管目前胭脂鱼被定为国家二类水生野生爱护动物,但其野生资源量已少于被列为国家一类水生野生爱护动物的中华鲟和达氏鲟。2.2 胭脂鱼致危缘故的初步分析2.2.1 过度捕捞5060 年代,区域内胭脂鱼数量较大,是产地重要渔获物的组成成分之一。随着近几十年来渔业生产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捕捞工具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渔业生产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对包括胭脂鱼在内的野生鱼类资源的捕捞强度越来越大。另由于胭脂鱼的捕捞季节大多集中在 34 月,而这一时段又正是胭脂鱼的生殖期,被捕获的大多为性成熟亲鱼。因此,连年不断的大量过度捕捞

10、生殖期性成熟亲鱼,严峻破坏了胭脂鱼亲鱼资源。2.2.2 自身缘故胭脂鱼一般要 56 龄才进入生殖年龄,性成熟较迟,生殖周期长,一旦资源受到破坏,数量就会明显下降,而且专门难在短期内得到自然恢复。与亲缘关系相近的已知绝大部分鲤科鱼类相比,胭脂鱼胚胎发育速度也特不缓慢(表 2),过长的胚胎发育时刻使后代的死亡机会明显提高。表 2胭脂鱼与部分鲤科鱼类受精卵至出膜期发育速度的比较Table 2 Speed comparison of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yxocyprinus asiaticuswith some other cyprinid fishes种类发

11、育水温 ()发育时刻 (h)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19.0029.00(21.70)120.00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21.0024.00(22.50)36.00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0.0025.00(22.50)31.30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25.0027.90(26.45)24.25鳙 Aristichthys nobilis19.0021.00(20.00)38.40鲤 Cyprinus carpio20.5024.60(22.55)53.00墨头鱼 Gar

12、ra pingi13.0017.00(15.00)84.0085.00鳡 Elopivhyhyd bambusa20.7024.00(22.35)42.15注:表内有关数据依蔡仁逵 (1987)7 和蔡鲜艳 (1992)8。在目前推测的可能为胭脂鱼产卵场的河段9,有大量属于鲤科 (Cyprinidae)、鳅科 (Gobitidae)、鲇形目 (Siluriformes) 等以肉食性为主或单纯肉食性的鱼类与之同域分布,其中专门多种类都以鱼卵和幼鱼为食。如依葛洲坝下 15.215.6的水温记录,胭脂鱼从卵受精到初次开口摄食的发育时刻会更长,大约为 20d 以上10。自然状态下如此长的早期发育过程,

13、无疑大大增加了卵和幼鱼被捕食的机会。依照我们的试验结果,胭脂鱼的生殖成活率表现得也不高。以 1997 年万州水产研究所胭脂鱼人工生殖结果为例,对当年 5 尾雌性亲鱼进行人工生殖,共获得受精卵 5.69 万余粒。其中 2 尾亲鱼的受精卵发育至开口期全部死亡;另两尾的合计成活率为 0.18%;只一尾成活率稍高,但也只有 8.25%(表 3)。如此,补充群体的数量会极为有限,致使本已日渐稀少的剩余群体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种群数量状况日趋恶化。表 31997 年万州水产研究所胭脂鱼人工生殖记录Table 3 Record of basic condi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

14、ation of Myxocyprinus asiaticus in 1997鱼编号体重 (kg)催产水温 ()产卵量(千粒)平均受精率 (%)孵化率 (%)相对产卵量(粒/g 体重)成活数(尾)成活率 (%)959.916.5-16.8181.598.381.318.335000.18986.917.3-18.594.687.547.713.711016.616.5-17.0101.295.473.015.33004013.614.0-14.5215.673.146.215.8500416.217.3-18.582.566.052.213.3145008.25平均135.0884.0660.

15、0815.3110000.742.2.3 环境污染60 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两岸工业的进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体污染日趋严峻。仅以胭脂鱼要紧分布区域的岷江为例,其要紧污染物为含磷物,此外还有汞、硝酸盐、铅和锡等,仅在岷江中游就有 50 多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年排放工业污水上千万吨,加上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农田化肥的污染,致使岷江的水质状况日益恶化,大面积死鱼事件时有发生11。而从我们的实地调查和所做的有关实验来看,胭脂鱼对生活水体水质的要求较高。我们曾就胭脂鱼的耗氧量进行了实际测定,胭脂鱼适宜的水溶氧为 6.0mg/l 以上,明显高于四大伙儿鱼所适宜的 4.04.5mg/l 的溶氧量,当水溶氧低于

16、2.2mg/l 时,50% 的实验鱼会出现浮头。幼鱼期对水质的要求更为严格,水质恶化往往会造成鱼苗的大批死亡;四川省水产所 1997 年胭脂鱼亲鱼池曾被电厂排除的污水灌入,造成大量亲鱼死亡,个不活下来的亲鱼当年也失去了生殖能力。3 胭脂鱼资源恢复与增殖途径的讨论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包括胭脂鱼在内的野生鱼类资源爱护越来越重视,但由于胭脂鱼自身性成熟晚、成活率低,短期内依靠自然增殖使资源得以专门快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就目前胭脂鱼所处的环境和资源状况,我们认为,采纳人工放流的增殖方式应是比较适宜的;目前开展胭脂鱼人工放流的条件也已差不多具备。(1) 目前推测的胭脂鱼产卵场要紧在长江上游合江

17、至宜宾以及部分岷江江段,三峡建坝后,这一带水文环境可不能发生较大改变;反而随着库区水位的升高,水面的开阔和水流的减缓,特不是在一些宽谷河段和库叉会出现一些透明度高的缓流区;另外,淹没区又多为农田、果园和居民点,淹没后底质肥沃,胭脂鱼所喜食的寡毛类等底栖无脊椎动物数量会明显增加。这些都可能为胭脂鱼成幼鱼生存提供众多较为适宜的环境,有利于胭脂鱼资源恢复与增殖。(2) 目前宜宾至宜昌江段一些沿江渔业生产部门,胭脂鱼人工养殖已较为普遍,尽管目前在人工繁养殖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以往的工作无疑已为胭脂鱼人工放流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区域内已建有比较完善的从事渔政治理和鱼类资源爱护的机构

18、,自然水域内无序的渔业生产已差不多得到遏制。以往沿江工业垃圾、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植被的人为破坏等,曾对区域内鱼类资源造成了相当严峻的破坏,使包括胭脂鱼在内的专门多鱼类失去了大量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各项与环境爱护有关的政策法规的实施和环保教育的加强,人们环境意识普遍提高,沿江水域污染有望尽快得到操纵,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会有所缓解,这也将对胭脂鱼资源的爱护和恢复产生有利的阻碍。因此,在进行人工放流的过程中,还有专门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特不要加强种质资源的治理,保证放流鱼苗的质量,提高种苗在野生环境下的成活率。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开展胭脂鱼人工放流的条件已差不多具备。应该讲胭脂鱼人工放流将是幸免胭脂鱼资源进一步减少,并使其资源得以比较快地恢复与增殖的最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 李思忠,陈星玉,陈小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