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二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二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二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二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高二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 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 特点;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2、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 竞放异彩的瑰宝。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 开创者为北宋的苏轼,那么到了南宋是谁再举豪放之旗呢?对,是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

2、固亭怀古。二、简要介绍写作背景和辛弃疾。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 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时代, 是一个让英雄人物既流血又流泪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 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如众所周知的岳飞、文天祥等,其中还有这 样一位抗金的英雄。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汉族人民发起了抗金起义,他也集合 了两千人响应,之后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这个人,就是今天 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一一辛弃疾。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弁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大家都知 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 对于辛弃疾这样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

3、奔过来的 武将”更不会重视,让他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宋高宗死后 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才得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但是 辛弃疾因为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 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江西隐居。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66岁的时候做的。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决定北伐金国。为 了笼络人心,起用了一批主战的老臣,辛弃疾也被任命为安抚使。 但是之后,辛弃疾却已看出了这位大臣弁不是真的想收复失地, 也弁不是真的信任他,而只是利用他。因此辛弃疾对于北伐完全 失去了信心。这首词就是作者对于此事情况的内心感受的表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

4、。三、学生初读,了解大意:问1 :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问2: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孙权、刘裕。)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 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 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明确: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四、带领同学朗读全文,正音正句。注意: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作品豪放的词风及其 爱国情怀。教师正音、正句,注意“佛 bi狸祠”以及“

5、封狼居胥”的句 读。五、赏析:上片: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分两层。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 权。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1)提问:辛弃疾开篇第一句,就写的是“千古江山”,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写到:“千古风流人物”一一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明确:苏轼的是“千古风流人物”侧重人物,而辛弃疾则写 的是千古江山,更注重于能够掌握这片江山、保护这片江山的英 雄。(2)那么,究竟作者认为谁是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英雄呢?我们看下面“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找不到孙权这英雄了。很显

6、然,作者将孙权孙仲谋当成了这样的英雄。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都城,弁且能够任 用周瑜、黄盖、鲁肃等军事家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 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3)作者在此时提到孙仲谋,暗含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明确:孙权善于用人,而作者遇到了一个浪费人才的皇帝(4) “觅”字换成“见”字好不好 ?为什么?(不好,“觅”字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 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见”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5)除了 “觅”字之外,还有哪些词表现了作者对孙权的赞 扬?(英雄

7、、风流。)(6)阡百年来江山依然如故,可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 再也没地方去找了。提问:想起了孙权,作者本是豪情万丈,但这样的英雄现在 却无处追寻了。但是,仅仅是英雄人物无处寻觅吗?作者无处寻 觅的还有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生答: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一繁华景象,风流一英雄遗风)此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 者昏庸无能。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 打而随时光流逝了。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1、夕阳斜照着衰草和枯树,

8、一条普通的街道,人们传说南 朝宋武帝刘裕曾在这里住过。2、刘裕:宋的开国皇帝,原名刘道成,字德舆。他出身贫寒, 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 不过,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3、想当年三句:回想当年刘裕手持长枪,身跨战马,统领精锐北伐大军, 那气势象猛虎一样,要把盘据中原的敌人生吞掉。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 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靖赫一时。 辛弃疾曾在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 应取道山东,但得不到认可。在此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 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希望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

9、,那么他的正确 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了。4、提问:作者在此处提到,“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又说“斜阳草树” o两相对比,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了当初尽管刘裕那么英武非凡,军队那么威猛、 武器那么精良,扫平了北方,建立了刘宋。但是直到今天,他当 年丰功伟绩也都如当初的舞榭特台都化作了破败的荒园一样随着历史的风雨飘摇而去。5、提问: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向往英雄,盼望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对统 治者表达了一种自我推荐,要收复失地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 一种“英雄不在”的感慨。6、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 ?(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

10、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金、铁、吞,形象生动 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 如貌,何其壮哉!)总结上片:(同学朗读)。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明确: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 在京口起步的。一是打败来犯者曹操,一是大举北伐中原;这与 作者的处境有共同之处。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向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 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去口 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 “事在人为”

11、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 的仰慕。在当时韩傕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 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 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3、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 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隐 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那么作者希望怎样做呢?我们再看下片。.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第一层:元嘉草草句。1、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 元嘉年间兴兵北伐。当时派王玄谟出兵,攻打北魏拓跋煮。2、“狼居胥”:山名,(注释)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

12、单于,到 达狼居胥,封山而还。这里表示要在北伐中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 山那样的功绩。3、“仓皇北顾”描写战败的样子。王玄谟其实是一个光会说 大话而没有真本事的人,这一仗被北魏拓跋煮打得是大败而归, 狼狈逃窜。4、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草率发兵,想同霍去病那样建立 封狼居胥山的功绩,却落得个惊慌失措,北望追兵,大败南逃。5、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 故事目的是什么?一一警告当朝: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 不能草率从事。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 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 景。1、“四十三年”三句:四十三年,是作者归宋

13、后四十三年。宕开一笔,由怀古转入回忆:站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四十三年前,当年词人正在战 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迄今记忆犹新;四十三年了,每当眺望江山还记得我在战火中的扬州地区 同金兵英勇作战的情景。(没想到南归后南宋朝廷昏庸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2、可堪回首,佛狸神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 现实。(1) “可堪:哪堪,怎能忍受。可堪回首”承上启下,转入 现实。(2)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煮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 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3) “神鸦社鼓”:写佛狸庙前迎神赛会,鸦飞鼓响,香火缭 绕,热闹非凡。

14、(4)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 ?(表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5)面对这样的场面,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句话中?(面对此景,作者无限痛心,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 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 己是宋室臣民。“可堪回首” 一句一语重如千钧,包含无尽悲痛,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哪忍回头看,异族的佛狸祠旁竟是乌鸦的叫声和社日的 鼓声,热闹非凡,民众已安于异族统治。小结: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 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 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

15、帝佛狸祠前 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 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第三层:最后三句,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是本词的主 旨句子。1、凭谁问:靠谁来问。2、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 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 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 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 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 次屎。)(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 再起用。3、以廉颇事

16、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 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现在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小结:下阕借古讽今,表达自己不被重视,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感慨。六、总结:1、下面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首词的题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一一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一题目。2、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怀古在什么地方怀古?京口北固亭3、中心主旨全篇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 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南宋屈膝媚敌、腐败 无能的最高统治集团的愤恨不满。板书:孙权:英雄难觅上阕建功立业、令人仰

17、慕咏史抒怀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警告当朝下阕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愤斥偏安借古讽今诗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酬七、词作特色: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4)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以事警世(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典故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2、风格:豪放悲壮3、另外在这首词里面出现了多处的对比。 找到弁体会其作用。A:英雄业绩和可悲的现实对比针对的是南宋的萎靡不振B: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的 对比应吸取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C: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的对比抒发的是忧国伤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