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_第1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_第2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_第3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_第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时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在十二岁时就立下志向,他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等地,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76年逝世。助学资料jufnwi崛起范围魏校长我会认字词乐园清晰x时效淮安疑惑惩处训斥xiohuihuchchng晰振胸怀赞效顾训斥肃凡我会写(严肃)(清晰)(振兴)(胸怀)(怀抱)(赞叹)(报效)(凡是)(环顾)(教训)(训斥)xing重点

2、字讲解结构:左右部首:月组词:胸怀 胸膛 心胸造句:人生最可悲的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的“月”窄长,右边的“凶“大小要适当。点击播放zn结构:上下部首:贝组词:赞叹 称赞 赞扬造句:看到那蜿蜒起伏的长城,游客们连声赞叹。书写指导:上半部分要写紧凑,整体稍扁,左边的“先”末笔是竖提;“贝”的竖撇向左伸展。点击播放xio结构:左右部首:攵组词:报效 效果 高效造句:我们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书写指导:左边的“交”的第三笔撇稍短,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攵”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点击播放g结构:左右部首:页组词:照顾 环顾 三顾茅庐造句: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

3、诸葛亮。书写指导:左右同宽,注意笔画间的穿插避让,“页”最后一笔是点。点击播放“加一加”法日析晰“换一换”法坏怀环杯识字方法1.两个先生坐在宝贝上。( )2.坏土去掉心自来。( )3.有日是清晨,有手需振奋,有寸耻辱来。( )大家都来猜一猜赞怀辰赞效顾凡训斥出发怀胸振晰肃词语小游戏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周恩来的哪三件事?分别列出小标题。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初读感知默读课文,按照小标题给课文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10自然段):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周恩来疑惑不解。第三部分(151

4、7自然段):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同桌小声讨论一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崛起”就是兴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强大而读书。议一议要求: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思考:你能不能用一个简短的句子说说周恩来 立志的原因?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中国人受到洋人的欺负没处说理,感受到“中华不振” 。读一读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1.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2.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的立志故事。一、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A.以人物的名字为题B.以动物的名字为题C.以人物

5、的语言为题D.以物体的名字为题c课堂练习1.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 )和( )。2.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 ):“好哇!为( ),( )当效此生!”抱负胸怀赞叹中华之崛起有志者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三、给生字分类。肃 晰 振 胸 怀 赞 效 凡 顾 训 斥 (1)三拼音节的字: 胸 怀 效(2)平舌音的字: 肃 赞 (3)整体认读音节: 斥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伟大志向。课后作业第2课时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前导入 少年周恩来有与众不同的志向,当堂向全体师生表明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

6、思考少年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1.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2.从“清晰而坚定”中你体会到什么?自读第110自然段。品读鉴赏“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一读,比一比,你体会到什么?其他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读书。突出周恩来的伟大抱负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不愿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被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对比“清晰”,很清楚。“坚定”,不动摇。少年周恩来说的志向,绝不是一

7、时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志向坚定,毫不动摇。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周恩来树立远大抱负是出于一时冲动吗?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这位同学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第一句好,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仿写一句描写公园里菊花的设问句。春天来了,公园里菊花开了,到底是什么景象呢?你看,那满公园的菊花,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红的如火真是娇艳无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祖父为什么不让周恩来随便去玩。自读第1114自然段。

8、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要求:读准字音,互相表演一下当时情景。思考:1.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画出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3.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十二三岁的他在想什么呢?默读第1517自然段。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区。这是外国人横行的地方。从侧面衬托出别处的萧条和冷清。同样是中国的土地,

9、两者差别很大,印证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衬托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这是不讲道理的地方。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不敢怎么样。第一句好,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感情色彩更鲜明。句子百花园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改写成陈述句)2.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改

10、写成反问句)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比喻句,把“这个问题”比作“一团烈火”。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的心中。写出了周恩来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教材习题答案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第一件事,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第二件事,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不要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第三件事,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饱受外国人欺负而没处说理,这使

11、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课文的主要内容见后面“主旨概括”。 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名师点拨:可结合三方面内容理解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一、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二、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土大片沦丧,主权旁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结合大江歌罢掉东头理解:周恩来少年时立下志向读书救国,这首诗是他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时写下的,意

12、思是唱完气势豪迈的歌曲,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心研究各种科学以挽救国家的危危亡,刻苦钻研十年,学成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身殉国也是英雄。整首诗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表达了他救国济世的凌云壮士和战斗豪情。参考答案: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不仅仅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不振”,还因为他认识到只有学习更多知识,才能找到拯救濒临绝境的旧中国的道路,才能改变国家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饱受欺凌的状况。 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示例: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疑惑不解切身体会当效此生板书设计 课文写周恩来( )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的含义,从而立志要( )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 )。少年中华不振为中华之崛起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主旨概括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