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_第1页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_第2页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_第3页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_第4页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钠及其化合物钠单质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4Na + 0 2= 2Na2O (白色固体)加热或点燃下,钠与氧气反应:占燃2Na + 02Na2C2 (淡黄色固体)钠投入水中(现象:浮、熔、游、响、红):2Na + 2 出 0 = 2Na0H + H 2 T钠投入盐酸或硫酸氢钠溶液:2Na + 2HCl = 2NaCl + H 2T2Na + H2SQ = Na2SQ + H2 T离子反应均为:2Na + 2H+= 2Na+ H2 t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钠无法从溶液中置换其它金属单质)钠与水先反应:2Na + 2H 2C = 2NaCH + H2

2、1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盐反应:2NaCH+ CuSC= Cu(CH)2 J + Na2SQ总反应:2Na + 2H2C + CuSQ = Cu(CH)2 + Na 2SQ + H2 t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Na2C + H2C = 2NaCH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Na2C + CC2 = Na2CC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2O + 2HCl = 2NaCl + H 2O4、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Na2C2 + 2H2O = 4NaOH + C21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Na2C2 + 2CC2 = 2NmCO + O2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2N&Q + 4HCl = 4NaCl +

3、 2H 2。+。2 t氧化钠受热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2Na0 + 02 -】一 2NS2C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苛性钠、火碱。易溶于水,水溶液显强碱性NaCH + hci = NaCl + H 201、氢氧化钠与酸反应:NaCH+ CH3C00H = C3C00Na + HD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OH容液中通入少量 CC: 2NaOH + C02 = NazCC + H20NaOH容液中通入过量 CC: NaOH + 82 = NaHC0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碱性比同浓度碳酸钠弱

4、)。2、 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加热固体: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2NaHCC3 N&CG +山0 + CCZt(2)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稀盐酸:NS2CQ + 2HCl= 2NaCl + H 20 + CC2 tNaHCC+ HCl = NaCl + H 20 + CC21(3)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钙或氯化领。2碳酸钠溶液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N&C0 + BaCb = BaC03 J + 2NaClN&CO+ CaCl2 = CaCC3 J + 2NaCl(4)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C+ N

5、aOH = Na2CO + H2C注:不能用氢氧化钢和氢氧化钙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5)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N&CC + C02 + H20 = 2NaHCC33、除杂(1)除去碳酸钠固体里的碳酸氢钠:加热法(2)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aHC0+ Na0H = Na2CC3 + 出 0(3)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通入足量二氧化碳NS2CC3 + C02 + H20 = 2NaHCC3二、铝及其化合物AI203、AI(CH)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铝单质1、铝与氧气的反应:4AI + 3。2AI2C3r?)/o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6、:2AI + Fe 2C32Fe + AbC33、AI 与盐酸反应:2AI + 6HCI = 2AICI 3 +3 H2 T4、AI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I + 2NaCH + 2H 2C = 2NaAIC 2 + 3H2 t铝的氧化物AI2C3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质极硬,熔、沸点很高,常用于制作耐火材料。属亍两性氧化物1、AI 2C3 与盐酸反应: AI 2C3 + 6HCI = 2AICI 3 + 3 出 C2、AI 2C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I 2C3 + 2NaCH = 2NaAIC 2 +出C电解3、铝单质冶炼:2AI2C3 4AI + 3C 2 t铝的氢氧化物AI(CH) 3难溶

7、于水的两性氢氧化物1、AI(CH) 3与盐酸反应: AI(CH) 3 + 3HCI = AICI 3 + 3H2C2、AI(CH) 3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I(CH) 3 + NaCH = NaAIC 2 + 2 出 C2、AI(CH) 3 受热易分解:2AI(CH)3 上一 AI2C3 +3H2C注:.氢氧化铝只溶于强酸强碱 溶液,但不溶于弱酸弱碱! ! !铝盐含Al3+与AIC2的盐例:AICI3只能与碱性溶液反应;1、向ACI3溶液中滴加NaCH容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AICI 3 + 3NaCH = AI(CH) 3; + 3NaCI AI(CH) 3 + NaCH =

8、 NaAIC 2 + 2 出 C 总反 应:AICI 3 + 4NaCH = NaAIC2 + 2H2C+ 3NaCI2、向ACI3溶液中滴加氨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不再溶解。化学反应:AICI 3 + 3N忖? H2C = AI(CH)3J + 3NHCI 离子反应:AI 3+ 3N忖? H2C = AI(CH) 3;+ 3NH4+注:氢氧化铝沉淀只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例:NaAIC2只能与酸性溶液反应。3、向NaAIC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化学反应为:NaAI0 2 + HCI + H 20 = AI(0H) 3 J + NaCIAI(OH) 3 +

9、 3HCI = AICI 3 + 3 出 0总反应:NaAIQ + 4HCI = NaCI + AICI3 + 2 出 0三、铁及其化合物单质铁|1铁在纯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占燃3Fe + 20 2FesC42、铁与水蒸气高温:B,L 03Fe + 4H2CFesQ + 2H23、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二价铁盐。Fe + H 2SQ = FeSC4 + H2T4、铁与不活泼金属盐溶液反应。如湿法炼铜,化学反应为:Fe + CuSC4 = FeSG + Cu铁的氧化物1氧化亚铁(FeO),黑色固体,二价铁不稳定,加热可生成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FeO + 2

10、HCI = FeCI 2 + H2O2、氧化铁(Fe2C3),红棕色固体,俗称铁红,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常用作油漆。与盐酸反应:Fe2C3 + 6HCI = 2FeCI 3 + 3H2O3、四氧化三铁(Fe3Q )黑色固体,俗称磁性氧化铁,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其中既有二价铁,又有三价铁。与盐酸反应:Fe3C4 + 8HCI = FeCI 2 + 2FeCb + 4H2O铁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铁(Fe(OH)3)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属于弱碱,Fe(OH) 3+ 3HCI = FeCl 3 + 3H2O2、Fe(OH) 3 受热易分解:2 Fe(OHp一 Fe2O3 +3H2O3、氢氧化亚铁(Fe(O

11、H) 2)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制备Fe(OF)2,可观察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 褐色, 4Fe(OH) 2 + O2 + 2H2O=4Fe(OH3注:由于氢氧化亚铁十分容易被氧化,所以制取时应与氧气隔离4、与盐酸反应:Fe(OH)2 + 2HCI = FeCb + 2H 2O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Q + 3NaOH = Fe(Ohj 3 J + 3NaCI (红褐色沉淀生成)2、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I3 + Fe = 3FeCl 23、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2FeCI3 + Cu = 2FeCI 2 + CuCI24、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12、(Fe3+)用KSCNt液检验,溶液变成血红色。FeCI3 + 3KSCN = Fe(SCN) 3 + 3KCI亚铁盐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Q + 2NaOH = Fe(OH) 2 J + 3NaCI2、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I2 + CI 2 = 2FeCI 31常温下硅不活泼,但可与氧气、氢氟酸、氢氧化钠等反应Si + 0 2 -人一 SiC2Si + 4HF = SiF 4 T + 2H2 TSi + 2Na0H + H 2C = Na2SiC3 + 2H2 T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单质,常见的Al和Si 2、硅单质的制取同恤制取粗硅:Si02 + 2cSi

13、+ 2C0 T硅的提纯:Si + 2ClASiCl4SiCl 4 + 2同血出八二Si + 4HC1硅单质的用途:可做半导体,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原因Si02 + 2Na0H = Na2SiO3 + H2O2、雕刻玻璃用氢氟酸Si02 + 4HF = SiF 4 + 2 出 0Si02的用途:制光与纤维、玻璃、耐火材料等 硅酸盐 硅酸钠俗称泡花碱,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氧化硅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Si03 + C02 + H2O = Na2CO + H2SQ J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zSiO3 + 2HCI = 2NaCI + H

14、 2SQ (胶体)硅酸受热分解:H2SQ,一 Si0 2 + H2O4、工业制玻璃原理:Si0 2 + Na2COSi02 + CaCS甘: B向皿ANazSiC3 + CC2TCaSi03 + CC2 T1氯气与钠:产生黄色火焰,并有白烟2、氯气与铁: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2Na + C2 a= 2NaCI2Fe + 3CI23、氯气与铜: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Cu + CI 24、氯气与氢气: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有白雾占燃J八、2FeCl3占燃J八、CuCl2占燃H2 + 62 AA2HCI5、氯气与水反应:CI2 + H2C ? HCI + HCI0HCI0有漂白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或光H,

15、2HCI0五、氯及其化合物:2HCI + 02 T新制氯水因含有HCI0而有漂白性。而久置的氯水和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6氯气与强碱溶液反应(1)制取漂白液 CI 2 + 2Na0H = NaCI + NaCIO + H 2O漂白液主要成分 NaCI、NaCIO ;有效成分NaCIO(2)制取漂白粉 2CI 2 + 2Ca(OH) 2 = CaCb + Ca(CI0 )2 + 2H2O漂白粉主要成分 CaCbK Ca(CI0)2 ;有效成分Ca(CI0)2(3)漂白原理 Ca(CI0 )2 + C02(少)+ H 2O = CaCQ ; + 2HCI0 光昭失效:2HCI0 1234567

16、2HCI + 0 2?7、卤素单质问转化氯气与澳化钠溶液:2NaBr + CI 2=Br2 + 2NaCI氯气与碘化钾溶液:2KI + CI 2 =I 2 + 2KCI注:F2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其它非金属单质。(F2 + H20=2HF+ 0)8实验室制取氯气(1)原理:Mn0 + 4HCI (浓)MnCl2 + CbT + 2H20(2)注意:除去CI2中的HCI: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I2中的H20:浓硫酸尾气处理:Na0H溶液六、硫及其化合物硫单质|硫单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俗称硫磺。硫与氢气反应:S+HAA H2s占燃 八、八、硫与氧气反应:S+02S02硫与铁粉反应:S+FeAA FeS

17、A硫与铜粉反应:S+2CUCU2s注:硫与变价金属反应只生成低价化合物。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重点)2酸性:S02可使含酚醐的Na0H溶液褪色:S02+出0 H2s033 二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02 + Ca0 = CaSQ4 二氧化硫与碱反应:S02 + 2Na0H = N&SQ +出0S02 + Ca(0H ) 2 = CaSQj + 出 0注:S02、C02通入CaCl2、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4、S02可使氯水、滨水、碘水等褪色:二氧化硫与氯水:S02 + CI2 + 2H 20 =H 2S04 + 2HCI6二氧化硫被 02氧化:2S02 + 02 2S037 S02通入氢硫

18、酸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S02 + 2H2s = 3S ; + 2出07、漂白性:S02可使品红溶液、纸张、草帽辫等暂时性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不能用来漂白食品。8、制取 SO2: Na2SO3 + H2SO4 (浓)=Na2SO4 + S02 ? + H2O三氧化硫标况下,S03为固体。属于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03 + H20 = H2SO4三氧化硫与氧化钙:S03 + CaO = CaSO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S03 + NaOH = Na 2SO44、浓硫酸(1)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但不干燥碱性气体(NH3)、还原性气体(H2S、HI)(2)脱水剂:可使有机物脱水碳化。蔗糖

19、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浓硫酸脱水性),膨胀(浓硫酸强氧化性)6(3)强氧化性: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会钝化。与金属单质Cu + 2H2SQ (浓) CuSQ + SQ T + 2出0注:当Cu过量,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 成稀硫酸反应停止。与非金属单质C + 2H2SQ (浓)一人一 CO T + 2SO2 T + 2H2O 止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和铝钝化。七、氮及其化合物1氮气:氮的固定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化合态放电与Q反应:高温放电N2 + 022NO (不可能生成NO2)工业合成氨:N2 + 3H2 ? 2NH3 (可逆反应)2、NO: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与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