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41 页 共 NUMPAGES41 页高三化学实验教案2022范文高三化学实验教案2022范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稳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根底,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详细内容和详细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2.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
2、并可以纯熟的运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2)过程与方法Na2O2与H2O、CO2的反响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照法、实验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气氛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擅长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响。二、说学情1.知识储藏: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
3、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可以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考虑和探究本质。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三、说教法我的理念:建构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讨论式”的实验引导分析p 的方法。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四、说学法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分析p 本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比照讨论的方法。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p 用途。五、说教学过
4、程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稳固阶段。【引入阶段】创设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根据情景设疑:“为什么可以着火?”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情景化设疑:假设我们有了燃烧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该怎样去生火呢?学生开展思维。从而引出吹气是否可以生火?比照实验验证猜想:未经处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着火,加点固体物质,再吹,通过现象“生火”,从而引出吹气能让棉花着火的神奇物质:过氧化钠及其物理性质。【探究阶段】新疑问:有了过氧化钠,吹气是否就可以生火呢?引导分析p :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设计意图:通过对着火点
5、的分析p ,引出必定为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作用生火。新疑问:人呼出的气体有CO2、H2O、O2、N2,到底是谁的作用呢?学生讨论引出:空气中也有大量的N2、O2,假设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气中,不能生火,从而引出生火的原因应是CO2、H2O与Na2O2作用生火。过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见的灭火材料吗?又如何去生火呢?实验验证解决悬疑1:探究CO2与Na2O2作用是否可以生火。学生演示实验一: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结论:CO2与Na2O2作用可以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引导分析p :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设计意图:通过三要素O2的分析p ,推出N
6、a2O2与CO2反响的产物有O2,继而分析p 得出产物Na2CO3;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p ,推出这个反响中能量的变化。过渡:CO2可以生火,水不是能灭火吗?它在中间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从而引入到对水的讨论。实验验证解决悬疑2:探究H2O与Na2O2作用是否可以生火。学生演示实验二:滴水生火结论:H2O与Na2O2作用可以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引导分析p :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设计意图:通过对燃烧三要素O2的分析p ,推出Na2O2与H2O反响的可能产物有O2,继而分析p 得可能产物NaOH;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p ,推出这个反响中能量的变化。过渡:是否真是这样呢?学生分组实验:探究Na2O2
7、与H2O的反响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互动讨论出方案后,进展实验探究验证猜想。同时,以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去分析p 产生现象的原因。可以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本节课中,我是一步一个台阶的由旧知:燃烧的三要素、CO2、H2O能灭火引出新知Na2O2与H2O、CO2的反响,从而到达攻克难点。【总结归纳】学生自主总结完成对Na2O2知识的整理。以一首小诗来完成对Na2O2知识的高度概括,并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小诗过氧化钠色淡黄,与水反响可生氧;强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红后退场;二氧化碳也反响,密封保存记心上;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潜水受赞扬!【练习强化】设置了不同难度的
8、习题,以根底的实验现象,提升至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参加少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溶液仍为无色B.溶液最终为红色C.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为红色D.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红色最终为无色2.用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CO2反响中电子的转移,求出被氧化和被复原的原子个数之比。【课后稳固】1.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我的Na2O2更精彩2.设置课后习题稳固知识。课本:P31页一、填空题:1二、选择题:1.2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见证过神奇的吹气能让棉花着火,必然对Na2O2有着浓重的兴趣,顺势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比拼“谁的Na2O2更精彩”。在这里,将学
9、习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由学校延伸到消费与生活。六、说板书设计高三化学实验教案2022范文2【教学目的】1、纯熟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极为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互相转化关系;2、在纯熟掌握这些根底知识的根底上,充分运用、挖掘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讲解】一、官能团:基团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剩余部分,而官能团是一类特殊的基团,通常指主要决定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有:X、O ONO2、OH、CHO、COH、NH2、 C=C 、CC 、RC(酰基)、ROCO(酰氧基)、RO(烃氧基)等。O O O考虑:1、HCOH应有几种官能团?(4种、 C 、OH、COH
10、、CHO)OH2、 CHO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响?(常见)CH=CHCOOH(提示:属于酚类、醛类、羧酸类、烯烃类)二、卤代烃(RX)这两个反响均可用于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时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参加AgNO3溶液。三、乙 醇H H1、分子构造 HCCOH 用经典测定乙醇分子构造的实验证明 H H 2、化学性质:(1)活泼金属(Na、Mg、Al等)反响。根据其分子构造,哪个化学键断裂?反响的根本类型?Na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响哪个更剧烈?乙醇钠水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2)与氢卤酸反响制卤代烃 (分析p 乙醇分子中几号键断裂)NaBr+H2SO4+C2H5OH CH3CH2Br+NaHSO4+H2O
11、考虑:该反响用浓还是较浓的H2SO4?产物中NaHSO4能否写成Na2SO4?为什么?(较浓,不能,都有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度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3)氧化反响:燃烧现象?耗氧量与什么烃燃烧耗氧量一样?催化氧化(脱氢):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即有一个CH2OH最终氧化为COOH式量增大14强氧化剂氧化KMnO4/H+褪色(4)脱水反响:分子间脱水浓H2SO4、140(取代反响)分子内脱水浓H2SO4、170(消去反响)以上两种情况是几号键断裂?考虑:以下反响是否属于消去反响:A、CH2=CHCHCH+
12、HX B、CH2CHCOOHCH2=CCOOH+NH3X O NH2 CH3 CH3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以上均为消去反响)(4)酯化反响:断裂几号键?用什么事实证明?(同位素示踪法)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对于该反响 有两种解释:一是两分子分别断裂键重新结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别断键再两两结合成新分子。请用简单方法证明哪种 解释正确。解:用RCD=CHR的烯烃进展实验,假设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种解释正确。假设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种解释正确。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响,可用如下过程表
13、示:OH即酯化反响本质经过中间体CH3COC2H5再转化为酯和水,以上6个反响均为可OH逆反响,答复以下问题:18O(1)用CHCOH进展该实验,18O可存在于哪些物质中(反响物和生成物),假设用CH3CH218OH进展该实验,结果又如何?(2)请分别指出反响的根本类型。解析:(1)根据信息:酯化反响本质是C2H5OH分子中OH共价键断裂,H原子加18O O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为加成反响,形成中间体18OHCH3COC2H5,根据同一碳原子连两个OH是不稳定的,脱水形成酯,在脱水时,OH可以由18OH提供羟基与另一羟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羟基和18OH上的H脱水,O且时机是
14、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响本质是酯的水O O解,水解时,酯中断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结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响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2) 均为取代反响,均为加成反响,和均为消去反响。3、乙醇制法 传统方法发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考虑:有机物C9H10O2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以下物质的构造简式A_C_ _F_(2)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9H10O2A+BDAO(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O OH CH3(
15、2)CH3 OCCH3+H2O +CH3COOHCH3四、苯酚:1、定义:现有CH3CH2、 CH2、C6H5、 、CH3 等烃基连接OH,哪些属于酚类?2、化学性质(要从OH与苯环互相影响的角度去理解)(1)活泼金属反响:请比较Na分别与水、 OH、CH3CH2OH反响剧烈程度,并解释原因。最剧烈为水,最慢为乙醇,主要原因是: 对OH影响使OH更易(比乙醇)电离出H+。考虑:通常认为 为 吸电子基,而CH3CH2为斥电子基、由此请你分析p HONO2中NO2,为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吸电子基、HNO3为强酸、即OH完全电离出H+)(2)强碱溶液反响表现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注意:苯
16、酚虽具有酸性,但不能称为有机酸因它属于酚类。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以上两个性质均为取代反响,但均为侧链取代(3)与浓溴水的反响OH OHBr该反响不需要特殊条件,但须浓溴水,可用于定性检验或定量测定苯酚,同时说明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H原子变得较活泼。(4)显色反响 OH与Fe3+互相检验。6C6H5OH+Fe3+ Fe(C6H5O)63-+6H+(5)氧化反响 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粉红色)能使KMnO4/H+褪色 OH(6)缩聚反响:n OH+nHCHO CH2n+nH2OOH例:HO CH=CH 1mol与足量Br2或H2反响,需Br2和H2的量OH分别是多少?解
17、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邻对位H能被Br2取代左侧的酚只有邻位2个H原子,而右侧为二元酚,3个H原子均为邻 、对位又需(2+3)molBr2,而1mol需3molH2,那么Br2为6mol,H2为7mol。五、乙醛与H2加成复原反响1、化学性质:(1)加成反响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OH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H OH(2)氧化反响燃烧银镜反响新制Cu(OH)2反响KMnO4/H+褪色乙醇催化氧化法2、制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乙炔水化法例:醛可以和NaHSO3发生加成反响,生成水溶性 羟基磺酸钠:O OHRCH+NaHSO3
18、 RCHSO3Na该反响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转化(1)假设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杂质,可采用的试剂是_ _,别离方法是_(2)假设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别离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参加_,别离方法是OH_。解析:(1)溴苯相当于有机溶剂,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这一性质。由于醛能与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离子化合物羟基磺酸钠(显然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参加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采用分液 方法除去杂质。(2)根据信息,醛与NaHSO3的反响为可逆反响,应明确: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转化
19、为乙醛显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挪动,OH只有减小NaHSO3浓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质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参加稀H2SO4(不能加盐酸,为什么?)或NaOH,进展蒸馏即得乙醛。六、乙酸1、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与醇形成酯(2)酯化反响 与酚(严格讲应是乙酸酐)形成酯与纤维素形成酯(醋酸纤维)注意: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实验应注意以下问题:参加试剂顺序(密度大的参加到密度小的试剂中)浓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加碎瓷片(防暴沸)长导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吸收乙酸乙酯试剂(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于闻酯的气味,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羧酸低级脂
20、肪酸(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高级 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2)烯酸的同系物:最简单的烯酸CH2=CHCOOH,高级脂肪酸:油酸(3)芳香酸,如 COOH(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盐溶解COOH度比正盐小,类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O O O O考虑:CH3COH+HOCCH3CH3COCCH3+H2OOCH3C OO 称之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称为甲酸酐?CH3COO为什么?由此请你写出硝酸酸酐的形成过程(HNO3的构造式HON O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
21、须是OH与OH之间脱水形成的物质才能称为酸酐,O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称为酸O O酐,甲酸酐应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为:O O O ONOH+HON = NON (N2O5)+H2OO O O O七、酯无机酸酯 (CH3CH2ONO2)1、分类 低级酯(CH3COOC2H5)有机酸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2、化学性质水解反响(取代反响)(1)条件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2)水浴加热;(3)可逆反响;(4)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为什么?)O O例:写出CHCO COH与足量NaOH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解析:该有机物既属于酯类,又属于羧酸类,该酯在碱
22、性条件下水解,形成乙酸与酚,因此1mol需3molNaOH。O O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例:某式量不超过300的高级脂肪酸与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为原来的1.14倍,假设与足量溴 水反响后 其式量为原来的1.54倍,请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解析:由于能与乙酸酯化,证明为羟基酸如何确定羟基数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O量为原来的1.14倍,设含 一个醇OH,那么ROH+CH3COOHMOCCH3+H2O(式量M) (式量M+42)M=300 假设成立。再设烃基含y个不饱和度那么 y=1那么该酸的化学式应为CnH2n
23、-2O3 得出n=18为C17H32(OH)COOH.考虑:式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测其准确的式量。(提示: x=3,即有3个不饱和度, 其通式为CnH2n-6O2,14n6+32280,n=18,准确式量就为278)【才能训练】1、化合物A 的同分异构体B中无甲基,但有酚羟基符合此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从构造上看,这些同分异构体可属于_类,写出每类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构造简式_ _。2、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燃烧只生成CO2和H2O。(1)写出A的可能分子式5种_、_、_、_、_。(2)假设A能与纯碱溶液反响
24、,分子构造有含一个六 元碳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产物为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 ,其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有(写构造简式)_3、某链烃 CnHm属烷、烯或炔烃中的一种,使假设干克该烃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烧,生成xLCO2和1L水蒸气(120 1.03105Pa)试根据x的不同取值范围来确定该烃所属类型及其分子内所含碳原子n值。【才能训练答案】1、27种,烯酚或环酚类。和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2)3、当 x1为烷烃,当x=1为烯烃,当1高三化学实验教案2022范文3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
25、.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3.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才能目的: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才能。2.培养学生分析p 推理才能。情感目的: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互相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教学过程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p 建立)2.当那么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3.与化学平衡比较(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展,只是其速率相等。(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26、,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挪动。(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内因的主导因素。B.外国有: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挪动。浓度:问题讨论:在 的平衡体系中:参加 :参加 :参加 :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 、 、 、 溶液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4)电离平衡常数()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对二级、三级电离
27、产生抑制作用。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响,为减慢反响速率,但又不影响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参加以下物质中的( )A. B. C. D.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进步氯水中 的浓度,可参加( )A. B. C. D.3.浓度和体积都一样的盐酸和醋酸,在一样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一样)反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盐酸的反响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响速率B.盐酸的反响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响速率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以下表达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一样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
28、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响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 ,发生如下反响:和 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选项是( )A. 较弱 B. 较弱 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总结、扩展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2.一元弱酸弱碱中 与 的求法:弱电酸中 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弱碱中 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3.讨论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4.扩展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29、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应调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较为完全(使 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那么应向溶液里参加 溶液,使溶液 为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P60一、填空题:2.3.4.P61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考虑 ,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溶于水能导电,那么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2.电解质导电本质,电
30、解质溶液导电才能强弱的原因是什么?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才能”的大小。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1)强电解质:(2)弱电解质:3.强弱电解质与构造关系。(1)强电解质构造: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2)弱电解质构造: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到达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定”:离子、
31、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展。“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挪动,电离程度增大。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挪动,电离程度减小。(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挪动,电离程度减小;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挪动,电离程度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4)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5)K的意义:K值越大,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弱酸、弱
32、碱较强。K值越小,弱电解质较难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弱。探究活动钠与饱和 溶液反响,描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运用电离平衡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将钠投入到盛有饱和 溶液的试管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1.将钠投入到盛有饱和 溶液的试管中2.向试管中参加足量的水提示:在高一学过钠与水的反响,在这时学生可以准确的描绘钠与水的反响现象。如:立即与水反响,浮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的溶成闪亮小球。对于 溶解度很小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因此在总结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存在问题。此题的重点在现象的解释上,即用初中学过的溶解平衡与刚学过的电离平衡等知识来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同学进展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得出钠与水反响生成的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在水中全部电离,以Na+与OH-形式存在。而 溶于水后,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浓度增大后,电离平衡向左边挪动, 浓度减小,所以 的量会增加,而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所以会析出 沉淀。高三化学实验教案2022范文4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挪动。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复习】师生共同复习稳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p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2)以下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
34、的是A. B. C. D.【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讲解】(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响,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参加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挪动而促使水解,假设加酸那么抑制水解。【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
35、p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根据。分析p :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讲解】“越弱越水解”例题:分析p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 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1)大小比较: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p 。如:在 溶液中,;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p 。如:在 溶液中,;不同溶液中同一
36、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展综合分析p ,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应用“电荷守恒”分析p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p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在 溶液中:【例题】在 溶液中存在的以下关系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B.C.D.【讲解】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a.电荷守恒,即(1)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在溶
37、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2)将(2)-(1)得随堂练习1.在 溶液中存在的以下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A.B.C.D.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参加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参加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 B. C. D.3.以下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4.以下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B. C. D.总结、扩展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
38、中混有的 。3.扩展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假设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假设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板书设计:1.水解的一般规律(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p 方法。(2)越弱越水解。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酸越弱,酸根阴
39、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3)水解是微弱的。(4)都强不水解。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1)温度(实验1)(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3.盐类水解利用(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4.典型例题5.扩展探究实验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40、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p 原因。分析p :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p ,拓宽知识面,活泼学生思维。探究习题一题多变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Cl-NH4+H+OH- (B) NH4+ Cl-H+OH-(C) Cl-=NH4+H+OH- (D) NH4+= Cl-H+OH-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 Cl-NH4+H+OH- (B) NH4+Cl-H+OH-(C) Cl-=NH4+H+OH- (D) NH4+=Cl-H+OH-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NH4+Cl-H+OH- (B) NH4+Cl-OH-H+(B) Cl-N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中医药大学《植物保护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5届数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市白云学校2024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肺楔形切除术护理
- 2025版汽车销售商车辆挂靠代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Oracle智能数据仓库设计与实施服务合同
- 2025版:80问解析合约规则与产业链新格局优化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拆房工程验收及保修协议
- 2025版车辆合伙经营与交通信息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拆迁安置房购房投资风险评估合同
- GA/T 1323-2016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痕量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 2023年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课件
-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备案表
- SH3904-2022年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
- 叉车检验检测报告
- DNF装备代码大全
- 基于Qt的俄罗斯方块的设计(共25页)
- 古建筑木构件油漆彩绘地仗施工技术分析
- 食堂投诉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