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暑(共9篇)_第1页
郑人逃暑(共9篇)_第2页
郑人逃暑(共9篇)_第3页
郑人逃暑(共9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4 页 共 NUMPAGES4 页郑人逃暑(共9篇)郑人逃暑(一): 郑人逃暑的阅读答案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 卧席.濡(r):沾湿.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 : 1.:移动 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逃暑(二): 郑人逃暑的“日流月移”流和移分别是什么意思,“是巧与用昼而拙与用夕矣”是, 流:流动;移:移动;拙:笨拙【郑人逃暑】 郑人逃暑(三):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徒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复徒衽以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解释句中的字 (1)徒衽以阴 徒:_ (2)其阴逾去 逾:_ 2.句没有标点符号,用“|”表出 及月流影复徒衽以

3、阴而患露之濡于身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语言表达) 4.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1)应是“徙”:移动.(2)同“愈”,更加. 2、及月流影复徒衽以阴而患露之濡于身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逃暑(四): 郑人逃暑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郑人逃暑是晚上和白天同样挪动卧席求待在月影下反而落一身露水,说明是不知辩证的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静止片面孤立的观点.可见二者都是非唯物辩证的看待问题. 郑人逃暑(五): 郑人逃暑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4、,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郑人逃署 郑国有个人躺在一棵大树底下乘凉.太阳在运行,树影在移动,他也在不断地挪动凉席,免得被太阳晒着.到了晚上,月亮从东边升起来,慢慢地向西边运行,树影也随着缓缓移动.这个郑国人还象白天一样,不断地挪动凉席,躺到树影下去.结果,他的衣服全被露水打湿了. 提示 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 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 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郑人逃暑(六): 郑人逃暑与畏影恶迹结尾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相同吗,为什么 畏影恶迹(原文) 人有畏影恶迹而

5、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郑人逃暑(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 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结尾就是最后一句 答:作用相同.都对人物的行为做出了评价. 郑人逃暑(七): 郑人逃暑和畏影恶迹的人具有怎样的共同点【郑人逃暑】 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懂得什么是事情的根本,不抓根本而抓枝节,绝对不可能解决问题,反倒会被问题压倒. 共同点是: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用错误的主观经验判断客观事实,反而弄巧成拙. 郑人逃暑(八): 郑人逃暑中,郑人的“拙” 表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晚上也跟着树荫想避暑,结果弄得身上很潮湿. 白天避暑经验用于晚上就错了. 郑人逃暑(九): 郑人逃暑 练习题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6分) 徒祍以从阴.( ) 其阴逾去.( )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0、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分) 1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4分) 1.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