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4月19日焊接人才培养方案文档仅供参考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类别 机械制造类 专业名称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专业代码 580108 专业负责人 蒋红云 系 主 任 黄道业 机械工程系 8月焊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姓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务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黄道业主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蒋红云副主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张录鹤副主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刘明周成员合肥工业大学机械汽车学院教授、博导王军成员国营9324厂高级工程师董德民成员六安江淮汽车齿轮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蔡凌成员六安滚动轴承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祥成员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朱修传秘

2、书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崔时军成员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工程师 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专业名称:焊接技术与自动化2.专业代码:5801083.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高等专科职业教育4.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5.标准学制: 三年二、职业面向及岗位(一)职业面向序号职业面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名称、等级)1制造业焊接设备操作;焊接技术人员;焊接维修(主要就业岗位)中级焊工2制造业及其销售企业焊接设备制造;焊接设备营销及售后服务(次要就业岗位)中级焊工3制造业焊接生产管理;行业管理与监理(其它就业岗位)中级焊工(二)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岗位名称工作任务核心能力要求与核

3、心能力对应的课程焊接设备操作;焊接技术人员;焊接维修(主要就业岗位)各种焊接方法的基本操作焊接设备使用、操作焊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焊接设备调整焊接设备维修具有保障焊接设备正常运行安全使用的操作能力具有焊接设备安装及调试的操作能力具有焊接设备维修与现场管理的能力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质量管理与检测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焊接设备制造;焊接设备营销及售后服务(次要就业岗位)焊接设备的生产,焊接设备安装与调试及售后服务具有焊接设备安装及调试的操作能力具有焊接设备维修与现场管理的能力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质量管理与检测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焊接生产管理;行业管理与监

4、理(其它就业岗位)焊接生产管理;行业管理与监理(其它就业岗位)具有焊接设备维修与现场管理的能力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质量管理与检测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三、培养目标(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气割、钳工、冷作及现场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市场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1.掌握常见焊接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常见焊接原理及方法。3.掌握常见焊接设备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术。4.熟悉工厂、生产车间有关焊接生产,质量,技术及

5、设备管理等知识。5.了解焊接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1.具有常见焊接方法的基本操作能力。2.具有焊接设备使用、操作的能力。3.具有焊接工艺及工装夹具的设计能力。4.具有焊接设备调整的能力。5.具有焊接设备维修的能力。6.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7.具有焊接设备安装与调试及售后服务能力。8.具有一定的外文资料查阅能力。 1.能从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2.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养成严谨细致、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规守纪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3.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兼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

6、国的神圣义务,具有一定的美育知识和审美素养。四、教学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内容序号课程名称学 时 分 配考试学期学 期 分 配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学时学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二三四五六20周19周19周21周21周20周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35404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43540243公共英语108810801444计算机应用基础564282845体育与健康82682022(2)6高等数学564560147形势与政策教育11*1*1*1*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82380229安全教育/军事理论教育40*202*

7、10心理健康教育8*101*专业学习领域11机械制图1367110261、26412工程力学8448402613机械设计基础8448404614金属工艺学563560141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56346103416电工与电子技术8448402617焊接方法与设备7847803618金属材料焊接工艺5635603419焊接结构生产8448403620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7247204421质量管理与检测/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7834804422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78324244 623机械制造技术78378046拓展学习领域24焊接专业英语1811805225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3623605426

8、企业管理1811805227创新设计18118052总计1442861356863026242414填写说明:1.打*号课时由讲座、班会、讨论、竞赛等形式完成,不记入总学时和周学时,只算学分。2.各门课程的总学时及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要科学合理。3.校内及其它校外整周实习,按每周30学时和1学分计算,其它课程一般以1620学时为1学分计算。(二)实践教学安排表实践科目学期周数主要内容地点入学教育与军训12队列与军事理论操场金工实训I12车铣刨磨钳工单项操作,典型零件的车铣刨磨钳工综合训练机加工中心金工实训II22车铣刨磨钳工综合实训机加工中心制图测绘 21典型零件的测量与手工绘图教室焊

9、接操作实训32掌握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操作流程, 焊接实训室计算机绘图21典型零件的计算机绘图CAD/CAM实训室焊接结构生产课程设计(工艺设计方向)31掌握典型结构的焊接工艺设计教室焊接专业实训31掌握立焊、横焊、仰焊、氧气切割、钎焊操作要领及常见的焊修方法焊接实训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41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计算与绘图教室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实训42典型槽类、中等复杂曲面类零件的数控加工与编程CAD/CAM实训室和数控加工中心焊接考证实训44经过理论和操作考试,取得焊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焊接实训室毕业设计及答辩58进行本专业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校内及实训基地电加工技术实训51线切割机床

10、、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操作与编程电加工实训室顶岗实习618根据顶岗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现状自主决定毕业实践内容顶岗实习单位(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焊接方法与设备(78学时)教学目的和内容:掌握手工电弧焊、埋弧焊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与切割、电阻焊、气焊与气割、钎焊等常见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典型焊接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参数调节。(2)金属材料焊接工艺(56学时)教学目的和内容:掌握材料的焊接性及估算公式,常见金属材料的可焊接性及熔焊工艺特点,了解金属材料可焊接性的常见试验方法。(3)焊接结构生产(84学时)教学目的和内容:掌握焊接结构的基本知识、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接结构的备

11、料加工工艺,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装配焊接工艺装备和焊接结构生产的安全技术。(4)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工艺(72学时)教学目的和内容:培养学生具有控制和防止焊接缺陷、改进焊接接头性能,正确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并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的能力,主要讲授焊接化学冶金基础,焊接材料,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焊接接头性能的改进,常见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特点,焊接工艺的制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5)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78学时)教学目的和内容:掌握焊接结构生产全过

12、程所需检验内容、方法、所用设备及有关的质量标准,容封性试验、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弹力探伤等检验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质量评定。培养焊接专业学生对焊接生产和施工的组织管理能力,使焊接专业学生不但具有焊接工程施工工程技术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焊接生产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本书围绕焊接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焊接生产施工项目组织结构,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焊接生产组织实施、焊接生产的工艺技术和人力资源准备、焊接生产的现场管理、焊接生产的质量管理及控制、焊接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6)焊接操作实训(2周)掌握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操作流程。(7)焊接专业实训(1周)掌握立焊、横焊、仰焊、氧气切

13、割、钎焊操作要领及常见的焊修方法。(8)焊接考证实训(4周)经过理论和操作考试,取得焊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9)顶岗实训(26周,注意:此24周期间包括了第六学期的其它项目,例如技能鉴定与考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毕业教育,都在26周内进行并完成。)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按照学生所选定工种的技能等级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的技能考试,并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经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训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感受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

14、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熟悉典型焊接结构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工装设计、焊接工艺实施全过程。经过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运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答辩中讲述设计思路、解决方案及取得的成果,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五、教学环节综合分析(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分析序号教学类型总学时所占比例1理论教学135648.6%2实践教学143651.4%合 计2792100%(二)学时与学分分析类 别课程门数学 时学 分计划安排所占比例计划安排所占比例公共基础学习

15、领域课1044831.1%3439.5%专业学习领域1288661.4%4653.2%拓展学习领域51087.5%67.2%(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单位:周)学 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计所占比例学 期一二三四五六理论教学1413141296241.1%实习实训243711711.5%考试考查1111153.4%报到及入学教育110.7%军事训练221.3%顶岗实习181812.2%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996%毕业鉴定与毕业教育110.7%机动及其它1111153.4%寒暑假484842818.9%总 计242723292520148100%(四)实践教学特色分析实行“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16、,深入探索学校与本地区装备制造、钢结构生产企业的合作。制定较为完善的课程标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融入每一节课。将质量监控落实到每一个教学项目、每一个知识、能力、素质点,并使之系统化。形成与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软件,并实行监控。根据焊接专业学生在行业中分布的特点、个人发展情况,企业用人满意度、学生自身满意度、教师与学校的满意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结果等指数,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软件,并进行评价。由学院与社会上的权威咨询机构,分别进行焊接专业毕业生质量调查,形成对比分析报告,检验培养模式改革、质量监控、质量评价的成果。六、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一)

17、专业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1绘图员中级以上证书;2钳工、车工中级以上证书;3、焊接中级以上证书;4、其它经学院认定的同等或以上证书。上以证书必备其一。(二)通用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1、英语: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2、计算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3、其它经学院认定的同等或以上级别证书。七、教学保障条件(一)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室)序号功能区域名称实训项目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陈列室机械原理实训机械零件拆装实训室机械零件拆装实训机械加工中心普通车床、铣床、刨床、磨床实训和钳工实训等机加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数控车操作与编程实训、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实训、数控加工中心操

18、作与编程实训电加工实训室线切割操作与编程实训、电火花成型操作与编程实训模具拆装实训室模具拆装和测绘实训三坐标检测实训室零件检测实训焊接技术实训室焊接实训材料力学性能实训室材料力学性能实训CAD/CAM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训2.校外实训基地(1)虚拟实训基地 建设由焊接工艺、焊接生产和焊接质量检验三个虚拟实训室组成的焊接技术虚拟实训系统。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体会到真实的岗位情境,为生产性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围绕课程教学和对外服务的需要,校企共建金属结构生产、焊接自动化、焊接技术应用三个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过引入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压力容器等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项目

19、,实现校内焊接技术虚拟实训、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3)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在现有沈阳重型集团、特变电工集团、远大集团、大陆激光集团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的、典型焊接结构生产企业,建新7家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二)师资队伍建设在建设期内,打造一支专兼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 骨干教师2名;90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并在职称结构上达到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60%以上;青年教师中研究生达60%。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聘请1名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专业教研室兼职教师。聘请2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人

20、员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三)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学校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审核和运行各教学环节大纲与质量标准各教学环节的过程组织学生学习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过程检查考试考查成绩分析毕业设计选题成绩与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用人单位与社会调查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期中期初期末三期检查评定、检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各项工作的监控与结果分析系部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各教学建设的成效各教学建设运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管理制度建设(四)专业教学建议1、课程教学大纲应按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2、专业核心课程以课内实训、分散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3、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参照技能考证标准;4、有条件的专业核心课程尽量采用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等先进教学模式。八、毕业要求1.课程考核(含实践)要求教学进程表中的所有课程(除选修课程)必须在合格以上,方可毕业。2.资格证书要求资格证书必须同时满足下列(1)(2)(3)要求:(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含B级)证书(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3)焊工中级及以上证书或其它经学院认定的同等证书(必须取得焊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