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_第1页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_第2页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 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 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 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注释 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 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 高和净化了的

2、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开头两句,“我”“君”对起, 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 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 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 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 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 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 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

3、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 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 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 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 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 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 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 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 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 民间词之直率热

4、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 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 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 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 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 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 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作者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 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

5、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 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 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创作背景 北宋崇宁二年(1103 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 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 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 落到了人生的谷底。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 色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 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 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 河而死。杨姝与李之仪

6、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 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 她弹琴的诗词。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 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 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简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 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 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 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 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 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 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 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 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 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 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 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