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_第4页
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摘 要 作为泛珠三角内地9省与东盟贸易往来的桥头堡,西南次区域虽然对泛珠与东盟贸易总额的增长作用不大,但其较大 的贸易结合度,表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正是西南次区域和东盟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双方的贸易交往不断增长。在这种增长中,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呈现出互补性,但是具体到农产品和机电产品,又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上述阐述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西南次区域;泛珠;东盟;贸易关系 泛珠三角区域处于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和中心区位,它的形成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成为中国和东盟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个

2、重要区域,而对区域内的西南次区域(广西、四川、云南和贵州)来说,融入区域经济,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依托泛珠三角,开展和东盟的经贸往来,为谋求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一、泛珠内地9省区、西南次区域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情况 我们将泛珠内地9省区和东盟双边进出口总额统计后,制成表1以方便分析。 从表1中可知,横向来看,泛珠内地9省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贸易总额主要由广东提升,广东在其中居于最大份额,对双方的经贸关系的发展贡献最大,西南次区域则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比重较小,可见,在泛珠内地9省区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关系中,西南次区域对泛珠与东盟贸易发展的贡献还是比较小的;从纵向看,西南次区域在5年中,

3、与东盟的贸易量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2003年突然发力,此后发展相当迅速,直到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泛珠在2003年筹划建立,形成泛珠区域后,西南次区域因其与东盟在地缘、历史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从此依托泛珠,加大了东盟的贸易往来,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其密切关系我们可以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分析。lOCaLHoST 二、泛珠西南地区与东盟贸易结合度的分析 贸易结合度指数iij可以用下式来表示,即: iij = ( xij / xi ) / (mj / xw ) 式中的xij / xi 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占i国出口总额的比率,mj / xw表示j国的进口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率,如果iij1,

4、就说明i国和j国在贸易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iij1,则说明i国和j国在贸易上较为疏远。利用贸易结合度的公式,计算出泛珠9省区和东盟的贸易结合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泛珠东南、西南和中部三个次区域中,西南次区域的贸易结合度最大,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最密切,其中,云南贸易结合度排在第一,相比之下,与东盟贸易总额最大的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部却是最小的,这是因为广东虽然贸易额大,但是与西南次区域比起来,西南四省区的对东盟的出口占自身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广东对东盟的出口占自身的比重,可见,与东盟的贸易对西南四省来说,对其经济推动和发展的意义要比东南部大的多,同时,从长远来看,这种密切的

5、关系也会推动西南与东盟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此外,双方贸易结合度指数比较大也说明了西南次区域与东盟在比较成本优势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动态来分析,西南次区域2003年贸易结合度最大,为,可是到了2004年却下降到,贸易量上升,但是贸易结合度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措施的实施(如2003年的中泰零关税的实施),对泛珠各省区和东盟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农产品方面,包括西南四省区在内的泛珠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2005年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全面降税,对泛珠的冲击更大;另外,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除泛珠外中国其他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发展非常

6、迅速,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到泛珠与东盟的双边贸易。 三、泛珠西南次区域与东盟主要商品贸易关系的分析 从上述贸易结合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与东南和中部次区域相比,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这种亲密的关系也促进了双方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总量,其密切的关系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体现在西南次区域和东盟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商品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泛珠和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表明:在农产品等自然资源产品上,东盟国家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如动植物油脂、木材及木材制品等产品,约占泛珠三角从东盟进口额的50%,其中,农产品方面,西南次区域约

7、占10%;而在机电、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泛珠三角出口的比较优势强于东盟国家。如鞋类、纺织品与服装、金属制品和各式制造品等产品,约占泛珠三角对东盟出口额的五成,其中,西南次区域约占20%。在高新技术产品上,泛珠三角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对东盟出口较大,优势较强。近几年,东盟向泛珠三角出口的商品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矿物燃料和以木材、纸浆为主的非食品原料,泛珠三角向东盟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以交通工具、机电器为主的一般机械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西南次区域主要进口资源性产品,出口123下一页 纺织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在分析双边主要贸易商品的时候,农产品和机电产品作为西南次区域具有最主要地位的产品,

8、是我们分析的对象,我们运用双边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双边的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的角度来分析双方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等主要贸易商品的特点。 (一)基于外生比较优势形成的产品竞争力分析 基于资源禀赋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的产品竞争力的特征,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双边贸易专业化指数)nx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nxij=(xij-mij)/ (xij+mij) x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值; mij为 i国第j种产品的进口值。 如果 nx的值大于0,则表示 i国是第j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表明该国这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

9、大;如果 nx的值小于0,则表明i国为第j种产品的净进口国,i国的第j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绝对值较大,劣势越大。 该指数越大表明竞争力越强,如果以为界作为竞争力标准,表明双方该产品属于垂直分工,或者说属于有明显贸易专业化分工倾向。 据此公式测算出泛珠西南次区域-东盟农产品、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 农产品方面。西南次区域的nx指数大于0,说明西南次区域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生产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优势,但是,如果以为界分析,西南次区域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倾向,双方在农产品上竞争性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泰零关

10、税实施后,包括西南次区域在内的泛珠会受到来自东盟水果和蔬菜的强烈冲击;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西南四省区中,贵州的nx指数最大,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是处于纯出口的地位,双方农产品专业化垂直分工程度最高,互补性大;而广西的最小,仅为。 从机电产品看,西南次区域与东盟nx指数非常高,超过了,说明西南次区域和东盟在机电产品上具有很强的贸易竞争优势,同时,与东盟在该类产品上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这种竞争优势体现在西南次区域在机电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与东盟的互补度较大,其中,广西、云南的nx最大,而贵州最小,且为负数,可见,广西、云南与东盟在诸如机电产品的贸易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由于机电产品占了制成品

11、的较大比例,以上nx也说明了,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优势在于工业制成品,而在农产品等资源型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略逊色一些。 (二)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内贸易 在对西南次区域和东盟主要商品的数据统计中,显示出农产品、机电产品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商品中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我们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计算公式如下:iit=(xij+mij)-(xij-mij)/(xij+mij)100 其中:xij 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值; mij i国第j种产品的进口值。 iit取值(0,100)之间,当iit=0,所有贸易都是产业间的;如果进口量都与出口量相同,则iit=100,当ii

12、t在(0,100)时,既有产业间贸易也有产业内贸易。如果以50为界,当iit=50,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当050,有较大的产业内贸易,是基于水平分工的贸易往来,从各省区看,这种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广西贡献的,广西的iit是西南四省区里唯一超过50的,并且大于75,说明了广西和东盟在农产品上有着高度的水平分工,与此同时,其他各省仍主要属于产业间贸易。 机电产品方面,西南iit很小,双方既有产业内贸易也有产业间贸易,但总的来说,仍主要是基于垂直分工而形成的产业间贸易,从各省区看,贵州的iit稍稍大于50。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2003年泛珠三角组建后,西南次区域依托泛珠三角,和东盟的贸易往来获得

13、了较快的发展,贸易增长十分迅速。随着双方贸易的增长,西南次区域和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呈现较强的互补性,具体到农产品、机电产品,西南次区域在机电产品贸易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比东盟要差,此外,双方贸易商品虽已有产业内贸易的趋势,但是具体到农产品和制成品情况却不一样:农产品贸易在产业间贸易的基础上,呈现产业内贸易趋势,机电产品因为西南次区域基础相对较好,技术较强,所以,与东盟的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二)建议 1.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高,与东盟的关系相当密切,当前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推进、泛珠三角的组建等历史机遇,次区域内各省区加强区域合作,增强自身应对未来统一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积极改善交通运输、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以及加速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等,加快发展和东盟的经贸关系,在不断克服障碍中取得双边贸易的增长 2.基于双方在以农产品为代表的资源性产品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性,而且在此类产品中,西南次区域往往处于劣势,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重点培育具有较强竞争性的产品,避开没有竞争性或竞争性较弱的产品,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在包装、外形、品种等方面,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3.制造业方面,比如机电产品,泛珠三角机电产品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协作能力强,具有优势,潜力较大,而东盟国家的基础工业相对薄弱,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