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一历史试题第2课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必修_第1页
2011高一历史试题第2课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必修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堂检测题)1. 据上记载:“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BC中有公田和之分是劳动者的份田,既有使用权,也有所D材料反映的土地制度是西周分封制的经济基础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各国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始实行3.春秋战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自耕农经济出现

2、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发展到鼎盛阶段ABCD4.吕氏春秋里的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是()A、司母戊鼎B、“废,开阡陌”C、犁D、交子5.下列关于租佃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租佃制相对于西周的集体耕作是一种历史的B、自唐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C、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提高,逐渐普及到D、宋代以后,租佃关系下农民由于契约的存在使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增强6. 明末家曾经:“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其耘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C自耕农

3、式经营7.明朝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有关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贫者”是指自耕农C、“贫者”和“田多者”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B、“田多者”实际上变成了D、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发生在秦朝8.均田制古代比较有特色的土地制度,均田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均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荒地 C均田制非常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和私有制存在是其破坏的根源9. 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和普遍现象,但宋代的土地兼并现象尤)A

4、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10中国古代采取了很多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如“均田制、限制拥有的土地数量”等等,但是这些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因为()A没有从根本上土地私有制B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些措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唯利是图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秦(国)则不然,用之法,改帝王之制,除,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之俦,赢十百金,即莫

5、不志在良田。清租核推原材料三: “佃户见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新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诏令材料四 :“之家, 役使佃客抬轿者, 杖六十, 各计一日, 追给工钱六十文”。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现象?明律(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怎样的观念?材料一的现象与这一观念关系?(3)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明朝12阅读下列材料: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何在?材料一:“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上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材料二:“至不然,用之法,改帝王之制,除,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

6、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虽兼并群贼,克平天下。”历史教学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根据材料概括制度的内容。(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制度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影响的认识?(3)材料三反映的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你能根据材料说出它是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和属于何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吗?第 2 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参考1C:材料信息显然表明 A B 两项,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体现经济与政治的关系。2下,的劳动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故选C 项。B: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所有;土地私有制是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7、;均田制始于北魏,A、C、D 正确。战国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 B 项。3B推动了生产关系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是农用动力发生,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自耕农经济的出现,正确。在西周发展到鼎盛,故选 B 项。4B:材料信息表明土地私有与土地国有相比,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废阡陌”实际上就是便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 A C D 三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 项。5C,开:租佃制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更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从北宋开始,由于租佃契约的出现,租佃经营方式进一步发展,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并且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A B D 错误,故选 C 项。6D

8、: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贫者租富民土地和秋后分配收益”两个特征可判断为租佃经营方式,故选 D 项。7B:材料信息表明这是一种典型的租佃制,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战国,“贫者”显然是佃农,“田多者”是8C,两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故选 B 项。: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均田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荒地而不是“均”的地,A B 正确。但只要私有制存在,其破坏就是必然,D 项正确。由于均田制下仍然是小农经营模式,显然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C 项。C:ABC 三项分别是战国时期、东汉时期和大多数朝代采取的,而北宋政策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加剧了土地兼并,故选 C 项。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土地兼并,故选 A 项。的,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出现土地11(1)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2) 以土地为根本,热衷于买田剧了土地兼并。(3)说明主佃双方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土地频繁,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发展,加的,主佃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松驰。稳定小农经济,巩固12(1)国有名义的。土地所有制。之中有公田和之分,公田占,有,农民集体耕作,收获物缴纳给;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