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急管理厅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手册(暂行)四川省应急管理2019 年 3 月 21 日目录一、分级响应2二、厅四级应急响应措施(应对一般地震灾害事件)5三、厅三级应急响应措施(应对较大地震灾害事件)7四、厅一级、二级应急响应措施(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13 五、应急结束18六、措施要求19七、附件:1应急响应人员编成212相关文书模板27本手册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响应适用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应对处置四川省及邻省交界区域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活动。一旦 省政府启动四川省地震应急响应,则按照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 和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应急响应总册的相关规定执行。一、分级响应(一)地震灾害事件分级标准地震灾害事件
2、是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地震事件。按照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地震灾害事件分为4 级(见表 1)。表 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标准、初判指标和分级响应一览表6.0 级以上7.0 级以上300 人以上3%以上一级响应5.0-5.9 级6.0-6.9 级50-299 人二级响应4.0-4.9 级5.0-5.9 级10-49 人三级响应4.0-4.9 级,或 5.0 级以上(含5.0 级)余10 人以下四级响应震地震灾害等级初判指标发Th在市(州)发Th在其他地区政府驻地城区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分级标准经济损失人员死亡占年Th产总值比例应急管理厅分级响应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 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较大地震灾害
3、事件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当地震发生在邻省但距我省边界较近时,按表 2 的对照关系启动相应的响应级别。表 2邻省地震震级与距我省边界最近距离关系表邻省地震震级震中距我省边界距离应急响应级别7.0 级以上150 千米内II 级响应6.0-6.9 级70 千米内III 级响应5.0-5.9 级40 千米内级响应(二)四级响应启动厅四级应急响应当日带班厅领导、分管厅领导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立即到指挥大厅参加应急响应。分管应急指挥中心的 副厅长立即赶赴指挥大厅统筹应急指挥大厅工作,同时启动 双带班制度。建立指挥大厅与灾害现场、各级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震后 1小时内在指挥大厅召开紧急会议
4、,指挥调度灾害现场周边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调配相关保障物 资;协调有关厅局(单位)成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分析研判灾情,研究部署响应工作;派出前方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指导、协助抢险救 援工作;汇总整理灾情信息和应对措施,上报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启动厅三级应急响应三级应急响应在四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要求 组织实施:依托指挥大厅成立厅应急指挥部,由厅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应急指挥中心的副厅长任总指挥;联系相关厅局(单位)专家到指挥大厅参加应急响应, 统一领导救援救灾工作;应急管理厅厅领导率前方指挥部赶赴灾害现场,指导救援救灾工作;构建通联组网,保持通信联络全时畅通和指挥不间断;调度应急救
5、援力量,协调军队力量,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抢险救援;逐日向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上报救灾工作情况。启动厅二级应急响应二级应急响应在三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要求组织实施:成立厅应急指挥部,由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任 总指挥,迅速开展应急工作。报请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应急指挥部,由指定的负责同志任总指挥,应急管理厅协助总指挥开展救援救灾工 作。协调做好省应急指挥部赴灾害现场的服务保障准备工作。启动厅一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在二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要求 组织实施:成立厅应急指挥部,迅速开展应急工作。报请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应急指挥部。赴灾害现场统一领导救援救灾工作。协调落实省应急指挥部在灾
6、害现场 的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必要时,依照程序权限,进入紧急状态。(三)提高或降低响应级别视震情、灾害程度,灾区应急救灾能力、人口疏密情况 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应急管理厅可酌情提高或降低应急 响应级别。二、厅四级应急响应措施(应对一般地震灾害事件)(一)组织指挥体系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原则上不成立厅应急指挥部,由厅领导直接统一领导地震应急工作。应急指挥中心、 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救灾与物 资保障处等相关业务处室协助厅领导开展应急工作。根据厅 领导安排,派出前方工作组前往震区指导当地政府开展抗震 救灾工作。前方工作组区分业务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和业务处 室负责同志带队
7、两种情况。业务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基本 编制为“2+1+1+N”模式: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主要负责 同志带 1 名处内同志,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各 1 名同志,视情况安排其他同志参加。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带队基本编制为“ 1+1+1”模式: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 1 名负责同志带队,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救灾和物资保障处各 1 名同志。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厅领导批示指示要求;反馈灾情和救援救灾工作 开展情况;协调调度应急资源;指导、协助地方开展救援救 灾工作。(二)应急响应流程启动应急。省地震局地震信息传至厅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迅速按规定通过电话、短信、
8、传真、党政网将地震信息通知厅领导,并通报相关业务处室。报告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值班室,通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情信息接报要点: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响应措施。当日带班厅领导、分管厅领导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立即到指挥大厅参加应急响应。分管应急指挥 中心的副厅长立即赶回指挥大厅统筹应急指挥大厅工作,同 时启动双带班制度。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应赶到应急指挥 中心,并通知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立即赶到工作岗位投入工 作。建立通联。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建立指挥大厅与灾害现场、各级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出动准备。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会同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拟提前方工作
9、组成员名单,厅办公室会同省减灾中心负责落实前方工作组赴灾害现场必需的应急装备设备 物资,出行票务、应急通道、出行应急车辆及安全保障准备。了解灾情。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对口了解掌握灾情态势、救援 力量、应急资源等情况。紧急部署。厅领导、厅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立即赶到指挥大厅,震后 1 小内在指挥大厅召开紧急会议,指挥调度灾害现场周边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调配相关保障 物资;协调有关厅局 (单位)成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分析研判灾情,研究部署响应工作。在听取厅机关有关部门、单位的情 况汇报后,作出以下紧急部署:确定应急管理厅应急响应级别。对灾情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10、。确定厅前方工作组组成,并向灾区政府通报。确定向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报告的有关事宜;其他必须集体讨论和决定的事宜。会议结束后,前方工作组乘车出发赶赴震区。后续工作。以厅领导依托指挥大厅指挥为主,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协助厅领导开展工作。应急指挥中心持续做好灾情 收集上报工作。宣传动员处做好新闻稿件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实时跟进发布灾情动态和应急救援工作进展。灾情进一步加重,达到或可预见达到启动应急管理厅三 级以上应急响应的标准,前方工作组提出提升响应等级的建 议,按程序报批。三、厅三级应急响应措施(应对较大地震灾害事件)(一)组织指挥体系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厅应急指挥部,由 厅主要负责同
11、志或分管应急指挥中心的副厅长任总指挥,统 一领导全厅地震应急工作。指挥部各工作组协助指挥长开展 应急工作。根据厅指挥部安排,派出前方指挥部前往震区指 导当地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厅应急指挥部厅指挥部基本编制为“6+N”模式,6 个基本工作组为: 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支持组、通信保障组、群众安置组、宣传报道组等。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由厅指挥部确定增减工作组。N 个工作组为:根据后续灾情发展和工作需要,及时将火灾防治管理处、水旱灾害救援处、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处、 煤炭管理处、煤炭安全监管处等处室纳入厅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由厅办公室负责同志牵头,应急指
12、挥中心、机关党委等处室和省减灾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接救援救灾工作:统计、收集、汇 总、报送重要信息;督促落实厅应急指挥部议定事项,协调指导做好省领导同志赴灾害现场时的视察、会议材料、交通和安全等准备。抢险救援组。由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牵头,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等处室和消防救 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省减灾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 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 指导编制抢险救援方案,协助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协调做好国 家、省应急指挥部赴灾害现场时的指挥场所准备工作;协调做 好应急救援力量的后勤保障工作。技术支持组
13、。由地震与地灾救援处负责同志牵头,调查评估与统计处、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等处室和省减灾中心、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有关同志和地震救援专家参加。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强化抢险救援现场监测预警,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确保抢险救援人员安全,协助开展现场救援救灾工作;开展周边地区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确定危险区,落实监测预警措施;协调开展地震灾害现场灾情趋势会商研判,为指挥决策提供咨询;协助做好灾情信息对外宣传发布。通信保障组。由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负责同志牵头,科技与信息化处、应急指挥中心、省减灾中心技术装备部、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应急保障中心(待
14、组建)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协调建立指挥大厅、 灾害现场、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其它指挥机构之间的通信联络; 指导做好灾区现场的通信保障工作 ;指导协调灾区通信恢复工作。群众安置组。由救灾与物资保障处负责同志牵头,宣传动员处、省减灾中心、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 心、省应急保障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指 导开展救灾救助、救灾捐赠等工作;协调救灾资金和基本生 活物资保障;指导做好受灾群众和临时转移安置群众的卫生 防疫、生活保障等工作。宣传报道组。由宣传动员处负责同志牵头,厅办公室、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省减灾中心、省社会力量参 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省安全科学技术
15、研究院等单位有 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指导做好灾情信息发布工作;配合 做好省领导同志在现场活动时的新闻报道工作 ;指导做好现场新闻媒体服务管理工作和舆情监测工作,视情做好现场发 布会工作。前方指挥部构成前方指挥部区分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和厅领导带队两种情况,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基本编制为“ 6+N”模式: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支持组、通信保障组、群众安置组、宣传报道组等。根据地震灾情规模和应对需求,可增减相关编组设置。厅领导带队基本编制为“ 3+N”模式: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支持组,指挥部视情况增减其他工作组参加。同时成立临时党组织,加强地震现场党建工作。综合协调组。由厅办公室负责同
16、志牵头,应急指挥中心、机关党委和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参加。抢险救援组。由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牵头,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和消防救援总 队、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参加。技术支持组。由地震与地灾救援处负责同志牵头,调查评估与统计处、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 等处室和省减灾中心、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有关同 志参加。通信保障组。由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负责同志牵头,科技与信息化处、应急指挥中心、省减灾中心技术装备 部、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应急保障中心(待组 建)等有关同志参加。群众安置组。由救灾与物资保障处负责同志牵头,宣传动员处、省减灾中心、省社会力
17、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 心、省应急保障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宣传报道组。由宣传动员处负责同志牵头,厅办公室、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 中心有关同志参加。(二)应急响应流程启动应急。省地震局地震信息传至厅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迅速按规定通过电话、短信、传真、党政网将地震信息通知厅领导,并通报相关业务处室。报告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值班室,通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发生 5.0 级以上地震,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电话向省政府分管领导报告。灾情信息接报要点:地震发生时间、地点、 震级、震源深度。响应措施。当日带班厅领导、分管厅领导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立即
18、到指挥大厅参加应急响应。分管应急指挥 中心的副厅长立即赶回指挥大厅统筹应急指挥大厅工作,同 时启动双带班制度。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立即赶到指挥大 厅,并通知在蓉的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立即赶到工作岗位投 入工作。建立通联。通信保障组立即建立指挥大厅与灾害现场、各级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出动准备。抢险救援组拟提前方指挥部成员名单,综合协调组负责落实前方工作组赴灾害现场必需的应急装备设备物资、出行票务、应急通道、出行应急车辆及安全保 障准备。了解灾情。技术支持组强化抢险救援现场监测预警,协调地震专家开展灾害现场灾情趋势会商研判等。紧急部署。厅领导、厅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立即赶到指挥大厅
19、,震后 1 小内在指挥大厅召开紧急会议,指挥调度灾害现场周边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调配相关保障 物资;协调有关厅局 (单位)成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分析研判灾情,研究部署响应工作。在听取各工作组的情况汇报后,作出以下紧急部署:确定应急管理厅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厅指挥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确定厅指挥部 各工作组及其组长。确定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及工作组组成, 并向灾区政府通报。对灾情趋势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向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报告的有关事宜;其他必须集体讨论和决定的事宜。会议结束后,前方指挥部乘车出发赶赴震区。省级联动。技术支持组立即协调省地震局支援1-2名行业救援专家赶赴应急管理厅指挥大厅
20、,支援参与灾情研 判工作(根据灾情情况做好支援单位增减安排)。抢险救援 组立即协调消防救援 1-2 名应急救援专家赶赴应急管理厅指挥大厅,支援参与抢险救援指挥工作。后续工作。厅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协调组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通报应急管理厅出动情况。技术支持组加强与省地震局的联 合会商,及时获取震情趋势分析意见,联合省地震局组织现 场工作队开展地震烈度评定、地震烈度图编绘、地震灾害调 查和损失评估等工作。抢险救援组根据省委、省政府决议, 做好后续应急救援支援工作。群众安置组根据受灾情况,指 导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开展救灾救助、救灾捐赠等工作。宣 传报道组主
21、动联系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或组织专家访谈等宣传活动,做好新闻稿件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实时跟进发布 应急救援工作进展。灾情进一步加重时,达到启动应急管理厅二级以上应急 响应的标准,技术支持组提出提升响应等级的建议,按程序 报批。四、厅一级、二级应急响应措施(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 事件)(一)组织指挥体系重大及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立即自动启动厅应急 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厅地震应急工作,各工作组自动开展相 关工作。同时,报请省政府,建议成立省应急指挥部,按照 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厅局成立工作组开展工作。厅应急指挥部厅指挥部基本编制为“9+N”模式,9 个基本工作组为: 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灾害
22、监测组、通信保障组、军队协调组、专家支持组、灾情评估组、群众安置组、宣传报道组等。N 个工作组为:根据后续灾情发展和工作需要,及时将火灾防治管理处、水旱灾害救援处、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处、煤炭管理处、 煤炭安全监管处等处室纳入厅指挥部。一旦省应急指挥部成立,厅指挥部各工作组按照处室划分自行并入到省应急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由厅办公室负责同志牵头,应急指挥中心、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政策法规处、宣传动员处、规划财 务处、机关党委等处室以及消防救援总队、省减灾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厅应急指挥部各项工 作;协调承办各类专题会议;统一收集各组
23、工作情况,汇总、分析、报送重要信息,督促落实厅应急指挥部议定事项;协调 做好领导赴灾害现场行程安排、落实资料设备以及在灾害现 场的现场考察、会议、材料、出行等相关保障工作;完成厅 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抢险救援组。由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牵头,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风险监测与综 合减灾处等处室以及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安全生 产救援队和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等单位 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协助地方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提 出抢险救援力量使用建议;根据灾情和地方需求,协调调度应 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指导社会救援力量有序参与 抢险救授;协调做好
24、应急救援力量的后勤保障工作。灾害监测组。由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负责同志牵头,救灾与物资保障处、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应急指挥中心 等处室和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 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指导做好地震灾害监 测和次生衍生灾害防范,协调相关技术力量和设备,密切监 视灾情发展;指导做好灾害防御和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通信保障组。由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负责同志牵头,科技与信息化处、应急指挥中心、森林消防总队、省生 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应急保障中心和省减灾中心等 部门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协调做好厅应急指挥部 在灾区时的通信组网,保持互联互通和指挥不间断
25、。军队协调组。由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牵头,教育训练处、应急指挥中心等部门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 职责是:办理军队力量需求提报,协调军队力量参加抢险救灾,协助建立军地协同对接通道。加强信息共享互通,进行 军地联合指挥,协调做好军队力量在灾害现场时的后勤保障 工作。专家支持组。由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同志牵头,应急指挥中心以及省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 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等参加。主要职责是:协调开展灾情会商研判,为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开展灾情分析、风险评估,参与制定救援救灾方案;指导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灾情评估组。由调查评估与统计处负责同志牵
26、头,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风险监测与综合减 灾处、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等处室以及省安全科学技术研 究院、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减灾中心等单位有 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协调指导灾情调查和灾时跟踪评 估,为抢险救灾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指导进行灾害评估,参与 制定救援救灾方案。群众安置组。由救灾与物资保障处负责同志牵头,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应急指挥中心、宣传动员处等处室以及 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指导制定受灾群众救 助工作方案、出台相关救助政策;下拨中央、省级救灾款物并 指导发放;指导协调灾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救助、倒
27、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工作;组织好国内捐赠、国际援助接收等 工作。宣传报道组。由宣传动员处负责同志牵头,厅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等处室以及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省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减灾中心、省安全科学技术 研究院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主要职责是:协调做好灾情和救 援行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指导开展舆情监测研判,正面引导 舆论,加强舆情管控;指导做好现场新闻媒体服务管理工作 ; 指导做好省委领导同志在灾区活动时的新闻报道工作 ;指导做好现场发布会工作,根据灾情做好相关科普提示宣传工作。前方指挥部构成前方指挥部指挥长由厅指挥部决定,各工作组基本编制 和职责与厅指挥部各工
28、作组原则上一一对应,按照 AB 角匹配。根据地震灾情规模和应对需求,可增减相关编组设置。 同时成立临时党组织,加强地震现场党建工作。(二)应急响应流程启动应急。省地震局地震信息传至厅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迅速按规定通过电话、短信、传真、党政网将地震信息通知厅领导,并通报相关业务处室。报告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值班室,通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发生 6.0 级以上地震,敏感地区、敏感时段、涉及敏感人群的社会影响大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电话向省领导直接报告。灾情信息接报要点:地震发生时间、地点、 震级、震源深度。响应措施。当日带班厅领导、分管厅领导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立即
29、到指挥大厅参加应急响应。分管应急指挥中心的副厅长立即赶回指挥大厅统筹应急指挥大厅工作,同时启动双带班制度。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应赶到指挥大厅, 并通知在蓉的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立即赶到工作岗位投入工 作,休假人员立即取消休假,赶回单位参加应急工作。建立通联。通信保障组立即建立指挥大厅与灾害现场、各级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出动准备。抢险救援组拟提前方指挥部成员名单,综合协调组负责落实前方工作组赴灾害现场必需的应急装备设备物资、出行票务、应急通道、出行应急车辆及安全保 障准备。了解灾情。技术支持组了解掌握灾情态势、救援力量、应急资源等情况。紧急部署。厅领导、厅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立即赶
30、到指挥大厅,指挥调度灾害现场周边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调配相关保障物资;协调有关厅局(单位)成员和相关 领域专家分析研判灾情,研究部署响应工作。在听取各工作 组的情况汇报后,作出以下紧急部署:确定应急管理厅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厅指挥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确定厅指挥部 各工作组及其组长。确定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及工作组组成, 并向灾区政府通报。对灾情趋势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向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报告(成立省 应急指挥部、启动省应急响应等建议)的有关事宜;其他必须集体讨论和决定的事宜。会议结束后,前方指挥部乘车出发赶赴震区。省级联动。专家支持组立即通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协调相关专家赶
31、赴应急管理厅指挥大厅,支援参与 灾情研判工作。抢险救援组立即协调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全生产救援等单位的专家赶赴应急管理厅指挥大厅,参与 抢险救援指挥工作。后续工作。厅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 作,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协调组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应急管理 厅出动情况。专家支持组加强与省地震局的联合会商,及时获取震情 趋势分析意见。抢险救援组根据省委、省政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决议, 做好后续应急救援支援工作。灾情评估组联合省地震局组织现场工作队开展地震烈度评定与地震烈度图编绘工作,开展地震灾害调查和损失评 估工作。宣传报道组主动联系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或组织专家访谈等宣传活动,做好
32、新闻稿件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实时跟 进发布应急救援工作进展。五、应急结束(一)应急结束的参考指标应急结束的参考指标如下: 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基本完成。震情形势趋于稳定。灾情基本得到控制。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安置。灾区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应急管理部,省委、省政府宣布应急期结束。根据上述参考指标,指挥长宣布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全 厅恢复常态工作。(二)工作总结各工作组(包括前方指挥部各工作组)提交应急工 作总结。一、二、三级响应情况下,由厅办公室负责编撰全厅应急工作评估总结,经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审签后, 报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四级响应情况下,由地震与 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编撰总结,经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
33、同志 审签后,报应急管理部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司和省政府办公 厅。厅办公室负责督促各部门将应急期间收集和形成的相关资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归档。应急响应结束后,相关业务处室继续按职责做好灾 情评估、恢复重建等后续相关工作。六、措施要求(一)总册衔接根据总册涵盖多灾种的模式,一旦启动省应急指挥部,则按照总册制定的省应急指挥部及其组成模式开展工作。分 册中厅应急指挥部及前方指挥部自动按照处室并入到总册中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中。总册中包含的省应急指挥部组成、应急力量等通用性内容不在分册中重复叙述。(二)更新制度。按照总册修订计划,及时组织分册修 订。也可根据人员变动、装备更换、法规修订等实际情况, 按程序
34、报厅主要负责同志同意,组织分册修订更新。地震灾 害分册由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注重在应急演练和救 援救灾实践行动中不断检验手册、完善手册,提高手册的实 用性、操作性、协同性。附件:1应急响应人员编成2相关文书模板附件 1-1四级应急响应人员编成前后方分工区分具体人员组成指挥大厅负责人带班厅领导分管厅领导厅后应急指挥中心方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参加应急响应处室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救灾与物资保障处组长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同志救援协调与预案协调处相关同志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相关同志前方工作组成员救灾与物资保障处相关同志视情况安排其他同志参加组长地震与地质灾害
35、救援处负责同志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同志带队救援协调与预案协调处相关同志成员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相关同志附件 1-2三级应急响应人员编成区分总指挥厅指挥部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应急管理厅分管应急指挥中心副厅长前方指挥部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应急管理厅厅级领导副总指挥 应急管理厅厅级领导应急管理厅厅级领导 消防救援总队负责同志消防救援总队负责同志综组长 厅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合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协调成员 机关党委有关同志组厅办公室负责同志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机关党委有关同志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组长 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主要负责同志抢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同志险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救援成员
36、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组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 3 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同志 + 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 N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模5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等有 式+N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等有关同志关同志模组长 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主要负责同志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同志式技调查评估与统计处有关同志术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有关同志支持成员 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组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关同志调查评估与统计处有关同志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有关同志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关同志组长 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主要
37、负责同志 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负责同志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通信省减灾中心技术装备部有关同志省减灾中心技术装备部有关同志保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有关同障成员 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有关同志组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有关同志省应急保障中心(待组建)志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讯处有关同志省应急保障中心(待组建)组长救灾与物资保障处主要负责同志救灾与物资保障处负责同志群众安置组宣传动员处有关同志宣传动员处有关同志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成员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有 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关同志心有关同志省应急保障中心有关同志省应急保障中心有关同
38、志组长宣传动员处主要负责同志宣传动员处主要负责同志厅办公室有关同志厅办公室有关同志宣传报道组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省减灾中心有关同志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有 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成员关同志心有关同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关同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关同志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等有关同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等有关同志志附件 1-3一、二级应急响应人员编成区分总指挥 副总指挥综合 组长厅指挥部和前方指挥部人员组成(AB 角)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同志A:应急管理厅负责同志B:应急管理厅负责同志A:消防救援总队负责同志B:消防救援总队负责同志A:厅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B:厅办公
39、室负责同志协调A: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组B: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A: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有关同志B: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有关同志A:政策法规处有关同志B:政策法规处有关同志成员 A:宣传动员处有关同志B:宣传动员处有关同志A:规划财务处有关同志B:规划财务处有关同志A:厅机关党委有关同志B:厅机关党委有关同志消防救援总队、省减灾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组长 A: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主要负责同志B: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A: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同志B: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同志抢险救援A: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组成员组长灾害监测组成员B: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A: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有
40、关同志B: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有关同志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安全生产救援队和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A: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主要负责同志B: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负责同志A: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B:救灾与物资保障处有关同志A: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同志B: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同志A: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B: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组长通信保障组成员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A:科技与信息化处主要负责同志B:科技与信息化处负责同志A: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B: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应急保障中心和省减灾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军队 组长 A: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协调组成员B: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负责同志A:教育训练处有关同志B:教育训练处有关同志组长专家支持组成员组长灾情评估A: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B: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A: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主要负责同志B: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同志A: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B: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同志省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A:调查评估与统计处主要负责同志B:调查评估与统计处负责同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包头市喜桂图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讲解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5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a4版
- 202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 2025无线网络基站租赁合同
- 2025合同自我评估示范文
- 2025上海市新全日制劳动合同书
- 2025复印机购销合同 复印机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建筑材料供货合同模板
- 2025年房屋买卖合同范本2
- 影视标书模板
- 2024年中国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生飞花令大全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Unit2-social-media-detox课件-高一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空乘 空中老幼孕乘客服务现状、困难及对策分析
-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图集
- 亲子沟通主题班会课件:有效的亲子沟通
- 双语 -【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 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