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鸟鸣涧古诗5篇_第1页
2023年最新的鸟鸣涧古诗5篇_第2页
2023年最新的鸟鸣涧古诗5篇_第3页
2023年最新的鸟鸣涧古诗5篇_第4页
2023年最新的鸟鸣涧古诗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0 页 共 NUMPAGES10 页2023年最新的鸟鸣涧古诗5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古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在分享古诗之前先说说王维,他是盛唐大诗人,与“李杜”齐名,寄“诗仙”、“诗圣”之后,世人称他为“诗佛”。因为他除了是个诗人,还是个画家、在佛学的造诣很高,还精通书法、篆刻、音乐,可谓是个全才。所以读他的诗,仿佛能看到画卷,能听到音乐。 王维有许多山水田园诗,我们以前也学过他的竹里馆, 鸟鸣涧同样也是山水诗一首代表作,这首诗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意思是: 在人迹罕

2、至的山中,桂花悄悄飘落,春天夜晚寂静的山中,显得更加清冷。 升起的明月惊动了七夕的山鸟,不时地在山涧中鸣叫。 桂花也叫木樨花,小小的鹅黄色的花朵从枝头飘落是多么轻巧、细微,恰恰诗人注意到了,这个“落”虽然写得是个动态,但反应出诗人心态的闲静。所以全诗写得是一个“静”字,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反衬了山中的幽静与闲适。颇具“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仿佛缓缓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写意山水画卷。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谢谢大家。 鸟鸣涧古诗(2) 鸟鸣涧古诗(3) 王维古诗鸟鸣涧译文、赏析

3、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鸟鸣涧白话译文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

4、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鸟鸣涧创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近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漫游。有

5、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王维漫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 鸟鸣涧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

6、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

7、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

8、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鸟鸣涧古诗(4) 古诗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 教学内容:

9、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2 扣住重点词“静”“空”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描绘的静谧悠远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虚静淡泊|。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虚静淡泊。 2 读出诗歌的韵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件名言导入 1出示课件,诸葛亮诫子书中前两句。 2生齐读,口头解其意,并指名说。 3出示|释意的课件。学生齐读并理解,指名体会诸葛亮“静”的境界。| 4 归纳:诸葛亮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不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鸟鸣|涧这首古诗

10、,来感受一下唐代诗人王维的静的境界。 二 自学解诗意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请翻开课本156页自读古诗。 3 课件出示自读题纲。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知作者、写作背景。解|诗题。明诗意。 4 交流自学情况:指名三位同学读诗歌,再评议。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作者的哪些情况。再出示课件,齐读。指名学生理解诗题,再出示课|件的理解。出示课件字义,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再出示课件诗句之意,齐|读。 三 赏析诗歌 1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通顺了,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既然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 2 诗歌中的音乐。|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是“闲

11、”“落”“静”“空”“鸣”“中”等字。|指导学生读准声调。让学 生看着课件用手指书空|画着读。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出平仄,平指一二声,仄指三四声。注意读出平|长仄短。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出诗中的音乐。再分组读,评议。 3 诗歌中的画。过渡 孩子们继续读,在诗歌中有音乐,还有一幅幅山|水画。二十个字就仿佛浓缩成了一个字。(板|书:静)静到了什么程度?指名说,明确“空”(板书:空)这个夜,出奇|的静,静得仿佛山都空了,“空”字让你联想到什么?指名说,明确(空|洞,冷清,孤寂,一无所有)启发想象诗歌的画面,A我看到了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

12、|鸟竟然被月光 惊动。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B我看到了几片桂花缓缓飘落下来,宁静的月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座春山,一群鸟儿被惊动的振动着翅膀,“叽叽喳喳”乱叫,清脆的叫声在|山谷间发出。由此可见作者王维静的境界是什么?指名回答,明确:悠闲自|在、淡泊名利。 四 总结照应。师: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诫子书全文,出示课件,齐读。|出示课件,齐读意思。再次体会诸葛亮的静的境界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师:希望我们也应该以王维的淡泊名利的静和|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静来自勉,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六 板书设计 鸟鸣涧 王维 静 空 悠

13、闲自在 淡泊名利 鸟鸣涧古诗(5) 古诗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 教学内容: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2 扣住重点词“静”“空”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描绘的静谧悠远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虚静淡泊。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虚静淡泊。 2 读出诗歌的韵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件名言导入 1出示课件,诸葛亮诫子书中前两句。 2生齐读,口头解其意,并指名说。 3出示释意的课件。学生齐读并理解,指名体会诸葛亮“静”的境界。 4 归纳:诸葛亮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不不宁

14、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鸟鸣涧这首古诗,来感受一下唐代诗人王维的静的境界。 二 自学解诗意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请翻开课本156页自读古诗。 3 课件出示自读题纲。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知作者、写作背景。解诗题。明诗意。 4 交流自学情况:指名三位同学读诗歌,再评议。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作者的哪些情况。再出示课件,齐读。指名学生理解诗题,再出示课件的理解。出示课件字义,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再出示课件诗句之意,齐读。 三 赏析诗歌 1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通顺了,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既然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 2 诗歌

15、中的音乐。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是“闲”“落”“静”“空”“鸣”“中”等字。指导学生读准声调。让学 生看着课件用手指书空画着读。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出平仄,平指一二声,仄指三四声。注意读出平长仄短。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出诗中的音乐。再分组读,评议。 3 诗歌中的画。过渡 孩子们继续读,在诗歌中有音乐,还有一幅幅山水画。二十个字就仿佛浓缩成了一个字。(板书:静)静到了什么程度?指名说,明确“空”(板书:空)这个夜,出奇的静,静得仿佛山都空了,“空”字让你联想到什么?指名说,明确(空洞,冷清,孤寂,一无所有)启发想象诗歌的画面,A我看到了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 惊动。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B我看到了几片桂花缓缓飘落下来,宁静的月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