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习俗与禁忌23家你有家,我有家, 小朋友们都有家。各族风俗不相同,丰y衣足食乐万家。思考: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56个汉族、阿昌族、白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傈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 、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 朝鲜白袍之国 朝鲜人
2、爱穿传统服饰,喜欢穿白色衣服,素有“白袍之国”的美称。 男子的白色上衣一般无扣,以布带打结,外面配以黑色坎肩。女子穿高腰阔裙,素白色的衣裙,用白绒布包头,并在上衣袖口和衣襟上镶各种颜色的绸缎边,还用红、紫、蓝色的绸缎做飘带。儿童一般穿七彩服,上衣袖筒用七种颜色的绸缎配制而成。 能歌善舞的民族 朝鲜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舞蹈,舞姿轻盈。朝鲜歌曲旋律委婉、明快。每逢喜庆之日,人们都要聚在一起,尽情歌舞,还要举办各种体育比赛,最盛行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荡秋千、压翘板、拔河、摔跤、射箭等。其中压翘板和荡秋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饮食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
3、米舂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礼节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一、壮族 (一)民族概
4、况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近1550万。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地,此外,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有分布。 壮族是我国岭南的土著民族,古有“布壮”、“布土”、“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解放后,统称“僮族”,后来改称“壮族”。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古文字是“方块壮字”。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壮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类等. 壮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在广西发现和收藏的铜鼓共500多面.它们铸造精致,音响洪亮。在一些盛大活动中,壮族人民常常敲奏铜鼓,以伴歌舞。 壮
5、锦是壮族最为瑰丽的手工艺品。它色泽鲜艳,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等。现在,壮锦已走出国门,飞洋过海。 广西左江连亘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有80余处1770余幅古代壮族人民创作的壁画。壁画虽经千年风霜,图像仍清晰可见,在国际美术史上广有影响。(二)民俗 1.物质民俗 壮族的服饰,大部分同汉族,但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民族服装的特点。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以布帕缠头。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常穿褶裙和绣花鞋。 壮族的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有腌菜的习惯,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
6、。壮族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白切狗肉、壮家酥鸡等。 壮族的住房与当地的汉族相同。部分地区住房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即用木(或竹)柱做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成住宅,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存放东西。2.其他民俗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歌圩”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 壮族人民的婚姻比较自由,在三月三“歌圩”中,人们通过对歌、抛绣球可以选择佳偶.壮族的节日还有中元节、牛魂节。中元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这天,人们要蒸五色糯米饭祭祖。壮族人忌食牛肉和蛙肉;忌讳用脚踩踏锅灶,禁止在灶上煮
7、狗肉;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禁忌坐在门槛中间;门口悬挂草帽时,暗示房内有产妇,外人不得入内。概况:分布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西北和东北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 古 族(二)民俗 1.物质民俗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部分。 蒙古族的饮食分奶制品“查干伊得”(意为“白食”)和用肉类为原料制成的“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羊肉传统的食用方法有全羊宴,最具特色的是烤全羊和手扒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的食品炒米、茶和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 蒙古族牧区
8、多为圆形穹隆顶蒙古包,农区则多为砖瓦平房。蒙古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多饰以穹隆顶。 2.其他民俗 蒙古族的婚俗各地不一,共同点是新郎佩戴火镰、蒙古刀、弓箭,有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仪式,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特点。 蒙古族崇尚白色,所以在为女方家送聘礼时,多半是送白色的哈达或白色的马和羊。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蒙古族人民把春节称做“白节”。因为蒙古族人民崇尚白色,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 蒙古族主要禁忌有: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马鞭须放在门外,以示对主人的尊敬;来客不坐西炕,西炕为供佛的神位;忌在火盆上烤脚、鞋、袜、裤子等;主人献茶时,客人要
9、欠身双手去接;赠送礼品忌单数;出蒙古包后,要步行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车或上马;见到门前挂红布条等记号,表明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要进入;禁止打骂守门的狗和猎犬,否则视为对主人的不礼貌。概况:历史蒙古族源于望建河东岸一个古老部落,唐代为蒙兀室韦,13世纪初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形成了蒙古族。概况:语言文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民俗:服饰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民俗:服饰 首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 民俗: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包括粮食、奶食和肉食。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民俗:饮
10、食 蒙古族烤全羊民俗: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民俗: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民俗:节日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民俗:节日活动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民俗:节日活动男子三项那达慕 :摔跤民俗:节日活动男子三项那达慕 :赛马民俗:节日活动三项那达慕 :射箭民俗:禁忌 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 民俗:禁忌 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忌单数;有产妇或病人,
11、忌接待客人来访 民俗:禁忌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三、藏族 (一)民族概况藏族现约有人口460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的130多万人口中,藏族人口约占95%。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
12、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等。(二)民俗 1.物质民俗 藏族农区男子多穿长袖圆领、右开襟束带的氆氇长袍.妇女冬春穿长袍,夏秋着无袖长袍,内着各种颜色的衬衣,前系氆氇围裙。 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常食用的食品还有酥油、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喜欢饮用青稞酒。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 藏族的住房大都是两三层的楼房或一层的平房,“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底层用来圈养牲畜,堆放杂物;二层为活动的主要场所。牧民住在用牦牛毛织成的帐篷里。2.其他民俗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以白色为主,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
13、,如佛事等。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 藏族的丧葬方式主要是天葬。塔葬仅限于达赖、班禅及少数大活佛;火葬限于活佛;水葬用于夭折的幼童;土葬用于患传染病死者和凶死者。 藏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 “雪顿节”在每年藏历七月初一,又名藏戏节。 “望果节”在每年秋收以前,它是藏族人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藏族的禁忌有:忌讳捕杀野生动物;不吃驴、马、骡肉,忌食飞禽及鱼虾等水生动物;忌讳在寺庙内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及动手抚摸喇嘛随身佩戴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在寺院附近砍伐树木、大声喧哗;忌单手接递物品;进入房间后,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得混杂而
14、坐;饮食用的碗和茶具忌扣着放置;妇女生育时,忌外人进入;忌讳别人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夸奖。四、维吾尔族 (一)民族概况 维吾尔族,现有人口721万。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其中,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伊犁等北疆各地亦有散居,极少部分居住在湖南的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挖“坎儿井”,形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此外,擅长园林艺术,瓜果生产闻名全国。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葡萄沟就在乌鲁木齐东南184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15、。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二)民俗 1.物质民俗 维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 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称为“朵帕”。女子还喜爱耳环、手镯、项链。男女均喜穿皮靴。 维吾尔族饮食以面粉、玉米、大米为主,喜食瓜果,爱喝奶茶。日常食品有馕(烤饼)、面条、抓饭、茶、奶等. 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喜好清洁,很重视沐浴,所以特别要求水源洁净,没有渠水可引的地方,几乎每户都在庭院打一口井,并严格保护水源,使其不受污染。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门窗的平顶房屋。民居用天窗采光,屋内设有火墙或壁炉。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家禽和鱼。民
16、俗:饮食禁忌:忌食马、驴、骡、狗肉以及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一般不饮酒。民俗:节日活动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那吾鲁孜节民俗:歌舞弹拨尔 手鼓2.其他民俗 维吾尔族穆斯林实行土葬、薄葬、速葬。人死后净身,然后用白布裹尸,用移尸匣抬到墓地入葬。 维吾尔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开斋节)、那吾鲁孜节(哈萨克语“辞旧迎新”之意)、古尔邦节等。 维吾尔族的禁忌有:大门忌向西开;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户外忌着短裤;室外活动时,男子必须戴帽子,女子必须戴头巾或帽子;屋内就坐时,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要用双手,忌用单手;探望病人时忌站在病人的头或脚的方向。概况
17、:分布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藏 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藏族的饮食主要是糌粑、肉食和奶制品,不吃奇蹄类兽肉,大部分地区还有不吃飞禽和鱼的习惯。民俗:民居农区碉房牧区帐房民俗:节日活动 藏历雪顿节 、望果节、藏历年、酥油花灯节 、沐浴节等。民俗:宗教信仰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原始宗教苯教。 五、彝族 (一)民族概况彝族现有人口约658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一般认为彝族与我国古代西部的羌族有着密切的
18、关系。彝族支系繁多,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有6种方言。彝文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比较通用的有1000多个文字。 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此外,部分彝族人信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荞麦、水稻等经济作物,部分地区兼营牧业。 (二)民俗 1.物质民俗 凉山地区男女都穿斜襟贴身镶边上衣,男子下着长裤,女子下着长百褶裙。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编辫,称“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英雄结”;以无须为美,左耳戴大耳珠,珠下缀丝线流苏。女子包黑色头帕,中、青年女子头覆绣花瓦式方帕,
19、压以发辫;喜戴耳环,在领口别银排花。此外,大、小凉山气候寒冷,男女外出时都要穿羊毛披风,彝族人称其为“察尔瓦”。 彝族以杂粮面、大米为主食,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特色。常用各种肉类作成“坨坨肉”。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面糊酸菜肉、锅巴油粉等。 凉山地区彝族人民的住房大都是土木结构。顶部为斜面,覆以小块木板,用石块压平,俗称“瓦板屋”。有的住房的一端构筑高耸的碉楼,成为彝族传统建筑的象征。 2.其他民俗 彝族青年男女多自由恋爱,基本上婚姻自主。 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3天。彝族最著名乐器有芦笙、马布、巴乌。彝族舞蹈“阿细跳月”、“锅庄舞”颇具特色。
20、彝族的禁忌有:忌在家中吹口哨和大声喧哗;彝族人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或跨越,不许用手摸火塘上的三角架;男子头顶蓄有一蓬头发,这是人最高贵的地方,忌旁人用手触摸;宰杀家禽、家畜时,忌外人在场;忌外人骑马进彝寨,到寨门的竹篱笆前必须先下马;彝族人常以酒待客,若主人敬酒不喝,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彝族人忌讳客人将食品带走。六、傣族 (一)民族概况 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共有人口约102万,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耿马、孟连等县。 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就在此地开发西夷,建立益州都。 傣族有自己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文字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
21、文字。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傣族普遍信奉上座部佛教。 傣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民族,耕作技术较为精细。(二)民俗 1.物质民俗 傣族妇女爱穿各种浅色或白色的紧身内衣,外衣多为大襟或对襟,领口圆形,下身穿长及脚背的花色长筒裙,腰间系银色带,系银带是傣族妇女的传统习俗。傣家女子结发于顶,插梳子或顶花头巾。傣族男子上身是大襟或对襟小袖衫,下身穿长裤,裤脚较窄,头缠白布巾,腰系青布带,天冷时披毛毡。他们习惯赤脚,一年四季不穿鞋袜,无论行走或劳动都是赤脚。 傣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喜食酸味及烘烤水产品。嗜酒,喜嚼槟榔。 “依树积木”的“干栏式”住宅是傣族有上千年历史的典型建筑。此种住宅,易
22、修建,也极易腐毁,每年雨季后,需重新修补。2.其他民俗 傣族青年婚前交往自由。晚上吹芦笙“串寨子”和傣历新年“丢包”等都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又称“浴佛节”,泼水节源于印度,后来随佛教的流传进入中国。 关门节:在农历的芒种日,意即繁忙的耕耘农作开始了,请“岩冒”(小伙子)和“普哨”(姑娘)暂时把“爱情之门”关上,全力投入农耕生产。 开门节:在农历冬至日,此时丰收的稻谷堆进谷仓,青年男女可以把关闭了的“爱情之门”打开,通过“串普哨”寻找心爱的伴侣,互诉爱慕之情。 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喜食酸食,嗜酒和槟
23、榔。民俗:节日活动 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民俗:歌舞杨丽萍孔雀舞傣族的主要禁忌有: 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忌倚靠室内中柱上,亦忌挂物于中柱上。傣家火炕旁一般是家长的床铺,禁忌随便乱坐,也不可乱动床边的“圣水瓶”。 衣服不可用作枕头;枕头不可坐 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 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 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 进佛寺要脱鞋; 忌妇女在佛寺任意走动; 忌讳摸小和尚的头和佛像、戈矛、旗幡等佛家圣物。香港香港,
24、意为“清香的海港”,素有“东方之珠”、“动感之都”的美称香港是一个经济外向型的城市,是亚太地区主要的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香港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礼仪习俗见面前先预约,并带礼物对一般的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年纪大的男子可称“阿叔”、“阿伯”,年长的女子称“阿婶”禁忌数字 4:表示死数字 6 :表示落数字 13:受基督教的影响数字 8:表示发财数字 9:长寿、永远忌伸“香蕉手”香港香港人的饮茶习惯: 茶里人生 消融如画 香港人离不得饮茶,春夏 秋冬家家户户。下次一起饮茶吧,这是香港处处时时可闻的一句。男生女生恋慕示意,商人遇到可以一谈者,还有街坊邻舍同事同学,饮茶
25、都是香港最传统而体面的交际方式。一切都在饮茶里酝酿与完成,饮着吃着谈着,闹嚷嚷的日子有声有色。 港式茶餐厅 走在香港的街道上,茶餐厅随处可见。走进去,歇歇脚,解解乏,再点上几个吃食,似乎倒也愝意。丝袜奶茶是茶餐厅的标志 ,茶餐厅是港式文化的反映。十二骏骑的战斗 感受香港奢华赌马文化每年的九月到第二年六月是马季(赛马的季节)。马季里每个星期有三场马:周六周日在沙田马场有两场赛马,而礼拜三的晚上,在市中心的跑马地会有夜场的赛马。香港各种节日的特色项目年宵花市:农历新年前数天在多区举行,其中一年一 度的维多利亚公园年宵花市最热闹,出售桃花、 菊花、 水仙花等各种贺岁鲜花及其他商品。 花车巡游:大年初一,在市内举行。每年的巡游表 演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车,以及显示不同地区文化和风 情的巡游队伍,组合成多姿多彩的大型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